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培育路径研究

2021-12-10 03:44廖延郭曼
广西教育·C版 2021年8期
关键词:职业价值观乡村振兴

廖延 郭曼

【摘 要】本文基于大学生对乡村振兴的认识度调查及分析,指出基于乡村振兴培育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重要意义,论述乡村振兴背景下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培育路径,提出打造“乡村”思政课强化情感认同、构建“1+1+1”教育模式(一教师、一学生团队、一乡村)提高实践认知、开展个性化学教育提升大学生自身能力等做法。

【关键词】职业价值观 乡村振兴 广西高职院校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31-0049-03

职业价值观是人价值观体系的一种表现形式,它是引导个人选择意愿从事的行业,乃至意愿从事某项具体工作岗位的主导性意识。根据当前哲学观点,人的职业价值观是具有主观性、阶段性及可塑性等多方面特性的意识形态,表明人的职业价值观并非一成不变,而通过教育环境因素的影响同样可以转变人的职业价值观。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高职院校应正确审视当前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现状,立足乡村发展,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培养符合新时代需求的人才。

当下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有效衔接的关键时期。为推进经济更快速地发展,把我国建设成现代化强国,“三农”建设工作是摆在面前最为艰巨和繁重的任务。国家一直在深化“三农”发展的方向及目标,多次强调要强化乡村振兴的人才支撑,鼓励高等院校因地制宜探索乡村人才培养新模式,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人才支持、破解人才瓶颈的制约。高职院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要提高大学生对乡村振兴的认识,强化大学生对乡村振兴的认同感,把乡村振兴战略融入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培育当中,为服务“三农”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本研究团队自2015年起,积极组织大学生深入乡村开展社会实践,通过多种实践活动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大学生对“三农”建设的认识,树立大学生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本文在实践成果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乡村振兴背景下广西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培育路径。

一、大学生对乡村振兴的认识度调查及分析

当前,乡村人才匮乏,既是一个现实问题,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难点,为深入了解当前广西高职院校大学生对乡村振兴的认识度,笔者向广西区内8所高职院校发放一份“广西高职大学生助力乡村振兴”调查问卷,问卷题目设计包含答卷人基本信息、“涉农”社会实践参与情况、乡村振兴战略与所学专业的关联认识及未来就业方向等。本次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474份,其中大一学生125份、大二学生282份、大三学生67份。调查对象中男生159人,占33.54%;女生315人,占66.46%;来自农村家庭334人,占70.46%;来自城镇家庭140人,占29.54%。就统计结果分析,认为广西高职院校大学生对乡村振兴的认识度较低、职业价值取向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要求有一定距离。主要影响因素如下。

(一)学校的引导教育不够深入

一是思想政治教育与乡村振兴融合得较少。对国家重大政策的解读应是高职院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核心功能,但调查的学生中,仅有21.31%的学生对乡村振兴战略比较了解,66.46%的学生是不太了解,12.23%的学生是不了解。二是“涉农”社会实践行为教育的缺失。问及大学期间是否时常参与相关“涉农”主题教育活动时,17.93%的学生是参与比较多,62.66%的学生是参与度一般,19.41%的学生是几乎没有参与过。再者,73.84%的学生大学期间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主要在城镇,只有26.16%的学生到乡村开展。表明学校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乡村振兴的内容明显不足,大部分大学生在大学阶段接受“涉农”社会实践行为教育的机会较少。

(二)大学生价值认知的偏差

广西作为后发展欠发达地区,传统教育观念导致大学生普遍存在尽量远离“贫困”乡村的思想。同时,长期以来社会对传统农业认识的偏见观点对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也影响至深,导致其对“涉农”的就业工作热情不高。通过调查发现,92.19%的学生计划毕业后要留在城镇发展,仅7.81%的学生计划去往当地乡村发挥自己的才能;问及不考虑去往乡村发展的原因,绝大部分的回答是乡村经济落后、待遇低、发展空间不大以及生活不方便。大環境的影响下,使得当前大学生职业价值观与乡村振兴人才需求方向产生偏离,对参与乡村振兴促进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潜在价值认识不足。

