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共同富裕内涵解读与乡村实现路径探究

2021-12-13 18:37刘有树
黑龙江粮食 2021年10期
关键词:共同富裕发展

□ 刘有树

(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常州刘国钧分院,江苏 常州 213025)

关键字:新时代;共同富裕;内涵;路径

一、共同富裕的基本涵义

共同富裕是自古以来人民追求的基本目标与美好愿望。共同富裕包含的内容非常丰富,首先,富代表财富拥有比较多,那么富裕表示拥有代表财富的东西比较多,比如金钱、物资、房屋、土地、金融资产等等;富裕则代表了社会对财富的拥有,是社会进步达到一定程度与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的社会成果的体现;贫困则与富裕相反,表示拥有的能代表财富的东西数量比较少。其次,共同富裕的基本涵义就是社会大众对财富的拥有,共同则通过社会成员采取何种方式对财富的占有,反映一定历史时期社会生产关系属于何种性质。最后,共同富裕就是消除两极分化和贫穷基础之上的普遍富裕。但这种普遍富裕并不代表大家同时达到完全一致的同等富裕,也不是表示平均主义的共同富裕;那些理解为共同富裕就是同步富裕、平均主义的说法是存在问题的。共同富裕,体现的核心思想就是共同,但也不能理解为整个社会的平均主义与均衡主义,它是能体现市场经济规律与国家政策引导下的有差别的共同富裕,所以科学理解共同富裕就是在国家发展战略下,通过宏观经济政策的合理引导,利用市场经济的规律对广大群众进行激励,充分发挥个体与群体的智慧,经过共同努力与奋斗,消除地区与城乡差异,进一步增加社会财富,最终消灭绝对两极分化,缩小社会富裕差异,达到全民富裕、全面富裕、共建富裕、逐步富裕的目标。

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还必须有一定制度的保障。在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新时代,共同富裕体现着全体人民的共同权利,经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与社会主义发展理念的共同引领,逐步形成了全体人民共同发展的需要,最终实现于共同享用。所以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必然有完备的制度体系,这些制度体系中以基本的政治制度与经济制度为保障,为全体人民共同劳动、共同占有、共同享用共同富裕的成果提供制度支持,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让全体人民不仅享受物质生活的富裕,也享受人民共同创造和发展的精神成果。发达资本主义经过工业革命早就创造出了巨量物质财富,而为什么没有实现共同富裕呢?最根本的原因在于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经济基础,所以资本主义国家不可能站在人民的角度为人民谋福利,发展的资本主义的经济成果也更不可能为全体人民共享。

由此可见,在我国新时代提倡的共同富裕有着丰富的内涵,它不是简单意义上物质富裕,不能简单理解为财富占有和收入分配的简单转移。也肯定不是所有人没有差别的富裕,也不是“平均主义”的代名词,“共同富裕”与“同步富裕”有本质的差别。共同富裕反映了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奋斗目标,体现着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共同富裕应该是以“推动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的全体奋斗人民的福祉。

二、新时代共同富裕的内涵解读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的经济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随之而来也慢慢产生了贫富差距拉大的问题,同时由于我国地区、城乡差异大等客观因素的存在进一步拉大了发展不平衡。在去年全国全面脱贫以后社会主要矛盾也发生了一定的变迁,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如何解决发展不平衡、地区发展差异、收入分配不公与差距过大是我们当前必须解决的主要社会民生问题。共同富裕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解决人民的民生问题就是新时代政府奋斗的目标。为了实现这个宏伟目标,回应社会与人民关切的核心问题,我们就必须结合我国当前实际,采取切实可行的各项有力措施,紧紧围绕共同富裕这个核心,通过生产力的发展来增加社会总财富,用共同富裕解决目前与将来人民关切的紧迫问题。

新时代共同富裕体现着时代进步的特色、承载着全体人民的新期盼。为此在经济发展的新时代各项进程中,紧紧围绕共同富裕这个核心思想,宏观政策积极引导,各个层面采取有力措施,在我国经济发展历史进程中实现新时代共同富裕的美好愿景。共同富裕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有着其他社会制度无法比拟的优越性,也是我国政府为人民谋福利的奋斗目标。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全方位的系统工程,既要从基本的经济问题出发,为夯实共同富裕打好经济基础,还要从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等角度考虑,结合我国实际与经济发展基本规律,有计划有目的地解决我国目前存在的实际问题比如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等,以提高经济收入为基础,实现人民精神富有、生态良性循环,最终实现人的全面提升,社会进步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共同富裕最基础最重要的内容就是物质基础的共同富裕,但如果仅仅以物质生活的富裕作为发展重点那肯定是与社会进步不吻合的,为此在发展物质文明的同时精神文明发展也必须强化。物质富裕和精神生活紧密相关。物质富裕是人类生活的基础,精神生活的富有建立在物质生活之上,只有物质生活的富有才能保证人们理想、道德等各种精神文明得以实现。

