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村旅游发展措施探讨

2021-12-13 01:48王彦青
黑龙江粮食 2021年12期
关键词:特色资源旅游

□ 王彦青

(郑州商学院旅游发展研究中心,河南 巩义 451200)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战略,十九大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需要立足乡村发展实际情况,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而乡村旅游则是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模式之一,借助乡村的特色旅游资源,吸引游客进行旅游度假,实现当地经济增长。目前,乡村旅游已经成为推动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发展的关键模式。

一、发展乡村旅游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价值

乡村振兴战略与乡村旅游具有共同的发展目标,就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建设现代化乡村,从而解决我国长期以来所存在的“三农”问题。发展乡村旅游是以旅游模式促进乡村发展,从而加快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实现,具体价值体现在经济、生态与文化三个方面。首先是经济价值,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可以帮助乡村不断更新产业发展结构,在原先以农业产业发展的基础上,开发旅游资源,为农民增加收入,并带动一系列与乡村旅游相关的产业发展,比如运输业、食宿行业与其他服务行业等,另外,在乡村旅游不断发展的背景下,能够实现农村人口回归,解决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进一步推进“三农”问题的解决,实现乡村旅游资源价值的最大化开发。其次是生态价值,“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可以使当地群众自发保护生态环境,重视环境工程建设,之前农村中随处可见的生活垃圾、臭水沟等都消失不见,为农村群众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环境,与乡村旅游的发展形成双循环,互推动形式,把乡村变为景区,将家园变成花园。第三是文化价值,乡村文化具有历史与民族文化的双传承,具有深远的文化价值,在当前现代化乡村的不断发展中,大多乡村文化已经被人们淡忘,具有文化价值的标志也不再明显,而乡村旅游的开发,则可以帮助乡村重拾传统文化,以具有家乡特色的手工制品、传统美食、古老建筑等作为旅游资源,不断吸引游客前来欣赏,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对传统乡村文化的保护,促进优秀乡村文化的继承与发展[1]。

二、当前乡村旅游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乡村旅游发展的主要背景为城乡二元结构,在当前农村与城市联系日趋紧密的情况下,乡村旅游虽然有着一定的发展,但是从整体上来看,仍处于初级阶段,实践过程中面临着较多问题,限制了乡村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与效果提升,主要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基础薄弱

当前乡村旅游主要以传统文化与乡村生态为主要标志,但是能高质量完成此模式的乡村旅游项目较少,主要原因是乡村基础薄弱,缺乏乡村旅游开发有关的基础设施。首先是土地开发,乡村旅游发展需要伴随大量土地的使用,以此来建设停车场、民宿等基础设施,满足游客的旅游需求,这一系列配套基础设施需要有建设用地或者临时用地的指标,在乡村建设规划有关政策的限制下,大多数土地使用指标难以满足实际需求,在土地需求得不到满足的情况下,部分农家乐或者民宿等为了应对乡村旅游日趋壮大所需要的基础设施建设需求,会采用搭建临时房屋,挖掘山丘建造停车场,甚至改造集装箱作为临时住宿的方式来扩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这些临时搭建的基础设施安全性较低,限制了乡村旅游的发展。其次是资金周转,乡村旅游使用的土地大多为集体土地,需要财产抵押,具有前期资金大与成本回收慢等特点,很多旅游项目由于缺少足够资金,导致旅游项目不得不延期推出,限制了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二)同质化现象严重

虽然不同乡村的主打特色不同,但是其乡村旅游发展思路与理念皆呈现“内卷”状态,同质化现象严重,没有较多特色。在乡村旅游集中地点进行调查之后发现,无论是旅游内容还是经营方式,都基本一致,照搬爆红的旅游模式,并没有借助当地乡村的实际特色开发独特旅游资源,大都是农家乐、农村观光与乡村景区,导致游客无论走到哪里,看到的旅游项目都千篇一律、毫无特色,这在较大程度上限制了乡村旅游的进一步发展。

(三)组织化程度较低

目前大多乡村旅游项目尚未形成完善的服务链条与区块链接,旅游资源独立分散,导致游客在实际旅游过程中难以得到完整的高质量的旅游服务。仅基础的景区服务资源,虽然能够满足民众需求,但是无法针对旅游进行个性化服务设计,难以实现服务的专业化与组织化,游客旅游体验较低。

