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颈腰同治”理论温针灸疗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椎动脉血流速度及颈椎功能的影响

2021-12-18 11:04吴树钦林冬莉郑谅谢更钟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针灸疗法根型椎动脉

吴树钦,林冬莉,郑谅,谢更钟

(1.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广州 510405;2.汕头市中心医院针灸科,广东 汕头 515031;3.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广州 510405;4.深圳市罗湖医院集团湖景社康中心全科,广东 深圳 518000)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颈椎病的常见类型之一,其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颈部疼痛、沉重及酸胀等,并伴有不同程度的颈部活动障碍,严重影响患者颈椎功能[1-2]。目前,临床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多以常规对症治疗为主,无法满足患者临床需求[3]。中医将神经根型颈椎病归属于“骨痹”“颈痛”等范畴。研究[4]认为肝肾亏虚、精髓不充、经脉闭阻、气滞血瘀而致气血运行不畅为该病发病主要病因,故中医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当以疏经活络、通调气血为主。常规颈部穴位温针灸疗法虽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颈部症状,但部分患者病情易出现反复发作,疗效欠佳。“颈腰同治”理论温针灸疗法是基于脊柱力学平衡、生理解剖、经络循行等角度提出的一种新方法,临床多用于治疗经脉闭阻、气滞血瘀等病症[5]。本研究选取8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进行随机研究,旨在为临床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8月-2020年8月我院收治的8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22~65岁,平均(42.68±5.25)岁;病程1~6年,平均(3.46±1.05)年;体质量指数(BMI)19 ~25 kg·m-2,平均(22.61±0.25)kg·m-2。对照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24~67岁,平均(42.72±5.27)岁;病程1~8年,平均(3.52±1.06)年;BMI 19~24 kg·m-2,平均(22.58±0.27)kg·m-2。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本试验设计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并批准。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1)西医诊断标准参照《现代颈椎病学》[6],且均经影像学检查确诊者;2)中医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7]中的气滞血瘀证型;3)能够积极配合治疗者;4)对本研究知情同意,且临床资料完整者。

1.2.2 排除标准1)对温针灸存在相关禁忌证者;2)近2周内服用过止痛药物、非甾体消炎药、肌肉松弛药及抗抑郁药治疗者;3)伴有颈椎骨质疏松、颈椎骨折、脱位及颈椎外科手术史者;4)凝血功能及心、肝、肾等重要器官严重障碍者;5)合并严重恶性肿瘤、血液系统疾病及自身免疫性疾病者;6)妊娠期及哺乳期妇女;7)伴有精神、意识及认知障碍者等。

1.3 治疗方法

治疗组给予基于“颈腰同治”理论温针灸疗法进行治疗。取穴:颈部取百劳、风池、天牖、完骨、天柱、阿是穴(包括压痛点、触诊有条索状物或硬结处),腰部取夹脊穴、气海俞穴、大肠俞穴。操作:指导患者取俯卧位,常规消毒所选穴位皮肤,根据患者胖瘦情况及不同部位,予以0.30 mm×40 mm一次性毫针(吴江市云龙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各穴直刺15~20 mm,得气后行平补平泻手法,以患者能忍受、局部出现酸胀感及医者手下出现沉紧感为宜;在腰部大肠俞、颈部风池、天柱上行温针灸疗法,取艾条(长1.50 cm)插入针柄,点燃下端,并于温灸穴位下放置纸垫,以防止艾火、艾渣掉落烫伤患者,其余穴位留针30 min后出针,而后予以消毒干棉球压迫针刺部位,以预防出血。对照组给予常规颈部穴位温针灸疗法进行治疗。取穴:颈部取穴同治疗组操作:除不在腰部穴位行温针灸疗法外,其余操作同治疗组。2组均隔天治疗1次,3次/周,共持续治疗4周。

1.4 观察指标

1.4.1 疗效治疗4周后,按照《中医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8]与《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9]评估2组疗效。临床控制:患者经治疗后颈部活动功能恢复正常,无疼痛症状、压痛点及其他异常体征;显效:患者经治疗后颈部活动功能基本恢复正常,疼痛症状、压痛点及其他异常体征均明显改善;有效:患者经治疗后颈部活动功能有所改善,疼痛症状、压痛点及其他异常体征部分消失或改善;无效:患者经治疗后颈部活动功能、疼痛症状、压痛点及其他异常体征均无明显改善或加重。总有效率=(临床控制+有效+显效)例数/总例数×100%。

1.4.2 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情况治疗前、治疗4周后,按照《颈椎病临床评价量表的信度与效度研究》[10]评估2组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情况,包括皮肤感觉减退(0~4分)、上肢麻木(0~4分)、颈肩背痛(0~4分)、肌肉压痛和紧张度(0~4分)4项,评分越高说明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越差。

