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德育内容落实及实现路径

2021-12-08 02:27刘彩兰杨波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21年11期
关键词:实现途径初中语文

刘彩兰 杨波

内容摘要:素质教育实施以来,提倡学生在“德”、“智”、“体”、“美”、“劳”方面全面发展。初中语文课程不仅能传授给学生丰富的知识,还能利用其独特的人文特性培养学生独特的审美情趣,因此在初中语文课程中落实德育内容,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初中语文 德育内容 实现途径

在初中阶段,语文课堂也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主要阵地。语文作为一门语言学科,是表达思想的有效工具,文章是作者思想的载体,在语文课程中落实德育内容,能更加深刻的让学生培育良好的德育素养,体现语文学科的渗透力和影响力。

一.充分认识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德育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也是现代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教师由于受应试教育根深蒂固的影响,往往只是单方面的注重学生的分数和成绩而忽略了对学生的品德教育,这样的教育方法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极为不利,因此利用语文的学科特性和优势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能让学生通过语文学习更好的塑造自身的品质,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体现素质教育和德育教育的价值。

二.教师应当提升自身的业务水平

只有教师树立正确的观念,具备精通的专业文化知识和过硬的专业技能,才能在教学活动中更好的传达德育的内涵。因此,教师要深入贯彻职业道德理念,不断提升自我水平,在教学过程中丰富教学方式,让学生更好的接受教育,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需要,结合课程目标制定有效的德育教育策略,这样才能让学生更为有效的接受德育培养。

不仅如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要深入贯彻教育观,做好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在教学活动中,结合课程目标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再现中更好的理解德育带给自身的意义;做好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在教学过程中合理安排教材内容,创造更好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对德育知识和德育情感的内化;做好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在教学过程中和学生有效的沟通,倾听学生的内心世界,帮助学生打造丰富的精神世界,让学生在感悟德育的同时升华自身的感情,以此使德育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三.在阅读过程中落实德育内容

(1)深入朗读,在语言中品味德育情感

语言是进行思想情感表达的主要载体,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带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让学生通过朗读,品读以及分角色朗读的方式感受文本中蕴含的思想情感,从而获得情感的陶冶。

例如在学习《金色花》这篇课文时,教师先引导学生进行自由朗读,通过自由朗读初步感受文章中所蕴含的母子亲情;接下来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分角色朗读,通过多样化的情感渗透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受到挚爱的亲情,从而使学生的思想感情受到德育上的熏陶和升华。

(2)创设情境,在情境体验中渗透德育

初中生在思维发展上还有一些限制,这使学生在理解抽象的情感上还较为困难,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能帮助学生建立起感性的认知,从而使教材中的德育内容作用于学生的内心,以此唤醒学生内心深处的情感,加强思想上的共鸣。

而在学习《黄河颂》这一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在课前设计一段文字结合“黄河颂”的音乐进行课前导入,通过描述中华民族处于危急存亡的时刻英勇抗敌的形象,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下,能更好的接受爱国主义思想的熏陶,进而从内心深处激发学生奋发读书,振兴中华的民族使命情感。

(3)感悟形象,在感性中深化德育教育

文学作品注重以情动人,往往使用形象传达感情,这就是文学作品中的形象,作者将自己想要表达的感情和思想通过文学作品中的形象表达出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感悟作品形象的方式落实德育内容,让学生在具体的感悟中将德育教育深化。

例如在学习诗歌《秋词》时,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理解“晴空一鹤排云上”中“冲天而起的鹤”形象,为学生描绘了一副开阔的景象,让学生感受到晴空之上白鹤冲天而起,奋发向上的形象,以此让学生深入理解诗人的奋斗之志,让学生通过阅读诗词体会诗歌描绘的画面,将画面与诗意相互衬托,使用诗情画意的完美结合,让学生在具象的感悟中升华情感。

四.在教学过程中重现时代背景

“文章合为利而著,诗歌合为时而作。”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梳理语文教材中的文章,将教材中的文章总结成一个个主题对学生进行教学,结合时代背景对学生进行指导,能帮助学生加强对文章的理解,更能让学生从中感受到作为学生应当具有的爱国思想和道德品质,从而促进学生关心社会了解社会的品质形成。如以“陶冶自身品德”为主题,选取了《归园田居》对学生进行教学,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陶渊明追求独立人格以及返璞归真的精神,让学生深刻理解这种精神在当今时代也具有积极意义。让学生在日新月异的现代化变迁中谢谢拼图陶渊明的诗歌,学会放飞心里,返璞归真,通过这类主题的教育,丰富学生的内心世界,引导学生形成热爱祖国,树立远大理想的人生信念。

