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李品种果实品质分析与综合评价

2021-12-09 01:45蒋迎春黄咏明刘模发
中国南方果树 2021年6期
关键词:类黄酮色泽果皮

祝 建,田 瑞,蒋迎春,王 策,黄咏明,刘模发,张 豫

(1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果树茶叶研究所/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中心果树茶叶分中心,武汉,430064;2 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武汉,430070)

李是蔷薇科(Rosaceae)李属(Prunus)多年生落叶核果类果树,是中国栽培历史最古老的树种之一[1]。李在中国分布广泛,目前栽培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第一[2],在果树中,李果实的大小、色泽、风味等品质较为丰富[3],果实色泽鲜艳多样、口感酸甜,除了含有糖酸等营养成分外,还含有丰富的类黄酮、原花青素等多种活性成分[4]。但是,品质优良,营养丰富的李品种资源长期以来并未在实际生产中得以广泛栽培和利用。为此,本试验以湖北省内栽培的30个李品种为试材,对李果实进行测定分析和综合评价,筛选综合性状优良的品种,以期为湖北地区李产业发展及主栽品种的选择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样品均取自湖北省内各市县果园,30个李品种见表1。样本树均为正常生长发育的结果树。每个品种采摘的成熟度一致,样品选果为无机械损伤、无病虫害的果实,每个品种20个果实,采收当天即测量基础数据并于-80 ℃冰箱冻存。

表1 30个李品种的编号及名称

1.2 试验方法与数据规范

按照《李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5]对果实的果形、果皮颜色、果肉颜色、核黏离、橫径、纵径、单果质量等性状进行鉴定评价。可滴定酸含量采用酸碱滴定法测定,维生素C含量采用2,6-二氯靛酚滴定法测定,可溶性糖、原花青素以及类黄酮含量均采用分光光度计比色法测定,试剂盒由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提供。可滴定酸、维生素C、可溶性糖、原花青素、类黄酮等含量测定设置3次重复。

1.3 数据分析

试验数据采用Excel 2016和SPSS 22 软件进行处理和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果实外观品质

2.1.1 单果质量 果实单果质量是反映果实大小的重要指标之一。由表2可以看出,李果实单果质量品种之间差异较大,供试材料单果质量15.69~130.48 g,差异十分明显;果实橫径28.96~56.51 cm,果实纵径31.28~61.85 cm。李品种果实大小表现出丰富的多样性。

表2 30个李品种外观品质

2.1.2 果实成熟期、果实形状和果形指数 30个品种成熟期最早的在5月下旬,为大石早生、早富贵,果实生长发育约80~90天;成熟期最晚的在8月中旬,为红贵阳,果实生长发育达140天以上。李果形基本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圆形和扁圆形,分别有15份和5份,二者占总数的2/3;另一类则是卵圆形和心脏形,分别有9份和1份,占总数的1/3。通过比较果形指数可以看出,湖北李品种的果形指数0.83~1.03,说明其外形分布多以类圆形居多,具有明显的外观品种特性。

2.1.3 果实颜色 果实的色泽是其外观品质的一个重要特性。李果实果皮颜色包括果皮底色和果皮彩色,在供试的30个李品种中,果皮底色有黄绿、绿黄和绿,果皮彩色有紫红、红、粉红和紫黑。其中紫红色共有11份,占比最多;其次是红色有6份;粉红色、绿黄色、绿色、紫黑色各有3份;黄绿色种质最少,只有1份。除果皮颜色丰富外,供试材料的果皮色泽也表现出丰富的多样性,主要以黄色、橙黄色、淡黄色和黄绿色为主,共21份;紫红色和红色各有4份,乳白色1份。通过比较果实果皮与果肉色泽我们发现,金沙李、澳洲红、芙蓉李、三华李等品种果皮与果肉色泽保持一致,或极其相近。不同的是,早熟玉皇李果皮粉红色,果肉黄绿色;味帝果皮绿色,果肉红色,果皮与果肉之间颜色表现出明显的差异(见表2)。

2.2 李品种果实内在品质

2.2.1 果核黏离性、肉质 30个李品种中,果核为离核和半离核的分别有11份和13份,黏核的有6份,离核和半离核品种占80%。湖北李品种果核多为离核或半离核,这可能与长期的栽培选择有关[6]。相较于黏核的李果实,离核或半离核的李果实食用更加方便,有更高的可食率(见表2 )。

