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联合生长抑素治疗急性胰腺炎临床疗效及对血清Th17/Treg细胞平衡变化的影响

2021-12-18 11:04姚超朱琦琦成向进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生长抑素胰腺胰腺炎

姚超,朱琦琦,成向进

(1.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中医科,江苏 南通 226000;2.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感染一科, 江苏 南通 226000;3.盐城市中医院重症医学科,江苏 盐城 224000)

急性胰腺炎是内科常见病,主要以胆道疾病、高脂血症、暴饮暴食所致,主要临床表现为上腹部疼痛、发热、黄疸、消化道出血等[1]。中医学中,急性胰腺炎属于“腹痛”“胃脘痛”等范畴,与脾、胃、肝、胆、肠等关系密切[2]。急性胰腺炎是发病急、进展快、病情凶险、并发症多的高危急症,重症者还伴有全身炎症反应、多器官功能衰竭等,病死率较高。辅助性T细胞17(Th17)/调节性T细胞(Treg)失衡与胰腺、胆道疾病的发生有关,且血清Th17/Treg细胞失衡可能在急性胰腺炎的发病中发挥重要作用[3]。目前,生长抑素是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一线药物,具有较强的胰腺内、外分泌抑制作用,临床疗效可靠,且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但远期效果及调节Th17/Treg失衡欠佳[4]。中药联合生长抑素治疗急性胰腺炎效果确切,可抑制Th17细胞分化,增强Treg细胞分化,促进机体Th17/Treg细胞平衡[5]。本研究旨在探讨中药联合生长抑素治疗急性胰腺炎临床疗效及对血清Th17/Treg细胞平衡变化的影响,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8年11月-2020年11月收治的78例急性胰腺炎患者,按随机数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9例。观察组,女16例,男23例;年龄26~75岁,平均(39.64±3.57)岁;病程2~46 h,平均(25.30±2.10)h;病情严重程度:重度5例,中度16例,轻度18例。对照组,女17例,男22例;年龄25~74岁,平均(39.53±3.42)岁;病程2~45 h,平均(25.15±2.05)h;病情严重程度:重度5例,中度14例,轻度20例。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胰腺外科学组制定的《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2014版)》[6]中相关诊断标准。中医诊断标准:参照《急性胰腺炎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7]中相关诊断标准。

1.3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符合上述中西医诊断标准;2)经腹部B超、CT检查确诊为急性胰腺炎;3)伴有急性、突发性上腹痛;4)近1个月内未接受相关药物治疗者;5)患者知晓本研究并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1)合并内分泌、血液、免疫疾病者;2)合并重要脏器功能衰竭者;3)激素及免疫抑制剂使用者;5)对本研究药物过敏者;6)认知障碍、精神障碍,无法配合治疗者;7)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

1.4 方法

2组入院后均予禁食、抗感染、胃肠减压、镇痛、营养支持、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基础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予生长抑素(北京双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4017,规格:250 μg)治疗,用法:每天1次,静脉注射,首次剂量为250 μg,将其加入50 mL生理盐水,以250 μg·h-1的速度进行微泵持续静脉泵入,在此期间更换微量泵时间在3 min以内,直至临床症状消失。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中药治疗,采用胰炎合剂,方药组成:黄连 10 g,大黄 12g,茵陈 30 g,肉桂 10 g,川芎12 g,赤芍 15 g,郁金15 g,柴胡 12 g,金钱草 30 g,香附12 g,川厚朴12 g,川楝子 15 g,芒硝10 g。每天1剂,水煎服,取药汁200 mL,分2次服用,每次经鼻饲管内注入100 mL,连续治疗1周。

1.5 观察指标

1)治疗效果:对比2组治疗效果。2)病情恢复情况:记录2组住院时间、开放饮食时间、血淀粉酶正常时间、排气恢复时间、腹痛消失时间。3)炎症因子:分别采集2组治疗前后空腹静脉血,离心取上清液,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白介素-6(IL-6),试剂盒均购自上海领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4)Th17细胞与Treg细胞的检测:分别抽取2组治疗前后空腹状态下外周静脉血,应用贝克曼Gallios流式细胞仪检测Th17细胞比率和Treg细胞比率。5)不良反应:记录2组眩晕、脸红、耳鸣、胃肠道反应发生情况。

1.6 疗效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8]评定临床疗效。实验室各项指标恢复正常,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影像学检查显示胰腺形态正常为治愈;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实验室各项指标恢复正常,影像学检查显示胰腺形态明显改善为显效;临床症状有所改善,实验室各项指标有所改善,影像学检查显示胰腺呈治疗后改变为有效;未达上述指标者为无效;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7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5.0统计软件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值检验。检验水准α = 0.05。

2 结果

2.1 2组临床疗效结果比较

见表1。

表1 2组临床疗效结果比较(n = 39)例

2.2 2组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见表2。

表2 2组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水平比较(±s,n = 39)pg·mL- 1

