裕固族传统服饰中的手工艺特色与传承研究

2021-12-13 19:11郭一梅
中国民族博览 2021年18期
关键词:手工艺传承

【摘要】裕固族是甘肃省特有的三个少数民族之一,裕固族传统服饰手工技艺是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多元融合、绚丽多彩的特点,体现了裕固族人民的生活情趣与审美标准。在现代社会语境和社会文化变迁的时代背景下,裕固族传统服饰手工艺技术受到了冲击,如何在保留传统手工艺特色的基础上,更好地保护与传承裕固族服饰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对裕固族传统服饰中常见的手工艺进行了阐述,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裕固族传统服饰的传承策略,希望能促进裕固族传统服饰手工艺特色的传承与发展。

【关键词】裕固族传统服饰;手工艺;传承

【中图分类号】K89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1)18-159-03

【本文著录格式】郭一梅.裕固族传统服饰中的手工艺特色与传承研究[J].中国民族博览,2021,9(18):159-161.

服饰是生活必需品,也是人类创造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重要体现,不仅具有保暖及装饰等传统功能,还承载了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信息。在全球化、市场化的浪潮下,大众服饰趋同化现象尤为明显,这也给少数民族的传统服饰带来了一定影响。裕固族服饰有其先民服饰的历史继承性,同时又受到周边蒙古族、藏族等多个民族服饰文化的影响,女性服饰尤为明显。在漫长历史发展进程中,生活在草原上以游牧为主的民族群体,在继承了本民族优秀文化的同时,又与其他杂居民族密切交往。在交往中,各民族文化互相交流与传播,使各民族文化特色更加鲜明。

虽然裕固族传统服饰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因裕固族传统服饰手工艺后继无人等原因,裕固族传统服饰的传承面临着较大的困境。裕固族服饰具有独特的风采和先民遗传下来的服饰文化精神内涵,需要生活在各地区的本民族后人将这些服饰上的民俗图形、吉祥纹样构成的民族文化符号进行梳理,寻找各地裕固族之间的文化差别,学习借鉴其他民族的服饰审美观念,搜集与整理裕固族传统服饰文化资料,回归民族传统服饰文化。

一、裕固族传统服饰中的常见手工艺

(一)擀毡

毛毡特性是保暖耐磨,在牧区用途很多,如:帐篷毡褥子、马鞍子饰垫、帽子、靴子等。裕固族毡帽分男式和女式,大多用于保暖,材质属羊毛,经过擀制的毛毡具有柔软、舒适、均匀、洁净等特点。裕固族男女老少喜欢在喜庆场合或外出时戴上款式新颖的漂亮毡帽,在日常生活中则会佩戴各式的普通类型毡帽。裕固族主要聚居在甘肃祁连山北麓肃南牧区,该区域属高寒山地半干旱气候,冬季时间长且寒冷,境内河流分属黑河、疏勒河以及石羊河三大水系,冬季山区积雪,空气潮湿,传统的毡靴具有防潮隔热的效果,在草地或山坡上行走既保暖也防滑。

裕固族的擀毡因用途不同,按照质地可分为驼毛毡、羊毛毡。擀毡工艺历史悠久,具体做法是:先要精心挑选羊毛或驼毛,经过剪短、撕毛(用树条弹打)、摊毛、压毛,再铺毛、喷水,使用褐子或竹帘等工具进行擀毡,这时需要大家齐心协力步调一致,朝一个方向使劲。擀毡对手工艺人的体力要求较高,因为在最后几道工序中需要具体操作的手工艺人用温水边浇边用脚上下来回碾压搓揉滚动,使羊毛毡得以成型,没有腿力的手工艺者是无法坚持下来的,因此裕固族从事擀毡手工艺的大多为男性。虽然毛毡具有良好的防潮防寒功能,但因为传统毛毡制品过于厚重,而且制作过程繁杂,成型难度较高,加之人们生活条件逐步改善,外来生活用品日益增多,所以擀毡逐渐淡出了人们的生活。

