锥形束CT对埋伏阻生尖牙在正畸牵引助萌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2021-12-22 08:56王珺璆王明锋辽宁省大连市口腔医院辽宁大连116021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1年21期
关键词:邻牙尖牙锥形

王珺璆 王明锋 辽宁省大连市口腔医院 (辽宁 大连 116021)

内容提要:目的:对锥形束CT应用于口腔正畸矫治埋伏阻生尖牙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20年1月本院正畸科收治的92例的埋伏阻生尖牙患者,均在口腔正畸治疗前应用普通X射线片确定埋伏尖牙存在及锥形束CT检查其位置,并比较两种检查方法与实际情况的符合率。观察立体方位牵引牙齿与邻牙的间距、矫治疗效及安全性。结果:经过临床观察对比,锥形束CT的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普通X射线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BCT结果显示,92例患者中,埋伏阻生尖牙颗数共计145颗,均为上颌前牙埋伏阻生,牙齿与邻牙最近间距平均值为2.05mm。根据锥形束CT定位,埋伏阻生尖牙手术入路精准,创面较小,正畸牵引萌出顺利,未造成牙根吸收及明显的牙龈萎缩等不良反应。结论:锥形束CT应用于正畸牵引助萌埋伏阻生尖牙效果显著,可以精准的三维定位患牙方位、形态,实际符合率较高,对患牙定位及矫正治疗、手术入路有较高的指导意义,避免牵引过程中造成邻牙牙根的吸收,减少患者的口腔创伤面积。

埋伏阻生尖牙指新生牙齿只能露出部分牙龈,生长空间被完全生长的牙齿压制,如未及时矫治,将会出现牙列不齐、牙齿移位、牙根吸收等并发症,影响美观及咀嚼,早期诊断治疗可避免异常牙齿与正常牙齿之间的相互影响[1,2]。正畸牵引助萌属于临床常用治疗手术,而再制定牵引方案前需要对埋伏阻生尖牙位置及周围组织关系进行精准定位,有助于牵引装置良好引入牙列[3-5]。锥形束CT(CBCT)辅助应用于正畸牵引助萌治疗中可以起到术前精准定位,为手术设计决策提供可靠依据等作用。基于此,本实验将对锥形束CT在正畸牵引助萌埋伏阻生尖牙的临床应用进行研究,实验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20年1月中本院正畸科收治的符合本研究条件的92例埋伏阻生尖牙患者,均需要进行口腔正畸牵引助萌。患者的基本情况为:男性53例,女性39例,年龄9~18岁,平均(13.56±2.49)岁。诊断标准:参照《埋伏阻生尖牙的正畸矫治风险及防范措施》[6]的临床标准,牙齿是不完全嵌于牙槽骨或黏膜内,且牙齿具有两年及以上的萌生时间。经过常规的影像学检查初步确认颌骨内存在埋伏阻生尖牙的情况。

纳入标准:①研究对象对于本实验知情且同意;②符合上述埋伏阻生尖牙诊断标准。排除标准:①患者有既往的颔面受损病史;②既往有正畸史;③患者的依从性较差。

1.2 方法

1.2.1 普通的X射线片确定埋伏尖牙存在

仪器选择:普通X射线片机,参数为:扫描电压85kV,管电流200mA,按照平行、近中及远中的牙齿部位进行拍片,确定埋伏尖牙存在位置。

1.2.2 锥形束CT定位方法

仪器选择为:KaVo 3D eXam的23cm×17cm超大视野锥形束CT,空间分辨率可以达到0.1mm。扫描参数调整:扫描电压70kV,管电流12mA,摄影时间18s,重建图像时间为2min。叮嘱患者取端坐位,颏部置于颏托内,调整姿势后使上下牙列咬合进入投照视野区域,并对其头部进行固定,方可启动CT定位,对于埋伏牙的唇腭侧检查部位进行矢状面、冠状面、轴状面的回旋臂环绕360°成像扫描。扫描结束后传至工作站,建立出三维空间影像,调整图像方位、角度、切面,确保可以清晰显示出埋伏阻生尖牙的具体位置,邻牙关系等,并对其定位结果进行分析。

