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比较句否定形式
——“不比”和“没有”语义内涵研究

2021-12-17 08:58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前浪李四后浪

王 昊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 教育学院,广东 广州 510303)

一、引言

对外汉语教学中,“不比”句和“没有”句为比较句的两种否定形式。比如:

①今天去摸了实体机,感觉比IPAD爽。

今天去摸了实体机,感觉不比IPAD爽。

例①的否定形式也可以为:今天去摸了实体机,感觉没有IPAD爽。

例①句的否定形式中,“感觉不比IPAD爽”的意思是“实体机的手感和IPAD差不多”而“感觉没有IPAD爽”的意思是“实体机的手感比不上IPAD”。再比如:

②长途汽车都是卧铺,比火车硬卧还要便宜一百多,也不比T字头的慢,也没觉得有什么安全问题。

如果把例②中的“不比”换成“没有”则如下:

③长途汽车都是卧铺,比火车硬卧还要便宜一百多,也没有T字头的慢,也没觉得有什么安全问题。

例③与例②语义则完全不同。例②的语义为“长途汽车”跟“火车硬卧”的速度差不多,不慢;例③的语义为“T字头”的“火车”速度更慢,虽然语法结构上没有问题,但是“比火车硬卧还要便宜一百多”与“也没有T字头的慢”语义矛盾,该句逻辑混乱。

由此可见,“不比”和“没有”虽然都是比较句的否定形式,但二者语义不完全相同,不能进行等义替换。

其实,“不比”是对“比”做出的形式上的否定,“不比”是一个词组,而“没有”一般认为是一个词。吕叔湘指出“没有”可用于比较,表示不及,并说明两个使用条件:一个是“没有+那么+形容词”,(比如:问题没有那么严重。/这里从来没有这么冷过。)另一个是“没有+名词+形容词”。(比如:我弟弟没有他弟弟聪明。/谁都跑得没有他快。/谁都没有他跑得快。)[1]这里仅谈及其“没有”表示的一个意义为“不及”,并没有涉及比较句的否定问题。考虑到比较句的否定问题,学界主要研究“不比”“没有”“不如”等相关表达形式,多认为“不比”是比较句形式上的否定,“没有”是意义上的否定。[2-4]学界对于“不比”的研究成果较多,多集中在对其语义的分析,如语义类型[5]、多义性动因[6]、语义特征[7]。而对于“没有”的研究成果并不多。学者多将“没有”与其他形式进行比较研究。徐燕青将“没有”“不像”归为一类,认为其比较类型相同,“没有”后形容词多为褒义词,与“不如”同义,“不像”后形容词多为贬义词,使用频率上“没有”类的比较句使用频率很低,“不像”略高[8]。蒋静从语义偏向和主观性的角度进行了研究,认为“没有”类的比较句语义偏向趋异,主观性最弱[9]。这些研究有助于我们认识比较句的两种否定形式,但并未从根本上解释清楚二者的语义差别以及使用条件。

近年来,学者研究视角更为广阔,从语言类型学的视角考察了差比句肯定否定形式不对称现象[10],从计量分析的角度对“不如”和“不比”句进行研究[11]。

本文拟深入讨论“不比”和“没有”的语义内涵,总结“没有”的分布情况,以期对汉语比较句的否定形式之“不比”和“没有”有一个更清晰、全面的认识,促进对外汉语教学。本文语料,除特别说明外,均来源于BCC和CCL语料库。

二、“不比”和“没有”的语义内涵

(一)“不比”句语义内涵

在现代汉语中,“X不比Y*Z”有如下表达:

从语义指向的角度来看,例④的“不”指向的是高,是对“高”的否定。这句话的意思是“跟李四相比,张三不高”,包含两种可能意义,可能是“张三跟李四一样高”,也可能是“张三比李四矮”。例⑤的“不”指向的是“大”,是对“大”的否定。这句话的意思是“跟那个教室相比,这个教室不大”,包含两种可能意义,可能是“这个教室跟那个教室一样大”,也可能是“这个教室比那个教室小”。

