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性颞叶内侧癫痫和颞叶外侧癫痫患者的脑电图特征

2021-12-24 06:13黄靖茹钟涛
现代电生理学杂志 2021年4期
关键词:睡眠期颞叶脑电图

黄靖茹 钟涛

赣州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江西省赣州市 341000

颞叶癫痫是癫痫常见类型,约占所有癫痫类型的30.0%~50.0%,其病理特征以海马硬化为主[1]。目前根据癫痫不同病因分为特发性、症状性及可能的症状性癫痫,对于症状性颞叶癫痫患者而言,外伤、感染、热性惊厥等是其主要诱因,不同诱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均会促进疾病进展,加重患者病情[2]。另外颞叶癫痫因病变分布位置差异,分为颞叶内侧癫痫及颞叶外侧癫痫,颞叶内侧癫痫是指源于海马、杏仁核、海马旁回的局部癫痫性发作。颞叶外侧癫痫也叫颞叶新皮层癫痫,是颞叶颞中回、颞上回这些部位异常放电导致的发作。因癫痫发作位置不同,使其临床表现呈多样性及复杂性,但与颞叶内侧癫痫也存在重叠或相似性症状,比如肢体麻木、眩晕、过度运动发作、幻视等表现[3-4]。但总的来说,不同部位癫痫或不同类型癫痫,其发作特点与临床表现均受到大脑异常放电所影响。本研究比较症状性颞叶外侧癫痫和颞叶内侧癫痫患者发作间期电生理表现,以期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赣州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35例症状性颞叶内侧癫痫患者(内侧组)及30例症状性颞叶外癫痫患者(外侧组),其中男40例,女25例,年龄1~76岁。纳入标准:(1) 入组患者符合颞叶内侧癫痫/颞叶外侧癫痫的诊断标准[5];(2) 均经临床、电生理、MRI等检查确诊;(3) 精神良好、认知清晰,可积极配合研究;(4) 患者或家属对研究目的及方法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 合并精神异常、神经系统疾病者;(2) 长期饮酒或服用药物引起中枢神经兴奋者;(3)合并恶性肿瘤、免疫系统疾病、血液系统疾病或凝血异常者;(4)肝肾功能异常者;(5) 影像学发现颅内有占位性病变或其他异常病变者。本研究取得赣州市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1800824)。

二、方法

调查人员参与研究前进行统一专业培训,掌握癫痫发作、诊断及治疗基本措施,收集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等临床资料,观察其影像学、电生理表现。

所有患者均经头颅MRI检查为阳性,病灶部位海马信号增强。长程视频脑电图检查前由诊断人员向患者讲解长程视频脑电图检查的相关知识及注意事项,提高患者检查依从性及配合度。采用光电16道脑电图诊断仪按照国际10-20系统,对患者进行连续24 h监测,检查过程中进行睁闭眼试验、过度换气诱发试验、睡眠剥夺试验等诱发方法,提高监测的阳性率。记录患者清醒期、睡眠期电生理特征,并观察患者癫痫先兆发作、自动症、肌张力障碍、对侧肢体强直发作等症状表现。

三、观察指标

(1) 比较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分布及症状学表现;(2) 根据发作间期痫样放电(IEDs)发作部位将其分为三种类型,即癫痫发作间期脑电图显示正常、痫样放电与病变部位一致及痫样放电与病变位置不同三种类型;(3) 比较两组患者症状学表现,包括癫痫先兆发作、自动症、对侧肢体强直发作/肌张力障碍、继发全面强直阵挛发作;(4)比较两组脑电图放电结果,包括脑叶放电、双侧放电、同步放电、睡眠期放电等。

四、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v)表示,比较采取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例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earson卡方或连续校正卡方)或Fisher精确概率法检验。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一、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分布

内侧组35例,男21例,女14例;年龄1~75岁,平均(38.5±4.5)岁;病程7 d~35年,平均(7.6±1.4)年;发作频率为一年1~18次,平均(4.4±0.5)次。外侧组30例,男19例,女11例;年龄1~76岁,平均(39.2±4.6)岁;病程7 d~35年,平均(8.0±1.4)年;发作频率为一年1~16次,平均(4.5±0.5)次。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二、两组患者症状学表现

