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自己的情绪握手言和

2021-12-16 23:11王萍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145期
关键词:辅导个案心理健康小学生

王萍

【摘要】小学生正处在快速成长的时期,由于身心发展还未成熟,社会生活经验浅,对父母依赖性较强、容易受他人的影响等,对自身情绪的调节能力不足,因此,遇事容易感到焦虑、抑郁、暴躁或者不冷静,从而影响身体健康和学习,对正常的人际交往也造成负面影响。本文从一位学生事例入手,从他容易情绪失控,有輕生逃避现实的念头及行为的现象中,重点分析其容易情绪失控和有轻生念头的原因,对其进行调查和研究,并通过谈话辅导、家校合作、理性情绪疗法等方式,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我,培养学生的情绪调节能力,改变选择轻生而逃避事情的方式。

【关键词】小学生;心理健康;情绪失控;轻生逃避;辅导个案

一、学生情况

1.个体情况:小凯,男,八岁,本班二年级上学期新插班生。小凯的父母在小凯三岁左右离婚,他一直由母亲抚养;七岁时,母亲再婚,转由父亲抚养。小凯上过一年级第一学期,但转学时家长称因为手续问题没有就读一年级第二学期,因而家长只能把他放在幼儿园,整整半年,直至二年级开学,小凯才插班进来。

2.问题概述:学习上,小凯的成绩一直落后,加上没有读一年级下学期,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养成都不佳。上课不能专注,容易有小动作,爱玩文具、喜欢逗同学讲话,学业基本无法跟上班级进度。

除此之外,他还有一些情绪问题:经常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容易暴躁,主要体现在当教师批评他或同学指责他时,他会反应激烈:拳头紧握、嘴巴自言自语类似骂人。激动时更会大叫、踢门、拍桌子、打人,甚至执意离开教室、想跳楼轻生等方式进行抗议和逃避;无法调控自身情绪,甚至曾有在补习班因被教师批评而激动冲出马路等过激行为。

二、原因分析

通过多方面调查和研究,小凯存在的心理问题是不容易控制自己的情绪,容易有轻生念头,学习上比较自卑,想要得到他人的关注和关心。为了更好地对他进行辅导,必须先对他有更深入的调查和研究,了解造成他情绪不稳定背后的原因。我主要通过与家长沟通、对小凯的观察和访谈等方式进行调查,从而制定了正确的方式进行疏导他。

1.家庭因素。小凯在和父亲居住前,主要由母亲抚养,而由于母亲对小凯不甚关心,主要交给外公教养,外公性情比较容易暴躁,喜欢喝酒,酒后有时会脾气大而打骂小凯等。因此,小凯的性情极可能是受到身边亲人的影响,容易脾气暴躁、情绪失控,不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想通过过激行为引起家长关注、关爱。

2.学校因素。小凯一年级上学期在其他学校就读,学习成绩一直垫底。期末考试时,前班主任曾让他请假回家不参加期末考试,这种区别对待在小凯小小的心灵留下不可磨灭的伤害,让他心中产生怨恨情绪;教师对学生的耐心逐渐减少,转而批评会多于鼓励,从而加重小凯的厌学、逃避现实的情绪;同学之间的比较和嘲笑也让他感觉被孤立、更加自卑,从而降低对学习兴趣,对同伴产生厌恶,以生气、逃避的方式发泄自己的情绪。

3.个人因素。小凯平时在学校不算内向,班级里也有小伙伴一起玩耍,但上课时,他喜欢以各种方式引起同学的注意:时而把手放在同学的桌子上,时而用脚放在同学的座位旁并特意去踩同桌书包,时而拿笔对着同学指指点点、对同学的书本写写画画等,而当同学对他的行为作出回应时,他会感到很开心,甚至得意,觉得自己在这方面比较厉害。由此种种,可见他希望得到同学的关注,但是方式却是让同学更加讨厌。这些行为背后,与他长期得不到家长关心、教师和同学的关注有关,想通过自己特殊的行为引起师长关注、得到同学认可。