五.在写作过程中落实德育内容

写作是初中语文学习过程中需要掌握的重要模块之一,写作也是学生对外界表达思想的重要工具,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在写作过程中落实德育内容,学生在表达思想感情的过程中深入感受德育教育。

(1)在写作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学生能获得写作技能和写作知识,要依靠教师的有效教学,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写作的过程中,不仅要教会学生写作知识和写作技能,更要在此基础上渗透德育教育。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从写作内容、写作素材以及作文立意等方面有意识的引导学生进行德育体验,指导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明确价值观念,从内心帮助學生树立积极健康的思想道德观念。

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半命题作文“从此我不再下划线”写作时,引导学生立意的过程中,直到学生回应成长过程中遭遇的孤独或是迷茫的生活体验,告诉学生这是人生必经的生活插曲,但只要每个人保持积极的进取之心,就能更有信心的面对生活;在指导学生进行选材时,让学生选择生活中较为典型的素材,使用这种方式让学生表达真情实感;在指导学生进行写作不知识,让学生略写过去的体验,相信现在的感悟,让学生将写作重点放在转变后的思想感情上,让学生通过这种表达获得正確的德育体验,从而触动学生内心的精神世界,以此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

(2)在写作评价中突出德育内容

写作评价是教师和学生有效互动的渠道,也是教师将德育内容进行落实的有效路径,在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价的过程中,教师要重点突出德育效果的评价,采用自评、互评和批改等办法,了解学生内心的想法,洞悉学生的内心体验,从而对学生进行合理有效的引导,使学生健康成长。

六.在课外阅读中落实德育教育

课外阅读是学生对课堂知识学习的补充和深化,学生在课堂学习之后会产生基于课堂知识的新理解,在进行课外阅读时,学生能够针对课堂学过的知识进行灵活的运用,通过这样的方式促进知识上的升华。不仅如此,课外阅读也是丰富学生视野,陶冶高尚品格的重要手段,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应当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在课外阅读中落实德育教育。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应当让学生注重体育的课外阅读中的德育教育,指导学生选择对自己有帮助,有阅读意义的课外读物进行阅读。不仅如此,教师也可以充分利用课外阅读的机会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德育学习机会。可以举办课外阅读沙龙,指导学生的阅读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学生阅读之后,在沙龙上分享自己的读书心得,使学生理解保尔柯察金这一不产阶级的英雄形象。让学生跟随保尔柯察金一起经历人生,体验保尔柯察金是如何在社会最低层挣扎,又是如何在朱赫来的影响下逐步走上革命之路,经历人生磨难时,他当时的心态是怎样的,又是因为什么原因让她更加坚强的,最终让学生通过分享明白了保尔柯察金身上具有的那个时代最宝贵的精神品质:为理想而献身。学生在阅读和分享的过程中,不仅能感受到保尔柯察金巨大的人格魅力,还能充书中汲取精神营养,使自己能勇敢的面对生活中的挫折,树立崇高的精神信仰。此外,教师也可以将课外阅读语文实践活动的方式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

德育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只有艰巨性,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科学方法和人文关怀,正是在教学过程中首先需要自身具备良好的德育品质,才能在教学活动中更好的启发学生进行探索,积极参与德育教育课堂活动,利用语文学科的学科优势,对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渗透。通过多种多样的方式对德育内容进行落实,让学生通过多种手段感受德育教育对自身的重要性,从主动自觉的培养良好的德育精神,促进自身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琰.赵静.初中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路径探索[J].学周刊,2018(02):44-45.

[2]董春华.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作文成功之路,2017,(10).

[3]陈胜.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与德育的渗透[J].课外语文,2017,(9).

(作者单位:甘肃省定西市漳县城关中学)

猜你喜欢
实现途径初中语文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思维导图&概念图辅助翻译教学实现途径探索
探索医院人才工作联动机制的构建策略
如何将创新阅读植入小学语文教学中
浅析我国公立医院在新医改下的财务管理目标和实现途径
新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实现的途径
评估准则国际化的路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