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环境下中小企业供应链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

2021-12-25 17:46高京芃
现代营销·经营版 2021年11期
关键词:供应链数字管理

高京芃

(北京工商大学 北京 100089)

以“大智移云物区”(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技术为代表的数字技术深刻改变了企业的商业模式与竞争方式,客户需求更为多元,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这种情况下,中小企业仅凭自身力量获取竞争优势、实现长足发展的难度越来越大。寻求与上下游企业开展合作,建立稳固的供应链关系,通过实施有效的供应链管理以获取额外资源,培育竞争优势,成为中小企业生存发展的必然选择。尽管供应链概念的提出已有半个世纪,供应链管理实践也遍布全球各个经济市场,但迄今为止,供应链的商业实践仍不能说是“成功”。供应链失败率高达50%~70%,链内相互竞争、相互倾轧的现象时有发生(李维安,2016)。企业的供应链管理能力不足,无法从供应链体系中获取额外资源与能力,甚至有损企业发展。基于此,本文对数字环境下中小企业供应链管理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问题、应对挑战的对策及建议,以期帮助中小企业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实现稳定长远发展。

一、数字环境下中小企业强化供应链管理的重要性

(一)供应链及供应链管理的内涵与功能已成为企业额外资源与优势的重要来源

供应链的概念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是由原料商、供应商、制造商、零售商构成的一个生产网络,目的是将原料加工成产品并销售给顾客,以完成生产网络上所有参与企业的流程循环与价值增值(刘丽文,2003)。供应链管理(SCM)就是对这个生产网络中各企业内部与企业间物流、资金流与信息流的管理与控制(Chen,2004),是供应链管理最基本的内涵。经过30余年的发展,对供应链以及供应链管理的研究出现了多个分支。在供应链研究方面,供应链金融研究注重供应链融资功能的利用与完善,以帮助缓解链上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问题;供应链柔性研究通过提出不同的方案构想,在保持供应链高效率的同时,加强供应链的稳定性建设;供应链治理则注重链上企业的关系治理,着力解决供应链中存在的机会主义威胁与供应链破裂风险。在供应链管理研究上,相继出现了“绿色供应链管理(GSCM)”“可持续供应链管理(SSCM)”,将政府的环境保护要求与企业的社会责任纳入研究框架,实现环境、经济、社会三者的有机互动,在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同时,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Ahi & Searcy,2013)。这些研究极大拓展了供应链与供应链管理的内涵与功能,使供应链由一种物流体系延伸为企业额外资源的重要来源。供应链管理也由传统的采购与销售计划,拓展为获取额外资源、形成竞争优势的战略活动。中小企业应当对其予以必要关注。

(二)供应链管理亟需革新

近二十年来,以“大智移云物区”为代表的数字技术,实现了人与设备互联、人与人互联以及设备与设备的互联(刘大成,2021)。供应链的形态发生了较几十年前更加快速且惊人的变化。数字技术与企业的管理、采购、生产、经营、销售相融合,实现了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无缝对接,供应链向着以可视化、智能化、透明化、协同化为特点的“智慧供应链”方向发展(刘伟华等,2021)。数字技术的应用让供应链形态发生了巨大变化,也对企业的供应链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利用数字技术改造供应链,如何在数字环境下继续发挥供应链获取资源、创造优势的功能,是中小企业开展供应链管理的重要议题。

(三)强化供应链管理是中小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必要条件

数字技术在改变供应链面貌、带来资源与优势的同时,也给中小企业带来了潜在风险。数字技术让企业的生产方式从传统的“一对多”大规模生产,转向“一对一”大规模定制;交易形式从面对面线下交易,转向线上的自动化交易,行业门槛大大降低,客户需求不断多元,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于昕,2008;张海,2018)。这种情况下,中小企业仅凭自身资源与能力进行自我调整的速度,赶不上市场变化的速度,很容易在激烈竞争中败下阵来(张臻竹,2005)。因此,中小企业不仅需要有效整合企业内部资源,提高内部资源的利用率,还必须要与关键供应商及客户加强合作,获取跨越组织边界的互补性资源和能力(裴旭东,2016),从而使企业在快速的市场变化与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以生存与发展。因此,加强供应链管理,提高获取外部资源、培育竞争优势的能力,是数字环境下企业生存发展的必要条件。