关于他有轻生念头的原因的调查,主要是发生在同学集体指责他、教师严厉批评他的时候,那时的他会想把自己表现得很强大(大叫、摔门、推桌椅),非常抗拒他人的指责和批评。于是,选择逃离现场,甚至想逃离周围世界,从而产生想轻生的念头。从小得不到父母关爱和重视,常常受到批评、得不到表扬,因而产生自卑心理,从而更加拒绝接受现实;同时,接近一年时间没有在小学的学习环境中接受生活、学习、心理的教育,一直待在幼儿园,使得他各方面能力止步不前,行为方式、思维方式仍处在幼儿园阶段,不能清楚地认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未能学会承认自己的错误、更好地接纳自己;未能很好地处理与同学之间的关系,不会调节自己的情绪,心理发展跟不上身体发展。

三、辅导过程

综上对小凯的个体心理健康问题的情况和原因调查,为了让他得到心理健康的疏导,笔者制订了以下持续的辅导方案。

首先,他情绪控制上的问题比较严重,如果不及时、有效地进行干预和辅导,不仅影响自身身心健康的发展和人际关系的情况,甚至可能使他付出生命代价。因此,对其进行心理健康疏导,调节心理承受能力,让他和自己的情绪握手言和,帮他认识生命的重要十分迫切。

(一)生命健康教育——迫在眉睫

鉴于小凯会有轻生念头,对他进行生命教育迫在眉睫。笔者以单独谈话辅导、主题班会、班级活动等多种方式,加强小凯对生命的认识和重视。

1.谈话中,感受爱的温暖。课余时间,笔者常常把小凯叫到身边,握住他的小手和他聊天,聊学校里开心的事情、聊课堂上学到的新知识、聊家人对他的照顾和关注……让他在一次次的交谈中,感受教师的关爱、家人的关心,从而引导他加深对生活的热爱。

2.班会中,认识生命的意义。通过“珍爱生命”主题班会的开展,让其认识生命的过程,感受生命的美好,同时灌输生命的重要,让他了解自身试图冲出马路、爬栏杆的危险,清晰地认识到其行为的危险性和生命的不可逆,让他学会珍惜生命、畏惧死亡。

3.家庭中,感受生活的快乐。对于小凯而言,生命教育不应止步于学校,还应该延伸到家庭中。因此,笔者建议其父亲每天抽时间陪小凯聊天、玩耍;对小凯的态度要温和,平时在家采取多沟通的方式,让小凯在家庭中感受生活的快乐,从而感受生命的美好。

(二)良好心理暗示——悦纳自我

心理学的“暗示效应”指出,用含蓄、抽象诱导的方法对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可以使人们按照一定的方式去行动或接受一定意见。因此,笔者帮助小凯建立良好的心理暗示,让他悦纳自己的情绪。

1.接纳自我,控制自我。笔者和他一起建立良好的自我心理暗示,以談话方式为主,时常与小凯进行交谈,了解他的想法,在交谈的过程中对他进行良好的自我心理暗示:通过“同学闪光卡”(同学互说优点)的活动,让他对自己有更清晰认知;接着说说自己的优点,对自己更有信心;引导他认识自我,知道自己性格上、学习上暂时的不足,勇于接纳自我,并下决心要控制自己的情绪。另外,笔者会给他机会参与到班级活动中,派给他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如,清洁、帮教师做事,从而大力表扬他的积极、能干,让他对自己有信心,更加乐观地对待自己和他人。

2.勇于面对,正确处理。鉴于小凯常常因为被批评和指责而发怒、抗拒,因此,辅导的关键在于让他正确分辨是非,同时增强他的耐挫力。当他做错事情被指责时,教师可以先进行冷处理,等情绪平复下来之后再与他讲道理,此时的他情绪平复,更能听进道理,并且教他遇到类似情绪问题的时候,换种方式处理,不需要发脾气或选择逃避方式。另外,在学习上,需要在其实现目标过程中遭遇挫折时,鼓励他发挥自我作用,摆脱知难而退、对现实一味逃避的心理。