共同富裕有着深刻的科学内涵,对于它的理解一定要客观全面:共同富裕不是财富上的平均,也不是简单经济政策的均等化,共同富裕首先是在满足基本需要基础上的共同富裕。其次,共同富裕在享受公共产品的基础上达到人的综合素质的共同富裕。最后,共同富裕是有差异的共同富裕,这种差异来由于个体的差异、环境的差异、利用资源的差异等。所以在保障享受共同富裕带来的满足感基础上,充分发挥差异化共同富裕的优势,通过这种差异化,体现个体特色、激发个体积极性,用个体与经济组织的差异化突出优势,为整个社会带来更多的社会财富,创造更多的富裕示范,进一步推动社会的进步,不断满足全体人民的共同愿望。

综合上面所述,共同富裕一方面既有相对性又有绝对性,另外一个方面又有一定的差异化,它体现我国社会主义鲜明特征和我国实际,综合上面的分析共同富裕可以从以下方面来进行整体把握:

第一,共同富裕的基本标志是“全民共富”。体现共同富裕的真正内涵,让每一个公民享受整个社会发展的成果,个别的、部分区域的富裕不符合共同富裕的目标,让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应该是共同富裕的基本要求。

第二,共同富裕的丰富内涵是“全面富裕”。“全面富裕”应该是一个综合系统的工程,既包括物质上的富裕,也包括精神上的富裕,综合来说大致包含生活的富足、精神的满足、环境的宜居与社会的和谐等等。总之,共同富裕为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第三,共同富裕的成果来源是“共建共富”。共同富裕不是凭空产生的,它的实现离不开人民辛勤劳动和团结协作,只有人人参与,人人尽力,才能推动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

第四,共同富裕是“逐步共富”。共同富裕概念的提出是基于我国的实际和人民的需要,是我党为人民谋福利的战略举措。首先,要结合我国时代特点提出共同富裕的目标;其次,各项政策的出台与配套措施的完善;再则,在国家政策与措施的引导下进行科学规划;最后是脚踏实地的努力实现既定的目标。她的实现是一个动态的不断调整与完善的过程。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8月17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讲话的基本精神内涵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通过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增加全体人民的幸福感。

共同富裕幸福感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机会与权利平等。在机会平等与权利平等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个体差异,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

第二,文明程度增加。在共同富裕目标下由于人民整体素质的提升必然会加深对社会主义文明的理解,从而提升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

第三,差异化逐步减小。在政策与措施的引导下,加深分配政策的不断优化,地区差异、个体差异与城乡差异、素质差异在文明程度的提升下不断减小,人民享受均等的公共服务,满足感的进一步提升,差异化进一步缩小。

第四,社会氛围持续优化。在共同富裕的氛围中,文明程度的提升必然优化社会环境,人民的素养提升到一个新高度,社会和谐度进一步提升。

总之,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经过辛勤劳动创造的富裕,是全体人民奋斗努力的结果,是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双丰收。

三、新时代实现共同富裕的乡村路径探究

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富裕,它是逐步富裕的一个发展过程,为此必须坚持系统工程发展理念,秉承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决定共同富裕是否能实现的关键因素有两个:一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物质基础是否丰厚,从而影响着共享物质财富的多少;二是分配机制能否合理有效公正地体现全体人民共享共同富裕的成果。所以实现共同富裕要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既要“做大蛋糕”还要“切好蛋糕”。这两个方面的工作在乡村实现共同富裕的战略中尤为重要。

