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西红柿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

2021-12-13 01:48孙仁华
黑龙江粮食 2021年12期
关键词:西红柿大棚植株

□ 孙仁华

(盐城市大丰区草堰镇综合服务中心,江苏 盐城 224114)

大棚种植技术作为西红柿种植过程中的一项基础应用技术,已广泛推广应用,设施大棚良好的水、气、温调节,光线控制,病、虫、草害的有效阻隔等功能突出,并且能够对由于不断变化的气候和季节因素对正常的蔬菜生产环境带来的影响进行有效避免和减缓。生产过程中,只有将设施大棚的诸多功能不断优化、科学调控、充分利用,才能对所种植西红柿的正常生长提供保障,进而实现西红柿在北方一年四季生产,南方下雨、刮风稳产,为市场提供充足和新鲜源源不断的西红柿产品,满足老百姓的消费需求,为西红柿产业的蓬勃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大棚西红柿种植的相关技术

(一)棚体种类选择

北方地区冬季栽培多用温室大棚或连栋大棚为主,春提前、秋延后栽培采用温室大棚、连栋大棚、单栋大棚、小拱棚;南方地区冬季栽培多用连栋大棚、单栋大棚,春提前、秋延后栽培采用连栋大棚、单栋大棚、小拱棚。

(二)大棚西红柿种植中的品种选择

西红柿按照大小、果形、颜色、用途等不同的分类方式进行分类,种植主体可根据市场需求灵活选择,但是考虑到大棚栽培生长周期长,换茬、倒茬原因导致病害风险加大,同时由于栽培时需要覆盖玻璃或者农膜导致透光率下降等不利因素,在选择栽培品种时一定要选择抗病性强、耐弱光、温度适应范围广、适销对路、经济价值高的品种。

(三)合理密植,适龄移栽

1.合理密植

受不同栽培模式、品种特性等因素影响,西红柿栽培密度差异较大,本文以生产中最为广泛连栋大棚多层覆盖栽培普罗旺斯西红柿为例进行论述。经过实践,2800株/每亩为宜,行距一般采取70~50厘米宽窄行,株距40厘米左右,行距朝向以南北为主,结合当地土壤肥力及光照规律,适当调整。

2.适龄移栽

适龄移栽是西红柿稳产、高产的关键,由于土地成本、人工成本越来越高,专业化生产越来越成熟,当前栽培上多以工厂化育苗为主,选择出苗25厘米左右,4~5叶龄,植株健壮苗,在晴好天气移栽定植于提前培肥整理好的田块,移栽后要结合。

(四)田间管理

1.温度调控

温度、适度和光照等对西红柿成长产生影响的重要因素。所以,只有营造适合西红柿生长的环境,才能促进西红柿种植水平的不断提高。因为光合作用对西红柿的生长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过度光照和过少的光照,都会直接影响西红柿的生长。移栽定植的5~7天的缓苗期,应适当白天采取遮阳,减少通风,措施,温度控制在20~25℃之间,夜间控制在15~17℃之间。开花期,白天应加强通风透光,温度控制在20~28℃之间,夜间控制在15~20℃之间,温度过高或者过低,都会导致西红柿苗只开花不结果,并由此影响西红柿的产量。若是外界有着过高的温度,则需要适当打开大棚的塑料薄膜,使大棚保持通风状态。但是,为了防止秧苗的根部被夜间的冷风直接吹到,还要遮挡通风口,以保障西红柿秧苗的生长。另外,因为西红柿秧苗的根部对于湿度的敏感性较强,秧苗的根部会因为过多的水分而出现腐烂。所以必须严格控制大棚内湿度,并定期检查土壤湿度。

2.水肥管理

大棚西红柿健康生长的必要条件,就是水分和养分充足。所以,农户在种植过程中,应将水肥管理工作做好。西红柿移栽后的缓苗期应浇一次定根水。到了结果期,则需要进行必要的灌溉工作。结果期的灌水通常要同步于追肥工作,要实现一体化的水肥。就施肥管理来讲,通过有机肥,对根层土壤性状进行改善。追肥原则为:少量多次,主要是氮、钾肥,以实现一体化的肥水配合。

