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财务管理目标转变及实现路径探析

2021-12-23 09:48查亦瑾
科技经济导刊 2021年6期
关键词:民办高校办学财务管理

查亦瑾

(厦门南洋职业学院,福建 厦门 351101)

1.民办高校财务管理目标的新转变

民办高校长期经营的一个必然条件是要做好财务的管理,所进行的一切活动都或多或少会与财务有一定的联系,因此是否能够做好高校的财务管理工作,将直接关系着民办高校发展的好坏。近几年来,民办高校改革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加快了速度,因此高校财务管理的目标也需要做出改变来适应新的环境形势。

1.1 社会经济效益的转变

民办高校的运行机制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在随着民办高校教育模式改革的同时,民办高校的运行机制不再是只注重于追求简单的社会效益,在追求社会效益的同时更要追求高校的经济效益。同时高校也不再是简单地由政府主导和控制,其自主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这样的转变使得高校最大程度地实现了经济的效益化,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为高校的多领域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1.2 高校筹资通道的变化

在过去高校并没有多种多样的筹资渠道并且主要依靠政府资金的配置,但是现阶段,民办高校的资金融资渠道得到了很大的拓展,不再仅仅单纯依靠政府资金的配置,融资方向也向着多方融资方向发展,融资方向有了这种方式的改变以后,能够使高校在最大程度上规避金融方面的风险,使高校在融资过程中的支出尽量能够降到最低。这种方法在促进民办高校自身发展的同时,也能够为整体的经济建设做出很大贡献。因此,民办高校的财务管理最首要的工作是要对理财的工作内容有一个全面而具体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制定符合民办高校自身的财务管理办法,力争使得高校的财务管理取得最大的效益化,当这些条件达到以后,高校再扩展一些其他的功能,为高校注入新鲜的动力,使得高校能够更好地生存与发展。

1.3 筹资背景的改变

在民办高校的发展过程中,高校硬件环境的管理工作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在这个环节上,民办高校需要明确各项资金的去向和发挥的价值来确定最好的投资方案,以此来最大程度地帮助高校进行发展,提高经济效益、投资效益和产出效益。高校对这些环节不断完善整合的过程,实际上也就是不断提高民办高校筹资效益的过程。

1.4 管理目标的转变

当高校在进行自身财务管理的时候,需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财务管理的目标,更多的是要追求经济效益,提高办学的质量和效率。通过降低各方面不必要的成本来为民办高校的教育质量和教育水平的提高提供更多的有利条件,用最少的资金和资源为民办高校的发展提供最多的机会。

1.5 分配形式的转变

之前民办高校的分配目标只是追求人人平等的平均主义,但是它极易容易造成高校各个单位缺乏必要的积极性而影响高校的发展,因此在近些年来,各个高校更重视并实施了以现实为依据的分配形式,这有利于高校长期良好的发展也有利于中国社会的经济效益稳中向好的发展。

2.新状况条件下高校财务管理目标的变化原因分析

2.1 教育体制的转变

近些年来中国社会的快速发展使得教育事业逐渐受到了各界各方面的高度重视。现阶段,中国民办高校存在着各个方面的问题,比如高校教育规模比较小,办学效率不高,教育设备落后,教育资源短缺等问题,这些都是制约中国民办高校快速发展的因素。对于这些问题,民办高校应该加快自身的教育体制改革,加强民办高校与社会各界和政府之间的相关联系。

2.2 经济形势的转变

之前民办高校或多或少都会存在着办学自主性不足的问题,在很多方面都会受到牵制,因此会错失很多的机遇,受制于中国现存的教育制度与经济体制,民办高校采用的政府直接管控的管理体制不可能会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会使学校的办学质量降低,无法调动高校教育管理的积极性,在这样的情况下,大部分的高校会通过压缩对教学设备和教育资源的方法来腾出更多的资金空间,不利于高校自身的发展和教育事业的发展。现阶段,中国的经济制度与教育制度正在加紧改革,民办高校也应该紧随步伐,在对自身进行充分合理分析的前提下转变相应的财务管理目标,完善有关的教育体系,使其在能够适应中国发展的大趋势的同时更能为高校自身的良好发展创造更多的有利条件。

