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老年教育发展报告(2019-2020)》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举行

2021-12-13 01:32李兰祥
老年教育(老年大学) 2021年11期
关键词:海峰办学报告

□本刊记者 李兰祥

10月19日,《中国老年教育发展报告(2019-2020)》(简称《发展报告》)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举行。全国老龄办党组成员、中国老龄协会副会长吴玉韶,中国老年大学协会常务副会长刁海峰,北京大学老年学研究所所长陈功等领导和专家出席发布会。人民日报、新华社、中新社、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国老年报、老年教育杂志社等国内知名媒体参加发布会。

发布会由中国老年大学协会副秘书长李春华主持。刁海峰介绍了《发展报告》的编写背景、主要内容和价值意义。他指出,《发展报告》以教学为核心,围绕老年教育发展事业、现状和办学核心要素展开调研和分析,是我国老年教育和老年大学办学史上第一部发展报告,凝聚了中国老年教育工作者的智慧和汗水。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国老年教育在思想认识、重视程度、办学规模、办学质量、社会效益等方面都得到了质的提升,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老年教育发展之路。在党和国家提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以及数量快速增长的老年人群及其旺盛学习需求的大背景下,中国老年大学协会主动担当作为,积极组织全国各地老年教育同仁共同研究编写了这部老年教育发展报告。

吴玉韶讲话

刁海峰强调,《发展报告》全方位展示了我国老年教育的发展成就,呈现了一个多元、立体、全面、综合的发展全貌,将引领全国老年教育工作者把握老年教育发展规律,掌握老年教育发展现状,推动老年教育理论研究再上新台阶。报告系统梳理了我国各地老年教育发展现状,就全国老年大学在党的建设、办学规模、教学研究、招生管理、文化建设、技术信息应用、老有所为等方面作出全面切实的分析;通过梳理各地老年大学办学经验和典型案例,分享好经验好做法,促进老年大学办学特色百花齐放;通过对学员、学校、教师、课程、资金、学员团队等方面的数据调研和综合分析,为研究老年教育提供最新、最实、最全的一手资料;同时,对老年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应对举措,为政府决策和老年大学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吴玉韶充分肯定了《发展报告》的重要作用和意义。他认为,《发展报告》的发布时机非常好、内容非常丰富、意义重大,作为我国第一部老年教育发展报告,全面总结回顾了老年教育办学30多年来的进程,分析了问题,瞻望了前景,对回应社会关切、推动老年教育发展、研究老年教育、宣传老年教育很有价值。他从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五个老有”工作层面,以及“有作为、有进步、有快乐”的“新三有”要求三个层面,阐述了发展老年教育的重要意义。指出,发展是我国老年教育的第一要务,要多渠道多形式发展老年教育,最大限度扩大增量,满足需求,把老年教育融入老年人的日常生活中。他强调学习是最好的养老,老年教育是一种更积极、更主动、更经济的养老选择,要通过强化积极老龄观和老年人力资源开发,拓展老年教育内容,探索多种办学形式,动员市场和社会力量参与,发挥多主体作用形成合力,用老年教育的“座位”代替养老机构的“床位”。

刁海峰讲话

会议现场

陈功认为,《发展报告》的出版极具开创性,是我国老年教育发展过程中的里程碑,对我国30多年来老年教育发展的状况、存在问题和改进举措做了深入梳理和介绍,具有全面性、时效性,作为一部综合性文献,必将为扩大我国老年教育规模、提升办学质量提供很好的信息支撑、决策依据和参考。同时,他站在学术研究的角度,从八个方面阐释了老年教育发展的内容和未来趋势。

新闻发布会媒体互动环节,与会领导就相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猜你喜欢
海峰办学报告
活着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安海峰水印作品
何海峰:十九大报告中的金融定调
报告
My School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