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北地区百香果品种引进与筛选试验研究

2021-12-09 01:45李斯宇罗志文郭利军李向宏
中国南方果树 2021年6期
关键词:黄果食率满天星

李斯宇,罗志文,郭利军,李向宏

(海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带果树研究所/海南省热带果树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海口市热带果树科学观测实验站,海口,571100)

百香果PassifloracaeruleaL.属于西番莲科西番莲属[1],为多年生藤本果树。百香果最适宜生长温度20~30 ℃,年平均气温18 ℃以上地区最适宜种植[2],广泛栽植于热带亚热带地区,我国主要种植于广东、海南、福建、台湾等地[3]。目前我国推广的百香果品种以黄色、紫色及杂交品种为主[4-6]。传统品种紫色百香果甜度、维生素含量及产量较高,品质较好,但果汁率较低,抗病性一般;台农系列百香果风味较好、产量高、果大,抗病性强;黄金百香果外观与口感较好、抗性强,但自然授粉力差,需人工辅助授粉[7]。百香果作为海南乡村振兴短平快的扶贫新兴产业,在品种选育、病虫害防治、综合利用等方面缺乏相关基础性研究,主栽品种结构单一,缺少优良品种,制约了百香果在海南的发展[8]。为加快海南百香果产业发展,我们收集引进省内外的5个成熟品种,建立百香果品种筛选与适应性种植试验示范基地,通过树体、花果、肥水、病虫害综合防控等管理技术进行适应性规范种植,比较不同品种百香果的农艺性状、植物学特征及果实品质,筛选出海南地区适种、优势品种,以期为海南省百香果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试验地概况

台农一号、小黄金、大黄金、大黄果、满天星等5个百香果优良品种,其中,台农一号为紫色果皮品种,小黄金、大黄金为黄色果皮品种,大黄果、满天星为杂交品种。

试验地为海南省海口市、澄迈县及屯昌县,热带季风气候,日照强烈且持续时间长[9],日照时数2 000 h以上,年平均气温24.2 ℃,最高平均气温29 ℃左右,最低平均气温18 ℃左右,极端气温为最高39.6 ℃,最低2.8 ℃,年降水量1 500~2 000 mm,年平均蒸发量1 834 mm,平均相对湿度85%;地势为坡地,坡度约为5°,砂壤土,土层厚度约3 m,土壤pH值约5.7,弱酸性,土层深厚肥沃,排灌条件良好。

1.2 方法

将5个品种分别定植于海口市旧州镇、屯昌县屯城镇、澄迈县福山镇3个试验示范点,每个品种定植30株,每10株1个小区,重复3次。全面整地,一犁两耙、起高畦定植,畦高20~25 cm,畦宽100~120 cm,棚架式栽培,定植株行距(1.2~1.7) m×3 m,每667 m2种植130~170株;整形修剪方式为单主蔓上架,2~3条一级主蔓,结果枝垂帘式;小微喷或喷水带灌溉,其他按当地果棚常规管理方式进行。参试品种均于2018年11月至2019年1月定植,定期跟踪观测植株的农艺性状。

植物学性状调查:每个小区随机选10株,每株选择不同朝向的叶片3片,测量叶片长、宽,观察记录叶片颜色、形状、质地、叶刺及染病等情况;每株选择不同朝向的花3朵,测定花冠直径、花瓣宽度及颜色,记录花期等。农艺性状主要针对果实抗病性、耐热性、丰产性和稳定性开展调查,每个小区随机调查10株,记录病害与生长情况。

果实品质性状调查:每个小区每个品种随机采收成熟果实10个测定果实品质。参照文献[10],采用JJ200型电子天平测定单果质量、果皮质量,观察果皮颜色、果肉质地、果肉香味等;计算可食率,可食率(%)=(单果质量-果皮质量)/单果质量×100。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用ATC-20E折光仪测定,蔗糖、总酸、 维生素C含量以及固酸比的测定参照张治安等[11]方法测定。数据采用WPS 2019和SPSS v20.0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植物学特征

调查结果看出,各试验点同一品种的花、叶及果的特征基本相同,不同地点同品种的主蔓颜色和叶片颜色略有不同,可能与试验地点的地势情况、气候变化有关。各试验点的台农一号叶片深绿色,其他品种基本为中等绿色;不同地点供试品种叶脉均不显色,花瓣均为白色,丝状副花冠直径约6~8 cm;台农一号、满天星果皮紫红色,小黄金、大黄金、大黄果果皮黄色(见表1)。

