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块匾和它背后活捉东陵大盗的故事

2021-12-20 11:15赵倡文
新天地 2021年11期
关键词:毛孩功臣战士

赵倡文

6月中旬,河南省沁阳市文史爱好者都屏君在电话中问我道:“沁阳市西向镇一街老英雄刘毛孩的‘人民功臣’金匾复制好了,在6月25日在英雄后人家里举行揭牌仪式,你有没有时间参加?”

朋友的话,一下子让我回忆起10年前的一件往事。

2011年7月的一天,都屏君告诉我,他在为沁阳市政协搜集文史资料时,意外地了解到一条线索:沁阳的一等功臣刘毛孩在解放战争中曾活捉了东陵大盗孙殿英,当时的沁阳县政府还敲锣打鼓把“人民功臣”的大匾挂到了他家的门楼之上。问我有没有兴趣来一起进一步探索实情。

都屏君进一步介绍,刘毛孩又叫刘崇福,生于1920年2月26日,1946年6月参军入伍,1950年3月复员,曾参加过淮海战役、渡江战役。1947年,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河南汤阴县时,他亲自带人活捉了国民党新编第三纵队司令员孙殿英,荣立一等功,被上级部门授予军功章和“人民功臣”金匾。2001年1月15日因病逝世。

都屏君说的是否可靠呢?于是我查阅了一些资料。有资料显示,孙殿英是在1947年5月1日,在刘邓大军发起的汤阴战役总攻中被俘获的,当彻夜未眠的毛泽东同志得知活捉了孙殿英时,曾欣慰地说:“这下我该睡着觉了。”

那么,究竟是谁活捉了孙殿英呢?关于这一点,史料没有明确的记载。在2009年《现代快报》曾报道说,是晋冀鲁豫野战军第六纵队十八旅五十三团的一名营支部书记和一名连长活捉了孙殿英。不过,我认为这一说法颇有值得商榷的地方:一是连长作为军事主官,不可能一个人随意地脱离部队;二是俘获孙殿英时,孙正在设在地堡里的指挥部中,周围都是他的部队,战斗仍在进行,两个人不可能不费一枪一弹就轻而易举地让敌人从地堡里走出来;第三,也是最关键的一点,讲述人虽然是老革命,也参加了那场战斗,但具体抓获的细节他也只是事后听说,有没有以讹传讹的成分在里面也未可知。最好的办法就是我们深入进行采访挖掘,以还原真实的历史。

于是,我便在这一年的7月24日,与都屏君一起驱车来到西向镇一街走访。也是在这一天,我见到了刘毛孩的遗孀陈爱花和她收藏的那块残缺的“人民功臣”匾。

上午10点左右,我们见到了陈爱花老人。她虽已77岁,但身体还比较硬朗。提起老伴刘毛孩,她的精神顿时为之一振,滔滔不绝打开了话匣子。

她说,刘毛孩比她大12岁,两个人都是西向村的人。当年她曾亲眼看着沁阳县政府把“人民功臣”匾挂到刘毛孩家,所以当刘毛孩复员回家,有人上门提亲时,她想都没想就答应了下来。老人说:“人家是英雄,是功臣,找这样的人,我巴不得呢。”

談起婚后的生活,老人说:“由于刘毛孩在战争中落下了严重的伤病,跟着他可吃苦了。”陈爱花回忆说:“他有严重的胃病,每天吃不进饭,总是吐个不停。问他是怎么得的病,他说,那时打仗,有时被敌人包围,几天都吃不上饭饿的。1971年,他的胃病太严重了,折磨得他痛不欲生的,在县人民医院做过手术后,才又活了那么多年。”

作为战斗英雄,刘毛孩从来不向组织张嘴要救助。土改时分的两间瓦房由于常年失修,漏雨严重。20世纪80年代房子倒塌了,存放军功章的包袱被埋在山墙之下,“人民功臣”的匾额也因雨水浸蚀掉了下来,就这样,老英雄也没有向组织申请过救济。