1.2.3 正畸牵引助萌

首先根据患者个体差异特征制取超硬石膏工作模型形成性化牵引助萌装置,口内试戴后进行调磨调整到合适尺寸后,转至口腔颌面外科实施闭合式翻瓣牵引术。针对软组织阻生牙,且具有一定萌出潜力、生长方向正确、牙弓内有充足萌出间隙或经正畸扩大间隙后具有充足萌出间隙者可实施横切助萌术。针对牙冠已穿出牙槽嵴,且唇腭侧存在明显突起埋伏阻生牙者可实施环切助萌术,确保开窗暴露≥2/3牙冠。其余埋伏阻生牙患者可采用“隧道式”助萌手术,基于CBCT扫描结果引导下明确定唇腭侧骨壁开窗位置,并沿嵴顶做行一梯形切口,直到达到埋伏阻生牙高度,再进行翻黏骨膜瓣以及去除牙齿萌出路径上的牙槽骨操作,构建出埋伏阻生牙“隧道式”萌出通路,充分暴露埋伏尖牙牙冠,尽量保留牙囊组织以及和唇颊侧边缘牙槽骨,并进行粘正畸附件操作,缝合黏骨膜瓣,对牙面酸蚀,涂黏结剂,再粘个性化牵引助萌装置,经隧道穿出牙槽嵴顶,并连接至口内,黏骨膜瓣复位,进行创面缝合。一般于手术后1周拆线并开启牵引加力,牵引过程需要尽可能沿设计移动路线进行操作,若存在患牙与邻牙牙根紧密接触,需要分开邻牙并绕过其牙根再进行牵引。埋伏牙牵引萌出后方可去除附件,粘托槽,并应用固定矫正调整排牙列。

1.3 观察指标与判定标准

通过两种检查方式对于埋伏阻生尖牙的观察并记录牙冠形态、具体位置及邻牙关系等,并对比符合情况,定位符合率=(唇侧符合颗数+腭侧符合颗数)/总颗数×100%,符合率=符合例数/总例数×100%。

立体方位牵引牙齿与邻牙的间距:在矫治过程中,测量牵引牙齿和邻牙之间的最近间距,可以避免出现牙齿吸收等情况。

矫治疗效:参照《埋伏阻生尖牙的正畸矫治风险及防范措施》的标准进行判断,对手术入路,埋伏阻生尖牙的牵引,以及术后的牙根吸收、牙龈红肿、创面面积等临床症状进行观察,矫治情况较好的为牵引助萌成功,牙龈缘连续,创面较小。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22.0软件对所得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并以±s表示,计数资料使用%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种检查方式的符合情况对比

术中记录患者的埋伏尖牙具体情况,结果显示腭侧69颗,唇侧65颗,根畸形36颗,水平倒置25颗,避开邻牙119颗。对比普通的X射线片及锥形束CT的定位分析,发现锥形束CT的定位符合率为100%,明显高于普通的X射线片的定位符合率79.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定位分析的具体情况见表1。

表1.两种诊断方法的上颌埋伏阻生尖牙的牙冠形态、方位的结果对比(n=92,n/%)

2.2 立体方位牵引牙齿与邻牙间距

矫治过程中,需要测量牵引牙齿和邻牙之间最近的间距,避免出现牙齿吸收,CBCT结果显示,92例患者中,埋伏阻生尖牙颗数共计145颗,均为上颌前牙埋伏阻生,牙齿与邻牙最近间距平均值为2.05mm。具体数据见表2。

表2.立体方位牵引牙齿与邻牙最近间距(mm)