2.3 财务管理环境的变化

高校财务管理目标的制定是由理财环境决定的,同时也是财务管理目标的转变的动力,其中包含了很多的内容,不管从微观还是宏观来看,中国的财务管理环境也有了很大的变化,这也造成了中国民办高校的发展有了更多的制约。因此,高校想要使自身得到良好的发展,就需要增加民办高校内部的人才数量,不断地提高竞争意识,充分利用各方面的资源,使传统的高校财务管理目标得到改变,综合各方面的资源,使高校自身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另一方面,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网络技术也有了巨大的发展,全球一体化趋势也加快,中国将会面临着一个更加开放和包容的世界,在这个大背景下,民办高校更要加强在金融,贸易企业等方面与国际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与国际接轨。

3.高校财务目标转变的方法

3.1 深化制度体系建设

民办高校在办学的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到自身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的缺陷并不断地对其就行修改和完善,使高校的财务目标以制度化的形式体现出来,能够真正在高校的日常工作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真正促进高校的建设与发展。

加强并完善相关的管控制度,为了能够实现民办高校管理目标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而进行的设计就是内部控制制度,各民办高校要仔细衡量自身情况,遵循相关的文件规定和政策精神,制定符合高校自身的内部管控制度,这样能够使民办高校的各项工作正常开展和实现既定目标。

3.2 深入财务分析

民办高校财务管理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要对民办高校的财务状况进行分析,近些年来,伴随着高校教育作为一项独立的产业推向市场,面对着市场各方面不确定的因素和各个方面的风险以及机遇和挑战,民办高校财务管理正在一步步地向着分析和管理型变化。

3.3 促进民办高校改革

对现有的投资体系进行系统的改革,高校在筹资的过程中,不再只是简单地依靠政府的资金支持,而是要开发更多形式的筹资渠道,使个人,社会,国家都参与到高校的筹资过程中来。

对办学体制进行改革,改变原来的由国家为主导的单一办学模式,改变所有制形式,将学校由国家办学为主转变为社会各方面共同参与的办学新局面。

3.4 强化审计监督

使民办高校财务高质量运行,发现各方面的问题,消除各种内在的问题是定期或者不定期的财务收支审计的重要手段。也能够使民办高校提高财务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保障收支平衡,加强高校各方面的建设,使民办高校既定的各项财务管理目标能够得以实现。

3.5 借助现代技术

当代科技飞速发展,涌现出了各种各样先进的技术,民办高校如果能够运用好先进的技术来帮助自己进行财务管理,那么就能够极大地提升效率,在短时间内处理更多的问题。传统的方法可能很难记录大量的数据,但运用了先进的技术之后,能够更好地将高校财务管理数据以数据化和网络化的形式记录下来以便于后期更方便的分析和使用,极大地促进了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进行。

3.6 实行财务风险管理责任制

高校在发展的过程中要充分地权衡利弊关系,规避风险,追求效益,明确各部分承担的责任与享有的权益,分配好各个部门和人员的责任,防止出现债权转移,责任纠缠不清的现象,规避民办高校发展的财务风险。使民办高校能够得到更加良好的发展。

3.7 加强队伍建设,建立激励评价机制

民办高校的财务管理队伍的能力以及素质的高低将会直接决定民办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好坏,因此能够建设一支专业能力强,创新能力强,能够应对各种问题和情况的专业团队,这对民办高校的财务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这就要求民办高校要建立一定的奖励评价机制,在加强对自身财务管理人员的培训的同时也能够吸引更多外来的财务管理人才,充分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3.8 提高人才的培养效率

建立以人才管理和培养为主的体系在人才的培训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民办高校更多的是要以人才的培养作为其主要的管理目标,因此说一个高校办学质量的高低便可以从它培养人才效率的高低来进行判断,但是人才的培养也绝不仅仅是数量和质量的培养,民办高校在培养人才的同时也要考虑到培养人才所需要的成本和付出。所以追求人才培养质量最佳和效益最大化也是高校在进行人才培养建设的过程中必须要考虑和重视的问题。

4.结语

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民办高校所制定的财务管理目标不能只仅仅满足于适合自身的发展,更要追求紧随国家和社会发展的脚步,才能够为自身的发展创造更多有利的条件。民办高校在新形势下要充分利用国家和社会所创造的有利条件将自身打造成实力更加强大的高校,为国家和社会的建设源源不断地输入新的血液,让民办高校在国家和社会的建设过程中发挥更多并且更大的作用。

猜你喜欢
民办高校办学财务管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高级会计人才在财务管理中的作用浅析
民办高校图书馆电子书资源建设研究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如何应用管理会计
国企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可持续竞争优势理论下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分类管理制度下民办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研究”成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