二、数字环境下中小企业供应链管理存在的问题与面临的挑战

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使中小企业面临着比以往更加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供应链以及供应链管理也因为“大智移云物区”技术的加入而发生了新的变化,问题与挑战更加多元。目前来看,数字环境下,中小企业供应链管理存在的问题与面临的挑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缺乏对供应链管理与数字技术重要性的认识。目前,许多中小企业已经拥有了一套完整的供应链体系,但仅仅是发挥了供应链的物流配送功能,不能发挥其融资、信息共享、绿色发展等其他重要功能,首要原因便在于企业管理者对供应链管理思想认识不足(刘晴晴,2020)。企业如果不能对数字技术与供应链相融合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形成正确认识,就有可能被激烈的市场竞争所淘汰。

其二,缺乏具有实操性的整合框架与治理机制,供应链运行效果较差。企业由于在供应商、客户、物流公司等各方之间缺乏有效的供应链资源整合框架与治理机制,一方面,导致企业间物资运转不畅、信息沟通不畅、资金流动不畅,供应链运转效果较差;另一方面,供应链内缺乏共同目标,缺少战略协同,无法共谋发展。链内企业依旧是基于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目标参与供应链活动,容易诱发链内企业的机会主义行为,即通过损害其他企业利益来实现自身经营目标,最终导致供应链合作关系破裂、解体。

其三,缺少供应链管理的专业人才。尽管供应链理论已经十分成熟,我国每年也有大批经济金融领域的高等人才走出校园,然而真正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真正参与或主导供应链管理实践的人才仍旧屈指可数。特别是在数字环境下,能够将数字技术与企业供应链管理有机结合的人才更是不可多得。对中小企业而言,这样的人才既难以从外部聘请,又难以从内部培养,导致中小企业对“大智移云物区”等数字技术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削弱企业应用这些技术来强化管理、提高绩效的能力。

其四,数字化软硬件的配备水平差异较大,数据平台的信息共享与协同合作效率不佳。运用“大智移云物区”技术建立的数据平台,可以将仓储、物流、资金、消费者偏好等信息集中存储、分析,缓解链内信息不对称问题,促进协同合作,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把握销售机会。为使数据平台的效益最大化,链内企业需要对其生产设备进行数字化改造,加装传感器、GPS、芯片、智能机器人等数字化硬件,并接入统一的数据平台,完成归集与分析。对中小企业而言,部分数字设备的价值较高,且相应的数字设备还需要员工培训、更新维护等后续成本支出,管理层对改造成本难以接受。即使选择进行改造,管理层从做出数字化决策到采购安装、应用,往往需要较长一段时间。这些情况使得链内企业之间数字化软硬件配备水平差异较大,收集来的数据存在缺失问题,降低了数字技术对企业供应链管理的辅助能力,信息共享与协同合作效率不佳。

其五,我国经济政策与战略部署对供应链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积极推进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的指导意见》,要求促进供应链可视化和智能化水平;2019年,商务部联合工信部、生态环境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等机构,共同发布了《关于开展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的通知》,提出要发展全过程环节的绿色供应链体系; 2020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要“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这些文件与要求说明,数字环境下的供应链管理不仅仅追求效率与收益,更要提高智能化、绿色化、现代化水平。这对中小企业来说无疑是一种挑战。

三、数字环境下中小企业强化供应链管理的对策

第一,建立供应链管理培训机制,形成对供应链管理以及数字技术的正确认知。专业人才是企业顺利实施与强化供应链管理的关键。中小企业应当组织各部门中高层管理人员与青年骨干,接受系统性供应链管理培训,明确供应链管理的难点、要点、必要性与重要性,形成供应链管理意识,并能够正确认识供应链管理思想内涵,从而使管理层能够做出正确的供应链管理决策并保证有效实施。在数字环境下,对数字技术的了解与运用是成功实施供应链管理的必要条件。因此,供应链管理培训要将“大智移云物区”等数字技术的理念、重要性、利用方式,作为重点培训内容,以帮助管理者形成对这些前沿技术的正确认识。

第二,流程重组,增强内部协调能力,满足供应链管理需要。20世纪80年代,美国企业管理大师迈克尔·汉默提出“业务流程重组(BPR)”概念,即通过资源的整合与优化,满足企业和供应链管理的发展要求。为了减少内外部协调上的摩擦与冲突,中小企业可以吸收BPR的思想,对业务流程与组织架构进行调整重组。首先,应当组织专门人员成立工作小组,深入工作一线进行员工访谈,发现业务环节所存在的问题,评估进行流程重组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其次,小组成员汇总分析问题,确定存在缺陷的业务流程,提出重组目标与重组方案;再次,对新流程进行试点,及时接受反馈,评估新流程是否符合预期目标,并反复修改完善。流程再造能减少内部协调中发生的资源损耗,使企业的经营模式与组织结构满足数字环境下供应链管理需要。

