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地区石质山地造林技术探讨

2021-12-12 13:11金贵林
新农民 2021年29期
关键词:造林技术探讨

金贵林

摘要:针对石质山造林成活率、保存率低的问题,利用拦水埂整地、客土、靠坑上壁栽植、建立临时苗圃地及春造林、雨季补苗等技术措施,提高对自然降水利用率,缩短缓苗时间,保证苗木根系在干旱的情况下尽可能地吸收到土壤中的水分,使石质山造林成活率达到90%以上,次年保存率在85%以上。

关键词:石质山地;造林技术;探讨

地处辽东半岛南端的大连市,经过“十三五”实施的青山生态系统工程建设,已经消灭宜林荒山。目前全市还有6000余hm2石质山地,急需在“十四五”期间完成绿化。辽南的石质山因立地条件差、春季严重干旱等因素,各市、县、区多年前实施的造林地块保存率很低、效果不明显。针对这项技术难题,本人经过近几年的石质山地造林技术研究,总结出提高石质山造林成活率的技术方法,使其当年造林成活率达到90%以上,解决了石质山地造林绿化成活率低的问题。

1 辽南地区石质山地的基本情况和植被稀少的主要原因

1.1 辽南地区石质山地的基本情况

辽南地区石质山地主要包含石灰岩质、山体裸露山地和普通石头山地。以金普新区为例,石质山地以石灰岩为主,位于北部复州湾街道和炮台街道松木岛村,主要分布于沿海第一层山脉、内陆山中上部位,立地条件极差,岩石裸露,地表突起部分無土,凹陷部分仅存少许土壤,厚度在2~10cm。自然分布木本植被稀少,盖度在10%~15%,以翅榆和山枣等阔叶树为主,翅榆多生长于沟谷,平均高度在1m左右,平均地径在2~3cm,山枣多散生于山坡,平均高度50~60cm,地径0.5~1cm。

本地区春季干旱少雨,降水主要集中在7、8、9月份,冬季降雪稀少。属于季风气候,春季以东南风为主,冬季以西北风为主。

1.2 辽南地区植被稀少的主要原因

一是由于石质山地水土流失严重,没有足够厚度的土壤提供养分和水分支持植被生长。二是辽南地区春旱较重,在春季4~5月份大规模植树季节,有效降雨稀少,平均1~2次,无法满足新植苗木生长所需水分条件。三是由于靠近海岸,植被易受海风海煞侵蚀,其含有大量盐分的空气随气流进入陆地影响植被正常生长,甚至造成死亡。

2 提高石质山地造林成活率试验研究

2.1 试验地基本情况

试验地位于金普新区复州湾街道山河村毛沟东山,面积1.67hm2,土层厚度10~15cm,散生山枣、翅榆等自然植被,植被盖度在30%左右,属于石灰岩山地。

2.2 试验方法及材料

2.2.1 整地

(1)因地制宜定点:先按环山等高2m×2m株行距定点,岩石裸露等无法挖坑的部位不予定点。

(2)拦水埂整地:按照定点位置进行整地,整地时在坑的下沿筑起一道拦水埂,主要用于拦截坑上部自然降水,使之回流坑内,增加坑内土壤湿度。具体做法是先挖树坑,坑长、宽、深分别是:40cm×40cm×(20~30)cm。如定点遇岩石可向周围错开挖坑,捡净土中的石块,草根,回填。如回填土不足,应就地在树坑的上部搂土回填至坑内,严重不足的客土回填。然后在坑的下沿做一道拦水埂,拦水埂长度应超出坑长度并呈30~40度角向斜上方倾斜延伸至与树坑上沿平行线的交汇点处,每侧延伸长度30~35cm,最后用铁锹排实拦水埂。挖坑深度达不到20cm时,应在坑内回填土达到15~20cm深度,再在坑的下沿筑起拦水埂,规格形状如上述。拦水埂截面积成梯形,上下底宽度各为2cm和3cm,高度2cm。整地时尽量保护原有树木。整地时间在当年10月以后至历年3月中、下旬。

2.2.2 选择造林树种及苗木规格

根据适地适树原则,选择适合石灰岩山地生长的侧柏苗木和抗海风、海煞的黑松苗木做造林树种与自然生长的翅榆、山枣等阔叶树形成混交林。苗木规格:侧柏,3年生侧柏容器苗,苗高20~30cm,地径0.6cm以上;黑松,3年生营养袋苗,苗高15~25cm,地径0.8cm以上。

2.2.3 建立临时苗圃地

在造林地附近选择交通方便,给排水良好的地方,建立临时苗圃地,将造林所用苗木提前运至圃地,集中假植,安排专人管理。

2.2.4 苗木栽植

(1)春季造林:春季降雨量达到3~5mm时,及时组织当地村民上山造林,造林苗木取自山下临时苗圃地,造林时脱掉营养杯,将苗木靠在整地坑上壁栽植。回填一半土后踩实,浇足水,待水全部渗透到土壤中后,继续填土至坑满,踩实,浇水。最后覆浮土保湿,回填土应高于杯面1~2cm以上,低于整地坑沿1~2cm左右。

对比地块采用常规整地、周围楼土回填或客土回填等传统造林方法。

成活率调查结果及分析:于当年7月3日雨季补苗前调查成活率。春季采用拦水埂整地、在临时苗圃地取苗的造林地块成活率最高达到77.2%,最低为64.8%,平均72.1%。而春季未采用拦水埂整地、未在临时苗圃地取苗的春季造林地块成活率,最高为37.6%,最低为22.8%,平均30.6%。

