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青春之风盈贯乡土

2021-12-23 02:32许露瑄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21年34期
关键词:乡愁乡土青春

许露瑄

乡土是中国人宏大精神图腾背后朴素的连结点。据调查显示,90%中国人的祖上三代曾在土地中耕耘,《乡土社会》也曾提及:“中国社会,本质上是乡土的。”乡土是这么多人生于斯长于斯的地方,狐死首丘,代马依风,木心临终前的愿望是回到哺育他的江南雨巷。对于诸多游子来说,“回到家乡是乡愁唯一的解药”。

然而,即便乡愁在内心盘桓难去,许多人只留给乡村一个背影,再也没有回头。留下了等着父母回来的儿童与艰难拉扯孙辈的老人,留下了荒田废地与工厂浓烟,留下了那么多的失落、穷困与荒芜。乡村在现代化发展中一步步沦为泥泞与洼地,不复记忆中的清新美丽。

一个响亮的声音出现了:乡村振兴,农民要富裕;乡村振兴,农村要美丽;乡村振兴,农业要强劲。青年接过了时代的重任,跨过那些失意、落寞与困局,一头扎入他们眷恋的鄉土大地。

青春之风盈贯了贫瘠的产业。林占熺,世界菌草技术之父,青年时即以“为乡村为农民”为愿钻研农田科技,学成后毅然踏入田垄,躬身踏泥泞而行,只为传播种菇技术,让农民过上好日子。“耶鲁村官”秦玥飞,在殿堂和农田之中毅然选择后者,只因赤子拳拳之心。也有主播薇娅带动农业公益,促销降库存,利用自己的职业为农民做力所能及之事。这些都是青年,把时代论文写在祖国河川上的青年。

青春之风还盈贯了乡土的精神世界。资助他人,以稿费托举起青年之梦的郭秦,大山中为女孩们撑起天地的张桂梅,虽不皆为青年,但勃发昂扬之青春朝气岂不是他们特有?“穷山恶水出刁民”已成为时代壮丽诗篇的过去注脚,我们凝视着这些青年们的眼睛,其中有希望、勇敢、热忱,更有如太阳般毫无保留的爱,正是这爱,消解了乡村的钝感与麻木,吹来柔软的新风。

以青春之我,筑青春之乡村。与其说是建设乡村,不如说青年是在复苏乡村,“守住山,守住水,守住一代人的乡愁”,而如你我之青年,实质上与乡村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普通的故事,汇成壮丽的诗篇。”普通如你我,也可执笔书写自己与乡村的一段故事。不妨从捐赠衣物、书籍给乡村始,从推广点赞乡村产品始,从走入乡土,摸摸乡村儿童的脑袋始。力所能及,皆可为序章。

“我要以最温柔的姿态守卫,等待它的苏醒。”让我们共筑乡村、共护乡村,牵起乡村同胞们的手走向更美好的未来!

评点:陈婷

文章围绕“乡土”主题展开,从“乡土”“乡愁”到“乡村”,引出“青春之风”对“乡土”的影响及其重要性,并运用名言论证、举例论证等论证手法,从“贫瘠的产业”“乡土的精神世界”“乡村建设”等方面来阐释观点,层层递进,环环相扣,观点鲜明,逻辑严谨。另外,文章文采飞扬,情感充沛,边议论边抒情,具有一定的感染力与号召力,不失为一篇优秀的考场作文。

(编辑:王冠婷)

猜你喜欢
乡愁乡土青春
永远的乡愁
乡愁
乡土人才选好更要用好
乡土中国
九月的乡愁
埋线:1厘米提升的青春
回头一望是乡愁
青春献礼
青春不打烊
芬芳乡土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