由此,可以看到,“不”并不是对表示比较的标记词“比”的否定,没有否定比较这个动作,而是对比较结果项的否定。在二者的比较中,对比较项结果的否定,否定的是某种差异结果。而否认某种差异结果,意味着另外两种情况存在的可能,即二者无差异或与之前比较的差异结果相反。这就能解释“X不比Y*Z”句型产生多义的原因。

很多语言差比句否定形式都是否定词紧邻比较结果项的,这种形式符合人类认知与人类语言共性。从肯定否定形式出发考察,汉语差比句否定形式中否定标记紧邻比较标记而非比较结果项,这一点跟我们调查的缅甸语、泰语、英语、印尼语、土耳其、越南语、韩国语刚好相反[10]。可见,否定词否定的是比较结果项,是一种无标记的表达方式,而汉语在这个意义的表达上是有标记的。这一点也能通过汉语作为第二语的学习者产生的偏误来印证,母语为韩国语、泰语、越南语、英语者都出现过错序偏误情况,即否定词紧邻比较结果项的。

在现代汉语中,“不”作为否定标记也不总是紧邻比较标记项,“不”与“比”之间还能插入成分,说明“不比”还没有凝固成一个词,还有“不一定+比”“不可能+比”这样的表达形式。比如:

⑥长江后浪,不一定就推得倒前浪,后浪也不一定比前浪大。同理,新人也未必就取代得了旧人,青蓝各有颜色。

⑦林树森谈起广州地铁说,80年代初,有人说香港的地铁简直像天堂一样,广州人羡慕得不得了,而到明年底我们就基本可以达到香港地铁的总长度了,而且水平不比他们的差。这说明,只要努力,我们不一定比人家的差。

例⑥“不一定”并不是否定“比较”这个行为,而是否定比较结果项“大”出现的可能性,有可能“后浪比前浪大”也可能“后浪跟前浪一样大”或“后浪比前浪小”,相对于“后浪不比前浪大”。例⑦“不一定”否定的也是比较结果项“差”,可能“我们比人家的差”也可能“我们和人家的一样”或“我们比人家的强”。 “不一定”否定的也是比较的结果。与“不比”相比,结论否定性较弱。

我们再来看一下“不可能+比”的使用情况:

⑧他们比我们早开盘都卖到这个价位了,我们不可能比他们低!

⑨即使我再怎么努力,我在你心里的位置都不可能比他的位置重要。

例⑧“我们不可能比他们低”蕴含两种意义,可能是“我们的价格比他们高”或者“我们的价格跟他们一样”,“不可能”否定的是“比他们价格低”的可能性。例⑨“我在你心里的位置都不可能比他的位置重要”同样蕴含两种意义,可能是“我在你心里的位置不如他的位置重要”或者“我在你心里的位置和他的位置一样重要”,“不可能”否定的是“比他的位置重要”。

我们可以看到,“不可能”不仅是对“比较”这个行为的否定,也是对比较结果的否定。与“不比”相比,对结论的否定性更强。

周小兵认为“不比”句是对前人所说话语的否定,是一种话语否定[3]。吴福祥认为“不比”句是对预期预设的否定[4]。本文赞同以上学者观点。

“不比”句存在的前提是“比”字句的存在。也就是说交际双方都明确肯定句形式表达的意义,已知一个比较结果,“不比”句是对这一已有结果的否定,就是对前人话语或预设的否定。

侯瑞芬指出“不”和“没”主要区别是语义上“性质否定”和“存现否定”的区别,可进一步抽象为主观否定和客观否定的区别[12]。在“不比”句中也能看到这样的情况。如:

⑩A:我是学姐,我请你吃饭吧。

B:你不比我大。(生活中真实语料)

例⑩中的“不”是对“大”的否定,反驳的是一般的预期。一般我们称比自己年级高的女性为“学姐”,按常理年级越高往往年龄越大。而B的回答是对这种已有预期的否定。例句中的“不”是对性质“(年龄)大”的否定。而对前人话语和预设的否定都是说话人要表达的语义功能,具有主观性。

上文⑥⑦用例也可变换为:

