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作物无公害栽培的原则与技术分析

2021-12-12 13:11齐民强齐红燕石士磊
新农民 2021年29期
关键词:管理技术农作物

齐民强 齐红燕 石士磊

摘要:当前现代社会的无污染以及安全的农作物,是人们在选择食品的标准之一。目前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也越来越重视,由此促使农作物生产企业需要向着高质量的方向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为人们提供更多绿色且安全的食品。因此农作物无公害栽培技术是当前时代发展。通过不断的优化栽培方式,才能符合人们的需求,有效改善当前农业发展,让其进入高科技领域的新一个阶段。

关键词:管理技术;农作物;无公害栽培技术

1 无公害农作物栽培技术分析

无公害栽培技术进行分析,指的是农作物在种植的时候,从种子的选择到栽培。以及之后的田间水肥管理,包括最后的收货流程等。均需要遵守绿色健康的生产观念,严格使用化肥。肥料应该运用的是早肥有机肥或者是绿色肥料等等。同时防治虫害方面不使用化学农药,而是采用物理防治以及生物防治的方式进行。这样可以从本质上确保农作物的产量。在这个基础上,让各种农产品的品质可以不断提高。一般来说,种植农作物前相关工作人員需要使用有机肥,当成是底肥,这样可以为农作物的生长已经种植打下良好基础创造条件,并且让农作物在生产时可以获得更多的营养[1]。

同时在生长阶段,需要做好病虫害的预防工作。根据有关情况分析,选择并使用生物技术和物理技术是较好的选择。虽然这两项技术的反应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但是品质以及安全性可以得到良好的保障。再加上我们国家的生物农药快速发展,可以实现化学农药逐渐被淘汰的情况,这样就可以在一定程度控制化学农药的使用对环境所造成的破坏以及影响。有当前情况,分析我们国家无公害栽培技术。不断的深化发展,使得食品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在保护人们身体以及心理健康时,有力推动并促进绿色农业的发展。

2 阐述农作物无公害栽培技术的现状分析

当前农作物无公害技术栽培已经在我们国家得到了一定的运用,安全健康的绿色产品,收到了大众的喜爱。无公害技术也成为了农业发展中的重要技术之一,有着良好的市场前景。但是由于制约与技术能力薄弱以及土壤环境的问题,无公害栽培技术在推广时遇到了一些困难。

3 农作物无公害栽培技术所存在的问题分析

3.1 污染问题

近些年,在国家相关政策的引导下,我国城市化进程加速,为很多化工企业发展创造了机遇,乡村基础设施的完善及土地面积宽广、劳动力众多等现实特征,很多化工企业陆续迁徙到农村地区运营发展。一些企业环保理念不足,生产时形成的很多废物直接外排,对农村土地及水资源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若在这样的土地环境内种植农作物,不利于其健康生长,甚至对食用者生命就健康构成一定危害。

3.2 化肥过度施用

很多农户片面的认为,在农作物种植活动中,大量施用化肥有助于提升迕产量,这是导致化肥过量使用的直接原因。众所周知,各种农作物生长阶段对养分的需求量并不是无限的,若施用大量化肥时不能完全吸收,部分残留在土壤环境内,随着雨水渗流到他处,伴随时间的推移会使土壤的酸碱性发生一定变化,还有部分农作物生长时过度依赖化肥,以致最后产生的果实营养不高,不符合国家推行的无公害产品标准要求[2]。

3.3 农药残留较多

不管是哪种类型的农作物,其从早期播种到收获俊辉历经较漫长的时间,气候、环境及人为等诸多因素影响着其生长状态,可能会出现病虫害等问题,对农作物产量及质量形成较大的负面影响,严重时造成农作物大批量死亡,以致农户承受着巨大的经济损失,为了能从根源上防控病虫害,最直接的方法是喷洒农药。但因为很多农户学历水平偏低、无公害种植经验匮乏、在农药使用方面盲目跟风等,容易造成农药施用量超标,以致部分农药以直接或间接的形式残留在农作物内,一方面会降低作物自身的营养价值,另一方面损害食用者的身体健康。由此可见,农药残留量过大是阻碍无公害农作物健康发展的一个“绊脚石”。

4 无公害农作物栽培管理技术的应用策略

4.1 打造良好的栽培环境

农作物栽培以及种植不能离开自然环境而单独存在,如果种植环境受到了破坏以及污染,农作物自然也会受到一些影响。所以要想提高产品的品质,确保食品的安全,种植人员需要为农作物的生产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有效控制种植环境。无公害种植环境,运用无公害栽培技术,可以把管理技术发挥到最大。例如农作物种植地区附近,如果存在生活区或是工业区,那么种植人员需要对农作物种植周边的废水以及废弃做好检测工作,明确环境并不含有影响农作物生产的有害物质之后,才可以开展种植活动。如果通过检测发现确实存在有害物质的,则需通过有关工作人员进行沟通。有效减少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例如,禁止工业废水随意排放,需要进行污染处理的控制之后才可排放。

4.2 科学选择品种

栽培品种的选择情况是影响无公害农作物栽培管理效果的主要因素,生产中要选择品质优良的农作物品种,对作物品种的抗病虫能力提出较高的要求。若作物品种自身有较强的抗病虫能力,则有助于减少后期田间管理的工作量,降低农药的施用量,进而收获更优质的作物质量。