2.3 采用锥形束CT的矫治具体情况

根据锥形束CT定位,埋伏阻生尖牙手术入路精准,创面较小,正畸牵引萌出顺利,未造成牙根吸收及明显的牙龈萎缩等不良反应。

3.讨论

埋伏牙在生长期被其他组织抑制生长,导致其萌出位置被邻牙占据,一旦未及时治疗,将造成牙齿拥挤、错位、吸收等错颌畸形,影响美观、咬合功能[7-10]。针对埋伏牙症状表现,临床采取不同处理手段,若未表现出任何症状,可不必进行治疗处理;若埋伏牙属于前牙或双尖牙,且牙列具有充分位置,临床主要采用外科手术和正畸方法牵引诱导治疗若出现明显疼痛或压迫吸收症状,需要基于牙髓治疗、截根术或切除术治疗。基于早治疗原则,临床推荐患者尽早实施外科手术或正畸治疗。其中正畸牵引助萌属于常用治疗手段,其操作原理是通过开窗去除表面附着的骨组织,充分暴露埋伏恒压,应用正畸托槽牵引埋伏牙助萌。该治疗可以有效促进埋伏牙的萌出,改善临床症状,但在实施治疗过程中,由于口腔空间狭窄且面部解剖结构复杂,手术视野受到限制,易造成牵引失败或造成大面积的创伤,不利于预后,因此术前对埋伏阻生尖牙的位置、邻牙间隙、形态等通过拍片定位分析,再进行实际操作[11,12]。

常规X射线片为二维影像,可对埋伏阻生尖牙的位置形态进行初步判断,但其分辨率较低,易造成影像之间的重叠或变形,误差易在牵引时造成定位不准、牙齿吸收或创面较大[13]。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锥形束CT的高分辨率立体成像得到临床医生的认可,该技术应用X射线发生器进行围绕投照体做环形投照,并进行图像重建,具有各向同性空间分辨力;该技术是获得二维投影数据,可以减少放射量,提高X射线的利用率;且旋转360°后可获取三维重建影像,可以最大限度减小运动伪影,一次获得全口腔各项数据,成像范围较为合理;其三维立体图像清晰显示埋伏阻生尖牙的周边组织结构及位置,提供更加可靠、全面的信息数据,为是否保留牙齿决策提供可靠依据,符合率极高;同时可以为外科正畸牵引助萌手术设计最优化的牵引方案提供数据支持,继而避免邻牙压根损伤,确保牵引牙齿顺利进入牙弓,建立正常咬合关系;医生充分考虑各方面因素,降低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缩短手术时间[14]。

本实验显示,锥形束CT的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常规X射线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原因为高分辨率的锥形束CT可显示更加清晰的三维图像,精准定位埋伏阻生尖牙,并评估埋伏阻生尖牙的牙根发育及周围组织结构,其较高符合率使得牵引助萌结果更理想。锥形束CT具有较精准的诊断效果。根据锥形束CT定位,埋伏阻生尖牙手术入路精准,创面较小,正畸牵引萌出顺利,未造成牙根吸收及明显的牙龈萎缩等不良反应。说明锥形束CT联合应用具有较高安全性,可以为正畸牵引萌出提供可靠术前依据,降低术中损伤及并发症风险。由于本研究属于单中心小样本研究,其研究结果可能存在偏差,未来还有待多中心大样本研究给予支持。

综上所述,锥形束CT在口腔正畸助萌埋伏阻生尖牙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三维立体成像为临床医生制定准确的矫治方案提供实际依据,清晰地呈现出埋伏阻生尖牙的形态、邻牙关系、周围组织等,对医生选择正确的手术入路,降低创伤面积均有重要临床价值,增强了临床治疗效果,同时低辐射率得到了患者的青睐。

猜你喜欢
邻牙尖牙锥形
下颌管在下颌骨内解剖结构的锥形束CT测量
CBCT研究阻生尖牙与正常尖牙根尖位置的差异
三种智齿不能留
正畸和外科联合治疗上颌尖牙埋伏阻生的临床效果观察
种植义齿邻接触丧失的研究现状
左上颌第二磨牙颊侧多生牙1 例
下颌尖牙异位至对侧阻生1例
非阻生第三磨牙对邻牙健康的影响
锥形束CT结合显微超声技术诊治老年钙化根管的应用
宫颈锥形切除术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