由此看出春季采用拦水埂整地、在临时苗圃地取苗的造林地块成活率虽未达到85%的标准,但要明显高于传统春季造林地块成活率41.5%。其主要原因是:①在造林地附近临时苗圃地取苗造林,节省运苗时间,避免苗木运输途中失水,缩短缓苗时间,提高苗木成活率。②采用拦水埂整地方法,能够有效拦截春季难得的有效降水,存储于整地坑内,使新植苗木能够得到较多的自然降水,促进根系生长,从而提高苗木成活率。

(2)雨季补植造林

对试验造林地和对比造林地块,同时开展雨季补苗造林。

试验造林地苗木取自山下临时苗圃地,在雨季下透雨或连阴天实施作业,造林时脱掉营养杯,将苗木靠在整地坑上壁栽植,按照三埋两踩一提苗的方法栽种。最后覆浮土保湿,回填土高度同春季造林要求。

对比造林地块采用常规造林方法,补植时间同上。

成活率调查结果及分析:于当年11月初成开展成活率调查如下:采用拦水埂整地、临时苗圃地取苗、靠坑上壁栽植技术的试验地块,通过雨季补植,秋天成活率平均92%,而采用常规造林技术的对比地块,在雨季补植后的成活率平均仅有80.6%。由此证明,采用拦水埂整地、临时苗圃地取苗、靠坑上壁栽植技术造林的试验地块,经雨季补植后秋季成活率明显高于常规造林方法成活率11.4%。真正做到了当年造林,当年成活率达标。

这说明综合运用新的整地造林技术的地块,能够在雨季拦截大量有效降水于栽植坑内,保证了新植苗木在缓苗期间内获得所需水分,同时由于在临时苗圃地取苗,极大地缩短运苗时间,避免苗木因长途运输失水,高温根系腐烂、烧叶等现象发生,提高造林成活率。而采用常规整地造林方法的地块成活率低的主要原因是因没有拦水埂拦截有效降水于坑内,降低对自然降水的利用率,导致新植苗木因夏季气温高、蒸发量大,新植苗无法在缓苗期间获得足够的水分,造成生理干旱而死亡。其次由于苗木在高温、高湿环境下较长距离运输,会产生苗木本身失水、烧叶或烂根等问题,导致新植苗木因缓苗期过长、抗逆性差,成活率大幅度降低。

3 保存率调查

2018年10月对2016年、2017年采用新技术造林和常规造林法的石质山造林地块进行调查。采用新技术的石质山造林地块保存率在85%以上,而采用常规造林法石质山地块保存率在43%~66%左右。这说明采用新技术栽植的苗木生长健壮,抗逆性强。

4 造林成本分析

根据2017年金普新区复州湾街道山河村石质山造林地块造林费用统计,每亩造林成本总计在448元左右。主要用于整地、栽植、客土、雨季补植和管理等工序。在实际应用中,如果加强管理,成本还可以降低至400元/667m2左右。造林成本在大连市政府荒山造林补助标准内,施工单位可以承受,如果加强管理还有盈余。

5 结论

采用拦水埂整地、在造林地附近建立临时苗圃地、靠坑上壁栽苗、春季造林雨季补植等新的造林技术,不仅能够提高石质山造林成活率,而且能够提高保存率,达到当年造林验收合格标準。此造林技术方法简单,操作方便,适用于辽南地区石质山造林推广应用。造林成本在6720元/hm2,成本较低。各级政府和建设单位能够承受。金普新区在2016年、2017年连续两年采用此造林技术,完成省政府、市政府考核造林任务467hm2,造林成活率均达到90%以上,超过省市主管部门85%验收标准,次年保存率均达到85%以上。

6 石质山造林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坚持先整地后造林。最好在春季造林季节到来之前完成整地。整地时尽量不破坏原有木本植被。

(2)不提倡边整地边造林的做法。这样无法保证整地和造林质量。

(3)坚持适地适树原则。应调查造林地现有的树种,周围村屯生长的大树品种,以此确定造林树种。

(4)建立临时苗圃地。在造林地附近选择地势平坦、交通方便地方,建立临时苗圃地,假植造林苗木。

(5)加强造林地管理。重点开展维修拦水埂、浇水、除草、松土等管理工作。

注:本文探讨的实质山地是指土层瘠薄,表土层厚度15厘米以下,岩石裸露占30%以上,木本植被覆盖度30%以下,立地条件较差,水土流失严重,难以实施常规造林技术的石灰岩山地。

参考文献

[1] 卢明革.辽西海岸石质山特困立地主要适宜树种营造技术与应用[J].农业与技术,2019,39(9):70-71.

[2] 张国增.辽西半干旱地区石质山客土袋造林技术研究[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9,205(1):222.

猜你喜欢
造林技术探讨
有关营林防病措施的研究
半干旱地区中的侧柏造林技术有效运用分析
提高干旱区造林成活率的理论与实践
繁昌县沿江滩地杨树造林技术
针叶树容器育苗造林技术研究
环境科学专业《环境生态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刍议小学足球教学的训练教学方法
体育旅游产业的特征及发展策略探讨
税收筹划的效应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