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雕大师洪建华:刀刻风雅,一生痴绝

2021-12-08 13:12江媛媛
恋爱婚姻家庭 2021年33期
关键词:竹雕竹刻王世襄

◎文/江媛媛

世人常道“一生痴绝是徽州”,而对于徽州人洪建华来说,让他一生痴绝的却是徽派竹雕。他是人们口中的竹雕奇才——一无学历、二无家传、三无师承,但故宫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第一个永久收藏的现代竹雕作品,正是出自他手。他还是徽州竹雕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首届中国木雕艺术大师、全国技术能手、“安徽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众多光环之下的他,究竟是怎样一个人呢?

在黄山市徽州雕刻博物馆里,我见到了洪建华老师。一身素服的他行走如风,说起话来却平缓柔和,很有亲和力。一番交谈后,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他的“轴”和“真”。我想,除了惊人的天赋,他的成功或许可以从这两者中找到答案。

命中注定的竹缘

洪建华与竹雕的缘分,源于儿时的一个梦想,在他看来,这一切都仿佛是命中注定。洪建华出生在洪坑村——黄山徽州区著名的“进士村”,这个有着丰厚徽文化底蕴的古村里,明清时期的古牌坊就曾有七座,精美的木石雕刻更是随处可见。夏日傍晚,幼小的洪建华常躺在牌坊下的青石板上乘凉,头顶那些精美古老的木石雕刻,他常常望着望着就出了神、入了梦,他早早有了一个梦想——今后一定要学雕刻!

徽州有一句老话:“卖田卖地,不卖手艺”,中学毕业后,16岁的洪建华在父母的安排下,跟着舅舅学起了木工。三年后,木工出师,可他只学到了一些简单的木雕技艺,痴迷雕刻的洪建华就到处寻访雕刻老艺人,不想一连拜访了三个师傅,却接连被泼了三盆冷水。“这行接不到活干,你还是学别的去吧!”师傅们的劝告没有令洪建华退却,相反,偶然看见的一件简单的竹根雕却燃起了他心中的小火苗,“原来竹子也可以雕刻……”

几经周折,洪建华找到了徽州区家具雕刻厂,想碰碰运气。厂长随手在纸上画了一个佛像,让他试着做成木雕。“我心里没底,因为我只给师傅打过下手……”洪建华不想放过这个机会,那天他琢磨到了深夜。不知不觉睡着后,他做了个梦,在梦里,他把佛像的雕刻流程清晰且完整地过了一遍……不可思议的是,第二天,他果真下刀如有神,一一按照梦里的情形顺利把佛像雕刻了出来,这让厂长对他刮目相看。

因竹结下两段缘

竹雕,成就了洪建华人生中至关重要的两段缘分。头一个,当然是他的爱情。

20岁那年,他进了雕刻厂做学徒,说是学徒,其实没有师父。当时厂里除了做木雕制品,也做一些竹制品出口,洪建华只能自己边做边学。也就是在这里,洪建华认识了未来的人生伴侣张红云。

温婉沉静的张红云是个典型的徽州女孩,她比洪建华先进厂,两人的工位紧挨着。“她用刀清爽,活做得特别干净。”洪建华很快就对她产生了好感。张红云却对他印象很差,“当时别人都在想法子转行,他却一心要进来,目的一定不纯!”可不久后发生的一件事让张红云对他的看法发生了改观。那天,她被刻刀弄破了手,一时血流不止,在大家慌乱不知所措的时候,洪建华安静地掏出一块手帕,细心地给她包扎妥当。“别看他不爱说话,遇事却冷静果断,做事还特别专注……”两个人的心渐渐走到了一起。

一年后,雕刻厂因为经营不善倒闭,离厂时,洪建华面临着两难的抉择:“是继续坚持自己的兴趣做雕刻,还是做回木工讨生活……”此时,张红云的一句话给了他信心:“我们先做雕刻试试看,实在不行了再说。”

两人的全部积蓄不过300元,他们用250元先付了半年的房租,租了一间18平方米的屋子,又用50元买了一个煤炉、一口锅,再借来床和桌,这就是他们的工作室兼宿舍。志同道合的两个人埋头干起活来常常会忘记了一切。夏天,他俩累了就直接在地上睡觉;下雨天,屋子四处漏雨,滴到盆里发出叮叮咚咚的声音,在他们听来也是美妙的乐音……

