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筒节轧制成形机理研究

2021-12-21 07:12赵强
中国设备工程 2021年23期
关键词:筒节压下量进给量

赵强

(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四川 德阳 618000)

1 咬入条件

(1)咬入力学模型和条件。为了使大型筒节能够连续稳定地轧制,大型筒节轧制成形必须满足一定的咬入条件,与单辊驱动不同,双辊驱动时芯辊与驱动辊对轧件的摩擦力均起到了驱动作用,本文对双辊驱动下的咬入条件进行了重新推导。如图所示为大型筒节轧制变形区模型,P2和P1分别为芯辊与驱动辊在变形区内对大型筒节的正压力,T2和T1分别为芯辊和驱动辊在变形区内对大型筒节的摩擦总力,2α和 1α分别为芯辊和驱动辊与大型筒节接触角。

大型筒节受力条件为式中,1ξ和2ξ为系数,简单起见,认为1ξ=2ξ=0.5。

根据经验假设大型筒节和轧辊之间的摩擦为库伦摩擦,驱动辊和芯辊与大型筒节的摩擦系数均为µ,则:T1=μP1、T2=μP2,代入上式,并整理可得:

考虑咬入角较小,并将摩擦系数用摩擦角来描述,µ= tanβ,上式可近似为

(2)咬入条件与进给量的关系。如图1所示,r和R为大型筒节内外半径,1hΔ 、2hΔ 分别为芯辊对大型筒节外表面的进给量,和驱动辊对大型筒节外表面的进给量。Δh=Δh1+Δh2,忽略进给中轧机和轧辊的弹性变形,以大型筒节中心为坐标原点,建立图中的xoy坐标系,则大型筒节与两辊接触区轮廓方程为:

图1 大型筒节轧制成形几何模型

当xL=− 时,AE与BE交于E点,CF与DF交于F点,此时有

考虑到:α1≈L/R1;α2≈L/R2,代入咬入条件得:

(3)单辊驱动与双辊驱动的咬入条件对比。由文献可知,单辊驱动时的咬入条件如式(7)和式(8)所示。

对比式(3)与式(7),双辊驱动时,满足咬入所需的摩擦角为单辊驱动时的一半,即由于双辊驱动时,芯辊与驱动辊对大型筒节均起到主动驱动,更容易咬入。同理,同样的摩擦条件下,双辊驱动时,能够实现更大压下量的咬入,如式(8)与式(10)。

2 锻透条件

锻透条件即塑性区穿透整个大型筒节壁厚,使整个塑性变形区均发生塑性变形,所以大型筒节锻透条件是大型筒节轧制变形的充分条件。即大型筒节轧制变形过程中,每圈压下量必须满足大型筒节的锻透条件。

根据滑移线理论,大型筒节的锻透条件为:

式中,ha为变形区平均厚度,mm;

所以大型筒节的锻透公式为:

上式表明,大型筒节尺寸和轧辊尺寸是锻透条件的重要影响因素,轧制过程中,轧辊半径R1、R2保持不变,但R-r值减小,因此,随着轧制的进行,minhΔ 数值逐渐减小,即相同的压下量,大型筒节变大更利于锻透条件。

大型筒节轧制过程中,轧制的每圈压下量需既满足大型筒节轧制的咬入条件,又满足大型筒节轧制的锻透条件,才能保证大型筒节轧制的稳定进行。

3 筒节扩径模型

(1)大型筒节轧制过程中的直径扩大规律。

根据体积不变条件,可得轧制加工中大型筒节外径:

式中,D为轧制某一时刻大型筒节的外径,mm;d为轧制某一时刻大型筒节的内径,mm;H为轧制某一时刻大型筒节的壁厚,mm;D0为大型筒节毛坯外径,mm;d0为大型筒节毛坯内径,mm;H0为大型筒节毛坯壁厚,mm。

上式也可用于大型筒节锻造毛坯的基本尺寸设计。

(2)驱动辊进给速度。

当单圈进给量Dh为常数时,驱动辊进给速度可由下式给出:

式中,hΔ为驱动辊单圈进给量,mm;D1为驱动辊直径,mm;n1为驱动辊转速,转/s。

式(13)给出了驱动辊在大型筒节出口厚度为H时的进给速度,与毛坯规格、驱动转速、驱动辊直径和单圈压下量有关。其中驱动辊转速由轧制速度V(单位:m/s)决定。

4 筒节轧制咬入条件验证

筒节轧制满足咬入条件是实现筒节稳定轧制的前提,如满足不了咬入条件,轧辊和筒节之间将出现打滑现象。在此,通过有限元仿真,针对不同压下量,对筒节轧制咬入条件进行验证,结果如图2所示。

图2 不同单圈压下量的塑性区分布

从提取的结果来看,在单圈压下量为30mm/20mm/10mm条件下,筒节都是正常地咬入,满足了咬入条件,能够保证筒节轧制正常的进行。

5 结语

本文重新推导了双辊驱动大型筒节轧制过程中的咬入条件、锻透状态、直径扩大等轧制变形规律和成形机理,与单辊驱动的成形规律做对比,并采用有限元软件建立了筒节轧制热力耦合模型,对研究的轧制变形规律和成形机理进行了验证。

猜你喜欢
筒节压下量进给量
大型筒节轧机结构研究与参数计算
退火温度及冷轧压下量对低碳铝镇静钢退火织构的影响①
大型筒节轧制成型过程三维数值模拟
预折刀工作终止位置对包边边界缩进的影响
压下量对工字钢矫直质量的有限元分析
SiCp/AI微铣削进给量对切削力和表面形貌的影响
加氢筒节锻件调质变形规律的探索与应用
动态轻压下技术在轴承钢GCr15连铸矩形坯生产中的实践
硬车削进给量对加工表面应力的影响
基于均匀试验的重轨最优复合矫直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