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翻译视域下矿业文本翻译研究
——以矿业企业国际化培训资料为例①

2021-12-23 12:32雷碧涵
矿冶工程 2021年2期
关键词:矿业适应性双语

雷碧涵

(湖南工学院,湖南 衡阳421000)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积极推行“引进来”和“走出去”战略,深度开展国际合作。作为国家经济建设的中流砥柱,矿业行业也迫切需要加入全球化浪潮,牢牢把握跨国合作机遇。矿业企业于境外开展矿产资源开发与利用等业务,面临复杂的矿业投资环境、多语种等境况。矿冶行业面临国际化人才短缺的问题[1-2]。国际化人才培养离不开语言关。英语作为世界语言,是搭建矿业行业开展国际合作的桥梁。借助双语国际化培训,既能帮助企业员工学习外国先进技术,掌握先进生产设备的使用技能,又能帮助企业员工将中国矿业领域先进技术传播至其他国家和地区,实现互利共赢。

1 矿业英语的语体特征

科技英语可以泛指一切论及或谈及科学和技术的书面语和口语[3],故矿业英语本质上属于科技英语。其表达具有高度科学性、实用性和专业性,主要体现在广泛使用专业词汇、长句、复杂句,条理清晰,逻辑严谨[4-5]。矿业英语作为一种单独的英语语体,在翻译上也有其特殊的方法和要求,译者不仅要了解其背后的学科知识,同时也要不断更新翻译理论,熟练运用相关翻译方法、技巧。

1.1 广泛使用专业词汇

矿业英语的内容主要涉及地质勘探、采矿、选矿等,包含大量专业知识和词汇,这是矿业英语最为突出的特点之一。专业词汇里既包含本行业特有的词汇,也包含通过各种手段吸收的专业名词,如由日常词汇赋新义、重新组合或添加前后缀构成的矿业词汇。译者必须在译前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了解其行业背景知识,翻看专业英语词典等工具书,从而实现准确翻译,专词专用,杜绝自由发挥,丢失/错译源语信息。

1.2 广泛使用复合句

英语注重形合,语言多呈树状结构,往往通过各种语法衔接、词汇衔接来完成句子表达,注重形式上的连贯,这也使其多呈现长句、复杂句。译者在翻译时必须充分考虑其句子层次,理清各意群之间的逻辑关系,从而做到翻译时主次鲜明,有条不紊。

1.3 多使用一般现在时和被动语态

矿业英语是以描述客观的事物、现象或过程为主要任务,且并不旨在突出某一时间性,故一般现在时和被动语态广泛存在于矿业英语当中。译者必须知晓其语法特征,顾及中、英语言表达差异,才能实现流利顺畅的双语转换。

1.4 逻辑严谨

与其他文体不同,科技文本注重表达的严谨性,具有清楚明确的条理[6]。其根本目的是传达科学、专业的信息和表述客观事实、流程,不牵扯主观感受,所以科技翻译工作者必须培养严谨的翻译作风,客观精准地完成翻译转换,切不可由于疏忽、错译,给矿业科研或生产工作带来损失。

2 生态翻译学

生态翻译学于21世纪初立论,首创于中国,在近20年里取得了显著的发展。该理论立足翻译生态与自然生态的同构隐喻,是一种从生态视角综观翻译的研究范式。该生态翻译研究范式以生态整体主义为理念,以东方生态智慧为依归,以“适应/选择”理论为基石,系统探讨翻译生态、文本生态和“翻译群落”生态及其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致力于从生态视角对翻译生态整体和翻译理论本体进行综观和描述[7]。

作为横跨“自然”与“人文”科学的交叉研究理论,生态翻译学研究内容具有一定的综合性、系统性。其理论视角包括:翻译生态环境、译者中心、适应/选择、“三维”转换等等。明确译者必须与翻译生态环境(译者以外的一切)实现最佳适应和优化选择,才能呈现出优秀的翻译作品[8-9]。作为生态翻译学的方法论,“三维”转换则强调需要实现多维度的最佳适应和选择,集中体现在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三维”转换并不独立存在,三者必须有机统一,才能实现原文与译文等诸多因素的协调与平衡。

3 生态翻译理论对矿业英语翻译的启示

生态翻译学作为新兴的翻译理论,对矿业文本翻译能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本文运用生态翻译学的视角,借助矿企国际化培训中部分双语案例,分析译者如何在翻译过程中实现“三维”转换,以期为矿业翻译提供参考和借鉴。

3.1 语言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语言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强调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要对语言形式进行适应性转换[10]。它包括对时态语态、句型结构、词汇搭配等语言层面的选择转换。

例1:按照规定,定期进行维修和保养,若发现工作不正常时,应立即停机检查并进行修理,然后才能继续使用。

译文:The repair and maintenance should be made regularly according to the specification.Provided any abnormal occurs in the operation,the machine should be stopped immediately and the repair be done.