2.2.2 果实糖酸及营养成分 水果中的糖和酸含量直接影响着果实的风味和口感[7],对供试的30个李果实进行测定后发现,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低的是早熟玉皇李,为7.77%;最高的为螺纹李,达到13.5%。可滴定酸含量最低的品种是沙壳李和响壳李,均为0.51%;最高的是大红袍,为1.45%;固酸比为7.02~24.23。李果实除了糖酸含量分布丰富外,还含有丰富的其他营养成分,如维生素C、原花青素、类黄酮等[8]。30个李品种中, 维生素C含量为1.99~7.09 mg/100 g,李品种果实之所以能够呈现出各种不同颜色,主要原因是由于原花青素和类黄酮等含量的不同,供试材料原花青素含量范围从最低的红贵阳33.44 mg/g到最高的樱桃李149.80 mg/g都有分布,类黄酮含量最低的品种是三华李1.08 mg/g,最高的是风味玫瑰15.77 mg/g(见表3)。

表3 30个李品种内在品质

续表3

2.2.3 果实风味品质、综合评价 除上述果实色泽、大小、糖酸及营养成分等品质外,果实的对称性、果粉、整齐度、果汁、肉质、纤维、风味等都会对李果实的综合品质产生影响。通过对30个李品种的上述性状进行感官评价和综合性评价(见表4),综合筛选出了风味玫瑰、澳洲红、樱桃李、神农李、随县胭脂李和味帝等6个果实品质较好的李品种。其中风味玫瑰和味帝作为杏李杂交品种,外观和内在品质均较好,与普通李品种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神农李和胭脂李为湖北省地方良种,不仅食用风味浓郁,酸甜可口,更含有较高的营养成分。

表4 30个李品种果实综合品质

2.3 品质指标相关性分析

李果实品质由多类因子共同决定,不同因子之间相关性密切且又相对独立。对30个李品种果实的11个品质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由表5可知,果实单果质量与橫径、纵径两两之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郁香荷等认为,果实发育期越长,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越高,可滴定酸含量和维生素C含量越低。在本试验中,可溶性固形物与可溶性糖之间呈正相关,且达到极显著水平;可滴定酸与固酸比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原花青素含量之间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维生素C含量之间呈显著正相关,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之间呈显著正相关;除此之外我们还发现,果实橫径与原花青素含量之间呈显著负相关。

表5 11个李品质指标相关性分析

3 结论与讨论

果实品质分析是评价和筛选品种的重要手段。在品质分析中一般来说,果实品质性状包括果实大小、果皮果肉色泽、糖酸含量、风味、营养价值等多个角度[9]。通过李品种品质分析发现,李果实大小、果皮和果肉色泽等外观性状以及原花青素、可溶性糖和类黄酮等营养成分都具有极其丰富的多样性。

本试验研究发现,湖北省李品种果实形状主要以圆形、扁圆形、卵圆形为主,果皮和果肉颜色丰富多样,从紫红到黄绿等均有分布。李丰富多样的果实色泽不仅含有多种营养成分,而且能够满足人们对于品种的多样性以及果品营养价值丰富性的要求[10-11]。综合分析湖北李品种的果实整齐度、果肉质地和风味等指标,最终筛选出了风味玫瑰、澳洲红、樱桃李、随县胭脂李、神农和味帝等6个品质优良的品种,为湖北省李产区发展和主栽品种的选择提供参考。其中风味玫瑰和味帝作为杏李杂交品种,外观和内在品质均较好,与其他中国李品种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神农李和随县胭脂李作为湖北省地方品种,具有优异的品质,不仅食用风味浓郁,酸甜可口,更含有较高的营养成分。由于受到人们追求高产和短期经济效益等因素的影响,这些优质的李地方品种资源在实际生产中并未得到广泛栽培和利用。因此,加大对地方品种收集力度,加强对优异地方品种的生产开发利用显得尤为重要。

果实品质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如气候、栽培管理、成熟度等方面的影响,今后应进一步结合抗病性、丰产稳产性等对品种进行全面合理的评价,为李品种开发应用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类黄酮色泽果皮
人生的色泽
常吃柑橘 脑卒中降三成
T-501色泽分析方法的建立
别乱丢果皮
不乱扔果皮
植物类黄酮的化学生态学意义
甜玉米果皮细胞层数、纤维素含量与 果皮柔嫩性的关系
α-淀粉酶对类黄酮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臭氧水对罗非鱼片色泽影响分析
不同护色剂对荔枝原浆色泽与多酚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