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应用胰岛素治疗对妊娠结局的影响及安全性分析

2021-12-14 11:53许思慧甄曼华龙小云
广州医药 2021年6期
关键词:疗法胎儿孕妇

许思慧 甄曼华 龙小云

佛山复星禅诚医院有限公司(佛山 528000)

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是妇产科常见疾病,发病率较高,与遗传病史、肥胖等因素有关[1],威胁孕妇及胎儿健康。以往常对GDM孕妇进行饮食、运动等常规治疗,但是由于GDM无典型症状,部分孕妇极易因漏诊而延误治疗时机[2],待确诊时通常需要进行药物干预。有报道指出[3],给予GDM孕妇胰岛素治疗,由于该药无法穿透胎盘,所以既能发挥降糖作用,增强血糖控制效果,也能减轻对胎儿的危害,有助于减少不良妊娠结局。基于此,本文就GDM孕妇接受胰岛素治疗对妊娠结局的影响及安全性展开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8年7月—2020年7月接诊且进行常规治疗的50例GDM孕妇作为对照组,将同期接诊且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胰岛素治疗的50例GDM孕妇作为观察组。对照组:年龄21~38岁,平均年龄(29.6±4.2)岁,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25~31 kg/m2,平均BMI(27.6±1.1)kg/m2,初产妇/经产妇为39例/11例;观察组:年龄21~37岁,平均年龄(29.3±4.0)岁,BMI为25~32 kg/m2,平均BMI(27.8±1.3)kg/m2,初产妇/经产妇为37例/13例。纳入标准:①基于血糖检测等确诊;②对照组孕妇血糖控制不佳但拒绝接受胰岛素治疗;③观察组孕妇符合使用胰岛素的指征;④单胎妊娠;⑤知情且同意参与研究。排除标准:①肝肾功能障碍者;②自身免疫性疾病者;③中途退出研究者;④资料不完整者;⑤合并其他妊娠期并发症者;⑥未在我院分娩者。基本病例资料(BMI、产次等)组间无差异(P>0.05),可对照研究。

1.2 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治疗):结合孕妇病情实施对症治疗,同时展开饮食及运动疗法,包括:(1)饮食疗法:依据孕妇BMI、身高等指标,计算所需热量,合理补充碳水化合物及微量元素等,确保饮食均衡,同时少食多餐,禁食生硬及辛辣食物;(2)运动疗法:指导孕妇进行散步、瑜伽等运动,期间家属陪伴,注意预防低血糖,有效控制体质量范围。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胰岛素治疗):在实施对照组治疗措施的基础上,向孕妇进行胰岛素治疗,方法为:于孕24~30周时,注射胰岛素(药品厂家:江苏万邦生化医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0890001),每日0.8 U/kg;于孕31~35周时,剂量调节为每日0.9 U/kg;于孕36~40周时,剂量调节为每日0.8 U/kg。

疗程:均持续治疗至孕妇分娩。

1.3 观察指标

将血糖控制效果、SF-36、治疗效果、不良妊娠结局、不良反应作为观察指标。(1)血糖控制效果: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emoglobin Alc,HbA1c)[4],以德国罗氏血糖仪测定餐后2 h血糖(2h plasma glucose,2hPG)、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2)SF-36:即健康调查简表(SF-36)[5],该量表含有8个维度,每个维度均为评分高则生活质量好;(3)治疗效果:①无效:血糖水平、临床症状均未见好转;②有效:血糖指标有所降低,但仍处于非正常范围内,症状有所好转;③显效:血糖恢复正常,症状消失;④计算总有效率(有效率+显效率)[6];(4)不良妊娠结局:主要包括死胎、早产、流产;(5)不良反应:主要包括肝肾功能异常、低血糖。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2.1 分析血糖控制效果

组间血糖指标(HbA1c、2hPG、FPG)在治疗前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上述指标控制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血糖控制效果对比

2.2 分析SF-36

较之对照组,观察组SF-36评分更高(P<0.05),见表2。

表2 SF-36对比 (n=50,分,

2.3 分析治疗效果

观察组2例无效(4.00%),对照组9例无效(18.00%,P<0.05),见表3。

表3 治疗效果对比 [n=50,n(%)]

2.4 分析不良妊娠结局

观察组发生3例不良妊娠结局(6.00%),对照组发生11例不良妊娠结局(22.00%,P<0.05),见表4。

表4 不良妊娠结局对比 [n=50,n(%)]

