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农艺结合问题研究

2021-12-12 13:28蔡小荣
新农民 2021年29期
关键词:农艺农机

蔡小荣

摘要:农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型产业之一,在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过程中,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农业生产中也开始运用各种机械,极大的提高了农业生产的质量和效率。与此同时,社会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得人们对于农产品的质量和要求越来越高,加强农机与农艺的结合,才能够更好的适应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需要。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农机农艺结合阶段性发展,探讨了农机农艺结合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际提出了农机农艺结合的思路、目标及对策。

关键词:农机;农艺;结合问题

0 引言

农业机械化发展的过程中,为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和技术条件。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下,农业机械化发展进程不断加快。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快速发展,农机农艺结合的问题日益突出,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农艺的概念是指农作物栽培、选种等方面的技术和工艺。主要包括农产品品种选育,农产品的栽培方式以及种植制度等等。这些农业问题涉及到了农作物生长发育等各个方面。农机是指农业现代化和机械化发展过程中,应用于农业生产和产品加工等相关农事活动的机械设备。农机发展与农业活动相辅相成二者之间相互影响。农机是农业技术实现的前提和基础,农机与农艺的结合点是为了给农作物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和条件,从而促进农作物生产质量和效率的提升。为了更好的使农机适用于农艺的发展,需要结合农作物的生长环境和生长需要,根据其生物特性以及种植环境等多种要求,为达到最终的农艺效果进行农机技术的研发,实现两者之间的紧密结合。另一方面,由于农机机械化发展以及农机技术等问题制约,难以有效实现农艺目标,这就需要通过培育适应农机的作物品种来增强适应性。

1 农机农艺结合发展的阶段性分析

1.1 农机农艺结合发展的三个阶段

1.1.1 农机功能适应农业要求发展的阶段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粮食安全始终是最为重要的问题,农艺技术是保证农业增产的重要手段,在农机农艺相结合的过程中,农艺起到了重要的主导性作用。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的社会经济水平和农业生产发展方式较为落后,难以满足人民生活的基本需求。在这一阶段为了更好的满足粮食的安全,农业生产过程中始终以提高农作物产量作为核心。改进农业的直接目的便是为了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在这一阶段,农艺在农业发展过程中占有絕对性地位,因此,农机发展只能不断的改进功能适应农艺发展的需要。

1.1.2 改进农艺要求适应农机作业功能的发展阶段

随着我国农业机械化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农业机械化的重要作用愈发凸显,农机的发展对于农艺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这一阶段发展过程中,农机农艺结合已经从原来的单方面农机适应农艺转变为农业适应农机作业功能发展需求。在这一阶段,根据农机作业功能的发展以及农机作业的特点,对于农艺技术不断的改进,使农作物栽培以及农作物生长到农作物收割的各个环节均能够适应机械化作业的需要,这进一步保证了农业生产的产量。

1.1.3 农艺与农机功能协调发展阶段

当农业生产工艺不断优化,和农业生产效率不断提高时,农机和农艺将各自调整,相辅相成的同时更好的融为一体,从而更好的促进农业生产。在这一阶段,要对农艺技术和农业机械化技术不断的进行创新,结合农业发展的实际需要,不断的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在此过程中对传统的农业发展工艺水平进行优化,对农机技术进行创新,使农艺农机结合过程中,更好的实现农业生产高质优产,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1.2 农机农艺结合阶段性发展的原因分析

1.2.1 农业发展的阶段性

我国农业发展呈现阶段性的特征,总的来说是由传统的农业向现代化农业发展转变,在这一转变过程中由最开始的人力和畜力工具转变为各类机械生产设备。随着农业机械设备的大量普及和应用,传统的农艺已经难以适应发展需要。因此,为了更好的适应农业机械化和现代化的发展需要,新的农艺技术应当与农机技术相匹配,才能够在相互适应的过程中促进农业发展。

1.2.2 经济发展的阶段性

当社会经济发展处于低迷状态时,以及社会整体经济水平较低时,农业生产的过程中,粮食安全始终是农业发展的重点。而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不断的提高劳动生产率以及土地产出率,并且加强资源利用率的同时降低劳动强度,成为农业发展的迫切需要。基于这样的现状,农艺技术的发展对于农机的依赖程度增高,农机农艺协调发展成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2 农机农艺结合的可行性及存在的问题

2.1 可行性分析

首先,农机农艺相结合的需求越来越迫切。我国农业机械化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加强农机农艺技术的融合,才能更好的促进农业的现代化发展,更好的提高农产品的生产质量和效率。

其次,农机农艺相互结合的条件逐渐成熟。随着农业的不断发展,针对农艺技术的研究已经从强调产量转向为农业机械化提供可能性方向发展。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农艺技术对于农业生产要求更加精细,同时也为农机作业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2.2 农机农艺相结合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2.2.1 农艺多样性发展与农机单一性发展之间的矛盾