(二)织褐子、染色

织褐子是裕固族人用于缝制衣物、帐篷等生活必需用品的粗布织造技艺法,也是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在现代工业布匹出现之前,褐子的使用范围非常广泛。因为裕固族长期以来以畜牧业为主,他们传统服饰制作的原料也大多来源于畜产品,从而形成了织褐子的习俗。

褐子材料可分为粗、细两种,前者主要用于织造粗疏的毛织物,这类毛织物主要用于帐篷、褡裢、马鞍、口袋、坐垫等生活用品的制作,后者则是将羊毛等原材料用手捻成一股较细或很细的线备用,冬季也会将其制成毛衣、被子、手套及袜子等。因为细褐所用的毛线被捻得十分精细,成品十分轻薄,又具有良好的防寒防潮功能,所以深受裕固族人们的喜爱[1]。为适应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裕固族传统服饰技艺织褐子的织机——褐架大多比较简易,主要是用小木板以及木桩子临时搭建的。织造褐子时,褐架还要配合褐刀砍实纬线。捻线看似简单,但其捻出来的线是否均匀光滑,都要靠捻线人的长期经验积累,需要制成毛线褐子用的毛线捻得十分精细,同时还应该保证其制成的衣物可以染色。织褐子被称为纺织业的“活化石”,这一项手工技艺目前仍然被裕固族百姓使用。

美是一种生活态度。裕固族妇女们为了让穿在身上的服装鲜艳夺目,在服饰的着色方面很细心,她们一般会使用一些植物的根茎或买来的用于染色的原料,如怀米、苏木、香颗子等,将其浸泡、蒸煮后制作成天然染料对传统服饰进行染色,呈现出柳、蓝、土黄、咖啡、红等颜色,这种天然染料具有良好的消炎杀菌、固色的效果,甚至一些经过天然染料染过的各色褐子衣物经过长时间的风吹日晒也不会变色。

(三)刺绣

刺绣镶嵌是裕固族傳统服饰手工艺技术之一,裕固族传统服饰刺绣方法各有千秋,包括了平绣、挑绣、盘绣等针法,其中平绣是裕固族妇女刺绣中运用最广泛的一种绣法,常用于传统服饰具体纹样的制作中,要求绣出的图案要平衡与对称[2]。裕固族传统服饰的刺绣图案与蒙古族、藏族的民族图案风格有着类似之处。裕固族妇女心灵手巧,大部分刺绣作品都是按照自己的爱好和意愿,凭借对生活的观察理解而设计创作的。刺绣大多以剪纸为底样,绣花不用绷架,直接绣制。刺绣的种类很多:服饰、头巾、枕头、鞋垫、袜底、鞋帮、挂件、荷包等,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目前已经进入第三批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四)雕花

皮革的套色与雕花是裕固族一项精湛的手工艺,具有丰富经验的匠人在柔软的皮料上用小刀雕刻一些粗线条的花或细碎花朵,例如:在妇女头面上,在香牛皮做底子的区域雕刻花朵等各种图案,开始只是用金银珠子做装饰,后来用丝线串缀框边,再用红、黄、蓝、白、柳等各种彩色来装饰,更显精致美观。从图案造型上看,这些图案造型是与民族形态和民族习俗紧密联系的,皮革雕花的线条和集中发散的组合特征,能够将不同的现实生活场景塑造雕刻成型,呈现出传神的艺术特征,创作出的工艺品具备了牧区生活情趣。

二、裕固族傳统服饰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策略

(一)培养裕固族传统服饰文化与技艺传承人

裕固族许多会传统红缨帽制作技艺的老人已经过世,另有一些老人随着年纪的增长,无法继续进行手工制作。目前,裕固族传统服饰制作的传承人占裕固族总人口的比例不到0.2%,裕固族传统服饰文化继承人断层现象严重。同时,由于缺乏传承与研究,传统服饰中丰富的内涵已经逐渐被人们遗忘。在现代审美元素的冲击下,一些手工艺人在制作服装时看到喜欢的现代元素就会添加至传统服饰中,从而严重影响到裕固族传统服饰原有的民族特色。