2.5 分析不良反应

观察组发生3例不良反应(6.00%),对照组发生2例不良反应(4.00%,P>0.05),见表5。

表5 不良反应对比 [n=50,n(%)]

3 讨 论

相关研究指出[7],GDM全球发生率达到1%~14%,而我国GDM发生率亦有逐年攀升趋势,极大地影响着孕妇身心健康。GDM是妊娠期间常见疾病,目前尚未明确该病发病机制,但是普遍认为其与胰岛素抵抗、妊娠微环境、遗传、肥胖等因素有关[8],GDM孕妇虽然无明显的多食、体质量下降、多饮等症状,但若是羊水过多、反复假丝酵母菌感染、胎儿过大等均需警惕GDM[9]。以往常对GDM孕妇进行饮食、运动疗法干预,其中饮食疗法能够为孕妇及胎儿合理补充营养与热量,可以预防饥饿性酮体以及高血糖等情况,运动疗法可以减少胰岛素需求,改善葡萄糖耐受,不过近年来的报道指出[10],若是饮食、运动疗法不能将GDM孕妇血糖控制在适宜范围,可以进行胰岛素治疗。

本次研究表明,胰岛素对于GDM孕妇有较好疗效。相关报道指出,机体缺乏胰岛素容易增加感染等并发症发生风险,促使机体出现应激反应,增加代谢负担,而对GDM孕妇进行注射胰岛素治疗,因为胰岛素属于一种蛋白质,可以适当调节GDM孕妇脂肪代谢[11],有助于机体保持适宜的胰岛素量,避免因胰岛素缺乏而阻碍脂肪代谢;同时,虽然二甲双胍与胰岛素均能治疗GDM,但是近年来的报道指出[12],二甲双胍对于二型糖尿病疗效确切,能够适用于运动、饮食控制无效者,但是用于GDM孕妇治疗时,容易提升胎儿畸形风险,而本次对观察组进行胰岛素治疗,该药能够从葡萄糖合成、代谢方面控制血糖,既能控制糖异生、糖原分解[13],也能提高葡萄糖利用率,促进葡萄糖有氧氧化;因此,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血糖控制效果、治疗效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另外,GDM孕妇具有血糖变化快的特征,尤其是在孕后期有明显的餐前血糖低、空腹血糖低、餐后血糖高、血糖不稳定等特点,容易使孕妇发生酸中毒及酮症,降低生活质量,分析原因:妊娠期胎盘激素能够抗胰岛素,从而使机体胰岛素分泌量减少,本次对观察组进行胰岛素治疗,能够补充胰岛素数量,减少血糖波动,增强血糖控制效果,故可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SF-36评分更高。此外,胰岛素在本质上既是一种碳水化合物,也是促进脂肪代谢、蛋白质代谢的药物[14],采用胰岛素疗法不易影响机体功能及代谢过程,而若是不进行血糖控制,血糖水平持续升高后,容易提升血红蛋白含量,增加自由基,提升超氧化岐酶水平,降低氧化膜含量,增加脂质含量,损害血管内皮,造成血液病变,发生妊娠期血压升高现象[15];因此,对GDM孕妇实施胰岛素治疗有其必要性,可以通过增强血糖控制效果,降低妊娠高血压等妊娠期并发症发生率,减少流产事件,同时也能满足胎儿生长需求,改善母体和胎儿预后,确保胎儿顺利娩出,减少早产、死亡等不良妊娠结局,因此,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仅发生3例不良妊娠结局(6.00%),而对照组发生11例不良妊娠结局(22.00%,P<0.05)。最后,观察组发生3例不良反应(6.00%),对照组发生2例不良反应(4.00%),两组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P>0.05),提示胰岛素疗法具有一定的安全性,主要是因为胰岛素不会经由胎盘影响胎儿,所以安全性较高。

综上所述,由于对GDM孕妇实施胰岛素治疗,既能提高其生活质量,也能增强血糖控制效果,亦有助于改善妊娠结局,因此具有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疗法胎儿孕妇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双主动弓1例
Rejection therapy 拒绝疗法
胎儿脐带绕颈,如何化险为夷
我有一个“孕妇”爸爸
孕妇睡觉会压到孩子吗
孕妇接种疫苗要慎重
MRI在胎儿唇腭裂中的诊断价值
产前检查“高危”孕妇别忽视
孕期适度锻炼能够促进胎儿的健康
放血疗法的临床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