刘毛孩还从不主动向别人讲述自己的战斗故事。街坊邻居听到的故事,大都是与刘毛孩一起劳动,或外出卖生姜,晚上住在旅店里闲来没事,经再三要求所听到的。

陈爱花没有念过书,在她的脑海里没有具体的年代记忆,有的只是“我们结婚时”“二三十年前”这些大致的概念,就连老英雄哪年做的手术,她也记不清,只记得那年他们的大孩子已经18岁了。不过,陈爱花还始终保留着那块“人民功臣”匾额。

当我们提出要看看这块匾时,陈爱花从自己的床底下拽出个编织袋。我们小心翼翼从编织袋里掏出那几块木板,把它们放在地上拼到一起,“人民功臣”四个大字依稀可见。遗憾的是年月日已残缺不全,老人说:“那块匾被雨水沤糟了,摔下来时摔碎了。他去世以后,我就一直保存着这块匾,一直放在自己的床下边。”

我们问陈爱花,老英雄在世时,给她讲没讲过自己是如何亲手抓住孙殿英的?陈爱花老人回答,老英雄也是后来才知道自己抓的是“水殿英”。陈爱花不知道孙殿英是谁,只知道他是个大官,丈夫也因此而成为人民功臣。我们说是“孙殿英”,老人还一直用沁阳方言说“水殿英”。

当帮着陈爱花老人小心翼翼地把这残缺的匾额装好放进室内时,我心里充满了惆怅,既为老英雄的淡泊,又为这块“人民功臣”匾的残缺。

采访完陈爱花老人后,都屏君又用一个多月时间,认真采访了刘毛孩的长子刘安稳、次子刘小电和西向镇一街的部分干部群众,从他们的记忆中不但一点点还原了刘毛孩老英雄当年给他们讲述的活捉孙殿英的经过,而且也帮人们解开了《现代快报》所报道的“营部书记和一名连长活捉孙殿英”而产生的疑团,那就是刘毛孩活捉了孙殿英后上交给了连长。

1947年4月初,解放河南汤阴县城的战斗打响时,刘毛孩已是参战部队晋冀鲁豫野战军第六纵队十八旅五十三团七连一排排长,任务是在汤阴县城外围设伏,以堵截、消灭那些企图逃跑的敌人。

5月1日晚6时,总攻开始了,一阵炮火过后,先头部队炸开城墙,以摧枯拉朽之势一举攻破了汤阴城,敌军仓皇逃窜。

刘毛孩在连长的带领下,一路追击逃跑之敌来到了石家庄村。这时天已接近黎明,他们爬上围墙向村里望去,隐隐约约看见敌人在慌乱地走动。由于敌情不明,他们不敢轻易靠近。

在观察中,刘毛孩他们发现村里的一角有个坟墓状的地堡,里边还引出许多电话线,有几个当官模样的人出出进进。由此,他们判断这可能是敌人的一个指挥所。

此时,营长还没有带人跟上来,刘毛孩他们人又比较少,怎么办?可别让敌人跑了。正在连长犹豫时,刘毛孩说:“别等了,再等敌人就要跑了,咱们去端掉它吧。”

他们跳过墙头,向地堡靠近。突然枪声大作,他们被发现了,几个战士倒在血泊之中。偷袭不成,他们立马改为强攻,刘毛孩在火力的掩护下接近了地堡,他奋力向地堡里扔进两颗手榴弹,敌人的火力顿时哑了。

战斗出现了短暂的宁静,龟缩在地堡里的敌人不敢露头。战士们喊:“缴枪不杀。你们被包围了。放下武器,解放军优待俘虏。”喊了几声不见回音,刘毛孩急了,又喊:“再不出来就扔手榴弹了。”还不见动静,刘毛孩拿了一颗手榴弹丢了进去,战士们也都跟着向里打了几枪。