长江后浪,不一定就推得倒前浪,后浪比前浪大,也不一定。同理,新人也未必就取代得了旧人,青蓝各有颜色。

林树森谈起广州地铁说,80年代初,有人说香港的地铁简直像天堂一样,广州人羡慕得不得了,而到明年底我们就基本可以达到香港地铁的总长度了,而且水平不比他们的差。这说明,只要努力,我们比人家的差,不一定。

这里变换后的两个例句是对“后浪比前浪大”“我们比人家的差”这样的比较结果进行的否定,“不一定”表达的是表达者对这个结果的否定程度。

通过以上变换可以看出,“不一定+比”是对比较结果项的不确定性的表达,具有主观性。体现表达者反驳预设、前人话语等所持的委婉、相对客观的态度。再如:

B:人家不是芭蕾舞就是钢琴。

A:洋的不一定比中的好。

A′:洋的不比中的好。

“不可能+比”是对比较结果项出现的可能性的否定,文章(一)节中的例⑧⑨句可变换为:

他们比我们早开盘都卖到这个价位了,我们比他们低,不可能!

即使我再怎么努力,我在你心里的位置比他的位置重要,(都)不可能!

这两个变换后的例句中,“不可能”是对“我们比他们(价格)低”“我在你心里的位置比他的位置重要”这两种比较结果的否定,否定其结果存在的可能性。表达者的主观态度更强,表现出的主观态度更明确。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在否定前人观点时,这三个形式的否定态度等级,由弱到强为:不一定比<不比<不可能比。

(二) “没有”句的语义内涵

刘月华对于“没有”句的语义内涵做出了如下解释:一是表示比较事物性状的异同,“A有B这么/那么+形容词”等句式,二是表示比较性质、程度的差别和高低,形式包括“比”字句、“A没有B这么/那么……”,这里的“有”可以表达“达到了”某种基准[13]。

为更清晰地对比,我们将例④⑤换成“没有”,即:

张三没有李四高。

这个教室没有那个教室大。

那么变换后的这两个例句只有一种意义可能,即“张三比李四矮”“这个教室比那个教室小”。否定词“没”语义指向“有”,即:

我们再看以上例子,变换为肯定形式:

张三有李四高。

这个教室有那个教室大。

这里“张三有李四高”的意思是“张三和李四一样高”,是以李四的身高为比较基准,张三达到了这个基准。“这个教室有那个教室大”的意思是“这个教室和那个教室一样大”。这里的“有”是“达到”的意思。

“有”的否定形式“没有”表示“达不到”“不及”某种基准的意思,是对这一客观事实的描述。而“张三没有李四高”的意思是“张三不及李四的身高”“张三没有达到李四的身高基准”。“这个教室没有那个教室大”的意思是“这个教室的大小不及那个教室”“这个教室的大小没有达到那个教室的标准”。

可见,比较句的否定形式“没有”中的“没”否定的是比较标记“有”,表达的意思是“没有达到某一标准”,是对客观事实的描述,否定的是客观事实,所以使用“没”进行否定。注意,这里的客观事实指的是说话人认为的客观事实,表达的是一种客观的态度,并不一定是真正的事实。

“没有”句是基于比较某个被比较对象标准或人的心理认知标准的表达,是否定的表达,也是低于某种标准的表达,与“不及”“不如”语义相当。从语义指向的角度来说,“没”指向“有”。

三、“不比”“没有”句的结构形式

(一)“不比”句结构形式

1.X+不比+Y+adj

表示的是X与Y比较,在adj方面,X与Y差不多,甚至X超过Y。

2.X+不比+Y+adj+多少

表示的是X与Y比较,在adj方面,X与Y的程度略强一点点。

3.X+(一点也,并)不比+Y+adj

表示的是X与Y比较,在adj方面,X与Y相当,X完全没有超出Y。

以上3种情况可见,“X不比Y+adj”结构为基本结构,扩展结构“X不比Y+adj+多少”,这里的“多少”与“adj”结合紧密,表示X与Y两者比较后,“adj”相差的程度。另一扩展结构“X(一点也,并)不比Y+adj”,这里的“一点也”和“并”与“不”结合更紧密,表示的是X与Y两者比较后,“adj”相差的情况。