(三)信息不对称下自我效能感不足

本次调查对象全部为非涉农专业大学生,意在分析非涉农专业大学生接受“涉农”教育较少的情况下,对所学专业与乡村振兴战略交融关系是否有着正确的认识。据调查数据分析显示,仅17.3%的学生认为所学专业能较好地服务地方“三农”建设,66.88%的学生认为所学专业仅适合在城市发展,16.88%的学生认为城市或乡村都可以。这表明,大部分非涉农专业大学生在未得到充分的“涉农”教育的情况下,对所学专业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所处地位认识不足,进而对自身能力所能发挥的作用持“怀疑”态度。

二、基于乡村振兴培育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重要意义

广西地处祖国南疆,据自治区统计局汇编的《广西统计年鉴(2020)》显示,截至2019年,广西总人口达5695万之多,其中农村人口2426万,约占总人口的48.91%,农业经济占比较大,特色农业产品丰富。广西作为后发展欠发达地区,要着力统筹城乡发展,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提速农村的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融合发展,落实区域经济发展的新要求、新举措,人才供给是首位。高职院校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阵地,基于乡村振兴培育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对大学生提高对广西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认识、强化爱国爱家情怀、积极投入“三农”建设一线以及打造学校“乡村振兴”人才培养的特色渠道等具有重要意义。

(一)为地方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人才需求

广西作为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及西部产业大开发的重心区域,为加快形成“南向、北联、东融、西合”全方位开放发展新格局,对适应本地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急剧增加。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从何而来?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公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广西区内共有高职院校40所,其中全日制在校生达55.3万人,高职院校成为广西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培养的主阵地,是广西高等教育最大的人才培养库。因此,广西高职院校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要求,培育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必将为广西区域经济发展解决极大的人才需求問题。

(二)助力地方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当前,广西脱贫攻坚任务如期完成,历史性消除了绝对贫困,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仍是最突出的矛盾,后发展欠发达仍是最大的区情。落实“四不摘”巩固脱贫成果,进一步完善和优化政策体系,确保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是着眼于未来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要求。广西农村人口比重较大,高职院校来自农村的大学生比例也很高,其中不少大学生被认定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他们受到国家的帮扶,有着一定程度上的情感认同,理解和接受程度较为容易。基于乡村振兴培养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有利于促进其深入理解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含义,提高对广西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认识,激发广大高职院校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促使其全身心投入到地方“三农”建设工作中。

(三)创新地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制

新形势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手段不能一成不变,而应根据新时代新要求,不断创新工作方式,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同地区的高职院校,其教育背景、存在问题及主要矛盾都有差异。同时,广西是全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省份,大学生的文化背景、宗教、风俗习惯和成长环境等若干因素的不同,表明广西高职院校要因地制宜地实施思想政治教育。乡村振兴作为国家继脱贫攻坚战后一重要民生建设,广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把加快发展现代特色农业,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为重心。地方高职院校应基于乡村振兴战略积极探索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培育路径,打造具有特色的乡村振兴人才培养渠道,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教育典型案例。

三、乡村振兴背景下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培育路径

(一)打造“乡村”思政课强化情感认同

情感是人的意识的一种基本形式,也是人类活动不可或缺的内在动力,培养大学生对乡村振兴的情感认同,有利于促使其将思想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对乡村振兴正确的价值认知是构成大学生积极投身于“三农”建设的态度基础。广西高职院校可以着力打造“乡村”思政课,增强对大学生的价值引领,帮助大学生提高对乡村振兴的情感认同。一是打造具有广西乡村特色文化底蕴的“乡村”思政课。教育要因材施教和因地制宜,“乡村”思政课内容首先要与区情相结合。广西拥有的少数民族人口居全国所有省份首位,多民族组成的人口构架给教育带来复杂性,但正因如此,丰富的乡村民俗风情也给教育带来了多样性的题材。学校应牢牢抓住地方乡村特色文化底蕴,将其融入“乡村”思政课中,使教育内容更加紧贴大学生生活,从而让大学生更容易产生共鸣。二是构建“乡村”思政课与其他思政课环环相扣的教育机制。要求大学生对新思想学懂、弄通、做实,要在增强大学生对新思想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上同时下功夫。结合学校目前开设的思想政治教育基础课,层层提升“乡村”思政课的内涵,达到更深层次的教育目的。三是构建各类专业课与“乡村”思政课同向同行的协同机制。深入挖掘各类专业课程教学与乡村振兴战略含义的交融点,丰富专业课的“乡村”思政元素,与“乡村”思政课形成协同效应,从而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课程思政”教育机制。

