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标识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与临床护理学研究

2021-12-08 03:24
中国医药指南 2021年32期
关键词:标识牌内瘘动静脉

李 君 佟 瑶

(1 辽宁省辽阳市中心医院,辽宁 辽阳 111000;2 中铁十九局集团有限公司职工中心医院,辽宁 辽阳 111000)

终末期肾脏疾病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疾病,患者肾脏出现无法逆转的病变,使得机体很多毒素、垃圾等物质无法正常排出体外,久而久之,会干扰机体的正常运转,临床需要给予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从而有效进行人工肾脏功能实现,而在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需要建立1条有效的血管通路,这是前提,也是基本。除血液透析外,动静脉内瘘也是临床常见的操作。动静脉内瘘可以为患者提供长期的、永久性血管通路,且穿刺成功率高,并发症少,不影响日常生活,因此在临床的运用十分广泛[1-2]。由于内瘘的成熟期较长,一般需要1~4个月,虽然在紧急情况下2~4周也可用,但是在其成熟的过程中,需要建立明显的标识系统,提升护理的细节性,从而减少护理失误和隐患,大大降低护理风险。本文将对护理标识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与临床护理学研究进行深入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2018年1月至2019年9月,选取160例血液透析患者,作为观察组,2008年1月以前选取160例血液透析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组中,男女患者比例为112∶48,年龄34~75岁,平均年龄(57.00±4.20)岁;对照组中,男女患者比例为110∶50,年龄35~74岁,平均年龄(57.03±4.25)岁。两组基础数据如年龄,性别等纳入SPSS21.0软件中,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动静脉内瘘、股静脉置管护理标识的制作方法 将其做成标识牌的形式,红底黑字,标识牌大小控制在15 cm×10 cm大小左右,给予其表面压膜,不仅能够避免出现弄脏,潮湿,字迹模糊等情况,还能够便于清洁。打孔拴上尼龙线后放在护理站等待备用[3-4]。标识牌的内容通常有:左/右上肢禁止测压、穿刺、输液。股静脉置管标识牌的内容:左/右下肢禁止弯曲,避免坐起>90°,请勿下床。

1.2.2 动静脉内瘘护理标识的使用方法 患者入院后,对患者的一般资料以及病情进行评估,告知患者标识牌的作用和使用方法。进行健康宣教,将不同的标识牌挂于不同状态下的患者床头。如患者是刚接受动静脉内瘘术,要在术后穿着宽松的衣物,并抬高患肢以促进静脉回流,减轻该侧肢体肿胀,避免给予患侧压力,注意术侧手臂的保养和保暖,避免引起血管痉挛,患侧肢体不戴手表,不测血压,不负重,不输液。确保敷料的清洁干燥,避免感染,如果发现患者出现渗血不止,局部肿胀等情况,及时找医师进行处理。术后1周开始进行局部锻炼,促进瘘管成熟[5]。

1.2.3 股静脉置管护理标识的使用方法 当患者未做血管造瘘或内瘘未成熟前,给予患者健康教育,告知患者相关注意事项,同时在床尾悬挂股静脉置管提示卡。将患者的相关数据进行记录,并且在交接班时,陈述清晰,交代清楚,教会患者及其家属方法,观察吻合口处有无振颤,搏动感或者有无杂音,一旦出现异常,要立即告知医师进行处理[9]。

1.3 疗效评定标准 两组患者发生不良事件的概率,不良事件涵盖内瘘堵塞和股静脉置管脱管。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应用SPSS20.0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行χ2检验;护理各指标评分等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间行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施护理标识后内瘘堵塞、股静脉置管脱管发生率均低于实施护理标识前(P<0.05)。见表1。

表1 护理标识实施前后内瘘堵塞、股静脉置管脱管发生率比较

3 讨论

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患者及家属对医疗知识及事故维权的意识也逐渐增强。血透室是血液透析的主要场所,收治的患者大多病情危重。沉重的工作压力和高风险的工作环境增加了护理差错的发生概率。护理安全管理质量作为提高医院整体护理服务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不仅直接影响护患之间的关系,也对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带来不利影响[6-8]。

在医院需要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病情都较为严重,所以血液透析室对医护人员的护理要求也比较高。近年来由于医护人员的疏忽造成的护理安全问题时有报道,护理安全问题的出现不仅会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还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了医院的声誉,不利于医院未来的发展。因此本院开展护理标识工作前后血透室患者护理安全情况和患者满意度变化情况,通过结果可以发现开展护理标识工作在临床护理中对护理人员起到了一定的提示作用,同时通过在患者周围设置护理标识还可以显著控制患者自行危险行为,如意外刺伤的情况。在一些研究中报道,通过开展护理标识工作可以在极大程度上降低护理工作中的医患纠纷情况,在本研究中结果可见采用护理标识的观察组患者其危险情况发生率得到了显著降低,患者护理满意率也显著提高[9-10]。

护理标识作为有效预防临床不良事件的措施之一,能够给护患双方起到良好的警示作用,促使护理人员按照已有的管理制度进行标准化操作,避免了以往盲目、按照经验操作的弊端,有利于降低护患纠纷,提升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保障患者的人身安全,提高护理满意度。同时在血透室设置护理标识,也可以提升患者的警觉性,加强自我保护的意识,预防不良事件的发生。此外护理标识系统化、规范化的应用也能够提升患者对于治疗的信心,改善护患之间的关系,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满意情况[11-13]。

护理标识是目前临床上比较新型的护理干预方式和方法,它能够使得患者和护理人员的安全感倍增,将护理的风险大大降低,提升临床安全防范意识,充分了解每一位患者的身体情况,从而对其思想和行为产生影响[14]。护理人员在看到标识后,会提升自我护理意识,加强对患者的巡视[11-12]。同时在护理人员和资源相对较为紧缺的时候,护理标识能够提醒护理人员,着重对该类型的患者进行照护[15-17],确保每一位护士对每一位患者的特殊情况做到规范护理行为[18]。

综上所述,本文的研究当中,实施护理标识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实施前,P<0.05。这说明护理标识的使用降低了股静脉置管脱管的发生率,避免了脱管引起的出血、休克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延长了动静脉内瘘的使用寿命,进而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标识牌内瘘动静脉
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物理评估与实施建议
分析精准化干预在动静脉内瘘皮下血肿中的应用效果
电杆标识牌安装器研制
探讨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首次穿刺的技巧与护理方法
分类清洗标识牌在提升消毒供应中心工作质量中的应用
脑脓肿并肺动静脉瘘2例及文献复习
肺动静脉瘘38例临床分析及诊治
3例肺动静脉瘘的外科治疗
两种治疗方法对动静脉内瘘穿刺镇痛效果比较
佛罗伦萨的交通标识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