1.4.3 椎动脉血流速度治疗前、治疗4周后,予以EMS-9WA超声经颅多普勒血流分析仪(深圳市德力凯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测量2组收缩期峰流速、舒张期末峰流速。

1.4.4 颈椎功能治疗前、治疗4周后,采用标准Bor-den法[11]测量2组颈椎活动度(C2和C7椎体下缘夹角的差值)、颈椎曲度(C3上缘和C7下缘切线夹角)。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例(%)表示,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临床疗效结果比较

见表1。

表1 2组临床疗效结果比较(n = 40)例

2.2 2组治疗前后椎动脉血流速度比较

见表2。

表2 2组治疗前后椎动脉血流速度比较(±s,n = 40)cm· s- 1

表2 2组治疗前后椎动脉血流速度比较(±s,n = 40)cm· s- 1

注:与治疗前比较,# 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时间 收缩期峰流速 舒张期末峰流速治疗组 治疗前38.01±5.2720.21±3.21治疗4周后49.43±6.33#△28.70±4.77#△对照组 治疗前37.95±5.2320.18±3.17治疗4周后41.50±5.28# 22.50±4.33#

2.3 2组治疗前后颈椎功能比较

见表3。

表3 2组治疗前后椎动脉血流速度比较(±s,n = 40)

表3 2组治疗前后椎动脉血流速度比较(±s,n = 40)

注:与治疗前比较,# 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时间 颈椎活动度/(°)颈椎曲度/mm治疗组 治疗前4.41±0.8837.08±5.21治疗4周后9.07±1.25#△47.55±5.67#△对照组 治疗前4.43±0.8636.93±5.18治疗4周后6.23±0.71# 40.29±4.52#

2.4 2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情况比较

见表4。

表4 2组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情况比较(±s,n = 40) 分

表4 2组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情况比较(±s,n = 40) 分

注:与治疗前比较,# 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时间 皮肤感觉减退 上肢麻木 颈肩背痛 肌肉压痛和紧张度治疗组 治疗前1.15±0.622.57±1.302.41±0.382.56±0.33治疗4周后0.05±0.21#△0.67±0.85#△0.16±0.21#△1.03±0.09#△对照组 治疗前1.18±0.652.59±1.352.44±0.422.58±0.35治疗4周后0.23±0.45# 1.25±1.06# 1.02±0.77# 1.59±0.21#

3 讨论

研究[12-13]显示,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发病率占颈椎病发病的50%~60%,且呈逐渐递增趋势。本研究采用基于“颈腰同治”理论采用温针灸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通过针刺患者百劳、天牖、完骨可发挥舒经活络之功效,针刺阿是穴具有缓急止痛之功效,针刺夹脊可调节脏腑、舒经活络,针刺气海俞穴可益气补血,并对患者大肠俞穴、风池、天柱上施以温针灸疗法,可有效调理机体脏腑气机,发挥消寒散瘀、通利关节、固本强筋的良好功效,进而有助于改善患者颈部临床症状[14]。本研究中发现,治疗组治疗4周后的皮肤感觉减退、上肢麻木、颈肩背痛、肌肉压痛和紧张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而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进一步说明基于“颈腰同治”理论温针灸疗法可明显改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有利于提高疗效,与既往研究[15]结果相符。

本研究发现,治疗组治疗4周后的收缩期峰流速、舒张期末峰流速、颈椎活动度、颈椎曲度均高于对照组,提示基于“颈腰同治”理论温针灸疗法可明显改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椎动脉血流速度及颈椎功能,有利于改善病情。研究[16-17]发现,“颈腰同治”理论温针灸疗法中通过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腰部大肠俞穴、颈部风池穴、天柱穴上施以温针灸疗法,可起到疏通经络气血,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的作用,进而有利于改善患者椎动脉血流速度;同时可有效松解腰部、颈部肌肉紧张,恢复并纠正脊柱生物力学平衡,可有效改善患者颈椎功能。林咸明等[18]指出,采用温针灸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可有效改善患者颈椎功能,与本研究结果相符。

综上所述,基于“颈腰同治”理论温针灸疗法可明显改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椎动脉血流速度及颈椎功能,进而有利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疗效显著。

猜你喜欢
针灸疗法根型椎动脉
8种针灸疗法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网状Meta分析
中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探究
超声诊断右侧椎动脉罕见变异1例
便秘不想吃药?试试针灸疗法
针灸疗法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手术治疗
推拿配合热敷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89例
三针刺配合直旋扳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110例
针药结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32例
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3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