表1 琼北地区引进的台农一号等5个百香果品种植物学特征比较

2.2 农艺性状

调查结果看出,各试验点同品种百香果的农艺性状无明显差异,各品种稳定性与一致性较好,不同品种始花期略有不同,抗病性、耐热性及产量不同。台农一号感病,其他品种均易感病,主要病害为病毒病、疫病、炭疽病等;这样看来供试品种中台农一号抗病性较好,小黄金、大黄金抗病性中等,满天星、大黄果抗病性较弱。在海南温度较高的气候条件下,对温度的抗耐力直接影响作物的生长、开花和结果。台农一号中等耐热,比其他品种较耐热;小黄金耐热性为中度敏感;大黄金、满天星及大黄果对高温反应敏感,不耐热。以秋冬果株产来比较各品种丰产性,台农一号、小黄金表现高产;大黄金不耐热,秋冬季果丰产性较好,夏季果丰产性不好。其中台农一号株产最高,各地株产达到7 kg以上;其次为小黄金,株产量可达6.5 kg以上;大黄果株产最少,为5 kg左右,仅为台农一号株产的62%~73%。

综合来看,台农一号的抗性与丰产性最好;其次为小黄金、大黄金,但耐热性较低;满天星与大黄果的耐抗性与丰产性最低(见表2)。

表2 琼北地区引进的台农一号等5个百香果品种主要农艺性状比较

2.3 果实性状比较

试验结果看出,不同试验点同品种果实单果质量及果皮质量等性状略有差异,可能由于各试验点土壤、气候、降雨等方面差异所致;同一试验点不同品种间各果实性状差异显著。大黄金、台农一号、小黄金单果质量较大,最高达到88.70 g,大黄金、台农一号、小黄金可食率也较高,可食率最高达48.08%,台农一号与大黄金可食率均为40%左右,基本显著高于满天星与大黄果。满天星单果质量与可食率较低,大黄金单果质量较大但可食率低于小黄金;小黄金可食率较高,单果质量仅次于大黄金;台农一号单果质量及可食率分别仅次于大黄金与小黄金,大黄果的单果质量与可食率基本上最低。

小黄金、台农一号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较高,最高可达18.45%,台农一号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高达17.63%,其他品种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较低且无显著性差异。台农一号蔗糖含量较高,最高可达4.7 g/100 g;大黄果、满天星蔗糖含量较低,最低为1.0 g/100 g。台农一号、小黄金总酸含量较高,最高达到35.81 g/kg,满天星总酸含量最小,最低为21.46 g/kg。台农一号维生素C含量最高,可达11.90 mg/100 g,大黄金、满天星维生素C含量较低,最低为6.45 mg/100 g;但满天星、大黄金的固酸比较高,最高达70.55%,大黄果的固酸比最低,约为50%(见表3)。

表3 琼北地区引进的台农一号等5个百香果品种果实品质比较

综合来看,甜度较高的品种为台农一号、小黄金与大黄金,而大黄金因其固酸比较高,口感更为清甜;台农一号、小黄金维生素C含量较高。

2.4 果实品质性状相关性分析

试验结果看出,果实品质各指标间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关性。果实外观指标中纵横径、单果质量、可食率以及果实内在品质指标之间呈不同程度的相关,纵径与横径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达0.767;果皮质量与可食率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0.615。果实内部品质指标之间,蔗糖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达 0.750;可食率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 0.688;总酸含量与固酸比呈极显著负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767,说明果实内在品质指标间存在普遍联系。果实纵横径与果实蔗糖、可溶性固形物、总酸、维生素C含量之间也具有一定的相关性(见表4),说明果实大小不仅与果实外观品质联系紧密,同时也影响果实内在风味。

表4 5个百香果品种果实品质性状间相关性分析

3 结论与讨论

根据海南热带气候特点,百香果种植可一年四季生长且没有寒害,冬季上市时节正值广西、福建等地百香果空档期,可实现反季节栽培[12]。农艺性状以抗病性、耐热性、丰产性、一致性与稳定性为主开展评价。海南属热带气候,百香果病虫害与产量成为海南百香果产业发展的最大瓶颈问题,与其他产区相比,百香果病害发生多,产量普遍偏低,经济效益有待提高。据海南热带气候特点,品种需耐热性强,花期长,着果率高,产量高。5个供试品种均为生产上较成熟的主栽品种,性状较稳定一致,其中台农一号、小黄金、大黄金耐热抗病丰产性较好。

果实品质性状主要从单果质量,可食率,可溶性固形物、糖、酸、维生素C含量,固酸比开展评价。单果质量是衡量百香果等级的重要指标;水果风味主要由糖、酸含量及其比例决定,糖、酸也是水果的重要营养成分[13],可溶性固形物、蔗糖、总酸、固酸比决定果实口感和风味。满天星单果质量较小,大黄金、台农一号、小黄金单果质量偏大;小黄金、台农一号、大黄金的可食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较高;台农一号、小黄金的糖、酸、维生素C含量较高。综合表现较好、口感香甜、营养价值较高的品种为台农一号、小黄金、大黄金,为海南地区适种的优势品种,试验结果为这些优良品种在海南推广种植和健康稳定发展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猜你喜欢
黄果食率满天星
满天星
食物三行诗
满天星
杂色山雀双亲差异性育雏策略
温度、盐度和体质量对钝缀锦蛤滤食率和同化率的影响
黄果柑迎来丰收季
生活小物“满天星”
硼对黄果柑生理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满天星
岩扇贝幼贝滤食率的基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