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植保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分析

2021-12-26 07:05张绪萍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1年1期
关键词:植保技术人员农作物

张绪萍

(莒南县植物保护站,山东莒南 276600)

0 引言

植物保护技术是为了在植物生长期间有效防治病虫害,进而维护植物的正常生长,随着农业生产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越来越高,植保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各相关单位应意识到绿色植保技术在农业生产作用和重要性的发挥,降低病虫害传播水平,增加农产品质量,转变可持续发展意识,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和保护生态平衡。

1 绿色植保技术在农业生产作用

1.1 降低病虫害传播水平

农业是民生以及社会稳定的基础条件,目前我国农业市场和生产得到了全面发展和提升,使我国农业整体生产范围、种植规模以及加工进出口总数逐年上升。但随着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的快速发展,产生了更为广泛和复杂的病虫害问题,农药残留和农业病虫害侵害严重影响农业发展。例如:草地贪夜蛾、美国白蛾等,此种新型的病虫害致使大面积的农作物出现死亡或者减产等不良现状,严重地影响了农业生态平衡和系统的稳定性。为确保农产品安全性,有效避免以上病虫害问题,农产品市场中绿色植物保护技术至关重要,农业从业人员以及技术人员需要科学、合理的使用绿色植保技术,通过物理防治、生物控制、生态治理、农林防治等综合防治措施来控制农业有害生物的一种环保型的植物保护技术,积极贯彻和落实病虫害精准控制系统,当知病虫害问题的进一步扩,从根本上提升农作物的整体经济产量,减少农业生产中化学农药,也杜绝了大部分地区因使用化学农药防治害虫而引起的农产品残留、农药超标和对生态环境的污染,从而加速了绿色植保技术成功的经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对我国绿色植保技术的推广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1.2 保护生态平衡

在目前我国农业生产技术以及工业生产加工技术不断发展和完善的环境下,我国自然环境保护问题逐渐严峻,所以在农业生产和种植过程中,环境生态的平衡性受到了更多国家以及地区重视。但是在目前我国农业种植和生产各个环节中,大量使用的药剂以及化肥等物质,虽然会提升农业整体产量,但是此种模式一定程度上会增加农作物自身结构药物残留情况,不仅会严重影响人体基本生命健康,并且还会最大限度破坏土地以及周边自然环境。为了防止此种问题出现,技术人员应该积极使用绿色植保技术,以此充分保证农业生态的平衡性,与此同时在农业种植和生产期间内,技术人员应该严格地按照自然环境保护标准要求进行日常操作,尽可能降低使用化肥或者农药的频率和范围,而是采取更加绿色环保的模式,增加土壤自身的养分,进而减少化学药剂对于环境造成的破坏。

1.3 提升农产品质量

在农业种植过程中,使用绿色植保技术,既可以有效完成对农业种植行业自然环境的管理和维护,防止化学有害物质的大面积产生,一定程度上还可以有效提高农副产品的质量和健康系数。加上我国经济得到全面提升,人们在生活中更加关注农业绿色安全问题。如果农业在实际种植时,本身已经破坏了自然环境,那么农业生产将失去了本身的社会意义。所以在农业种植环节中,需要使用绿色植保技术,致使环保意识可以在农业种植行业得到有效推广和应用,致使化肥市场以及农药市场可以得到有效控制,从根本上为农作物的绿色环保提供无污染的生长环境,积极为社会以及人民群众提供更加健康的农产品。

1.4 转变可持续发展意识

想要将有发展前景的农业种植技术进行全面推广和宣传,农业生产技术人员的综合素养和环保意识十分重要。但是根据目前我国对乡村种植人员以及农业技术人员进行详细调查,从而可以得出相关结论:现阶段我国大部分农业种植人员在绿色植保技术方面的综合能力相对较低,并且绝大部分种植人员受到传统农业发展和运作模式的影响,自身农业意识相对比较落后,严重阻碍了现代化农业种植业推广进程。所以想要不断强化植保技术的应用和宣传,就需要从技术人员的基础思维方面开始转变,致使其充分了解绿色环保以及可持续化发展重要性,确保现代化农业技术的使用范围和力度。

2 绿色植保技术在农业生产应用

2.1 科学探究,强化农业生产技术水平

2.1.1 农业生产技术探索和研究的重要内容,则是针对绿色植保技术进行综合探索和研究,所以在实际开展技术研究工作过程中,需要根据不同类型和方向进行综合探索。例如:稳定环境下农作物生长速度、农作物日常管理、自然环境生态平衡等相关方面。而现阶段绿色植保技术已经成为了我国农业生产和种植体系中的主要导向生产技术,其技术在应用时,可以有效提升社会农业经济发展,致使农业行业结构可以满足社会以及人们的实际需求。绿色植保技术在实际研究和生产时,技术人员应该使用科学、合理的探索模式,并且充分结合农业生产实际情况和自然环境,在此基础上建设相应的结构体系。另外,针对农业生产结构体系进行探索和研究时应该确保其结构层次相对比较清晰,以此保证绿色植保技术可以有效应用和提升。为此针对农业生产探索可以从几个方面进行分别开展。

