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213铝土矿区槽房湾—梅子沟段地质特征及控矿条件

2021-12-20 21:23胡乐宇
西部资源 2021年3期
关键词:铝土矿

胡乐宇

摘要:本文研究表明:贵州213铝土矿区槽房湾—梅子沟段的主要赋矿层位为下石炭统九架炉组,可分为低铁低硫型铝土矿和高硫型铝土矿两大类型,矿体多呈似层状、层状分布;矿石矿物成分以一水硬铝石和水云母为主,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可用于研磨料、高铝水泥、氧化铝等原材料;矿体分布规律受古地理环境影响较为明显,矿体受控于古构造、古地理古气候、古地貌、物源和盖层等条件。

关键词:铝土矿;槽房湾—梅子沟段

1.矿区地质概况

1.1地层

矿区出露地层依次为:①中上寒武统娄山关组(∈2-3ls),为一套深灰-浅灰色薄-厚层块状白云岩夹少量泥质白云岩、角砾状白云及燧石团块;②下奥陶统桐梓组(O1t),岩性为生物碎屑白云岩、绿色粘土岩等;③下石炭统九架炉组(C1jj),为一套杂色粘土岩、粘土页岩、铝土岩等,是主要的含矿层位之一;④上二叠统栖霞组(P2q),为深灰色厚层状细晶灰岩;⑤上二叠统茅口组(P2m),为浅灰、深灰色中厚层状细石灰岩夹泥质条带,局部夹燧石团块;⑥第四系(Q),分布较广,主要为黄、褐黄色残坡积亚粘土,夹大小不等的硅质岩、灰岩、白云岩,铝土矿(岩)等砾石。

1.2构造

矿区位于团溪向斜以西的两路口背斜西翼和后槽向斜南西扬起端,受后期断裂构造破坏,地层零乱。根据构造展布方向等可分为四组:①北东向构造,为矿区的主要断裂,规模较大,与后槽向斜轴向大体一致,对矿体起破坏作用;②北西向构造,规模相对小,长约0.3km~1km,走向280°~345°;③近东西向构造,规模较小,倾向南;④近南北向构造,矿区东部,长度约800m,走向20°~340°,倾向290°~250°;倾角75°~85°。垂直断距约7m~20m。

2.矿床地质特征

2.1矿体特征

矿区初步圈定矿体7条,单个矿体长度33m~169m;宽度为21m~201m,矿体规模均为小型,其特征如下:

(1)C1矿体(主要矿体):分布在羊皮坎一带,呈北西—南东向展布,矿体呈似漏斗状产出,长约169m,宽约201m;矿体埋深为6.00m~97.00m,平均埋深38.93m;在横向上东部埋藏较浅,西部埋藏较深,南部埋藏较浅,北部埋藏较深,总体上与地层产状呈正相关。矿体厚度0.60m~30.89m,平均厚度7.80m;矿石品位Al2O3为50.72% ~70.54%,平均61.15%;A/S值为1.83~13.09,平均5.01。

(2)C2矿体:位C1矿体以东100m,为一独立矿体,呈北西—南东向展布,长约44m,宽约45m;矿体埋深为40.18m,矿体厚度30.90m,矿石品位Al2O3为71.87%,A/S值为8.03,呈单漏斗状产出。

(3)C3矿体:呈北西—南东向展布,形态简单,似椭圆形,长约100m,宽约39m;矿体埋深为32.00m~50.59m;矿体厚度0.94m~2.75m,平均厚度1.85m;矿石品位Al2O3为58.34%~68.49%,平均60.93%;A/S值为3.12~7.79,平均4.31。矿体呈似漏斗状产出,结构总体较简单,区内铝土矿层一般为1层~2层。

(4)C4矿体:矿体形态简单,呈北西—南东向展布,似椭圆形,长约45m,宽约86m;矿体埋深为31.90m~38.53m。矿体厚度4.14m~4.42m,平均厚度4.28m;矿石品位Al2O3为59.51%~61.15%,平均60.30%;A/S值为3.63~3.72,平均3.67。矿体呈长条形的似漏斗状产出,结构总体上较简单,区内铝土矿层一般为1层~2层。

(5)C5矿体:矿体形态简单,呈北西—南东向展布,似椭圆形,长约87m,宽约50m;矿体埋深为70.77m~131.44m。矿体厚度2.89m~8.40m,平均厚度4.94m;矿石品位Al2O3为53.16%~63.49%,平均58.16%;A/S值为2.56~4.64,平均3.62;矿体呈长条形的似漏斗状产出,矿体结构总体上较简单,区内铝土矿层一般为1层~2层。