三、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村旅游发展措施

(一)保障土地要素,完善基础设施

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当地土地资源的支持,在乡村旅游项目不断增多的情况下,迫切需要当地开发较多的土地资源来不断完善配套基础设施,提升旅游服务体验。经营性土地与宅基地确权颁证是农村土地资源开发中的重点问题,当前,政府需要尽快完成土地制度改革,实现集体经营性土地流转,根据当地乡村旅游的实际情况,为民众提供更多的优质土地资源,有效缓解土地资源整合缓慢、指标难以满足需求的现状。另外,借助优质土地资源,当地政府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出台一系列资金扶持计划,大力宣传乡村旅游的优势与价值,吸引更多金融机构投资乡村旅游,扩宽资金来源渠道,实现资金的良好周转,降低乡村旅游项目开发中的成本回收风险。最后,借助所开发的优质土地资源,不断完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根据当地旅游项目特点,建设停车场、民宿等配套基础设施,当地土地规划部门也需要统筹规划土地资源发展战略,制订长远的乡村旅游发展计划,切实结合乡村资源,打造具有特色的乡村旅游模式,对农村建设的道路、停车场等基础设施进行严格监督管理,规范治理,严禁乱收费和破坏乡村美观的现象出现,在最大程度上营造美观、舒适的旅游体验。

(二)因地制宜发展特色旅游

一个成功乡村旅游项目开发,不仅需要借鉴现有的成功旅游模式,还需要因地制宜,充分挖掘乡村本地特色资源,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乡村旅游项目。一般情况下,可以从传统乡村文化、乡村风景、特色美食、手工制品与文化教育等方面,进行优质旅游资源的挖掘,也可以借助新型农村的特色产业化发展集成园区来发展特色旅游,实现文化独特、美食独特与风景独特,从而有效增强乡村旅游项目的个性化发展,给游客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根据乡村资源所形成的旅游发展模式,可以总结为这样几种,农家乐型的乡村度假休闲旅游、依靠当地景区发展的乡村景区、借助特色传统文化形成的旅游城镇、利用乡村原生态文化资源与民族风情形成的特色文化旅游、以特色产业生产经营模式形成的品牌建设旅游项目等,不同的旅游项目所借助的乡村资源也不同,当前每种特色旅游项目在全国各地皆有成功案例,当地乡村在进行旅游项目发展规划的过程中,可以在借助成功旅游发展模式的基础上,紧密联系当地乡村的实际资源开发情况,找准定位,切勿千篇一律。最后,在建设特色乡村旅游项目的基础上,需要加强品牌宣传效应,构建属于乡村特色的旅游品牌形象,使游客听到相关旅游项目的时候,脑海中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该村镇的乡村旅游,成功的乡村旅游品牌宣传可以促进当地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升旅游经济效益。

(三)形成产业化发展的旅游服务链条

针对当地乡村的特色旅游项目建设情况,需要从完善区块服务等方面形成完善的旅游服务链条,利用旅游项目带动其他产业发展,并将乡村旅游与其他产业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从而针对游客的个性化需求,制定优质旅游服务,提升游客的旅游满意度。一般情况下,旅游服务链条的产业化发展,可以从“衣食住行”等方面作为切入点,比如乡村旅游中的山区景点旅游项目,可以与当地交通运输企业、民宿与餐厅达成合作,在游客游览参观景区的过程中,可以享受到全方位的旅游服务,不必再因为找不到民宿或者游览车而降低旅游体验。此种旅游服务链条适用于任何乡村旅游模式,比如在以非遗手工制品的乡村旅游项目开发中,可以加强与当地工厂、物流公司的合作,批量生产具有当地特色的手工制品,游客可以大量选择自己喜欢的工艺品,也可委托物流公司运输自己购买的工艺品。这样的产业化旅游服务链条发展模式,需要更加精准的客户需求管理,在当前互联网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可以借助大数据技术,在乡村旅游中挖掘游客的旅游习惯与需求,制定具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旅游服务项目,提升游客旅游体验,形成完善的旅游服务链条。

四、结语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为发展乡村旅游提供了良好的契机,而乡村旅游的持续发展,也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提供助力。目前我国乡村旅游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旅游项目开发与旅游定位仍处于探索阶段,在实践中出现诸多问题,这就需要各个乡村结合自身资源特色,提供政策扶持,形成具有乡村特色的旅游项目,并根据游客需求形成产业化发展的旅游服务链条,以此来促进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特色资源旅游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特色种植促增收
我给资源分分类
资源回收
做好绿色资源保护和开发
旅游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2009年热门特色风味小吃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