(二)构建“1+1+1”教育模式提高实践认知

实践认知是从“知道”深入“体道”的关键环节,即强化情感体验、道德实践。“知行合一”教育方式更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价值认知,强化“祖国脊梁”的实践追求。“1+1+1”教育模式,即一名教师带领一个学生团队联系特定一个乡村进行实践认知。该教育模式下不仅可以活化教师的教育教学手段,还可以提高大学生对乡村振兴的认识、开阔其创业就业视野,同时也加强“校乡”合作,达到互利共赢效果。因此,为提升该教育模式的质量,可以通过做好三个方面的“文章”达到良性效果。一是通过深化学习,提高教师的思想觉悟,增强其自觉实施“涉农”教育的意识。教师作为实践认知的主要载体,首先要转变思想观念,消除对融入乡村振兴含义的教学改革的偏见,进而积极主动地承担起团队负责人这一重要角色。二是结合职业技术技能竞赛,提高学生对乡村振兴的认识。通过职业技术技能竞赛培养大学生的思考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及创新能力等;同时利用职业技术技能竞赛的趣味性和竞争性激发大学生的兴趣,有效、快速地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认知。深挖乡村振兴与技术技能竞赛的创新结合点,快速提高学生对乡村振兴的认识。三是学校积极构建“校乡”合作保障机制。通过建立“校乡”双主体协同实践育人的总体性及可操作性合作机制,形成在活动协调、管理协同、激励手段、效果评估等方面的指导性意见,为教育模式的开展提供基础保障。

(三)开展个性化教育提升大学生自身能力

个性化教育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使其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提高社会竞争力,从而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根据调查数据显示,由于信息不对称,大部分非涉农专业大学生对自身能力是否适合从事“三农”建设相关工作持“怀疑”态度,缺乏基本的自信心。对此,学校要结合大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实施个性化教育,帮助大学生迅速成长。一方面,学校要为有意向参与“三农”建设工作的大学生提供学习平台,提高他们相关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技能。如通过结合“西部计划志愿者”“三支一扶”等活动选拔一批较为合适的学生开展长期性和针对性的教育培训,而非等活动开展才“匆忙”进行选拔。另一方面,学校要充分考虑高职院校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能力基础,结合实际深入探索乡村振兴背景下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培育路径,为大学生未来从事“三农”建设打好基础。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大学生对乡村振兴认识度较低,职业价值取向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要求有一定距离。高职院校要基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背景,通过打造“乡村”思政课强化情感认同、构建“1+1+1”教育模式(一教师、一学生团队、一乡村)提高实践认知、开展个性化学教育提升大学生自身能力等路径,构建融合乡村振兴的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培育机制,创新广西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手段。

【参考文献】

[1]李昌禹.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做好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N].人民日报,2021-01-07(18).

[2]周锋.价值哲学视域的职业价值观[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5).

[3]广西壮族自治区财政厅.南向、北联、东融、西合  广西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开放大格局[J].中国财政,2018(23).

[4]殷晓龙.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问题及对策研究[D].长春:长春工业大学,2020.

[5]徐艳红,叶琦,肖宗志.情感认同在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运用[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20(3).

[6]石文清,葛春雷.大学生择业取向与乡村振兴融合[J].品位·经典,2020(3).

【作者简介】廖 延(1986— ),男,广西玉林人,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郭 曼(1986— ),女,河北保定人,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责编罗汝君)

猜你喜欢
职业价值观乡村振兴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几个抓手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从会计教育层次和职业价值观探索中职会计教育新思路
中专幼师职业价值观调查及职业认同感培养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与职业发展意向的研究
高职生自我价值感、职业价值观与应对方式影响的研究
中职旅游专业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探析
职业价值观与学习投入的关系:专业承诺的中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