2.1.2 农业研究人员需要根据研究区域的农作物进行充分了解,并且在实际技术探索和研究工作开展过程中,主要使用互联网大数据的分析模式,只有使用合理科学技术才能将农作物生长实际情况作为核心出发点,为后续技术探究打下优秀的基础环境。

2.1.3 农业工作人员应该精准并且详细的管理和掌控目前已有的农业生产技术和体系,从而发挥自身专业技术,完成对农业生产和种植的智能化方向发展,并且在此基础上完成个性化、自动化的管理模式,从而有效建设出更加人性化、高效化农业种植和生产模式。为此政府以及农业管理部门应该当地构建相应的技术探索团队,其中在团队开展技术研究时,还应该保证技术人员以及从业人员专业水平,即使针对农作物生产流程开展相应保护措施,致使农业以及种植技术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完成农业生产稳定发展。

2.1.4 我国已经全面进入智能化数字时代,因此对于种植行业来说,同样应该重视其线上以及远程管理,针对不同类型的先进科学技术进行有效应用,比如:GPS、GIS技术等。以此作为基础,建设更加完整、有效的农作物生产管理环保结构体系,有效完成对农作物生产系统的全面升级和优化,只有这样才能为农作物后期生产技术的提升打下良好基础环境,从根本上提高农作物生产总量。

2.2 提高农业宣传力度

想要绿色植保技术在农业生产以及种植行业中,得到广泛的宣传和推广,就需要政府部门不断强化技术宣传范围,以此让农业生产企业以及种植个人,充分了解绿色植保技术对于农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和现实意义。为此在不断强化宣传力度的同时,需要从几个方面进行技术强化。

2.2.1 针对农业知识进行全面宣传和推广过程中,我国已经相继成立了农业技术宣传组织和部门,为此将绿色植保技术不断普及,只有有效完成技术的推广,才能让农业从业人员充分理解绿色植保技术的发展优势和经济价值。但是在实际技术推广和宣传过程中,部门管理阶层和基层宣传人员应充分结合当地农业发展实际情况和整体市场行情,以此作为研究目标,制定出适合地区农业的宣传方案和规划,辅助相关的宣传工作可以有效落实,充分发挥出自身的技术影响。

2.2.2 我国政府部门同样需要将相关的农业技术政策下放至阶层组织中,尤其是在具体的技术推广时,应该充分结合目前现有的媒体平台。比如:电视节目、广播、网络以及自媒体等相关模式。并且其技术宣传的主要内容需要以绿色植保技术作为核心,并且充分结合其环保特点、高效特点以及智能化特点等进行分别介绍。

2.2.3 只有将绿色植保技术进行全面贯彻,才能帮助农业从业人员充分了解传统种植技术的落后性以及危险性,进而认识到化肥以及农药对于人体健康以及自然环境平衡性的重要危害。并且在我国未来农业种植和发展过程中,只有摒弃传统、落后的种植技术,将绿色植保技术进行相互结合,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农业种植质量和效率。尤其在宣传前期,技术人员应该针对现有农业病虫害问题进行详细了解,以此作为基础利用绿色植保技术,给予有效的解决方案和问题预防模式,提升农作物自身的整体品质。

3 结语

由此可见,我国农业是民生以及社会稳定的基础因素,所以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和质量直接影响国家发展。但是从目前我国农业生产现状可以充分了解,我国大部分农业种植环境十分恶劣,并且农作物在药剂的作用下,对人体产生了影响。所以农业从业人员应该积极引进绿色植保技术,并且确定其技术发展优势特点,在对于种植区域的实际情况有效了解后,制定出合理的技术应用方案,进而完成农业发展的可持续化。

猜你喜欢
植保技术人员农作物
高温干旱持续 农作物亟须“防护伞”
俄发现保护农作物新方法
夏季农作物如何防热害
壶关县:开展2021年植保无人机操作手培训
厉害了!农作物“喝”上环保酵素
越南农业管理和技术人员线上培训
我国首批正高级船舶专业技术人员评出
全力以赴“虫口夺粮”保丰收,天津植保在行动
植保机
无怨无悔四十载 植保战线展芳华——访山西省太原市植保植检站副站长何淑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