(一)“做大蛋糕”,为实现共同富裕打好基础

“做大蛋糕”要靠经济的持续高质量发展,夯实共同富裕的制度保障。首先,在实现共同富裕的乡村战略规划中,做好“推动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制度安排,落实各项经济制度,提升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进一步解放发展生产力,为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提供制度保障;其次,促进乡村创业就业战略。结合社会发展与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对全社会乡村创业进行合理引导,激发人民创业的能动性、创造性,营造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和金融融资便利,降低创业注册门槛与企业融资成本,让更多勇于创新创业的企业家参与公平的乡村创业机会,实现自我发展,在创造人生辉煌的同时,为共同富裕的国家乡村战略贡献自己的力量。通过政府产业政策的合理规划与引导,加上各类创业主体的积极参与,形成有利于乡村经济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不断推动与提升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全体农民提供充足的就业机会,在提升自身生活质量的同时也为共同富裕战略目标的实现打下扎实的群众基础。再则,营造良好的乡村致富环境、激励机制与普惠政策。共同富裕要靠共同奋斗,这是根本途径。为此政府要在文化宣传上营造乡村勤劳致富、创新致富的氛围,对辛勤劳动、合法经营、敢于创业的乡村致富人给予一定的荣誉与支持,通过激励机制与优惠政策,畅通社会向上流动的通道,形成人人参与的乡村发展环境,给更多人创造致富的机会,靠勤劳实干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最后,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我国地域广阔,地区发展水平差异非常大,为此在实现共同富裕的过程中如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推行乡村振兴战略是实现农村富裕的重要途径,各地要结合自身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同时政府给予乡村发展更多的政策扶持,在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让农民获得更多的实惠与公共服务。

“做大蛋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基础与根本,为此除了在数量上“做大蛋糕”还要注意“做大蛋糕”质量的提升。“做大蛋糕”必须结合乡村的实际,分阶段分层次有针对性地逐步推进。在条件具备的地方先试先行,推行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区。共同富裕示范区不是简单的政策的执行,一定要具备创新意识,充分发挥地区乡村优势,扎扎实实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注重经济质量的提升,为其他地区乡村振兴提供先行先试的范本,要在高质量发展中构建共同富裕的基础,推动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建设。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区不仅要做好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工作,而且在市场经济、环境改善、社会治理、制度设计、人文关怀等方面获得根本性突破。“做大蛋糕”既要稳住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基础和优势,同时进行乡村战略构思,进一步探索优化经济结构、完善城乡融合、区域协调方法与措施,通过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区建设,不断总结成功的做法,形成可以推广的经验与素材,为中国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提供成功的典范。

“做大蛋糕”是一个动态的复杂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面对许多具体的困难与问题、协调许多方面的关系、规范许多方面的行为。为此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实现共同富裕的长期性与艰巨性,遵循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积极推广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区成功经验,不断培育致富带头人,营造更多的致富机会,激励更多的人参与致富,形成先富带后富的平等公平的致富环境。

(二)“切好蛋糕”,为实现乡村共同富裕创造有利机制

就“切好蛋糕”而言,在制度构建上要做到分配的公平性、调节的合理性与保障的有效性。首先,深化财税制度的改革,确保分配的公平性。通过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一方面要稳步提高农民的收入,营造社会崇尚劳动、勤劳致富的社会风尚;另一个方面,对农村高收入进行合理调节与合法保护,推动更多低收入人群迈入中等收入行列,缩小收入差距。其次,优化财税制度的改革,确保调节的合理性。完善税收制度与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对农民个人财产进行有效调节,优化政府支出结构,鼓励更多高收入者回报社会,进一步发挥第三次分配的调节作用;三次分配构思的提出不是对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的简单延续,而是结合我国实际与新时代经济发展的特点提出的对分配制度的有益补充。三次分配主要针对高收入群体,是以自愿为根本出发点的社会财富的调节,它有利于缩小财富差距,体现我国社会制度的优越性,实现更合理的收入分配。最后,深化保障性制度改革,增强保障的有效性。为了让更多的群众不断享受共同富裕带来的福祉,保障性体制的进一步完善必不可少,保障体系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具体来说包括公共服务、教育、就业、公共财政、公平竞争等等。保障机制是否有效,直接影响到共同富裕是否体现以人民为中心、能否公平惠及人民群众等核心问题。

猜你喜欢
共同富裕发展
论相对剥夺与共同富裕的关系*
论中国式共同富裕的基本特征
企业慈善行为、第三次分配与共同富裕
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金湖:美丽生金,让共同富裕看得见摸得着
国企发展如何提高“质感”——以陕汽党建引领发展为例
李迅雷:迈向共同富裕共识下的投资思考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图说共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