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创新创业平台的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以高分子材料工程专业为例

2021-12-21 02:21臧亚南
化工时刊 2021年10期
关键词:高分子协同高职

臧亚南 吴 红 肖 飞 曹 可

(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徐州 221140)

高职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1]。为了提高高等教育(包括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国家先后印发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2015年)、《关于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双创”升级版的意见》(2018年)[2]。两个《意见》 均指出要深入开展创新驱动战略,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和就业能力升级,实现高质量就业和发展。由此可见培养和支持大学生创业应该是各高校包括高职院校的重要工作之一。

1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

为了培养优秀的专业技能人才,我校自2009年已开设创新创业课程,以高分子材料工程专业为例,原有创新创业教育存在以下问题。

1.1 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机制不合理、评价体系不完善

创新创业人才培养首先需要调动教师的积极性。高分子材料工程专业教师教学、科研、思想政治教育任务较重,学校和二级学院缺乏相关的鼓励、激励政策,因而教师的积极性不高。同时创新创业教育的评价体系不完善,所取得的成果难以用于教师的评优、评先,也使得教师的积极性不高。其次,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往往需要联合社会上各种优势资源,需要政府、行业、企业等深度参与,形成政、行、企、校统筹推动力,完善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体系[3]。虽然地方政府陆续出台政策鼓励创新创业教育深度开展,但是行业、企业的内在驱动力不足,需要学校与行业、企业进一步加强沟通与合作,同时完善相关机制。

1.2 创新创业教师队伍难以满足人才培养需要

高分子材料工程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体系都集中在学校内部的本专业教师中,其更注重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科研水平,对教师创新创业的能力和经验方面重视程度不够[3]。教师参加创新创业相关教育的学习与培训机会少,师资队伍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需求不匹配,严重影响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1.3 创新创业教育目标不明确

本专业原有的创新创业教育受功利化教育理念的影响,过分注重创业技能的培训以及各种大赛的培训,缺乏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存在重技能轻人文素养的问题[4]。而创新创业能力、素质与技能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片面追求各种技能大赛、创新创业大赛的成绩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1.4 创新创业课程设置滞后于产业转型升级、多学科交叉融合发展的需要

创新创业作为一个复杂、动态的系统,是从萌生创意到实现创造价值的全过程[4]。本专业创新创业原有课程设置不完善。在必修理论课方面,原有理论已经跟不上时代发展的需要,课程内容落后于创新创业理论的发展。在实践课方面,注重高分子基本理论、实践的教育与培养,缺乏创新创业能力与技能的培养,落后于产业转型升级和多学科交叉融合发展的需要。

1.5 缺乏依托平台,学生创新创业活动难以得到保障

严重制约我国创新创业教育发展另一困境是平台载体的匮乏。创新创业教育是一项开放性、发展性和探索性的实践活动,需要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在内的软硬件条件的引领、支持和检验。需要整合校内资源和社会资源给创新创业活动以资金支持、技术指导、成果转化、孵化和应用以及及时的纠偏等[4]。因此创新创业教育需依托集综合性的资源与服务于一体的平台。

2 创新创业协同发展平台的创建及作用

为了促进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入开展,高分子材料工程专业构建了具有专业特色的创新创业协同发展平台,见图1所示。

图1 高分子材料工程专业创新创业协同发展平台

高分子材料工程专业依托所在的材料工程学院凝聚资源,将现有创新创业人才实践教育中心等平台与创新创业团队等进行“团队+平台”捆绑式建设,通过统筹规划、相互支撑、资源共享,成功打造高分子材料工程专业创新创业协同发展平台。在团队建设方面,将创新创业团队、科技创新团队与优秀教学团队有机结合,打通教学、科研与创新创业教育协同发展的通道。在平台建设方面,通过创新创业人才实践教育中心设置创业项目库,依托省市级研发中心、“校中厂”进行技术研发,依托众创空间参加各类创新创业竞赛和技能大赛,依托国家级科技孵化器和技术转移有限公司孵化、转化科研成果等,有效推进了学生在团队的引领下开展深层次的创新创业活动、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应用。