4.3 重视土地污染问题

首先,如果想充分发挥栽培管理技术的运用效果,种植人员首先要重视土地的污染问题。对其生长环境进行优化和改善。尤其是一些污染程度高的土地,需要联合有关部门加强环境的改善,减少废弃物排放,有效使居民的环保意识提升。这样可以为无公害栽培管理技术的运用。提供良好的条件,确保农作物可健康发展。

其次,在无公害农作物栽植、培育过程中,相关部门应主动发挥自身的职能作用,加大对区域农作物的监督、管理力度,特别是要重视对土壤资源的保护于监管,并对居住在栽培区周边的居民宣传保护土壤环境和无公害农田生产两者的作用。再者,我国很多地区的农作物种植活动呈现出阶段性特征,土壤环境长期使用会造成其内部结构出现不同程度的改变,故而建议农户在不种植期对土壤进行规范化整顿,这样方能为下一季农作物的种植奠定良好基础。

最后,为了能更好的改善农作物栽培环境质量,要科学设计、规划农作物周边种植区的环境,及时处理杂草、碎石等杂物,以上这种行为对农作物健康生长过程是百利而无一害的。

4.4 健全栽培管理体系

对于无公害栽培管理,技术标准不足的问题,种植人员需要完善相应的管理网络,落实好管理技术。

种植人员需要对其他工作人员的行为加以管理和限制无关人员,禁止开展种植管理的操作。只有这样,才可以有效提升种植栽培管理的专业性,确保工作效率。

栽培管理人员,要构建相应的责任制度,把部门的责任和权利相对应。这样才可以有效提高无公害栽培管理技术的有效性。管理技术人员需要以农作物栽培,种植真实情况为标准,不断的优化相应的技术,实现技术的可持续发展。

相关管理部门需要不断的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及水平,多举办一些培训活动,鼓励农户和种植人员可以积极参与其中,提高栽培管理的意识,实现技术的推广。

再者,加强水肥、农药管理。水分、肥料是农作物生长、发育的重要物质基础,其也是影响农作物营养价值的两大主要因素,故而在应用无公害栽培技术时,应加大水分与肥料的控制力度。在浇灌农作物前,农户要严格控制浇灌水的质量,禁止应用有害物质超标的水资源。在肥料产品的选择上要遵照适当、适量的原则,即结合农作物的实际生长需求、种植区气候环境特征等做到科学施肥,应用有机肥是无公害栽培技术应用的关键,种植人要从思想上重视对肥料的管理与施用。农作物种植时,科学应用农药能帮助农作物生长中较好的防控病虫害。病虫害是农作物栽培过程中的常见问题之一,其不仅会损害农作物的质量与产量,还会造成其生长周期延缓,故而种植人员要科学应用农药,加强生物防治技术的应用,由于施用农药时会对土壤、农作物造成不可逆的副作用,为了确保农作物生长的安全性,农药施用一定要遵循适当的原则。

最后,做好病蟲害的防治工作。在该环节中药遵循“以防为主,整体治理”的原则,即做到早发现、早处理。农田内出现病虫害时,将会在极短时间内蔓延,会增加农田治理难度,使广大农户承受较大的经济损失。为了能从根源上防控病虫害,农户一定要做到田间管理工作,掌握病虫害的高发期,提前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防控,可以采用的防治技术有:一是物理防治技术,即采用简单工具与光、电、热等措施进行防治,比如灯光诱杀、高温灭菌法等,也可以应用虫害趋光性等属性,大量剿灭害虫;二是生物防治技术,即采用一种生物对抵御另一种生物,比如以虫、以鸟、以菌治虫等,是应用现代科技防控病虫害的一种手段,其能有效减少病虫害的密度。和传统农药防治法相比,生物即物理技术不仅能防控病虫害,还能减少对周边环境造成的污染,是目前培育无公害农作物的有效途径之一;三是化学防治技术,即采用化学药剂去防治虫害、鼠害等,喷雾、熏蒸、喷洒等均是常用技法,急救性强、操作简易、基本不受季节与地域限制等诸多优势,但若长期应用不仅会增加部分病虫害的抗药性,还会污染环境,对人畜生命安全构成威胁,故而应以严谨的态度应用化学防治技术。

5 结语

综合以上内容,农作物的无公害栽培管理工作的开展,可以确保农作物质量和产量的提高。有效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提升经济效益的同时,可以把影响农作物生产因素控制在最低水平。采用精细化管理当成发展目标,确保农作物的生态性及绿色兴,有效推动国家农业经济的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光强.无公害栽培管理技术在农作物栽培中的实践分析[J].消费导刊,2020,11(45):24-25.

猜你喜欢
管理技术农作物
无公害农作物的栽培技术方法探析
农作物抗旱栽培技术要点分析
无公害农作物的栽培技术方法探析
2017年浙江省主要农作物病虫草害防治药剂推荐名单
档案管理与知识管理的关系分析
计算机存储系统的管理技术探讨
趣味象声词
各种农作物是否使用化肥精经济效益对比情况一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