分析:该句译文的处理方式正是遵循“语言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汉语的思维表达一般习惯采用主体式,即以动作/行为的“发出者”为中心,介于这种思维表达惯性,现代汉语出现了无主句表达,即“根本没有主语的句子”,这种句子重在描述行为、动作变化,而不强调是什么人或物发生该行为、动作变化。而矿业英语重在展示客观的事物、现象或过程,此时,被动语态的使用能很好地将英语读者/听众注意力集中在客体上,同时实现客观表述的效果。在本例中,原文全部采用中文无主句表达,而译文的谓语形态统统转换成了被动语态。在该句的前半部分,译者巧妙地将原文宾语“维修和保养”提至译文句首,并在后半部分的译文中补充“the machine(机器)”作主语,使客体鲜明突出,起到了很好的强调作用。同时延续中文意图,弱化动作行为主体,避免无效信息赘述。

例2:新型的润滑系统,拥有独立驱动和齿轮润滑系统,可靠性高,维护成本低,大修间隔时间长。

译文:New lubrication system is composed of separate lubrication of driver and gear,which offers reliable operation,low maintenance cost and long intervals between overhauls.

分析:中文是意合语言,呈竹节结构,逻辑关系时常隐藏起来,广泛使用短小精炼的简单句,更注重语义上的连贯。而英文是形合语言,呈树状结构,往往通过各种语法衔接、词汇衔接来完成句子表达,注重形式上的连贯。这个例句在英译时作了较大的调整,通过添加“which”这一关系代词,将“新型润滑系统的优点”由定语从句引导出来,使得译文层次更加清晰。译文仅用一个复合句就将源语信息完整通顺地表达了出来,有效实现语言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3.2 文化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文化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即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关注双语文化内涵的传递与阐释[10]。它要求译者不仅关注源语文化,也需关注异语文化,在了解掌握双语文化异同后,作出恰当的语言选择及转换,避免目的语读者/听众产生文化误解,曲解源语信息。

比如I-bar、twist-drill、big v-trip wheel、air bell这些经常在矿业英语学习或阅读过程中出现的词语,在翻译的时候,如果没有提前了解这些专业术语所蕴含的真实意义,而将其直译为“I字条”“旋转钻”“大V轮”“空气钟”,必将错误传递信息,使得没有英语背景的中文读者/听众一头雾水。译者在充分理解这些词语和对应的双语文化背景后,将“I-bar”译为“工字钢、工字条”,“twist-drill”译为“麻花钻”,“big v-trip wheel”译为“大三角带轮”,“air bell”译为“钟形导气装置”,既生动形象又专业科学,有效避免理解障碍。

3.3 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即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关注双语交际意图的适应性选择转换[10]。译者在传递语言信息和文化内涵之外,要将重心放在实现选择转换的交际意图。在“忠实原文”的基础上,译者要重视异语读者/听众的感受,将源语信息传达给他们,使他们获得跟源语读者/听众相同的认知和体会。

例3:用炮棍装药时,若想装填得好,那么一次只能装填并捣实一个药卷。

译文:If a good degree of packing is to be obtained during charging with a tamping rod,only one cartridge at a time should be charged and tamped.

分析:在一般的文章中,可能会将charge理解成“充电/收费”,但是在矿业英语中,charge指的是“to fill/load explosives needed to make an explosion”,即“装药”;packing也不是指日常生活中的“打包”,而是指矿业作业中的“装填”操作。

例4:对钻孔作业面顶板围岩进行“敲帮问顶”检查。

译文:Do the wall tapping and roof sounding near the working section.

分析:本例中的“敲帮问顶”是指工作人员用工具敲击工作面顶板及侧帮,确保无危岩和松垮面。如果直译,则无法实现良好的交际效果,所以译者选择了意译,将“敲帮问顶”的实际含义进行解释说明,使得异语读者/听众豁然贯通。

4 结 语

矿业企业为谋求进一步发展、变革,亟需加入经济全球化这一大潮流。国际化培训有助于提升矿业工作者的语言技能,从而为矿业企业开展国际贸易、合作提供人力资源。从生态翻译学角度看,在进行国际化培训资料英汉互译时,译者必须提前储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顾及翻译生态环境中的各种要素,结合“三维”转换,实现最佳适应和选择,从而切实提升国际化人才的专业素养和职业技能,促成矿业企业开展跨国交流、合作。矿业企业国际化培训涉及知识面广、专业程度高,运用生态翻译学分析矿业文本英汉互译具有重要价值。

猜你喜欢
矿业适应性双语
《矿业安全与环保》征稿简则
天然气管道掺混输送氢气适应性研究进展
西部矿业迈向国内铜矿“新巨头”
陕西陕煤陕北矿业有限公司
矿业企业境外资源风险管理的“道”与“术”
舵叶选型及适应性参数优化
健全现代金融体系的适应性之“点论”
快乐双语
快乐双语
快乐双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