3 依托新型科研平台,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3.1 构建政行企校多元协同人才培养机制

高分子材料工程专业充分利用行业背景优势,深入开展校政企合作办学。秉承“围绕地方产业办学校、围绕行业企业建专业、围绕职业岗位育人才”的办学理念,积极探索校地合作以及集团化办学模式,成立了“政行企校”四方参与的第一届理事会,探索建立了“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紧密型合作办学人才培养体系。在学生培养过程中积极依托创新创业协同发展平台,聚焦行业、企业及高校分析地方产业需求,分小组灵活制定模块化教学内容,培养的学生广受用人单位的好评。

3.2 出台兼容并举的创新创业教育管理与评价制度

学校先后出台了《创新创业能力课教学改革办法》、《创新创业能力教育考核办法》、《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训练计划项目管理规定》等文件。本专业依托创新创业协同发展平台合理制定了创新创业活动中教师工作量的统计,同时明确了在学生创新创业比赛中指导教师获奖在评优评先和职称评定中的作用;设置了创新创业教育学分和弹性学制,给予愿意进行创新创业的学生充分的时间和学分保障;完善了多元评价考核体系和成果评价机制;给予创新创业活动合理的经费保障,以及在创新创业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师生奖励,给予本校学生大学科技园进行创业各项优惠政策,包括租金减免、争取地方政府资金支持等等。文件的出台促进了创新创业教育管理的规范化,提高了学生主动参与创新创业实践的积极性,形成了良好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氛围。

3.3 组建专兼结合、跨学科、多领域的高分子材料工程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导师库

立足创新创业协同发展平台,整合创新创业团队、科技创新团队和优秀教学团队师资,打造高分子材料工程专业高水平教师队伍。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是保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重要保证,高分子材料工程专业教师主动参与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积极通过专题讲座和创新创业研讨会等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和水平。所在的材料工程学院也将创新创业师资团队纳入二级学院的整体师资培养,积极创造条件推动专业教师参与创新创业培训和创新创业实践[5]。吸纳机械制造、电气自动化、工商管理等教师充实教师队伍,满足跨学科发展需要。依托大学科技园、技术转移有限公司等组建的创新创业协同发展平台,引入行业企业专家、投资人、成功校友等作为兼职教师,弥补校内创新创业教师在前沿技术以及投资等领域的不足,并依靠他们的成功经验,采取知识结构弥补和能力素质再造等多种方法,帮助校内教师快速提升其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和教育教学能力[5]。最终成功组建了专兼结合、有丰富的创新创业实战经验和商务经验的高分子材料工程专业导师库,如图2所示。

图2 创新创业导师库组成

3.4 重构“面上覆盖,多层推进,个性辅导”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

充分发挥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耦合联动效应,首先积极完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并将其整体纳入高分子材料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去,作为高职教育的重要环节。整合团队与平台资源,积极将材料、化工、机械等学科融合,组建跨学科课程群,形成了较为完善科学的课程体系。采用模块化教学,使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与专业课程体系融合发展,使学生具备跨学科视野和创新创业思维能力。最终形成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可操作性强的课程体系[5]。

其次,加强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教材体系建设,并出版国家级创新创业教材一部。

再次,将创新创业教育与学生的个性化需求相联系,对于有研究基础、发展前景的学生创新创业活动,依托创新创业协同发展平台成立精英班,利用平台现有的设备、信息开展有针对性地辅导。

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的确立,有助于推动学校“高水平”专业建设,实现内涵式发展,培育更多的优质的拔尖创新人才[5]。

4 结语

创新创业教育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高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途径。高职院校应当积极发挥学校优势资源,依托平台,为学生的创新创业活动提供资金、信息、技术、设备以及成果转化落地等一系列措施保证,为培养未来的大国工匠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高分子协同高职
《功能高分子学报》征稿简则
输入受限下多无人机三维协同路径跟踪控制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高分子防水卷材检测中的问题研究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战“疫”期间基于高职线上教学的分析与思考
高分子复合材料3D打印技术取得进展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如何将微课融入高职钢琴课堂教学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