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小学高年级语文“以读促写”的有效途径

2021-12-14 16:05李秋秀
学校教育研究 2021年20期
关键词:以读促写习作材料

李秋秀

在现代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通过科学的使用读写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可以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老师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根据实际教学情况积极地探索,如何才能够真正有效地发挥好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价值。通过总结和反思,不断提升理论的科学性,力求真正的发挥好“以读促写”策略的价值。

一、小学生害怕、讨厌写作原因

目前小学作文教学面临的一个最严酷的现实就是小学生普遍害怕写作文,对写作没有兴趣,一提到写作文,许多学生就感到头疼。

1.小学阅读教学只关注作者写了什么

在我们的阅读教学中,我们往往只关注作者写了什么,很少关注他们怎么写,即使有读写结合的训练点也因为时间仓促而成了摆设。而许许多多典型的语言范式恰恰是学生最需要学习的语言材料。而我们教师的教学却恰恰忽略了这一点,而到作文教学中却又无从下手,使读写两张皮现象严重,导致孩子不会写。

2.小学阅读教学轻积累

导致小学生不会写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语文教师重阅读轻积累,重成文的这个结果,轻搜集准备的这个过程。使孩子没有内容可写。阅读量和阅读的深度和广度决定习作的优劣,这已成共识,但是也有一种现象就是一少部分很喜欢读书,也读了很多书还是写不出东西。孩子积累没跟上,习作无异于闭门造车。

3.小学语文教师任意拔高习作要求

教师任意拔高习作要求,给学生习作设置人为障碍,导致学生对习作产生畏难情绪,这也是学生对习作积极性不高的重要原因。如课程标准中年级习作要求: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这些要求一个很大的出发点就是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使学生喜欢写。

二、问卷调查了解高年级学生“读写结合”状况

我们做了关于认读、阅读、写作三方面的问卷调查,调查的对象是我校六年级的学生。调查结果表明:学生的阅读习惯、态度、方法不容乐观,导致学生读的书不多;高年级学生对写作的兴趣不浓,觉得无话可写,无从表达。通过认真地研读,我们发现不管是哪个版本的教材都很好地体现了“读写合编”的思想。以《卖火柴的小女孩》课后第4题“假如卖火柴的小女孩来到我们中间,你会说些什么?有兴趣的同学也可以写一写。”教材中“读写合编”的例子很多,不胜枚举。既然学生在读写方面的实际情况如此不容乐观,而教材又给我们提供了如此丰富的“读写结合”的资源。认真地利用我们的教材,扎扎实实地在课堂上渗透这一思想,并以此为契机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多读多写,努力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成了我们研究的重点。

三、探析小学高年级语文“以读促写”的有效途径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小学作文的基本职责和主要任务是培养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小学生学习语言文字,主要是通过阅读和日常生活中的言语交际。

1.从读入手,以读促写

以读促写首先要做到大量阅读,联系对照。通过阅读,要使学生懂得怎样选材、组材,怎样确定中心,怎样谴词造句。文章拿到手,自己先想一想:这种题目是什么体裁的文章?中心词是什么?有什么限制?让我写应从何入手?读文章的过程中,想作者怎样围绕中心立意谋篇的。读完后再想想,这篇文章好在哪里?自己先前的想法与这篇文章相比有哪些差异等等。通过琢磨咀嚼,收到心领神会、潜移默化的效果,从而逐步解决“怎样写”的问题。

2.强化读写结合,鼓励缩写、仿写、随笔写作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强化读写结合的一个较好的方法就是鼓励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进行缩写、仿写和随笔写作。

(1)缩写

缩写就是让学生按照课文的中心思想,让学生以自己的语言对文章内容进行浓缩,以简短的篇幅完整的表达出作者文章的主旨。缩写一方面能提高学生的归纳分析能力,同时也锻炼学生的写作表达能力。

(2)仿写

仿写就是让学生模仿范文的体例、结构、表达等,以相同或相近的題材进行写作。仿写主要是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和结构组织能力,例如,在《庐山的云雾》这课中,描写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时,描写角度从上而下,从山头到山腰再到山谷。通过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展现庐山云雾的形状,老师可以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观察顺序和修辞手法,学习作者如何抓住事物的特点来写作的方法来进行仿写训练。

(3)随笔

随笔写作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向学生抛出一个话题或题材,让学生在课堂上随意进行写作练习。随笔练习能较好的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应变能力。以《黄果树瀑布》一文为例,教师在课堂中让学生在认真学习课文后,即兴以自己家乡的美景为题作文,通过这样的随笔练习,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写作能力。

3.拓宽阅读范围,夯实读写教学基础

小学语文读写结合还要从拓宽阅读范围上,进一步让学生更多的接触阅读材料,从大量的阅读实践中来把握写作方法和規律。在课本中巧妙地进行“读写结合”,促使学生对文本不断地吸纳,通过学习、探索、研究、实践,得出一种从内容上更具开放性、借鉴性,方法上更具灵活性和多样性,思维上更具自主性、创新性的“读写结合”训练方式。

4.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进行续写,提高写作能力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在学生理解阅读材料、体会作者情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利用阅读材料的铺垫和暗示,发挥想象力,大胆猜测和设想,对材料缺失和留白部分进行续写。例如,在《鱼游到了纸上》的教学中,文章最后画鱼的人在纸上写到“先游到了我的心里”,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画鱼的人为什么会说鱼游到了心里?”让学生想象画鱼的人是如何爱鱼、画鱼的,并将想象的内容写下来。引导学生根据文章进行续写,可以加深学生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和掌握,深刻体会文中作者表达的情感,通过续写为学生提供了发挥想象力的空间,让学生深刻理解阅读材料的中心思想,并且对材料内容进行推测和分析,同时还提高了写作能力。

总之,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将读与写结合对提高学生的分析和创造思维有很大益处。学生在大量的阅读基础上,当其知识量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具有创造的动力和源泉,再通过写作教学,从而训练其创造思维,提高创新能力。

猜你喜欢
以读促写习作材料
可爱的小瓢虫
优化阅读教学训练,有效提升写作水平
以读促写,提高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有效性
“以读促写”与“以改促写”英语写作教学对比研究
材料
摇摇鹅
赠送折纸材料
习作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