(三)坚持21天法则——点燃快乐

《唤醒孩子心中沉睡的巨人》一书中,有几句话带给笔者深深的思考:成功教育是一种唤醒的艺术,唤醒孩子心中沉睡的自信与自尊。自尊自信的孩子最快乐,而成功的体验有助于点燃快乐,有助于情绪的稳定。因此,笔者从以下几方面让小凯体验成功,多些快乐,少些暴躁。

1.分析现状,提出目标。心理学有个“21天法则”的规律: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一般经过21天的坚持。笔者和小凯一起分析目前的情绪问题,制订分步完成实现的计划,制订“好习惯养成表”。第一个好习惯是:上课不影响同学。如果21天后,他能做到15天以上不欺负同学,便给予约定的奖励。记录时间细分到每节课,每节课上课前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记录表,登记自己的行为。有此心理暗示和表格的帮助,小凯上课影响同学的行为逐渐减少。第二个好习惯是:不乱发脾气,方式方法同上。第三个是每天到教师处读课文,提升学习能力。

在每一个”21天“,小凯都有个小目标,由此逐步改正不良行为,养成了良好习惯,改善了与同学们的关系。

附:《凯凯好习惯养成表》

说明:“上课坐定“”上课举手“以画正字方式记录,细化到每节课,其余以打√形式记录。

2.具体指导,体验成功。笔者协同班上学习较好的学生,给小凯搭配一个“小老师”。小凯看到笔者、同学全力帮他,感受到集体的温暖,从而体现出更多的努力和配合,也在此过程中逐渐学习如何跟同学友好相处。在后来的课堂表现上,他会把注意力稍微集中在学习上,尽管情况还不是特别理想,但较以前进步是明显的。目标的接近,使他有了成功的体验,每天开心的时刻更多了。

3.及时表扬,体验快乐。有了成绩的进步,哪怕一次朗读情况的好转,笔者都有意识地在课堂上对他大力表扬,让他在同学中也能够获得尊重,使他增强信心。在和同学相处过程中,他的情绪更加稳定,逐渐学习了控制情绪。

(四)家校持续合作——让爱加固

笔者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家长、教师保持互动,相互理解学生在校、在家的情况,以正面的事情、鼓励的语气去探讨小凯的问题。因此,联合家长力量,制订“好情绪养成表”,达成目标,家长就给予小凯奖励。教师应多在家长面前表扬学生的进步,这样不仅仅学生得到愉悦,家长在配合教师辅导的过程也会更加积极。

四、辅导总结与反思

经过一年多的持续辅导,通过多方位的生命健康教育的开展,以及教师、同学、家长三方面的有效合力,小凯对生命有较正确的认识,不再轻易做危险行为。而在情绪控制上,他逐渐学会利用绘画、沟通的方式进行疏导,较少发生摔门、推桌椅、打人等行为;但偶尔仍会不想进班级(主要是课间违反校园纪律时,如,追逐被记名、弄坏校园花草等)的表现。

鉴于小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虽然他们对自身情绪的认识和管理不够成熟,时常会闹些小情绪,但是像小凯那样一被批评就暴跳如雷、情绪失控到教师都无法把控,甚至动不动要轻生的学生还是极少的。像小凯这样的特殊个例也在警醒着教师:“如何正确认识自己?”“怎样和自己的不良情绪握手言和、和平相处?”类似问题的预防需要不断探索研究。

冰心曾说:“爱在左,情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播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花香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却不悲凉。”教育便是一路荆棘、一路花香的过程,笔者反观自己对小凯的辅导,也曾失望、失控,但只要信念还在,未来可期。

参考文献:

[1]陈焱.我总是想起他——一例丧亲高中生心理辅导案例报告[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20.

[2]肖玉娜.家长活动:如何正面引导孩子的情绪[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20.

[3]薛效儒.合理情绪疗法在学校心理辅导中的运用[J].陕西教育(高教),2011.

猜你喜欢
辅导个案心理健康小学生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我该如何战胜那莫名的恐惧与不安
创伤,是祸?是福?
走出自我否定的樊篱
寻找家的感觉
我是小学生
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