递弱代偿原理、反向迭代策略和代偿续存策略对当下优化城乡生态建设的有益启示

2021-12-26 07:05赵华东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1年1期
关键词:代偿原理物种

赵华东

(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河南漯河 462002)

1 递弱代偿原理、反向迭代策略和代偿续存策略简介

大学客座教授、知名博物学家王东岳在其哲学专著《物演通论》和他系列的哲学讲座中提出和论证了“自然存在、精神存在与社会存在的统一哲学原理”——递弱代偿衍存原理,简称递弱代偿原理。

递弱代偿原理可以概括为:愈原始愈简单的物类其存在程度愈高,愈后衍愈复杂的物类其存在程度愈低,并且存在程度呈一个递减趋势。随着存在程度的递减(即递弱),导致物类生存难度递增,后衍物种为了保证自身能够稳定存续下去,就会相应地增加和发展自己续存的能力及结构属性,这种现象就是“代偿”。在宇宙进化过程中,越原始、低级的物质或物种,存在度越高,越高级、越进化的物质或物种,存在度反而越低。高级物种的生存技巧越来越高强,却不能改变它们的存在效力越来越衰微的总体趋势。

反向迭代策略和代偿续存策略是由博物学者赵华东根据递弱代偿原理并加上自我的独立的思考而提出的维持存在度的两种策略,这两种策略目前还没有获得递弱代偿原理的提出者王东岳先生的评价和认可。反向迭代策略是向来时的相反方向迭代以增加生存度的策略,既然在生物进化迭代的过程中,生存度是逐渐降低的,形成了一个逐级下降的“悲观的”迭代循环,生态系统也逐渐趋于不稳,那么合理地反方向迭代,比如退矿返山、弃工返农、退耕还林等进行反向迭代,就有可能增加存在度,这就是反向迭代以增加存在度的策略。实际上,这种策略被提出以前,已经在被国家有关部门大力实施,是基于恢复生态系统的目的,在更深的本质上是一脉相通的。不难看出,反向迭代策略这策略和递弱代偿原理完全符合的,虽然可能存在着反向迭代难度较大、增加的生存度也有比较有限的问题。

代偿续存策略的表达是:持续合理充分代偿,可使生存度损失降到最低,最终长期保持0.5以上而使物种或生态系统得以长久续存。这一策略和东岳先生本人的现有观点并不完全一致,东岳先生认为代偿完全不能增加存在度,而笔者认为只要持续充分合理的代偿,虽然不会增加存在度,但是可以使存在度得到一个很小的下降,把存在度的损失降到最低,甚至可以把存在度随时间的下降曲线变得非常平缓而使存在度长期高于0.5(最高的存在度为1,最低的存在度为0),从而使物种与生态系统永久延续。

2 递弱代偿原理对当下优化城乡生态建设的启示和做法

一个原理,如果它是合乎事物发展规律的,那么当明白了这个原理到底在说什么之后,我们往往会得到“应该怎么做”的种种启示。这些启示,在不知道这个原理之前,好像并不存在;一旦发现了该原理,那么这些启示,就如天上恒星,在暗夜里熠熠放光。

2.1 递弱代偿对城乡生态建设的启示

给我们的启示是:要对生存的递弱有清醒地认识,生存度的递弱的是客观存在的;在生态建设上要尽量减少递弱,而不要轻易地“改朝换代”,因为每一次的迭代,都可能造成存在度的损失和下降,会造成代偿也无法弥补的生态灾难;当条件允许时,要进行反向迭代,(加速)回归或模拟原始面貌,用以增加我们的总体存在度,回补和修复生态环境;不得不迭代晋级时,就要坚决做好充分有效地代偿准备,做到代偿续存,用以将存在度的损失降到最低,既已确定递弱,便要坚决代偿。

2.2 根据启示所推论出的一些必然的做法

推论出的一些必然做法是:

1)保护生态现场:在进行国家湿地公园和国家森林公园建设时、在进行城市公园建设时,尽最大可能地保留原生物种、原来面貌,保留之前的局部生态环境和生态群落,如土岸、淤泥、水草、树林、灌木野草丛等以下都不应该:拔掉全部野草都铺上单一草坪、把水草全部拔掉换上香蒲和荷花、把泥土岸全部铺上卵石、把灌木野草除掉换成石楠迎春、把本地树种伐掉栽种银杏香樟、把泥泞的土地换成硬化的水泥或地砖、安装了许多的高灯和地灯、开辟了纵横交错的人行通道,这些行为一定要尽可能少量而适当,因为这样的一次人为的大迭代,极大破坏了局部生态系统,降低了生物多样性,其实是坠入了存在度“递弱”的危机漩涡。一般人会觉得,走在眼前的硬化步道上,坐在水边的石头上看荷花,抬头看到一棵金黄的银杏树,以为这就是生态美景,其背后实际上是一场生态灾难,已造成了大量的生物灭绝,淡水虾蟹泥鳅黄鳝洞穴等因卵石岸取代了土岸而灭绝,作为生产者的原生水草的破坏对水中以之为食的各级消费者的生存是毁灭性的打击,灌木杂草中的各种小动物因栖息取食地破坏而灭绝,硬化的单一的草坪对于蚯蚓、蚱蜢蟋蟀之类的动物是毁灭性打击,随它们遭殃的还有以它们为食的小型兽类和鸟类;灯光照明的滥用,干扰了向光性昆虫的行为活动,最终会灭绝其中的大部分,走在很多的公园里,草坪不见蚱蜢、树上没有鸟巢、夏季不听蝉叫、雨后不闻蛙鸣。正确的做法是:一定要进行保护性地建设,以保护为主。