两组患者癫痫先兆发作、自动症、对侧肢体强直发作或/和肌张力障碍、继发全面强直阵挛发作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症状学表现分布比较[例(%)]

三、两组患者脑电图结果

内侧组患者中多脑叶放电14.3%(5/35例),双侧放电51.4%(18/35例),同步放电11.4%(4/35例),睡眠期放电14.3%(5/35例)。外侧组患者中未发生多脑叶放电及同步化放电,睡眠期放电3.3%(1/30例),双侧放电26.7%(8/30例)。

四、两组患者发作间期脑电图比较

内侧组发作间期脑电图正常者8.6%,低于外侧组的36.7%(P<0.05);痫样放电与病变部位一致者42.9%,高于外侧组的16.7%(P<0.05);痫样放电与病变部位不同者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讨 论

癫痫是临床常见的脑部疾病,主要是因大脑异常放电导致脑部功能障碍。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癫痫总发生率在7.0%左右,1年有发作的活动性癫痫发病率在4.6%[6-7]。颞叶癫痫临床发作包括单纯与复杂部分性发作或继发性发作,一般在一侧颞区发现异常放电,发作期脑电图有明显的初始表现即可确诊[8]。症状性颞叶癫痫存在典型的临床表现,比如胃气上涌、陌生感、恐惧感、心慌、手自动症等,继而引起全面强直阵挛性发作[9]。本研究显示,内侧组、外侧组癫痫先兆发作、自动症、对侧肢体强直发作或/和肌张力障碍、继发全面强直阵挛发作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症状性颞叶内侧癫痫与颞叶外侧癫痫有着重叠与相似的临床表现,仅根据临床表现,并不能准确鉴别颞叶内侧癫痫与颞叶外侧癫痫。

颞叶内侧癫痫为难治性癫痫,以海马硬化为主要病理改变,与颞叶外侧癫痫的干预治疗存在差异[10]。长程视频脑电图监测,能清晰全面显示患者清醒期和睡眠期放电情况,准确捕捉到每个异常行为动作,并能清晰显示每个时期动作发生程度及持续时间,故能发现病灶异常电生理情况[11-12]。本研究结果显示,内侧组发作间期脑电图正常者为8.6%,低于外侧组的36.7%(P<0.05);痫样放电与病变部位一致者为42.9%,高于外侧组的16.7%(P<0.05);内侧组部分患者中伴有多脑叶放电、双侧放电、同步放电及睡眠期放电,而外侧组中多脑叶放电、同步化放电、睡眠期间放电不明显,但双侧放电明显。颞叶外侧癫痫发作间期脑电图正常发生率较高,可能是患者病变范围小,或病变主要分布在大脑深部或内侧面。当痫样放电与病灶部位相一致时,大脑皮质的电压场相对局限或未扩散,颞叶外侧癫痫痫样放电分布主要是在大脑凸面,病变距离电极较近,异常放电波幅经颅骨与头皮衰减,头皮电极仍可记录到电场压。而对于不一致病变或完全不在病变脑叶者,主要是大脑脑区结构与功能丰富,在具备正常的生理功能传导时,也可以通过联系纤维传导,导致癫痫放电与病变部位不一致。同时症状性颞叶癫痫存在较高的异常放电率,说明病情更加活跃,使临床诊疗难度增加。

综上所述,症状性颞叶内侧癫痫与颞叶外侧癫痫发作间期脑电图特征差异明显,症状性颞叶内侧癫痫发作间期癫痫放电与病变部位相一致的检出率较高,且放电活跃,而两者典型的症状学表现相一致,根据脑电图特征可在一定程度上加以区分,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

猜你喜欢
睡眠期颞叶脑电图
脑电图检查的到底是什么
快乐感丧失是痴呆征兆
睡觉竟然也有这么多小秘密
MPTP诱导树鼩帕金森病模型的脑电图描记与分析
睡眠剥夺在癫痫患儿视频脑电图监测中的应用价值
做梦不代表睡眠质量差
记性不好?因为久坐“伤脑”
中年的行为异常——认识痴呆的另一面
记性不好?可能是久坐伤脑
研究:想学习,先小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