唐代文献中蜀椒配伍规律及应用价值探究

2021-12-07 00:43詹婷婷徐佳星
中国药学药品知识仓库 2021年12期
关键词:运用价值

詹婷婷 徐佳星

摘要:目的:探究和总结唐代文献《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外台秘要》中含蜀椒方剂的药物配伍规律,根据规律分析其现代应用价值,扩大蜀椒的应用范围。方法:以《中華医典5.0》数据库为来源,对所选方剂中符合纳入标准的方剂收集整理,共得385个处方,通过中医传承平台中的数据分析功能对药物频次、性味归经、组方规律等进行统计。结果:共录入385首方,药味374味,中药性味以辛、甘,温为主,主归脾肾经,频次分析从高到低依次为干姜、桂心、附子……;关联规则发现蜀椒与温里药、补虚药、祛风湿药关系最为密切。结论:《千金方》中有关蜀椒的方剂以“扶正补虚,脾肾为本”为主要思想,客观的反映了有关蜀椒的配伍规律。

关键词:蜀椒 配伍规律 中医传承平台 运用价值

【中图分类号】R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1)12--01

一、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来源:以蜀椒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运用《中华医典5.0》数据库,以《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外台秘要》为检索对象,以“蜀椒”为关键词检索,共385条结果。

1.2 纳入标准:1)方药完整;2)同名异药方;3)药物四性、五味、归经、完整。

1.3排除标准: 1)异名同药方;2)只含蜀椒一味的药方;3)外用药方。

1.4研究方法 :采用中医传承平台中的数据分析方法包括聚类分析、提取组合、网络展示等对蜀椒方组方规律进行分析。

二、数据预处理与转化

2.1数据录入:本研究采用双人配合录入的方法,将不统一的地方进行筛查、核对,确立最终数据。

2.2数据规范化:

(1)中药。以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的全国中医药中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中药学》及《中国中药大辞典》为参考标准。对药物的性味归经、功效、名称进行录入,此外,入药部位不同而功能有所差异者予以分开录入(如瓜蒌皮、瓜蒌子),对别名、别字(如山药写成薯蓣,黄芩写成黄萁)、道地药材名(如枸杞子写成宁枸杞)、生僻名(如蛇蜕写成龙衣)、缩写名(如猪苓 、茯苓写成猪茯苓)、简化字(如金银花写成银花)进行规范。

(2)方剂。依据《中华医典5.0》,对方剂的方名、组成、功效、炮制方法进行整理,录入到中医传承平台中。

2.3数据分析:通过中医传承辅助平台中“数据分析”模块中的“方剂分析”功能,利用系统“数据查询”功能,按指定中药“蜀椒”提取出录入系统的方剂385首,然后根据频次、组方规律进行分析。

三、结果

3.1 中药频次统计:通过检索和人工筛选搜集整理含有蜀椒的方剂后,对中药名称进行规范化处理,共有374味中药,表1为高频中药频次,按频次从高到低递减顺序排列为 :干姜 、桂心、 细辛、附子、当归、甘草、人参、川芎、乌头、防风和白术等。

3.2中药性味归经统计:蜀椒方的性味上以辛温为主,归经主归脾、肾经。

3.3含蜀椒方剂的用药高频核心组合:通过调整关联度和置信度,当支持度为20%、置信度为90%时,出现的结果最合适稳定,根据规则结果,以蜀椒为中心,总结其与其他中药的配伍模式,与蜀椒配伍的药类从高到低依次是温里药、补虚药、祛风湿药。(支持度≥20%,置信度≥90%)

四、讨论

4.1性味归经、高频中药分析:对《千金方》中349味中药进行频数统计,结果发现高频中药主要是温里药、补虚药、祛风除湿药。中药性味主要为辛、苦、甘,《素问· 藏气法时论》指出:“辛散,甘缓、苦坚”,归经上主要归脾肾经,脾为后天生化之源、肾为先天之本,体现了“攻补并行,顾护先后天”的思想。

4.2关联规则组合模式主治规律分析

4.2.1蜀椒-干姜  干姜为姜科植物姜根茎的干燥品,味辛性热,归脾、胃、心、肺经,能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主治脘腹冷痛、呕吐、泄泻、亡阳厥逆、寒饮喘咳、寒湿痹痛等病症。千金方中的385首蜀椒方中,有244首使用了干姜,是配伍频次最高的组合。244首方的主治方向主要为:外风中经络、中脏腑之皮肤瘙痒、瘾疹生疮、抓搔不觉痛痒。代表方有秦艽散、吴秦艽散、人参汤、小附着散等。胃寒脾冷之饮食不消、冷痢久下、泄痢不止。代表方有乌梅丸、泻脾丸、健脾丸、大黄芪酒等。

4.2.2蜀椒-干姜-桂心:药组以辛温为主,主归脾肾经,主治证候包括:妇人月经不调、产后虚损之腹中雷鸣、缓急头痛、绕脐恻恻痛、手足常冷、多梦纷纭。代表方有荡胞汤、白薇丸、小五石泽兰丸、温经丸等。男子五劳七伤、女子恶血不尽之四肢不举、食饮减少、面目焦黑、膀胱当满、或下青黄、经时不止。代表方有大镇心丸、肾沥散、人参汤、杜仲酒等。

4.2.3蜀椒-干姜-桂心-附子-细辛: 总体上偏于辛,温,主治证候包括:治伤寒风病。治风入脏腑,闷绝,常自躁痛,或风疰入身,令疰鬼疰飞尸恶气肿起,代表方有秦艽散、吴秦艽散、人参汤、小附着散等。治肉极虚寒,虚劳羸瘦,泄痢不止。脾胃冷,饮食不消,雷鸣腹胀,或体重怠堕,四肢不举,关节疼痛,或治冷痢久下或脾气不调有热,或下闭塞等,代表方有乌梅丸、泻脾丸、健脾丸、大黄芪酒等。

参考文献:

[1]樊丹青,刘友平,陈鸿平.花椒本草考证[J].中医与临床,2013(9):59-61.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中华本草.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3]王学斌,王兴臣. 经方中蜀椒应用内涵考辨[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7,32(12):5288-5290.

[4] 范培蕊,张国海.李发枝运用川椒散治疗虚寒型过敏性鼻炎经验[J].上海中医药杂志,2018,52(06):19-20.

[5]刘晨晨, 王东军, 刘慧,等. 解急蜀椒汤方证分析与应用[J]. 浙江中医杂志, 2016, 51(12):916-917.

猜你喜欢
运用价值
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中的运用价值
初中物理教学应用思维导图的价值探讨
中国笔墨文化元素在国画创作中的运用价值
体验性教学在中职会计教学中的运用价值研究
案例教学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浅析公平性理论在供电企业薪酬管理工作中的运用价值
乡土资源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乡土资源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中国古代音乐史”课程直观教学法运用初探
微课在高职英语语法教学改革中的运用价值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