(二)“没有”句结构形式

1.X+没有+Y+adj

表示的是X与Y比较,在adj方面,X不及Y。

2.X+没有+Y+这么(那么、这样、那样)+adj

表示的是X与Y相比较,在adj 方面X达不到 Y的程度。加入了“那么”“这么”等,肯定Y具有adj这个特性,建立更接近说听双方心理认知标准,更形象、准确地表述其比较“标准”的程度。比如:

3.X+还(并、却)+没有+Y+ adj

表示X与Y比较,在adj方面,X不及Y,有否定预设的意味。比如:

4.X+远(远远)+没有+Y +adj

表示X与Y相比较,在adj方面,X不及Y的程度,强调的是不及标准的程度很高。比如:

5.X+没有+Y +V得+ adj

V得+ adj 这个结构往往表达的是一种状态补语,表示X与Y比较的是某个状态,相比较后,X没有达到Y的这种状态。

有时这个结构可以对举、连用,表达连续层近的比较。突出最后的被比较项及其与比较项比较后的结果。这也与汉语焦点后置相符。比如:

以上5种结构形式,说明“没有”能够与“那么”“这样”“远远”等表程度的词语共现,这些词语可以出现在“没有”之前,也可以出现在没有之后。也再次证明 “没有”表示“达不到”“不及”某种基准的意思,与表程度的词语共现时,表示“达不到”“不及”某种基准的程度,二者语义相容。另外“没有”也可以和表状态的补语共现,表示“达不到”“不及”某种状态。

四、“不比”“没有”的语用功能

否定结构往往表示反驳,一般语气强烈。“不比”和“没有”是对比较后的结果进行否定,语用功能各不相同。

(一)“不比”的语用功能

学界对“不比”的研究较多,语用功能也较为清晰,“不比”是对前人所说的话语、人们的预期的否定。[3-3]上文“不比”句的分布情况,更能说明这个问题。比如例句,前人所说的话或人们的预期是“近人对史学的定义比古人高明”,“不比”是对这个预期的否定,表示事实上没“高明多少”。例句,前人所说的话或人们的预期是“宋钦宗比他父亲强”,“不比”的意思是事实上没“强多少”。

(二)“没有”的语用功能

人们在交际过程中,为交际顺利进行,会维护交际双方的面子,会遵循礼貌准则。特别是在比较时,人们往往使用否定形式“没有”表达“不及”,而不会直接使用肯定形式说出不及的地方,表达的是委婉的语气,有缓和语气的作用。比如:

面子准则是以交际为前提的,包括交际双方。虽然为了礼貌、面子,降低自己抬高别人,但是这个降低也是在不伤害自己的自尊的前提下的。比如:

五、“不比”“没有”的对比分析

“不比”和“没有”同为比较句的两种否定形式,意义上二者并不完全等同。通过以上分析,可将二者差别对比如下表所示:

“不比”和“没有”差别对比表

由上表可知,“不比”“没有”在分布上有交叉,要以表达的需要为前提,结合具体语境,根据其语义内涵和语用功能,选择合适的词语。

六、 结论

比较是人类认知的重要方式之一,有多种形式表达,否定表达也是比较形式的一种,然而每种形式上的否定都表达着不同的涵义。“不比”句是最明显的形式上的否定,但“不比”并不是一个词,是“不+比”的词组,这个“不”虽然与比较标记“比”紧邻,但并不否定“比”,而是否定比较结果项,这一表达符合人类普遍认知,只不过汉语在形式上比较特殊,否定标记“不”与比较标记“比”紧邻,形成了“不比”句。“没有”句则是“没”否定的“有”这个比较基准,是对达到基准的否定,表示“不及”“达不到”的意思,还具有委婉的语用功能。

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教师从根本上了解了“不比”“没有”的语义内涵,再结合其语用功能和结构形式,才能更为清楚地讲授比较句的这两种否定形式,提高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前浪李四后浪
中国“后浪”
后浪与前浪
后浪,后浪
MQ-25:我就是后浪
后浪与前浪
后浪一浪浪大了
你追我赶
熟人就是这样变成陌生人的
李四超前
十日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