表2 2组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水平比较(±s,n = 39)pg·mL- 1

注:与治疗前比较,# 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时间IL-6TGF-β观察组 治疗前73.15±9.75 80.48±10.58治疗后58.68±8.12#△112.56±13.48#△对照组 治疗前73.05±9.72 80.63±10.62治疗后65.33±9.17# 103.64±12.43#

2.3 2组治疗前后血清Th17/Treg细胞平衡变化比较

见表3。

表3 2组治疗前后血清Th17/Treg细胞平衡变化比较(±s,n = 39)

表3 2组治疗前后血清Th17/Treg细胞平衡变化比较(±s,n = 39)

注:与治疗前比较,# 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时间Th17/%Treg/%Th17/Treg观察组 治疗前1.70±0.254.35±1.450.39±0.08治疗后1.22±0.30△7.20±1.05#△0.17±0.03#△对照组 治疗前1.68±0.234.40±1.470.38±0.09治疗后1.40±0.38# 6.23±1.23# 0.22±0.05#

2.4 2组病情恢复情况比较

见表4。

表4 2组病情恢复情况比较(±s,n = 39)d

表4 2组病情恢复情况比较(±s,n = 39)d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组别 排气恢复时间 开放饮食时间 腹痛消失时间 血淀粉酶正常时间 住院时间观察组 2.32±1.02# 6.28±1.35# 3.25±1.12# 3.82±1.05# 11.35±2.40#对照组 4.35±1.258.42±1.465.57±1.545.74±1.62# 14.65±3.26

2.5 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发生胃肠道反应3例,头晕2例,脸红1例,耳鸣1例;对照组发生胃肠道反应2例,头晕1例,脸红1例。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7.95%,7/39)与对照组(10.26%,4/3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急性胰腺炎是由多种病因引起胰腺组织内胰酶被激活释放出炎症介质和血清细胞因子,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引起胰腺组织出现水肿、出血,甚至坏死,从而诱发全身炎症反应和多器官功能障碍[9]。Th17细胞和Treg细胞是一组具有免疫抑制功能的T淋巴细胞亚群,有助于调节免疫和抑制特异性T细胞免疫应答,从而控制胰腺炎症[10]。急性胰腺炎发病急、进展快、病情重,若未及时得到有效治疗,易造成死亡,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因此,给予患者正确有效的治疗方案已成为医学界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生长抑素是一种环状多肽,可有效抑制胃肠分泌和胰腺内、外分泌,已广泛应用于急性胰腺炎的治疗[11]。

中医学认为急性胰腺炎主要病机是由外邪侵袭、情志不舒、饮食不节、肝气郁滞等致使湿热积滞中焦而发病,故针对该病应以清热解毒、行气止痛为治疗原则[12]。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病情恢复情况、炎症因子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与相关研究[13]结果一致。可见中药联合生长抑素治疗急性胰腺炎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炎症反应。本研究中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说明生长抑素能有效抑制生长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以及胰腺内、外的分泌,还能降低并发症。观察组联合中药治疗并未增加不良反应,表明二者联合用药安全。胰炎合剂为参照《金匮要略》中“大柴胡汤”进行加减化裁所得,方中黄连可清热燥湿、解毒泻火;大黄可活血祛瘀、泻下攻积;茵陈可抗炎、降压、清热利湿;肉桂可温补肾阳、调经养血;川芎可祛风止痛、活血行气;赤芍可清热凉血、散瘀止痛;郁金可活血止痛、理气解郁;柴胡可疏肝利胆、清热散火;金钱草可清热解毒、利湿退黄;香附可调经止痛、理气解郁;川厚朴可降逆平喘、行气消积;川楝子可疏泄肝热、行气止痛;芒硝可清火消肿、泻热通便。诸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温补肾阳功效[14]。现代药理学证实,中药胰炎合剂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炎症反应,提高机体免疫能力,减轻生长抑素不良反应[15]。因此,二者联合治疗临床疗效显著。本研究应用的中药联合生长抑素通过下调IL-6水平,上调TGF-β水平,促进Treg细胞分化,抑制Th17细胞的分化,调节Th17/Treg细胞平衡,恢复机体免疫稳态,最终达到治疗目的。

综上所述,中药联合生长抑素治疗急性胰腺炎效果显著,能有效调节血清Th17/Treg细胞失衡状态,降低炎症反应和不良反应发生率。

猜你喜欢
生长抑素胰腺胰腺炎
奥美拉唑、血凝酶联合生长抑素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
奥美拉唑联合生长抑素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及对止血成功率的影响
孕期大补当心胰腺炎
18F-FDG PET/CT显像对胰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生长抑素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分析
生长抑素治疗肠梗阻的临床研究
哪些胰腺“病变”不需要外科治疗
18例异位胰腺的诊断与治疗分析
急性胰腺炎致精神失常1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胰腺炎5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