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IPP模式湖南高职校企深度融合的评价研究

2021-12-21 00:36楚芳芳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1年49期
关键词:湖南校企深度

楚芳芳

[摘           要]  基于CIPP模式高职校企深度融合的评价体系,从湖南高职院校中随机抽取五所进行调查研究,对比分析他们校企融合的目标建构、校企融合资源配置、校企融合运行实施和校企融合成果绩效的主要内容和观测点,在此基础上,由专家团队进行评分、把脉和诊断他们的校企深度融合状况,提出湖南高职校企深度融合的对策和策略。

[关    键   词]  CIPP模式;高职;校企融合;评价研究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49-0014-02

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越来越重视,湖南高职校企融合的规模和质量得到了长远的扩大和提高。为了准确诊断和把脉湖南高职校企融合的现状,使用基于CIPP模式高职校企深度融合的评价体系,对湖南高职校企融合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促进湖南高职校企融合长远地发展和进步。

一、基于CIPP模式高职校企深度融合的评价体系

根据CIPP评价模式,按照高职校企深度融合的发生、发展逻辑主线,建立高职校企深度融合评价指标(A),然后四个二级指标:目标构建(B1)、资源配置(B2)、运行实施(B3)和成果绩效(B4)。对校企融合的三级指标进行评价等级的划分,分别为:A、B、C、D、E。对每一个等级赋以不同的分值,分别记为:1、0.8、0.6、0.4和0.2。

二、基于CIPP模式湖南高职校企深度融合评价体系的调查研究

本文主要从校企融合的四个二级指标进行调查研究:校企融合的目标建构(B1)、校企融合资源配置(B2)、校企融合运行实施(B3)和校企融合成果绩效(B4)[1]。

(一)调查数据随机抽取和来源

为尽量全面、准确地了解湖南省高职校企融合发展水平,从湖南74所高职院校中随机抽取五所高职院校,对他们2020年度的校企融合状况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主要数据来源于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2020年湖南高职院校公布的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和湖南省统计局公布的年度数据。

(二)湖南高职校企深度融合的主要内容和观测点

1.校企融合目标构建的主要内容和观测点

(1)学生综合职业技能的提升(C1):高职学生职业技能测试成绩,高职院校职业技能抽查和职业技能大赛情况。

(2)学生综合职业素养的提升(C2):高職学生对于职业素养的提升,符合相关企业行业的需求。

(3)学生思想品德的提升(C3):高职院校的“三全育人”,高职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和传承;高职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顺利融入社会,经受就业挫折。

(4)企业的目标(C4):企业人才需求的满足以及综合竞争力和品牌形象的有效提升。

2.校企融合资源配置的主要内容和观测点

(1)校企融合的政策环境(C5):政府制定的对于高职院校校企融合的政策环境。

(2)学校定位与战略规划(C6):高职院校章程中明确提出建设应用型高校和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办学定位;把校企融合作为学院发展的战略规划。

(3)校企合作规模(C7):确定与高职院校开展合作的企业数量(以书面协议为准)。

(4)校企融合经费投入(C8):坚持建立和完善以政府投入为主体、社会各方参与的多渠道资金保障体系;高职院校生均财政拨款、生均学费和举办者投入经费等。

(5)校企融合模式(C9):校企融合的具体模式。

3.校企融合运行实施的主要内容和观测点

(1)学校专业设置与行业企业的匹配度(C10):高职院校主动适应构建新发展格局要求,把紧缺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应用技术服务作为服务“双循环”的着力点,努力为补齐“双循环”人才和技术短板贡献力量,服务国家战略;行业企业参与高职院校的专业指导。

(2)实践教学基地和设施(C11):建立稳定、有效的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搭建校企合作实践教学平台,学校不断创新产教融合模式,搭建工学结合、实践育人新平台,打造校企命运共同体。

(3)校企双元育人(C12):现代学徒制、多样化订单培养、“1+X”证书制度试点等,实行校企双元育人的新模式;增强专业链和产业链的融合,课程内容和职业标准的融合,教学过程和企业生产过程的融合。

4.校企融合成果绩效的主要内容和观测点

(1)校企合作约定文件(规范、制度、流程)的完善度(C13):高职院校和企业共同制定的校企融合的规划、制度、规范和流程等是否完善。

(2)绩效评价(C14):湖南高职校企融合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确保项目资金使用效益。

(3)校内外满意度(C15):高职院校学生对校企融合的满意度;高职院校教师对校企融合的满意度;学校声誉较好;企业行业对高职院校学生的满意度。

(4)就业质量(C16):就业率、就业起薪点、就业满意度等。

(5)企业的效益度(C17):企业社会声誉和品牌形象等方面有显著提升,企业通过开展校企合作所得政策红利,企业通过校企合作所得储备人才支持。

(三)湖南高职校企深度融合的综合评定

湖南高职院校校企融合的综合指标评分为0.87分,说明湖南高职校企融合的综合效益良好。

三、基于CIPP模式湖南高职校企深度融合的评价体系的对策和策略

(一)高瞻远瞩湖南高职校企深度融合的目标构建

深刻理解校企深度融合的内涵,加强校企融合的广度和深度,将校企深度融合的模式实施目标与高职院校的发展战略、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过程等密切结合,把校企融合渗透到高职院校管理的每一个环节,逐渐实现高职院校教学面向职业、面向行业的 “递进”式融合路径。在科技创新、国际化水平和国际竞争力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增强职业教育服务“三高四新”战略的能力,优化湖南高职院校学生的人才输出体系。

(二)保障湖南校企深度融合的资源配置

湖南高职校企深度融合必须发挥政府、高职院校和行业企业三位一体的作用,创新管理模式,建立健全校企深度融合的保障机制。服务国家战略方针,把湖南高职校企深度融入新兴优势产业链,让湖南高职教育发挥湖南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作用,协助湖南产业梯度转移,提升湖南区域经济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深入研究企业的需要,把握企业的发展定位,准确定位校企融合的切入点,提升企业形象、品牌和实力。

(三)监督湖南校企深度融合的运行实施

基于CIPP模式湖南高職校企深度融合的评价体系,明确校企深度融合的运行机制,成立政府、院校、企业联合组成的督导组,监督湖南高职校企深度融合的运行实施。建立健全校企深度融合机制,激发校企融合的内生动力,促进高职院校服务湖南区域经济的发展,实现校企深度融合规范、有序开展。实行校企双元育人,强化学生就业创业本领,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和就业满意度。

(四)确保湖南校企深度融合的结果和效益

湖南高职校企深度融合应该完善校企合作约定文件(规范、制度、流程),加强校企深度融合的绩效评价,提高湖南高职与院校和企业的满意度,对校企深度融合的结果多角度、多方面、多时段总体进行综合性评价,包括评价内容、评价方法、评价手段,对校企深度融合进行过程监控、评价和信息反馈。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全面评价学生对技术的掌握、应用情况以及创新能力,并给予科学的判断,以呈现校企融合所带来的最大价值,确保校企深度融合的结果和效益[2]。

参考文献:

[1]高月勤.基于CIPP评价模式的高职内部专业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7(2):110-114.

[2]郭欣红.高职校企深度融合的困境分析及对策研究[J].职业教育,2015,19(6):28-30.

◎编辑 薛直艳

猜你喜欢
湖南校企深度
四增四减 深度推进
深度思考之不等式
为什么久坐久站腿会发麻?
智慧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校企合作订单课程中的实施与探索
对民办本科院校应用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研究
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晋江市紫峰中学为例
简约教学 深度学习
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晋江市紫峰中学为例
湖南童谣
在湖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