第三,建立供应链治理机制,遏制链内的机会主义行为。供应链治理机制分为契约治理、关系治理与资产专用性治理。契约治理是指通过签立正式合同,明确履行的义务与责任;关系治理则靠供应链伙伴形成的信任、团结、公平等非正式形式进行治理;资产专用性则在二者之间发挥了中介作用(华连连等,2021)。中小企业应当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契约治理与关系治理之一,作为主要治理方式,其余手段作为辅助机制。当企业与合作伙伴处于关系早期时,了解程度与信任程度不足,无法通过关系来治理供应链中的机会主义行为,应当通过建立契约明确双方的职责、义务、利益分配、意外情况的处理方式,以强制性的手段减少因机会主义产生的利益掠夺;当企业与合作伙伴经过一段时间的合作之后,可以利用关系治理手段,通过双方的相互信任、相互依赖进行信息共享,确立共同目标,明确供应链发展前景,使企业从供应链中获取收益的方式,由对其他企业的利益侵害,转向获取供应链整合发展收益,并辅以契约治理与资产专用性的强制性方式,稳固关系治理的成果。由此,供应链关系才能稳固,供应链管理才能帮助企业提高效益与效率。

第四,加快设备数字化改造步伐。“大智移云物区”等新技术的特点是软件与硬件相融合,而硬件是新技术进行数据采集与分析的基础。企业需要制定设备数字化升级改造计划,首先,应做好市场调研,调查链内企业与其他供应链体系所采用的数字硬件的种类、功能、报价、改造计划安排与实施情况;其次,要根据数字技术的需要、供应链管理实际与资金状况,合理采购必要硬件,选择分批分步进行改造升级,并注意不同批次间的兼容性与统一标准;再次,要对员工进行相关培训,并制定数字硬件的更新与维护制度流程。

第五,加入互联网平台组织或聘请数据服务公司提高供应链管理数字化水平。对中小企业而言,仅凭借自身能力建立数据库。分析并应用数据的难度与成本较高,实现的效益提升可能无法弥补数字化成本,反而产生效益损失。因此,聘请数据服务公司或加入现有互联网信息平台,是成本低、见效快的供应链管理数字化途径。数据服务公司能够提供知识租售服务,将信息技术与行业知识融合,通过行业专家深入介入客户的业务流程,提高解决方案(李文莲和夏健明,2013)。基于互联网信息无限延展的特点,互联网平台组织能够打破供需双方信息壁垒,拉近与供应商、合作伙伴之间的距离。同时,供应链体系可以凭借互联网平台组织进行延伸,帮助企业快速找到目标客户群、资金来源、合作伙伴与物流通道,增强企业资源利用与整合能力(谢志华,2020)。互联网平台组织包括线上销售平台、线上招标采购平台、地方信息平台、行业专属信息平台等。中小企业可以成立独立的互联网信息平台对接小组进行横向协调,帮助职能部门完成平台对接、应用与退出。

第六,利用好帮扶政策。政策文件是社会发展的风向标,把握国家及地方的政策动态有利于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政策文件不仅对企业供应链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同时还配有帮扶措施与联动机制。比如2021年2月,山东省出台《关于强化财政金融政策融合促进供应链金融发展的通知》,实行供应链核心企业“白名单”制度,加大对供应链金融的政策支持;2021年9月,湖南省出台《支持先进制造业供应链配套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包含支持龙头企业招引配套企业,推进补链延链重点项目建设,鼓励采购补链清单内重点配套产品等支持措施。中小企业应充分利用这些帮扶政策,补短板、强能力,切实提高供应链管理水平。

结束语:

对中小企业而言,通过实施供应链管理,对供应链上的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进行管理与控制,是提高经济效益、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本文梳理分析了数字环境下中小企业在供应链管理上存在的问题与面临的挑战,并给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希望能够对中小企业管理者有所启发与帮助,帮助中小企业摆脱困境、应对挑战,实现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供应链数字管理
强化粮食供应链韧性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海外并购绩效及供应链整合案例研究
解锁西贝供应链的成功密码
为什么美中供应链脱钩雷声大雨点小
答数字
数字看G20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人本管理在我国国企中的应用
成双成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