虽然我国地域复原辽阔,但人均耕地面积相对较少,因此,农业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精耕细作的特点,这种精耕细作的特点导致不同地区形成了复杂的种植制度。不同的区域在种植结构、配置以及作物布局等各个方面的差异性较大。这些差异性问题都导致农机技术的推广受到极大阻碍,无法通过农机技术的应用来推动农业的进一步发展。

2.2.2 农机生产企业小而散与农艺技术高要求之间的矛盾

当前,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农机工业也处在高速发展时期,但由于农机产品技术相对较低,一些设备工艺陈旧且质量不高。加之政府出台的各项惠农政策刺激,使得越来越多的企业参与市场,这些企业由于自身的发展规模、技术资金、人才等各项资源的制约,在分割市场的过程中是关注自身的经济效益而忽视了自身产品的质量,这导致农机生产企业提供的产品与农艺技术发展之间产生出了巨大的矛盾,极大的影响了农机农艺相结合。

2.2.3 农机与农艺学科研究结合不紧密

农业机械和农业学科分属不同的科学领域。在实践应用的过程中,农艺技术的应用以及农艺研究方向主要是追求农作物的种植产量,而忽视了机械作业的适应性。而农机研究的过程中,通常会根据不同的农作物种植制度,研究不同条件下适应于作业要求的机械。很少将两者结合起来共同研究,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农业生产机械化的难度,而农业机械在推广的过程中也无法与农艺技术相联系,最终使得农业现代化发展受到影响。

2.2.4 传统种植观念根深蒂固影响与现代发展观念之间的矛盾

农业在我国已经有数千年的发展历史,在传统的农业生产实践中,农业生产受小农经济思想根深蒂固的影响,以及农业种植过程中的经验应用,逐渐形成了一套具有特色的精耕细作的耕作制度,这对于我国的农业发展产生了深远而持久的影响。在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我国的农业发展格局形成了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和散农生产局面,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这种根深蒂固的传统思想影响,导致农业种植户更多的关注生物技术而轻视了工程技术,因此,农机农艺相结合需要一个更长的接受过程。

3 农机农艺相结合的策略及措施探讨

3.1 加强农田整治工程

实现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前提和条件是对农田进行整治,提高农田的平整度,使之能夠适应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需要。在进行农田整治的过程中,借助农田整治这一契机研究适应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农艺技术,才能更好的实现两者之间的融合。其次,在进行农田整治的过程中,应为加强农业制度的统一提供必要的前提和条件,借助这一方式不断的增强农业发展的规模化和标准化程度。最后,在开展农田整治工程的过程中,政府部门应当出台相应的政策和措施,使各地区在政府的统一指导下进行标准化的农田整治工程,加强对于农田的治理和改造,这样才能够为农机农艺相结合奠定坚实的基础,创造更好的条件。

3.2 加强农机农艺学科的结合

只有加强农机农艺学科之间的融合,才能够实现农机与农艺的融合。一方面,在进行农艺研究的过程中,加强品种的改良,不断的增强农作物的生物特性,这样才能够为统一机械作业奠定坚实基础。另一方面,在加强农机技术研究的过程中,要引导农业种植户转变传统的种植方式传统的思想观念,使之能够认识到农机作业的重要意义。另外,还应当积极实施农业机械化分区规划,根据各地实际情况的不同,在综合考虑各地区类型、地形地貌、水旱地组合、作物种植制度等诸多因素,明确区域内的典型作物耕作制度以及农艺要求。在此基础上,实施农业机械化区划,提出因地制宜的农业农机结合发展体系,这样才能够保证农机作业与农艺要求相统一。

4 结语

在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过程中,只有加快农机农艺相结合,才能够又好又快推动农业机械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在农机农艺结合的过程中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农机农艺结合存在问题。只有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且提出可行性的解决策略,才能够结合农业种植的具体情况选择科学合理的农艺技术,结合实际选择相应的农业机械进行作业,这样才能够实现农业农机相结合的过程中,推动我国农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志.农机农艺结合问题研究[J].中国农机化,2020(4):13-17.

[2] 宋纯军.浅探农机科技创新中的农机与农业的结合[J].湖北农机化,2017(5):290.

[3] 张秀华.农机科技创新中农机与农艺相结合的问题探讨[J].吉林农业,2013(24):159.

猜你喜欢
农艺农机
不同施肥方式对茅粱糯1号农艺性状和酿酒品质的影响
基层农艺技术推广和应用的强化途径分析
农机养护常见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农机农艺相结合是农业机械化的必由之路
基层农艺技术推广和应用的意义及强化途径
基于农业生产中农艺技术的应用研究
农机维修对农机化技术推广的重要性分析
浅谈大型农机的维护与保养技术
试论建设县乡农机推广体系的有效措施
农机购置补贴的绩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