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财经节目的口语化表达

2021-12-10 22:35张蔚莉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21年22期
关键词:口语化民生银行财经

张蔚莉

中图分类号:G2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46/j.issn.1673-0348.2021.22.081

现代生活中,民众对于经济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从全球经济形势,到肉菜价格涨跌,更有楼市、股市、基金等,各种经济信息层出不穷。一些专门的投资网站和论坛,甚至变成了千禧一代全新的社交场。

随着各路新媒体纷纷进军财经领域,传统媒体经受着越来越严峻的生存挑战。那么,传统广播财经媒体如何应对新媒体时代的挑战?广播财经节目的核心竞争力又在哪里?

由于知识范围、认知能力的差别,每个个体接收信息的有效性,往往取决于他们对信息的认知能力。绝大部分普通投资者并不具备财经领域的专业知识,甚至缺乏财经常识,往往需要借助他人的帮助才能正确、完整地理解财经新闻、信息,因此,对庞杂、无序、专业的信息进行搜集、整理、并加工的能力,是广播财经节目应对挑战的核心竞争力。

本文着重探讨如何对财经领域的信息进行更加口语化的加工,通过降低受众认知门槛,使财经内容更通俗易懂,也让节目提供的信息服务更加有效。主要途径有三种,即:讲述内容的通俗化、语言表达的口语化、表述结构的简单化以及表现方式的具象化。

1. 讲述内容的通俗化

财经节目中涉及的专业内容,应尽可能将其通俗化。

投资类节目,经常会涉及到上市公司,其中出现的专业词汇对大部分人来说,听起来会很生涩,不利于消化接受。这时,需要我们将内容通俗化。通常有以下两种方式:

第一,在不影响意思准确性的前提下,用通俗易懂的词汇替换专业或生涩的词汇。

第二,在描述中,结合具体内容,融入对专业词汇意思的解释,帮助受众理解。

【案例一

深圳华强公告,公司正在分拆华强电子网集团上市,解决专注长尾需求,提升小批量采购效率。

原文语言简单明了,但同时涉及两家公司,并有“长尾需求”这样的专业词汇。在播出稿中,我们对两家公司的关系做了说明,并强调华强电子网才是即将上市的主体;同时对“长尾需求”进行了解释。播出稿如下:

深圳华强公告说,公司正在把公司内部的华强电子网集团分拆出来,计划让这个华强电子网集团作为一家单独的公司去上市,来满足市场上那些对公司产品个性化的、零散的、小量的需求,提升小批量采购效率。】

不仅是上市公司公告,基金报道、行业动态、以及专家的分析等,都有可能出现各领域专业用语,这就需要财经节目的采编播人员加强自我学习,不断更新知识、拓展知识范围,准确地对信息进行加工,努力做到内容的通俗化。

2. 语言表达的口语化

口语化是广播节目的重要特点,能拉近媒体与受众的距离,获得更好的传播效果。但对于专业的财经节目而言,如何在口语化的同时,保持内容的专业和准确,是对广播财经主持人的一大挑战。

重要的行业动态、监管政策等是财经节目必须关注的内容,因为这些政策动态往往会对投资决策产生重大影响,需要及时传递。但是,政策条文简洁、严谨的书面语言,并不符合听觉的习惯,甚至会让听众难以捕捉信息要点。因此,财经节目在播出相关内容时,应尽可能将其转化为口语化的词汇、语句,同时避免使用结构复杂的长句,而改用结构完整、逻辑关系明确的短句,以提升信息传播的有效性。

【案例二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发布的《关于整顿规范住房租赁市场秩序的意见》,其中规定,真实发布房源信息。已备案的房地产经纪机构和已开业报告的住房租赁企业及从业人员对外发布房源信息的,应当对房源信息真实性、有效性负责。所发布的房源信息应当实名并注明所在机构及门店信息,并应当包含房源位置、用途、面积、图片、价格等内容,满足真实委托、真实状况、真实价格的要求。

这是一段完整的政策条文,但对听众来说,每一句当中所包含的要素都过多,听觉层次不清晰。我们在节目中做出修改,首先对内容的先后顺序做出调整,使之更符合听觉习惯,同时将后一个长句变成两个短句,并与之前的“真实性、有效性”进行结合与说明,让听众能更容易了解其中的有效信息。修改后的播出稿如下:

《意见》的第二条要求,要真實发布房源信息。已经备案的房地产经纪机构和从业人员、已经开业的住房租赁企业和从业人员,如果发布房源信息,要保证信息是真实、有效的。也就是,确实有人委托你把房子租出去、房子的相关信息是真的,价格也是真的。并且,在发布信息时,要把房子在哪里、面积多大、价格多少、用途是什么等都写上,还要附上图片,并注明信息是谁发布的等等。】

3. 表述结构的简单化

财经节目中讲述某一事件、评论某一现象时,表述的结构应该尽可能简单,采用顺序表述,沿着同一条线索层层深入,而不是沉迷于铺陈、倒叙、夹叙夹议等文学性很强的手法因为广播的特点是稍纵即逝,如果在第一时间没能理解其核心内容,听众就有可能失去进一步弄清事情的基础,无法理解节目表达的观点。

案例三:

同样是讲述并评论基金投资范围与合同约定发生偏离这一行业特有的现象某纸媒是这样开头的:“极致的行情,‘苦死了基金投资,不站在风口或者不那么站在风口的基金产品,开始了它们的‘表演。”紧接着,文章用大量篇幅,详细描述了多只主题基金等的持仓结构,以说明这些基金与合同“偏离”的操作。紧接着,文章又描述了基金投资者的态度。文章中写道:“对于‘偏离的基金们,基民们的态度也丰富多彩。有基民认为:‘优先考虑持有人利益的才是好的基金经理,感谢基金经理帮忙逃脱教育股的黑天鹅。也有人认为,这是一只‘不务正业的基金……还有网友建议,该基金属于‘挂羊头卖狗肉,名字应该改成‘某新能源。”

整体来看,这篇作品对“基金风格飘移”的介绍是相当全面的,但由于纸媒的可回溯性,因此作者在介绍这一事件时,并没有从最新的新闻事件出发,而是直接从基金合同入手。但这对广播节目的听众来说,会造成一定困扰。因此,我们在介绍市场出现的基金风格飘移时,首先从一只主题基金——南方现代教育基金的净值出现与教育类股票完全相反、逆势上涨并引发争议的新闻事件入手。

紧接着,我们大致介绍了基金的持仓比例,帮听众建立起整体印象,同时又不会因个股名称和数字过多,造成听觉障碍。之后,我们向听众介绍了基金经理在季度报告中对自己“风格飘移”的解释,包括对基金持有人利益的考虑以及基金合同对于“业绩比较基准”的改变。

对于投资者的争议,我们也采用了对听觉更友好的语言,如:“有投资者说,感谢为投资者避开了教育股的“火坑”,优先考虑持有人利益的才是好的基金经理;但也有人认为,虽然业绩基准变了,但毕竟基金的名称没有修改,投资范围也没有修改,明明起个教育的名字,却大举重仓新能源,不遵守合同的约定,就不值得信任。”(评论部分略)

另外,我们没有像纸媒那样,列举多只出现风格飘移的基金,而是只选取其中最具典型性的一只,更易于听众理解。

通过改变讲述结构、调整语言类型,我们让“基金投资风格漂移”这一专业现象,更贴近大部分非专业人士的认知水平。从而能准确理解节目对此现象的深入分析,也才能得出自己的观点,而非被其他观点左右。

在投资中,能独立得出观点,是做出理性决策的第一步。这是财经节目“授人以渔”的方式之一。

4. 表现方式的具象化

对于一些不容易理解的内容,可以增加一些细节,使其更为具体,便于理解。

例如,财经节目中不可避免地常常会提到一些新的、相对小众化的金融产品,对此,我们需要将内容具体化,以帮助听众理解。

案例四:

法院判决书的描述:民生银行和王某民分别与中诚信托公司签订了《兴诚8号信托合同》。合同约定,民生银行为优先级委托人,出资1亿元,预期收益率为5.75%;王某民为劣后级委托人,出资5000万元。中诚信托公司为双方的受托人。根据合同约定,民生银行和王某民各自将信托资金交给中诚信托公司认购“瑞福16号证券投资”信托产品……

对大多数普通投资者来说,并不了解信托分级产品的出资人所享受的权利是不一样的。因此,我们在节目中对这个“分级”做出了详细解释。

它把投资人分成了两类,一类叫优先级,一类叫劣后级,双方的风险收益是不一样的。民生银行属于优先级投资人,预期收益率是5.75%,就是575万元,而王某民属于劣后级投资人……而王某民是则不同,他是劣后级投资人,假如产品亏了,他会亏很多钱,产品赚了,他会赚很多钱。之后,我们还进行了盈亏试算,用具体的数据,来说明分级产品中的不同类型投资者人,在不同情况下如何分配收益、承担风险。就是一年后产品到期时,不管这个1.5亿的“瑞福16号”最终是赚钱还是亏钱,民生银行的本金都不损失,并且还要再拿走575万的收益。……王某民是则不同,如果“瑞福16号”亏了,就先亏王某民的本金,并且还要从王某民本金里扣掉575万给民生银行;比如“瑞福16号亏了20%,亏的这3000万都算王某民的,然后王某民还得再给民生银行575万,民生銀行最终拿回1亿零575万,而王某民的5000万元本金则变成1425万,也就是对于王某民来说,他的亏损远远大于20%。如果“瑞福16号”赚了,把575万都给民生银行之后,剩下的就全部归王某民,假设“瑞福16号”赚了……3000万,那么,除去给民生银行的575万,剩下的2425万都归王某民,王某民的收益率也远远超过20%。

通过具象化试算,我们帮投资者了解了分级产品的原理,明白其中的风险收益特点,未来如果遇到这类问题,他们也能做出理性选择。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口语化的表达,其前提是保持专业性和准确性,否则会产生误导。因此,财经节目的采、编、播人员必须加强学习,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千万不可“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只有这样,才能让广播财经节目得到更多受众的欢迎。

参考文献:

[1]于丽爽,宋茜.脱口成风.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2]陈爱海广播财经报道如何深入浅出《中国广播》2009.7

[3]玄泽钢财经新闻的民生视角《视听界》2013.3

猜你喜欢
口语化民生银行财经
2020年《理财》《财经审计法规选编》征订单
财经日历
财经记者的知与行
史玉柱回归民生银行
谈谈电视新闻语言口语通俗化的风格特点
莫言《红高梁》的语言艺术特色
解构口语化新闻的语言特征
邢非的诗
财经简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