(6)C6矿体:矿体呈北西—南东向展布,形态简单,似椭圆形,长约94m,宽约45m;矿体埋深为65.42m~70.48m。矿体厚度1.35m~1.74m,平均厚度1.55m;矿石品位Al2O3为62.56%~62.76%,平均62.67%;A/S为4.04~4.92,平均4.42。矿体呈似漏斗状产出,总体结构较简单,区内铝土矿层一般为1层~2层。

(7)C7矿体:位于C1号矿体南端浅部,地表为见矿露头控制,总体走向与地层走向一致,形态简单,长约44m,宽约148m;矿体埋深0m~3.85m,适合于露天开采。

综上所述,区内铝土矿主要赋存于下石炭统九架炉组(C1jj)的中上部,层位较稳定,产状平缓,总体呈北西—南东向展布,倾角9°~15°;矿体(矿层)产状大致与围岩产状相一致。矿体在平面上的分布不连续,C1号矿体为勘查区内主矿体,分布范围最大。矿体形态、大小、厚度及品位依附于基底古岩溶洼地的形态大小,往往在基底岩溶低洼处矿层厚度大,连续性好,层数增多,且矿石质量亦佳,凸起处或相对凸起区厚度变薄,成单层矿体,矿石品位低,或无矿形成无矿“天窗”(图1)。

2.2礦石成分

矿石中矿物组分主要为:①一水硬铝石,为矿区内铝土矿最主要的矿石矿物,呈白、灰白、灰黑、淡兰、黄褐等颜色,斜方晶系,矿物晶形常呈短柱状薄板状、板状、柱状及粒状,多为显微晶、隐晶状,少数呈凝胶状;②水云母,矿物无色透明或呈淡绿色,片状、鳞片状或纤维状,少数呈针状、蠕虫状;③高岭石,呈无色,白色及绿色,粒度细小,呈粒状、片状、蠕虫状等;④绿泥石,有鳞绿泥石、铁绿泥石、鳞绿泥石,所有绿泥石均呈片状、叶片状、放射状及粒状;⑤黄铁矿,晶体呈立方体,长方体,属不透明的金属硫化物。

矿石中主要成分为Al2O3、SiO2、Fe2O3、TS,其含量变化为:①Al2O3含量一般为51.5%~74.26%,少数土状铝土矿石高达80%以上,少数致密状铝土矿石含量较低,主要赋存于一水硬铝石中,其次呈铝硅酸盐的形式赋存于粘土矿物中;②SiO2含量一般为3.76%~22.43%,土状矿石含量较低,少数土状铝土矿石中可小于0.4%~5%,致密状和碎屑状矿石较高,少量可达15%~25%,高铁铝土矿石中SiO2一般在15%以下,主要呈铝硅酸盐赋存于粘土矿物中;③Fe2O3含量一般在5%以下,高铁铝土矿中最高者达30.79%,主要要赋存于赤铁矿、菱铁矿、绿泥石、黄铁矿及褐铁矿等矿物中;④TS含量一般为0.02%~2.58%,平均0.218%,主要赋存于黄铁矿中;⑤铝土矿矿石各化学成分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Al2O3与SiO2、Fe2O3成负相关性,A/S成正相关性;SiO2与A/S成负相关性,与Fe2O3也明显成负相关性;⑥各化学成分在矿床中分布规律是:剖面上矿层中部Al2O3、A/S高,SiO2、Fe2O3低;下部和上部Al2O3、A/S低,SiO2、Fe2O3高;平面上地表Al2O3、A/S高,深部TS高,SiO2一般略高;矿体厚度大,Al2O3、A/S高,SiO2、Fe2O3低,厚度薄,Al2O3、A/S低,SiO2、Fe2O3高,矿石品位与矿体厚度成正比。

2.3矿石组构

矿石结构主要为碎屑状结构,其次为豆鲕状结构和晶粒结构。其中,碎屑状结构为矿区内最主要结构类型,有碎屑和胶结物两部分组成,粒径一般0.005mm~2mm,碎屑主要由铝矿物组成,有时伴有鲕绿泥石和铁矿物,个别由铝矿物、绿泥石单独组成;豆鲕状结构是矿区内仅次于碎屑结构的重要结构,由豆、鲕粒混杂堆积形成,以<0.25mm为主,具有核心和有1层~6层同心层,尤以1层~3层最为常见;晶粒结构镜下呈泥晶、粉晶一泥晶、隐晶和显微晶粒结构等,其成分由自形、它形粒状一水硬铝石组成,粒度0.001mm~ 0.005mm。

矿石构造主要有块状、土状斜交层理及藻铝叠层石构造。其中,块状构造由一水硬铝石堆积为厚度大于0.5m形成的构造,其内无明显的细层区分,是矿区内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土状构造仅分布于地表或接近于地表部位,是矿石经强烈风化杂质被淋滤溶蚀[1],矿石表面粗糙、结构疏松、易碎、无层理,呈土状或半土状具有晶间或多孔状,主要由一水硬铝石组成,伴有少量的粘土矿物,常见于低铁低硫型矿石。