与洪建华因竹结缘的,还有一个人,那就是著名文物收藏家——王世襄。

那天,洪建华在老街的三友书店里看书,偶然看到王世襄所著的《竹刻》,书中深入浅出地对中国竹雕技艺的脉络、名家、名作进行了梳理。它仿佛为洪建华打开了一扇通向艺术殿堂的大门。“原来竹雕是一门艺术,它的文化内涵这么丰富……”他从书中得知,闻名于世的嘉定竹刻与徽派竹刻一脉相承,明末竹刻“嘉定四先生”中徽州人占了两位,嘉定竹雕的创始人朱松邻也正是徽州人。洪建华联想起自己的学艺经历,不由感叹:我们徽州有这样一门古老手艺,现在却遍寻不着,怎能忍心看着它消失?

他如获至宝,倾囊买下了这本《竹刻》。在简陋的工作台上,他拿起书放下刀,又拿起刀放下书,对着书中的插图自学雕刻技艺,如醉如痴……那时的他绝想不到,多年后自己竟有幸去王老府上拜访……那是2006年,九十多岁高龄的王老偶然得知自己的书深深影响了一个徽州年轻人的命运,提出要见洪建华。王老肯定了他的基本功,还鼓励他多读书,多做创造性作品,要形成自己的风格。王世襄的鼓励,让洪建华明白“精湛的技艺是艺术和智慧的总结”,要想成为竹雕大家,还要多借鉴众家艺术之长。

也就在那一年,还是个无名之辈的洪建华的竹雕笔筒“竹林七贤”被故宫博物院永久收藏,“当接到故宫博物院的电话时,他的双手在颤抖……”说起那一幕,张红云眼泛泪光。

醉心于竹,刀刻风雅

竹虚怀若谷、中通外直,它总令洪建华想起谦和淡泊的王世襄老人,当年去王老家拜访时他受到了很深的震撼——王老的家非常简朴,连家具都没有几件,后来他才得知王老把价值连城的藏品全都捐了出去。洪建华牢记着王老的教诲,全身心沉浸在竹雕艺术中。凭着一股子“轴”劲,他竟然将几近失传的徽派竹雕技艺“找”了回来。

竹雕与木雕不同,木材实心,材质由里到外相对均匀,可竹子表皮硬、内部软,表皮纤维光滑、内部纤维粗糙,虽善于展现层次美,但也增加了创作者构思和雕刻的难度。创作者不仅要有绘画、书法等功底,还要练就娴熟的刀功手法。“竹雕讲究材美、工巧的结合,要在原材料造型基础上进行巧做。”洪建华的作品,处处透露着巧思。他的竹根雕“十八罗汉”系列作品,就是他根据造型各异的竹根材料进行精妙构思创作而成,前后一共历时六年。2013年,他凭这个作品获得中国民间文艺最高奖——“山花奖”。

“一件作品往往会用到留青刻、线刻、浅浮雕刻、深浮雕刻等多种技法,才能呈现出丰富的层次感。”据载清中期曾出现过七八层的竹雕作品,后来该技艺几近失传。而洪建华的竹刻“皖南村居图”笔筒,却达到了十二层之多。

这些年,洪建华的竹雕作品多次被中国工艺美术馆和国家博物馆收藏,2013年,洪建华和身为省级非遗传人的妻子又投资建起了1万多平方米的徽州雕刻博物馆……

一件件满布节疤的竹根,经洪建华之手成为精美绝伦的艺术品,而他的手却严重变形,甚至经常痛得无法握拳和入睡,可他从不后悔自己的选择,因为竹雕不仅是他的事业,更是他的生命。

猜你喜欢
竹雕竹刻王世襄
王世襄不摆谱
周桂新竹雕作品《蜻蜓之音》
京城第一“顽主”王世襄
你不能一个字也不提我呀
非物质文化遗产
——嘉定竹刻
竹里乾坤,形色无边
——袁牧竹雕作品欣赏
百年不朽的竹——竹刻宗师周芷岩的竹刻
天水竹雕的艺术工艺
竹雕的收藏攻略
洪建华竹刻艺术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