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地区鲜食玉米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1-12-26 07:05王学军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1年1期
关键词:糯玉米鲜食玉米

王学军

(山西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大同市分校,山西大同 037008)

1 大同玉米种植的条件

大同处于大陆性季风气候带,年平均温度约为6℃,全年无霜期偏长,年平均降水量达400 mm。并且年日照数较为充足,现有自然条件大体上能较好的满足玉米种植的基本需求。大同农业用地质地较为相糙,土地资源总量偏大,地区丘陵、平川面积占比高于85.0%,耕地以旱地为主,现有土地质量、水分及光照条件等决定了本地种植玉米等农作物的可行性[1]。大同适合种植玉米的区段相对较为集中,以左云、南郊、新荣等几个县为主,这在很大程度上为实现机械化种植、统一管理等创造了便利条件,对规范化种植优质高产玉米有很大现实意义。

最新调查资料记载,大同市农作物种植总面积突破31.33万hm2,比上年增长了1.8%,其中粮食种植面积达到24.85万hm2,比上年增长12.2%,其中仅玉米一项就播种12.03万hm2,比上年增长69.6%。和国内其他地区相比较,大同地区鲜食玉米目前正处于初级阶段,全市鲜食玉米种植面积5 000 hm2左右,鲜食玉米加工企业仅有2家,且规模偏小。

2 问题分析

2.1 品种更新迟缓

既往有调查发现[2],大同地区种植的甜、糯玉米品种依然是几年前,甚至十几年前引进的品种,暴露出品种种植单一化、一些品种严重退化、作物产量及品质逐年跌落等问题,这直接拖延了新鲜食玉米品种的开发进程。

2.2 鲜食玉米分散化种植

和普通玉米种植相比较,鲜食玉米种植地区表现出分散化特征,且区域生产种植以分散的农户为主,农户对该品种玉米的种植面积相对较小,这直接增加了规模化统一管理的难度,不便于创设隔离区,很容易造成甜、糯玉米和普通玉米品种混掺,势必会降低鲜食玉米的品质,降低销量,不利于产业的持续发展。

2.3 尚未真正培育建成鲜食玉米市场

长期以来,我国仅是将玉米作为粮食产品食用,尚未形成食用鲜食玉米的饮食习惯,市场对鲜食玉米的渴求度不足。大同坐落在山西省北部,交通运输条件较为便利发达,这也预示鲜食玉米发展潜力较大,但当地人们种植、饮食观念较为落后,对鲜食玉米产业规模化发展及相关市场建设进程形成一定阻碍。

3 促进鲜食玉米产业发展的对策丰富

3.1 调整产业结构

这是培育出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重要举措之一。首先,最近几年中,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正确引领下,大同地区春播鲜食玉米规模有不断拓展趋势。加大鲜食玉米产品的开发力度,对优化人们膳食结构、发展畜牧业及加工业、帮助广大农户增产增收、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脚步及促进农作物种植业科学调整均有很大现实意义。在鲜食玉米种植阶段,可以通过播期试验,探究事宜度最高的播期及采摘期,尽量提早播种,提早上市,规避传统销售旺季以及拖延供应季节,进而获得最大的生产效益。结合大同地区的气候特点,通常建议农户在3月份采用地膜栽培,有益于提升作物产量;4月份以后露地正常播种,可以采用分批次播种、采收的方法,进而更均匀的供给市场[3]。二秋季播种期最迟在7月20日之前,一定要探寻到播期与经济效益两者最适宜的结合点,以防物贱伤农。其次,要不断专研优质高效生产技术,鲜食玉米需有良种良法的辅助,这样方能分将其自身优良的种性充分发挥出来,促进经济效益的产出过程。最后,科学安排茬口,精确探寻到市场缺口,提前或拖延上市均有益于提升经济效益。采用科学合理的栽培技术,不仅能提升作物产量,还能改善食用、加工及外观品质。既往有研究指出,针对不同的土壤条件,采用差异性的栽培种植方法,对鲜食玉米品质会形成不同程度的影响。油漆是对于青鲜果穗而言,推广适时采收技术,能使鲜食玉米品质在技术层面上得到保障。

3.2 加大配套措施的发展力度

首先,建设规模化生产基地。生产基地规模要大于10 hm2,通常要求35~70 hm2,循序渐进建设出350~700 hm2的生产基地,并推行“一村一品”。规模化生产是部署统一品种,实现规范化种植技术,集中加工及统一销售的有效措施之一,逐渐实现鲜食玉米种植、加工、销售的“一条龙”,使鲜食玉米产业发展尽早步入良性循环的运营路线。