针对这一情况,地方政府应该重视裕固族传统服饰文化与技艺传承人的培养。认定与保护传承人是继承裕固族传统服饰文化与技艺的必要手段。首先,地方政府应该做好对裕固族传统服饰文化语系传承人的认定工作,要继续完善传承人名录体系,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与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一系列文件,建立起省、市、县级裕固族传统服饰文化与技艺传承人名录体系,严格实施《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暂行办法》,防止传承人消失。

其次,地方政府应该做好裕固族传统服饰文化与技艺传承人的培养工作。今天裕固族传统服饰文化语系的学习者很有可能成为未来的传承人,所以应该鼓励现有的传承人采用“老带新”的方式让老一辈技艺传承人言传身教,将自己所掌握的技艺与文化传承给年轻一代,注重传承人创新意识的培养,在传承人签约带徒传授制度的保障下,提高年轻一代传承人的培养效果。裕固族传统服饰文化能够延续至今,与裕固族人民强烈的民族认同感密不可分。青少年是民族与国家的未来,要想更好的传承裕固族传统服饰文化与技艺,就需要增强裕固族青少年对本土文化的认同与自信。所以地方政府、教育主管部门以及中小学与地方院校应该让裕固族传统服饰文化与技艺进入学校教育中,通过讲座、手工艺课程等活动,让裕固族青少年形成文化自觉,主动去了解、保护、传承裕固族传统服饰文化与技艺。

最后,为了保护与传承裕固族传统服饰文化以及手工艺技术,相关专家学者应该加大对裕固族传统服饰文化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力度,利用现代数字化技术手段等对整理好的内容策划开展一系列的对外宣传活动。例如:地方政府以及博物馆可以利用节假日在各大景区策划开展丰富多彩的裕固族传统服饰文化活动,供游客及当地年轻人了解和体验裕固族传统文化以及传统民族服饰的魅力;让裕固族传统服饰文化与技艺走进校园,通过讲座、手工艺课程等活动让青少年形成文化自觉,主动去了解、保护、传承裕固族传统服饰文化与技艺,增进他们对本民族的文化认同,坚定文化自信。鼓励传承人采用“老带新”的方式让老一辈技艺传承人言传身教,将自己所掌握的技艺与文化传承给年轻一代,注重传承人创新意识的培养。

(二)创新裕固族传统服饰宣传方法与宣传渠道

加强对裕固族传统服饰文化与技艺的宣传工作能够增强本民族对裕固族传统服饰文化与技艺的文化认同,能够扩大裕固族传统服饰技艺的影响力,甚至可以吸引其他人了解与宣传裕固族传统服饰,这对继承与保护裕固族传统服饰有着重要的意义。

如今,数字化影像日益成为当代民族艺术表达应用的较为普遍的传播形式之一。它将民族文化变成了日常生活中的一种意识,丰富了人类表达和认知生活的方法[3]。民间文化是民族的本原文化和基础,参与式影像作为一种传播的重要手段,对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可以通过融媒体平台,征集一些村民或当地年轻人做本地的民族影像计划,先经过简单的培训让他们掌握拍摄、剪辑等技术,然后让其利用摄像机按照自己的想法记录当下发生的事情。这种在民族地区推广的影像记录方式,不但能对民族文化起到保护作用,还会促使裕固族人去反思自己民族文化的发展现状。他们可以通过镜头,反观自己民族文化所面临的问题,进而自觉地保护自己的民族文化。数字化影像技术作为一种辅助手段和工具,不再仅限于单纯的保存记录,由它所促成的这些行为更能让人们参与到民族文化保护的过程中进而形成一种自觉的文化保护意识。

