佩戴习惯与时长对医用外科口罩细菌污染影响的实验研究

2021-12-09 13:14戚露露赵晓闫敏赵玲潇
医学前沿 2021年17期
关键词:口罩

戚露露 赵晓 闫敏 赵玲潇

摘要:目的:探究不同口罩佩戴习惯与时长对于口罩细菌污染的影响。为人们正确使用口罩提供参考。方法:招募30名大学生志愿者,分别连续佩戴4小时、8小时及24小时。三组内部再随机分配5人为一个亚组,一个亚组在佩戴过程中摘口罩前、后及带口罩前均洗手,一个亚组在佩戴过程中摘口罩前、后及带口罩前均不洗手。检测口罩细菌菌落总数。结果:细菌数量随佩戴天数增加而增加,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摘口罩前、后及带口罩前是否洗手会影响口罩细菌菌落数目,P<0.01。佩戴时间超4小时即远超口罩细菌污染标准。结论:口罩佩戴时长最好不超过4小时,应规范佩戴口罩,摘、戴口罩前洗手能够有效减少口罩细菌菌落数。

关键词:口罩;佩戴时长;细菌污染

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口罩的佩戴成为常态,然而不同佩戴时长、不同佩戴习惯对于口罩内外表面的细菌分布情况会造成较大影响。本研究通过采集在校大学生不同佩戴习惯及佩戴时间的口罩,对其内外表面的细菌进行菌落计数,初步探究不同口罩佩戴习惯与时长对于口罩细菌污染的影响。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21年4月-2021年7月,招募山东协和学院30名在校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参与学生身体健康,均未患有口腔感染、皮肤感染、急慢性呼吸道及肺部疾病。

1.2 实验材料

实验选用弓立(厦门)医疗用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医用外科口罩,带鼻夹。所有研究对象发放同一批次的医用外科口罩。

1.3 实验方法

1.3.1 实验分组 将30名志愿者编为1~30号,随机分为三组,分别连续佩戴4小时、8小时及24小时。三组内部再随机分配5人为一个亚组,一个亚组在佩戴过程中摘口罩前、后及带口罩前均洗手,一个亚组在佩戴过程中摘口罩前、后及带口罩前均不洗手。要求在日常生活环境中佩戴,不在教室、食堂、实验室等特殊环境中长时间佩戴。不佩戴时统一将口罩折叠后随身放置,佩戴结束后将口罩置于事先发放的无菌保鲜袋,并迅速送至實验室进行检测。另取每种未经使用的口罩样本各2只,检测初始细菌污染情况作为对照。

1.3.2 口罩细菌总数检测

从无菌保鲜袋中取出口罩,将口鼻处10cm×10cm区域剪下,称量后剪碎,放入装有200ml 37℃灭菌生理盐水的烧杯中,保鲜膜密封后置于磁力搅拌器上匀速搅拌30min。取烧杯中的样液进行不同比例稀释,参照《日常防护型口罩技术规范》(GB/T 32610~2016)对所有实验组进行细菌菌落总数检测。按照GB15979- 2002《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国家口罩卫生标准(细菌菌落总数≤200 cfu/g,真菌菌落总数≤100 cfu/g、不含致病菌),高出此标准即为细菌污染。

1.4 统计分析

使用SPSS20.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通过(`C±S )进行描述,组间采用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分析;亚组间通过配对t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 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P <0. 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口罩佩戴习惯及时长的细菌菌落总数检测结果

未经使用的口罩样本细菌菌落数为56.2 ± 3.99,符合国家标准。三种佩戴时长均有菌落检出,且随佩戴时长增加细菌菌落明显增多,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摘口罩前、后及带口罩前是否洗手对口罩菌落总数的影响较大,亚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佩戴4h即会造成口罩细菌污染,口罩菌落总数超出国家标准。

2.2 佩戴时长与口罩细菌菌落总数的相关性

佩戴时长与口罩细菌菌落总数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三组研究对象的口罩细菌菌落总数随佩戴时间的增加而显著增加,Spearman 相关系数均超过了0.9 ( P<0. 001) ,呈高度相关。

3 讨论

随着疫情防控常态化,人们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等疾病的预防意识日益提高,普通人群在社交等人员聚集场所中使用医用外科口罩越来越频繁。但人们普遍关注口罩质量及防护效果,却忽略了口罩使用方法的重要性。本研究对三组佩戴习惯及时长不同的大学生日常生活所佩戴的口罩进行细菌性检测,研究结果显示,所有实验组佩戴的口罩在超过4小时后即远超细菌污染标准。目前,国内外包括世界卫生组织目前并没有关于口罩佩戴时长的明确定论,国内有专家指出,医用口罩一般佩戴4h后,滤过效率即不能满足防护要求而需更换,随着佩戴时间的延长,呼吸气息以及口面部湿气导致口罩结构变化,影响口罩气密性,从而导致滤过效率下降。本研究结果也证实了这一结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随着佩戴时长的增加,口罩平均菌落总数均大幅度增加,两者间呈高度相关。这与有关报道的结果一致。戴口罩时,鼻腔与口腔的细菌以及外界环境中的细菌与灰尘会随不断污染口罩。同时,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呼吸、说话等行为给口罩带来温度与湿度,使其适宜细菌增殖,成为细菌良好的培养基。口罩佩戴时间越长,细菌数目越多,一但有致病菌滋生,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时,口罩上的大量病原菌趁虚而入,可能会危害佩戴者健康。

摘口罩前、后及带口罩前是否洗手亦会影响口罩表面细菌菌落数目,结果显示,组间差异P<0.01,结果有统计学意义。在使用口罩的过程中,外界环境及自身呼吸道中的细菌会在口罩表面增殖,在接触污染了的口罩后未洗手就接触其他物品如电脑、餐具等,或在是与人接触的过程中,容易造成细菌的传播。因此,建议养成洗手-戴口罩-活动-洗手-摘口罩-再洗手的习惯,切断细菌口罩-手-物品之间传播的循环链,减少口罩污染的机会,保护自己与他人的健康。

4 结论

口罩佩戴时长最好不超过4小时,应规范佩戴口罩,摘口罩前、后及带口罩前洗手能够有效减少口罩细菌菌落数。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GB/T 32610-2016 日常防护型口罩技术规范[S].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2016.

[2] 胡国庆,陆烨,李晔 . 医务人员个人防护用品的选择和使用[J]. 预防医学,2020,32(12):9 -14.

[3] 金岚菲,吴晨瑶,周旎,董新燕,陈梦曦,张遵真.佩戴时长和空气质量对口罩细菌污染影响的实验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18,45(21):3960-3963.

猜你喜欢
口罩
关于口罩 这10大知识点你必须知道
戴口罩
口罩
戴口罩
戴口罩的苦与乐
各种各样的口罩
雾霾口罩
口罩男孩
我的同桌戴口罩
口罩一族:不是所有口罩都能抵挡PM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