其次,选择适宜的优良品种。鲜嫩、穗直是上市鲜食型玉米的主要特点。鲜食玉米产业发展阶段,应从适口性、商品性、加工适宜性、栽培适应性与高产性几个方面选择玉米品种。比如,对于甜、糯玉米,推荐选择鲜穗产量大于10.5 t/hm2,要求甜糯适宜,香味正宗,质地柔嫩,营养丰富,外观品质优良,果穗尺寸匀称统一,苞叶长无露尖,果实饱满,籽粒整齐排列,种皮薄,生育期符合本地农业生产条件,90~100天为佳,种子发芽率普遍较高,苗势旺盛。

再者,强化产品市场流通的活性。尝试培育与拓展鲜穗市场,加大鲜食玉米营养价值的宣传力度,改变现代群体的膳食结构,实现营养均衡,诱导大众消费行为产出过程。建设鲜食玉米生产协会,组建农民经纪人队伍,打造农民与市场之间的联结关系,抢换产品市场流通的活力。

最后,加大无公害生产技术的推广力度。一是为确保鲜食玉米的纯度,积极采用隔离措施,玉米是异花授粉类农作物,一旦串粉将会对其粒色、甜度、糯性等性状形成不良影响。如果甜、糯玉米和普通玉米串粉杂交,很可能诱导籽粒变成普通玉米,丧失甜味与糯性,品质口感降低。故而,种植甜、糯玉米时要将其和普通玉米隔离,从根本上保证其糯性与甜度。二是秉持分期播种、均衡上市的原则。为提升鲜食玉米产品的经济价值,可适时采用反季节栽培技术,尽早或延迟上市,使其演变成市场内的“鲜”见产品或周年供应型产品。为达成以上目标,大同地区可采用地膜覆盖、育苗移栽、大棚栽培等种植生产鲜食玉米,建议每间隔5~7天进行分批分期播种,进而确保采收上市或加工利用过程的连贯性,提升产品的经济效益。三是实现田间管理的科学性,促进及控制群体发展。采摘嫩穗是生产鲜食玉米的主要目的,生长周期偏短。故而,提倡早定苗、早中耕铲草、早施肥,适度增加有机肥的施用量,借此方式提升地力、土壤保肥能力,为提升鲜食玉米籽粒营养品质提供基础条件。应结合不同区域地力水平及品种需肥术性,进行科学配方施肥,也要适时补加玉米微肥,同步提升作物的品质与产量。开花授粉期,如遇到阴雨、低温天气,要快速进行人工辅助授粉,借此方式增加粒籽及减少秃顶数目,增产提质。四是做到适时采收果穗,维持鲜食特性。过早采收鲜食玉米,不仅会减少作物产量,也难以确保其质量达标;若采收过迟,尽管产量得到保障,但品质及含糖量降低,果皮厚度及硬度均增加,丧失鲜嫩风味,难以取得最高的商品以及加工价值都会降低。适期采摘,才能确保甜、糯玉米有甜、糯、香、嫩、营养充足、加工品质优良等特性。

3.3 加大宣传力度,培育拓展市场

当前,山西大同地区还没有建设规范化的鲜食玉米产品营销网络,尤其是鲜穗市场培育与开拓力度不足。为扭转以上情况,社会各方面应形成合力,增强宣传力度,广泛宣传鲜食玉米相关知识,拓展对本区域市场挖掘的深度,结合本地居民消费习惯加工成多种类型的制品,倡导广大居民消费采购。加大外地市场的发展力度,主动和国内其它加工企业和大型批发市场联系,践行中介订单的农业发展路线。确立长远发展的目标,开拓国际市场,合理采用“引进来”、“走出去”等诸多渠道联络外商,结合不同国家居民消费习惯与水平,开发适销产品,践行创新、创汇的发展路线。

3.4 尽早颁发质量标准,规范市场

主要包括如下两点内容,一是品种自身的品质质量标准,二是加工食品的质量标准。可以先由相关企业拟编方案并呈交给质监部门,各地区可以拟定区域性质量标准,而后逐渐拓展至全国性标准。产品标准是质量监管的基本凭据,鲜食玉米产业状态发展需有国家标准的支撑,拟定一个符合我国国情且还能和国际市场对接的质量测评标准,一方面能组织农户等高效优质生产鲜食玉米,引导产业结构合理调整过程;另一方面还能促进市场规范化运作过程。

4 结语

鲜食玉米有产出高、效益大的特点,在后续几年中,鲜食玉米有很大概率成为山西大同市的新兴绿色产业。鲜食玉米符合农民传统种植生产习惯,食饲兼用,能提升大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故而,应认识到发展鲜食玉米产业的必要性,明确其种植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剖析问题成因,探究应对措施,最终使用鲜食玉米产业规范化、规模化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猜你喜欢
糯玉米鲜食玉米
早春种好鲜食玉米有诀窍
甜蜜糯玉米的发现及应用
种好鲜食玉米有诀窍
收玉米啦!
早春种好鲜食玉米有诀窍
糯玉米优质高效栽培技术及加工利用
澳大利亚鲜食葡萄出口量15.22万吨
北方糯玉米高产高效栽培研究
我的玉米送给你
浅论糯玉米苗期田间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