地方政府应该加大对裕固族传统服饰的宣传力度,可以将裕固族独有的手工艺制作过程以及图案,作为地方特色向大众尤其是游客进行宣传,使裕固族传统服饰文化逐渐被大众接受。甘肃肃南旅游文化的开发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地方经济发展水平,裕固族有着十分适合旅游业发展的自然环境,每年游客数量显著增长。实际上,许多游客在游览裕固族等少数民族聚居地时对民族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一些游客甚至尝试穿上民族特色服饰拍照、游玩,并将相关图片与视频发布在网上,这为裕固族传统服饰文化和技艺的传承与弘扬提供了机遇。

在甘肃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内,有多家传统服饰的工作坊可以进行裕固族服饰的高级定制,前来购买或租用民族服饰的游客也不在少数。工作坊的经营者应该把握好旅游带来的机遇,在遵循裕固族传统服装样式与服饰特点的基础上适当创新,增加服饰租赁业务,利用游客对裕固族传统服饰进行宣传。同时,还可以对游客开放裕固族传统服饰制作场馆,让游客可以全程观摩裕固族传统服饰制作过程,并利用游客拍摄的短视频等进行网络宣传,也可以鼓励传统服饰手工艺继承人利用短视频等媒介宣传制作技术[4]。此外还可以利用舞台展演、旅游文创产品设计等多种方式宣传与保护裕固族服饰文化与技艺。

(三)地方政府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策

传统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离不开地方政府的支持,所以肃南县委等政府部门应该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完善裕固族传统服饰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策,利用图书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机构做好抢救性挖掘与保护工作,利用财政性资金扶持裕固族传统文化艺术表演团体利用歌舞活动宣传裕固族传统服饰文化与技艺,还可以利用传统节日外的时间尤其是旅游旺季举办各类服饰记忆与文化展示活动,集中保护与展示裕固族传统服饰手工艺特色。

除此之外,地方政府还应该建立起较为完善的传承人保护与考核体系。首先,应该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获得国家级以及省级等级别传承人称号的传承者每年给予津贴,解决传承人的生计问题,使他们有足够的时间与精力用在裕固族传统服饰技艺的保护与传承工作中,让传承人无忧继承,同样也可以提高年轻人参与的积极性。立法机构以及有关政府部门,还应该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以及传承人合法权益保护的法律制度,例如在知识产权法中增加传承人可以将自己的权利转化为著作权的内容,规定传承人可以通过注册商标等方式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保护自己不愿为人所知的技术与技巧。

三、结语

裕固族传统服饰功能的变迁以及手工技艺衰退虽然是大势所趋,但在新时期更应该加强对裕固族传统服饰手工技艺的研究与传承,在保留传统服饰手工艺技术原理与民族性的基础上,与现代社会需求及旅游文化创新相结合。裕固族服饰是民族宗教演变和民族历史传承的体现,强烈而鲜明的文化传统表达的是民族乐观向上的生活情趣与审美取向。民族服饰作为民族的外在标志,能够反映出民族历史和宗教信仰,所以对手工艺特色的研究工作具有显著的现实意义,能够让裕固族传统服饰和手工艺技巧在现代文明的冲击当中保留民族特色。

参考文献:

[1]安菁,唐兴荣.裕固族与东纳藏族传统服饰之比较研究[J].艺术科技,2019(6):1-3,8.

[2]孙佳丰.裕固族红缨帽的制作工艺及传承发展初探[J].河西学院学报,2019(3):25-31.

[3]郭一梅.民族文化传承中的数字化影像[J].中国民族,2012(4):45-45.

[4]刘金萍.浅论如何利用多媒体传承和弘扬裕固族民间歌舞[J].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2019(5):69-69.

作者简介:郭一梅(1986-),女,北京,博物馆馆员,研究方向为民族文化对外宣传与博物馆社会教育。

猜你喜欢
手工艺传承
传统手工艺与博物馆
昂贵的手工艺
手工艺思维导向下的社区微更新模式探究
举办国匠荣耀·手工艺创新盛会
世界工艺文化之旅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留住手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