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县经济发展过程中幼儿园留守儿童问题现状与建议
——以高砂镇为例

2021-12-16 02:43福建省三明市沙县高砂中心幼儿园林爱文
亚太教育 2021年6期
关键词:沙县幼儿园儿童

福建省三明市沙县高砂中心幼儿园 林爱文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推进,高速发展的现代化城市经济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正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出现了新型的年轻人群“留守儿童”,主要是指由于父母双方或者一方因为外出务工而被迫暂时留在城市或农村,并且还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孩子。有研究发现,相比于父母在身边的儿童,留守儿童在语言表达、学习能力、个性心理等方面存在不足。留守儿童问题已经是一个不容忽视和回避的社会热点问题,应当引起家庭、学校、社会和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

福建省三明市沙县以经营沙县特色小吃闻名全国,沙县特色小吃遍布全国各地,共有240多个品种,获得“中华名小吃”的特色品种至少有39种,获得“福建名小吃”的特色品种至少有63种,近6万名沙县青年人外出经营沙县特色小吃。然而,随着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不断进步和快速发展,沙县在发展过程中产生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其中尤为突出的就是沙县留守儿童和接受高等教育的环境问题。据初步统计,沙县贫困乡镇农村留守儿童的人数大约为5898人,占全县中小学生总人口近20%,其中贫困乡镇和偏远农村的乡镇留守儿童大约占到了三分之二,有4000多人。70%的留守儿童的父母双方均外出打工,在这些农村地区留守儿童中大约有近一半由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抚养与监护,也有不少的父母选择把自己的孩子直接寄养在学校教师家中,只有小部分的留守儿童由家庭其他成员担任临时监护人。高砂镇作为沙县的主要乡镇之一,外出务工人员近1万人,留守儿童现象尤为严重。学前阶段是儿童成长的一个关键阶段,因此研究高砂镇幼儿园留守儿童问题,对于解决沙县留守儿童问题具有指导意义。

一、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家庭教育缺失

学前阶段的幼儿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刻,这个时期若没有父母的陪伴与呵护,幼儿感受不到亲情的关爱。长久的分隔会导致父母和子女的关系变得生疏,对于沟通交流造成不良的影响。这个时期的幼儿缺少父母的关爱与正确引导,加之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可能会出现心理失衡的情况。

(二)教育内容把握不准,课程超载

以高砂镇的幼儿园教育为例,在特定的学科或者教育领域中,原有的教育课程内容不断延伸、深化,例如在科学研究领域中增加关于科技的内容,在社会研究领域中开始引导孩子初步认识世界上最让人感兴趣的东西和事物等。学科领域中教育内容的有增无减必然会造成课程超载,但是如果学科领域教育内容不与幼儿园整体教育课程进行整合,从教育内容量方面来看,必然会造成课程超载现象。

(三)自身心理的不健康

高砂镇留守儿童多数以隔代抚养、托管机构代养、亲戚帮扶等形式进行教育。长期如此,极易导致留守儿童形成急躁的心理,自以为是,无法听取他人的观点和建议,逆反心理情绪较强。因此,为幼儿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是幼儿健康成长必不可少的。

二、解决幼儿园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对策

(一)线上线下相结合,定期开展家长交流会

留守幼儿在家里大都是有求必应,即使是过分无理的要求,这导致他们在幼儿园中的表现较差,不服从教师的管理,给幼儿园管理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另外,隔代照看、托管机构代看、亲戚帮代,往往只重视幼儿的吃住,忽视了幼儿的心理健康和教育问题。因此,幼儿园可以在节假日这样的特殊时期,利用幼儿父母回家探亲的机会开展家长交流会,给幼儿父母宣传科学的教育理念,让他们能够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性,从而加强对孩子的教育。此外,时代在发展,科技在进步,在社交媒体发达的当下,幼儿园可以采取定期回访、视频家访、家长到访等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加强幼儿园与家长、家长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交流,让父母能够随时了解幼儿在园情况,让孩子能够及时感受到父母的关爱,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展开家园合作,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二)改变幼儿教学条件,加大基础建设,营造温馨校园环境

首先,高砂镇是一个靠近城区,地理位置较优的乡镇,外出务工人员占据全镇人口的60%,留守幼儿现象较为严重。因此,想要使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见到成效,需要深入促进基础性教育投资。相关部门需要积极地构建良好的留守儿童教育经费输送体系,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该更多地注重对物质和精神基础的投入,良好的物质和精神基础结构才能成为解决留守儿童教育的关键。

其次,在留守儿童的成长过程中,幼儿园发挥着很大的思想引导作用,是留守幼儿的主要成长基地。为了加强对孩子们的心理关爱,营造温馨的校园氛围,促使留守幼儿在幼儿园这个大家庭中能够得到充分的关爱、健康成长,变得尤其重要。例如,幼儿园可开展“暖冬活动”,给留守幼儿送去零食和物资,陪伴孩子们开展趣味活动,使得幼儿的寒假不再孤单,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幼儿园举办的活动中,感受幼儿园大家庭的温暖。

(三)拓展思路,多渠道开展心理关爱,搭建心灵避风港湾

幼儿时期是心灵成长最脆弱的阶段,由于父母长期在外,容易造成幼儿心理缺位,心理容易出现偏差。留守儿童和父母主要是通过电话联系,而且几乎是父母问一句,幼儿答一句,所以父母只能够照顾到幼儿的物质生活,无法充分了解幼儿的心理和精神。因此,在幼儿园教育过程中,教师可以定期在班级中开展“通信月”活动,鼓励幼儿用写信的形式告诉父母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告诉父母他们不好意思说出口的话。重要的是,教师要让幼儿明白父母的不容易,背井离乡不是不爱他们,是因为太爱他们了,想为他们创造一个好的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所以可以让幼儿将自己的感恩之情以信件的形式告诉父母,让留守儿童的父母更加了解孩子的成长过程。幼儿园教师应当与留守儿童形成紧密沟通,一旦幼儿出现不良情绪,可以随时向教师倾诉,化解孩子的不良情绪,构筑心灵避风港湾。

总而言之,留守儿童是关系数万幼儿和广大家长的重大问题,同时也是社会发展中出现的一个重要问题。情感的严重缺失,缺乏父母的陪伴,极易导致幼儿在其成长过程中产生各种各样的身体和精神问题,直接影响幼儿的健康成长。尤其是在沙县经济快速发展的当下,如何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使留守幼儿健康快乐地成长变得尤为重要。因此,幼儿园应采取多种形式多种方法,加强与家长的沟通,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有关部门也应加大力度改善教学条件,教师以多种方式关爱幼儿心理健康,社会各界通力合作。只有这样,才能为解决沙县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留守儿童问题提供帮助,使幼儿有一个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

猜你喜欢
沙县幼儿园儿童
沙县人民笑开颜
沙县小吃 深耕本土
爱“上”幼儿园
沙县小吃亮相韩国冬奥会美食展
沙县:五项举措推动精准扶贫
留守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