还不见动静,刘毛孩主动请缨,要带着战士下去看看情况。他要过连长的手电筒,正要进去,连长一把抓住他,将自己的短枪压满子弹,换下了刘毛孩手中的长枪。

刘毛孩带着6名战士顺着地堡的台阶摸索着下去了,地堡里黑洞洞的,火药味很浓。他和战士们紧贴洞壁,弓着腰一步一步向里行进。为了安全,刘毛孩左手握着手电筒向左伸开平举出去,然后再突然摁亮。借着亮光,他们发现这是个地道,里面有上坡、下坡、拐弯、岔道。他们走走停停,手电也忽明忽灭。刘毛孩叮嘱身后的战士:“敌人一开枪,你们就集中射击。”

他们爬上一个高台,突然一发子弹朝着手电的亮光打了过来,幸亏手电离身体远,刘毛孩才没有被击中。与此同时,战士们的枪也响了,一个敌人惨叫着从上面滚落下来。紧接着里面的敌人喊道:“别开枪,我们投降。”刘毛孩喊:“把枪扔过来。”几支枪扔了出来,刘毛孩又喊:“慢慢下来,不许耍花招。”

一会儿,几个当官的举着双手陆续走了过来,其中一个大个子一看就是个大官。刘毛孩把俘虏押出地堡,自豪地对连长说:“这回肯定抓住了一条大鱼。”

刘毛孩把俘虏交给连长后,就又投入了新的战斗。战斗结束后,刘毛孩荣立一等功。此时,他才知道自己抓住的那个大个子俘虏就是传说中大名鼎鼎的“东陵大盗”孙殿英。

解放汤阴县城后,刘毛孩又参加了淮海战役和渡江战役。在一次同敌人的战斗中,刘毛孩被燃烧弹击中,全身着火,他就地打滚,谁知越打滚火烧得越厉害。这时,一名战士大声吆喝着:“那是燃烧弹,用土埋才能扑灭,赶快用土埋。”在战友们的帮助下,火是扑灭了,可刘毛孩严重烧伤住进了医院。

1950年3月,刘毛孩伤愈出院。由于烧伤面积过大和严重的胃病,他已不适合在部队工作,被批准复员。

复员回到家乡,当看到土改分到的两间瓦房的门楼上悬挂着的“人民功臣”匾额时,刘毛孩才知道当年自己立功的喜报已飞回家乡,沁阳县政府就专门镌刻制作了一面“人民功臣”匾额,敲锣打鼓在西向村展示一圈后,挂到了自家的门楼之上。

不知不觉10年时间过去了,想不到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刘毛孩的“人民功臣”匾竟要重新制作复原,悬挂在英雄后代的门庭之上,我作为当年寻访英雄事迹的参与者之一,怎能不参加这次活动呢?

6月25日上午,我早早來到了刘毛孩的孙子的新家。这是一座新盖的院落,里外装饰一新,正大门上方红布蒙着的就是复原的“人民功臣”匾,大门左右的墙上张挂着介绍刘毛孩生平的展板,院子里的大型壁画分为“汤阴活捉孙殿英”“渡江战役”“挺进大别山”三部分,生动地向人们讲述着刘毛孩所参与的战役与战斗。

10时许,在乡亲们热烈的威风锣鼓声中,沁阳市老区建设促进会会长何年保与刘毛孩的儿子刘安稳,缓缓揭下了鲜艳的红布。仰望着太阳光下“人民功臣”这4个金色大字,我思绪万千——10年,陈爱花老人已经作古;10年,刘家已经换了新貌;10年,残缺的“人民功臣”匾又重新悬挂起来……想着这些,我怎能不心潮澎湃。

猜你喜欢
毛孩功臣战士
雷厉风行的功臣——李靖
No.6 三只松鼠一口气推出4个新品牌,欲再造“三只松鼠”
交警之歌
——献给第一线的交警战士
超级战士要上网
走进新入伍战士的心里
无名战士有名剑
曲线解纠纷
毛孩“永远19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