2.4矿石自然类型

根据矿内铝土矿矿石结构构造特征,将其划分为碎屑状、鲕豆状及致密状铝土矿三种自然类型,以碎屑状为主、豆鲕状和致密状次之。碎屑状矿石一般分布在矿体顶部,致密状矿石分布在矿体的边缘和矿体顶底部。矿石质量以碎屑状为主、豆鲕状质量为佳,致密状矿石较差。工业类型:主要为低铁铝土矿石,少量高铁铝土矿石,高铁铝土矿石所占比例为4.7%~9.4%,高硫铝土矿石极少。高铁铝土矿一般分布在矿体的边缘,或呈孤立状,在矿体深部呈插花状出现。

(1)低铁低硫型铝土矿:矿石颜色灰白,浅灰色,以中高铝、中低硅、低铁,中高铝硅比为其特征。杂质矿物以高岭石为主,Al2O3含量一般大于55%,A/S一般>5,Fe2O3<15%,TS<0.7%。这类矿石习称“白矿”,分布较广,相应的矿石自然类型为碎屑状和致密状铝土矿,是矿区内矿石最主要的工业类型。(2)高硫型铝土矿:矿石以中高铝,中低硅、高硫、中及高铝硅比为其特征。杂质矿物以硫、硅矿物为主。Al2O3含量47.77%~75.46%,A/S一般大于5,Fe2O3<15%,TS>0.7%。这类矿石在诸矿体内均可见及,但分布范围很局限,在平面上多呈插花状分布。矿石中硫矿物—黄铁矿呈星点状、结核状,是矿区矿石较多的工业类型;区内多数矿体为高硫型铝土矿。

3.控矿条件分析

(1)古构造条件。缓慢上升的加里东运动,使遵义地区隆升为陆,基底岩层长期遭受风化,由于加里东运动不强烈,致使风化物质得以完整保存下来,这是铝土矿成矿的古构造条件。(2)古地理古气候条件。根据古地磁资料,该区当时处于北纬8°12′的赤道附近的低纬地区,气候特点为热带雨林、炎热和充沛雨水,从而为铝土矿形成的风化作用提供了良好的古地理古气候条件[2]。(3)古地貌条件。加里东运动的缓慢上升,使遵义地区的基底地层下奥陶统桐梓组(O1t)—湄潭组(O1m)或寒武系娄山关群(∈2-3ls)长期遭受风化剥蚀而形成准平原化地貌,准平原化地貌中形成了大小不等、深浅不一的如干个漏斗、溶沟、溶槽、盆地[3],为铝土矿含铝岩系的保存提供了良好的古地貌条件。(4)物源条件。加里东运动期间,遵义地区的大厚度裸露岩层下奥陶统桐梓组(O1t)—湄潭组(O1m)粘土岩、页岩Al2O3含量比较高,为铝土矿含铝岩系或铝土矿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物源条件。另外,寒武系娄山关群(∈2-3ls)泥质白云岩、白云岩,虽然Al2O3含量低,但是厚度具大,也为铝土矿含铝岩系或铝土矿的形成提供了一定的物源条件。(5)盖层条件。铝土矿含鋁岩系或铝土矿形成之后,经历了梁山期或栖霞期长期的迅速海侵过程,为铝土矿含铝岩系或铝土矿的保存提供了足够的盖层条件。

参考文献:

[1]周玲玲,汪小勇.贵州省中部某铝土矿地质特征及成因浅析[J].西部资源, 2018(02): 38-40.

[2]杨涛,黄波,朱和书,马力克.贵州省沉积型铝土矿“移硅沉铁富铝”成矿模式探讨[J].矿产与地质, 2020, 34(04): 696-703.

[3]鲍淼,林权富,朱斗圣.贵州省黔北地区铝土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模式探讨[J].西部探矿工程, 2020, 32(06): 123-127.

猜你喜欢
铝土矿
贵州省铝土矿采坑地质环境问题分析及恢复治理方法探讨——以清镇市麦格乡大青树铝土矿采坑为例
国内外铝土矿拜耳法氧化铝溶出对比分析
W2018078 马来西亚延长铝土矿出口禁令至2018年底
河南省铝土矿的勘查现状及找矿前景
原子吸收测定铝土矿中锰的方法探究
贵州省探明两个大型铝土矿储量或达5400万t
CSAMT法在隐伏铝土矿探测中的应用研究
贵州省务正道铝土矿床矿物学特征
采场内矿柱回收新技术在铝土矿中的应用
铝土矿山平巷施工中的管棚超前支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