2)保有撂荒地,不要开垦荒山荒地。在城乡村庄角落和田头沟边河滩里的撂荒地,任其撂荒,任其荒草杂树丛生而不加干涉(或可以进行简单整理),更不要开垦种植,不要对这些荒地野草杂树等等生态孤岛“赶尽杀绝”,不要升级成“农业文明”而得到导致整体存在度降低的恶果。

3)夏季城乡温度急剧升高怎么办(开空调不是生态代偿,这里不作论述)。乡村和城市是破坏原始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建立的,是原始生态分别向农业文明、工业文明迭代的结果。既迭代晋级,则必然生存度递弱,存在效价下降。但是乡村和城市我们又离不开,我们应该怎么办?答案就在于“代偿”,必须代偿,坚决代偿,这样才能求生存。然而现有的大部分城乡生态建设情况是代偿远远不足。具体代偿可有以下做法:①实施“高搭凉棚”行动:在城市和乡村的街道上规范搭建高大坚韧的连续性框架,在道路两边,栽种紫藤、凌霄、爬山虎等各种藤本植物,引导其沿架攀缘、最终合拢生长,形成不碍交通的高大植物凉棚,在炎热的夏季吸收阳光、遮阴降温;②实行“绿植上墙”,街边的高楼大厦、单位里的办公楼、小区内的住宅楼、学校里的宿舍楼等等都是之前破坏原始生态环境建立的人工建筑,也必须代偿,尽可能地多多栽种爬墙植物,尽量扩大绿叶覆盖的绿色墙体,吸收炎热的太阳光,楼顶也尽量覆盖绿植,进行生态代偿;③尽量减少硬化地面,限定人类活动范围,尽可能多的因地制宜地建立“生态物种保留地”,作为人类活动的禁区;④不要把清扫的落叶作为垃圾处理,可以当地粉碎填埋,作为肥料;建立网络式城乡发酵池,实行厨余垃圾发酵,把这种占城乡垃圾总量一半以上的有机质类垃圾进行发酵处理而还田还林;建立城市生态站和生态循环林,处理中转城市厨余垃圾,进行发酵处理后变成有机肥料,填埋施用于生态循环林垄间;⑤实施污水和清水(比如单纯的洗菜水)分流,污水走暗线,清水走明渠,即合理恢复地表径流,土岸流淌,合理引流,培育淡水生态湿地;⑥实施“撤离地面”计划,新建住宅小区或工厂厂房都会占用大量土地,会加剧城乡升温、生态恶化,因为这些土地原本是林草地或农田,在炎热的夏季是吸收阳光的,是从事生态生产的。一方面要发展,一方面又破坏,如何解决此矛盾。采取高架策略,撤离地面,让地面的楼层除了粗大的支撑立柱之外,恢复土地覆盖,让地面上的楼层(一楼)充分植树种草、或任其自然生长,办公楼、住宅,厂房和仓库等等人类活动场所尽量从二楼开始,把一楼还给自然界,因为自然界最需要的就是地面上的土地;⑦其他的一些有益做法。

3 认真详细讨论研究,拿出合理可行的方案,大胆果断实施以优化城乡生态建设

一个全新的有价值的科学原理会给出我们一些全新的有益的启示,这些有益启示告诉我们一些明确的独特做法。哪个城市能够先人一步理解先进理念、先人一步拿出周全可行的实施方案、先一步坚持实施并维护运行,哪个城市就会极大地优化城乡生态建设,会让城乡面貌为之焕然一新、助力美丽中国建设在当地落地生根,就会为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积累经验、探索出路。在好的方面,在有益于国家“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方面,就应该有“敢为天下先”的勇气、闯劲、担当和作为,就应该为改变千城一面、干燥炎热的城市旧面貌而切实行动起来。

猜你喜欢
代偿原理物种
抗病毒治疗促进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再代偿研究进展
首次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获得再代偿的影响因素分析
基于包络解调原理的低转速滚动轴承故障诊断
信用卡余额代偿的美国经验
基于电力系统备自投实现功能原理概述
失代偿期肝硬化并发真菌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
回首2018,这些新物种值得关注
电咖再造新物种
世界上的15个最不可思议的新物种
疯狂的外来入侵物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