3.植株调整

为了促进西红柿根茎的健康成长,需要进行植株调整,采用单杆整枝的方式,结合疏花疏果清理病叶、老叶及时去除芽枝,注意:不能过早打掉第一花序下的侧枝及其他侧枝,用来制造养分,对主干的生长进行辅助,若是对通风透光带来影响,则需要马上进行摘除,同时,为了避免病害的人为传播,需要单独整枝发病的植株,通常须在晴天时候进行打杈摘心,以防止感染病原菌,促进伤口的愈合,开始采收后,要摘除主芯以外的全部叶芽。

4.科学化控

为保持合理的株型,且适宜的时间上市,生产中一般使用到激素类药物,植株过旺时应用50%矮壮素500~800倍液叶面喷施,早春或者冬季生产时,由于西红柿作色缓慢,可通过喷洒乙烯进行催熟的方式,使西红柿能早上市。

二、大棚西红柿主要病虫害和防治措施

(一)几种常见的大棚西红柿病虫害

实际种植过程中有灰霉病、根腐病、早疫病、晚疫病,以及棉铃虫、白粉虱、美洲斑潜蝇等常见的病虫害,对大棚番茄生长带来困扰,若是防治措施不得当,会严重影响西红柿最终的产量和质量,严重的甚至会让西红柿出现毁灭性损失。

(二)大棚西红柿的病虫害防治措施

大棚西红柿的病虫害防治,必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首先,要精心管养,提高植株自身的免疫能力;其次,要及时预判、发现病虫害发生的苗头,做到早发现,早处理;最后,要根据不同病虫害的发生特点和发生条件,系统的采取农业、生物、物理、化学的措施,控制病虫害发生。

1.农业防治措施

农业防治措施很多,首先,科学安排茬口,采取轮茬、倒茬的方式、间套作等措施,种植地块选择3年内没有栽培过茄果类作物的地块,有条件的,最好与水生作物进行轮作倒茬;其次,在结合植株调整,及时去除生病或带有虫卵的枝、叶、表皮、花、果实;再次,选择具有极强的保温能力、透光性和机械强度的大棚EVA棚膜,通过营造良好的大棚水、气、光小环境,克服低温、寡照、土壤湿度不合理等病、虫害发生的有利条件。

2.生物防治措施

首先,选用抗病品种,其次,利用病原微生物,如苏云金杆菌、白僵菌防治棉铃虫,枯草芽孢杆菌防治白粉病、晚疫病、灰霉病,木霉菌防治根腐病等进行防治的效果都不错;用丽蚜小蜂控制白粉虱;释放潜蝇茧蜂、草蛉等对美洲斑潜蝇有很好的防治效果;性诱剂的防治虫效果也很好。

3.物理防治措施

应用物理防治措施,往往具有很小的安全危害,利用害虫的趋性捕杀害虫,效果比较显著。其中,较为常见的物理防治手段有防虫网捕杀、色板诱杀等,以及浸种处理、杂草清除等。尤其是防虫网,能很好地预防大型害虫。色板诱杀是一种绿色无污染防治害虫手段,针对白粉虱、蚜虫的效果比较显著。

4.化学防治措施

当以上措施还不能控制病虫害发生时,应用化学农药成为最终的选择。但需要与大棚内出现病虫害的具体类型以及种植地区的气候特点相结合,对于科学合理的药物比例进行选择,由此促进防治效果的不断提高。化学农药能产生迅速的防治效果,但是也会产生非常严重的危害,使用过程中一定要按照说明要求进行。

三、结语

西红柿是人们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种蔬菜,其丰富的营养和独特的风味广为人们喜爱,市场需求十分巨大,大棚种植因为具有较好的产量和经济效益,但因为对种植有着非常高的要求,在种植西红柿的过程中,应完善病虫害防治技术,通过科学管理手段的有效运用,将病虫害的威胁减少,以促进西红柿品质、产量及种植经济效益的不断提高。

猜你喜欢
西红柿大棚植株
物联网管大棚 防寒生产两不误
大棚妹子
大棚换茬季 肥料怎么选
谨防大棚房死灰复燃
植物抗冷性分子生物学相关研究进展
玉米倒伏的原因及防控措施研究
西红柿熟了
长匐茎与块茎
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知识归纳及试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