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高产栽培及病虫害防治技术探讨

2021-12-26 07:05张艳婷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1年1期
关键词:蚜虫病菌花生

张艳婷

(临朐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山东临朐 262600)

0 引言

随着生活水平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升。在农作物方面的需求,也不断上涨,花生作为农作物的主要组成之一,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离不开的油料作物。并且花生种植的条件需求比较低,这也使得我国各地的花生种植规模不断扩大。但是从种植情况来看,国内花生种植水平并不高,主要原因是种植期间的栽培管理不到位,并且对于病虫害的防治没有做到位。这些都是导致花生产量不高的原因,对此,想要培育出高产的花生,需要采取科学的栽培技术,有效防治病虫害,为种植出高产花生奠定基础。

1 花生高产栽培技术

1.1 土地的处理

想要种植出高产的花生,首先需要选择适宜的土壤。土壤本身要具备蓄水、透风等效果,才能促使花生发育得更好。最适宜花生生长的是沙壤土,沙壤土的特征是土质疏松、肥力高,无论是花生种植的任意期间,沙壤土都可以为花生提供良好的养分,帮助花生长得更好。选择栽种土地时,尽可能选择地面平整、排水性能好的位置。栽种花生的时候尽量不要在重茬的土地进行种植,不重茬的土地能保证土壤中的各种成分协调,更加有利于花生高产。

1.2 整地

整地后的土地质量与花生的苗期生长有直接关系,影响到后期花生的产量。花生根系很深,这样优化土地深层结构对于花生尤为重要。土地在种植前需要进行深耕,深耕后的土地可以有效的将下层位置的土壤变得疏松,增加土壤的透气性能和渗水性能等。土地在进行深耕的时候,需要将深度保持在30 cm,特殊土地适当加深深度,不得超过50 cm。整地的时候要细心地进行耕作,多次耕地,并且深度不宜过大,过大的动作非常容易将生土翻耕上来,不利于花生发育,影响最后的花生产量。

1.3 施肥

施肥的时候主要是给土壤提供有机肥料,有机肥料不仅能优化土壤,一定程度上还能改善土壤的性质,提升氮元素的来源。花生在后期生长阶段需要的肥料比重最大,吸肥力也是最强的时候,为了收获高产花生,需要为花生补充足够的肥料,及时为其追肥。通常高产田需要平时的农家肥之外,还需要增加一定的复合肥、硼肥。种肥对于花生不利,种植的时候不建议使用。硼肥不能直接在播种沟中施肥,肥料会烧到花生苗。此外,对于肥力较差的土地,可以根据花生的长势为其合理的追肥。

1.4 花生种子处理

1.4.1 甄选花生品种。为了实现高产花生,在选择花生品种的时候,尽可能选择易于储存,抵抗力较强的品种。选择好花生种子之后,需要对其进行处理,这样能有效提升花生的出芽率。种植前,需要进行晒种和选种的工作,将选择好的花生种子均匀地摊铺在地面上。等待1~2天后,可以将花生的外壳剥去,按照花生的等级进行筛选,将残缺的种子、带病的种子等都筛选出去,将留下的好种子储存起来。保留的种子也有等级之分,在播种的时候需要注意,按照分级的方式进行播种,能有效保证出苗率后花生的产量。

1.4.2 药剂拌种。花生种子在种植前,还需要使用药剂进行拌种工作,可以有效减少病虫害发生的概率。通常使用多菌灵或者适乐时,能有效地防止花生出现茎腐病;或者使用多福克拌种,有效地预防病虫害对花生造成影响。

1.5 播种

花生的播种日期需要科学地进行选择,结合当地的种植气候等因素进行调整,避免影响到花生的出苗率。花生在雨季生长期最佳,对于种植出高产花生十分有利。播种时间不宜过早,不然会导致伏果量增加,影响到最后的总产量;播种时间过晚,会错过花生的最佳生长时期,导致超大果的产量降低[1]。对此,种植人员在播种花生的时候,一定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播种,最大程度上保证花生的出苗率和产量。

1.6 田间管理

为了提高花生在最后的产量,种植人员应该做好田间管理工作,加强管理水平。

1.6.1 苗期管理。此时的花生植株处于出苗期,若是在管理期间发现了落叶现象,需要及时处理,一定程度上能够降低花生苗株感染与病虫害的几率,清理了落叶等可以保证花生吸收到充足的营养。

1.6.2 中期管理。花生在中期成长期的时候对于肥料、养分等的需求量非常大,需要种植人员特别注意,加强田间管理。定期的为花生清理周围的杂草,根据花生的长势适当的追肥。肥料的成分以钙肥为主,能保持花生的植株维持在一个稳定的趋势生长,提升花生的坐果率。

1.6.3 后期管理。花生在进入后期生长期时,植株会在肥料的影响下,出现枯萎等现象。为了避免这种现象发生,影响花生的产量,需要对植株根部施肥,提升植株整体的生命力,实现花生的高产。

2 花生病虫害防治

2.1 花生病害

2.1.1 花生叶斑病。花生在生长期间会发生叶斑病,会使花生呈现出褐色病斑,随着病情扩散会产生霉状物。病斑的颜色有一定区别,如果呈现的是黑色的病斑,病症没有褐色病斑的花生严重。预防的方式需要合理轮作,选种的时候选择优质的花生种子,在花生长势最好的雨季,是防治叶斑病的关键时期。在此期间可以使用多菌灵等药物对花生植株进行喷洒,每次喷药之后需要间隔至少两周的时间,大概三次之后,就可以防治叶斑病发生。

2.1.2 花生茎腐病。花生茎腐病是花生生长期的常见病,通常多见于花生苗期。并且一旦染上茎腐病,花生的叶子会逐渐病变,直到最后将病状扩散到花生的整个植株上,时间越久对花生越不利,严重时会导致花生植株死亡,影响最后的产量。该病的传染源是种子,种子在种植前已经携带了病菌,在生长期导致花生病变。另外土地连作也会导致病菌残留在土壤中,影响花生。对此,可以使用多菌灵溶液对花生植株、叶子进行喷洒。

2.1.3 花生根腐病。花生的根腐病主要是危害花生的根茎,使根茎呈现出水浸状,随着病情发展颜色加深,最后导致根茎溃烂[2]。防治方法主要是采用轮作的方式,在晒种的时候使用药剂浸泡,有效的杀灭病菌。如果发病率较大,需要使用多菌灵对花生根茎进行喷洒,降低病菌扩散的范围。

2.1.4 花生青枯病。花生的青枯病常见于生长初期,病状导致花生的叶子失去水分,最后枯萎。预防的方式需要选择品种较好、抗病能力较高的种子,在播种前为土地施大量的石灰。在发现有花生植株染病后,需要尽快的将患病的植株去除,集中在一起进行烧毁。患病的植株不得用来为花生堆肥,田间管理时及时清理杂草。当患病率超过10%的时候,需要采用轮作的方式。根据患病率的程度合理进行轮作,通常会与禾谷类的种植物进行轮作。在为花生施肥的时候,尽可能多增加磷肥料、钾肥,防止湿气在土壤中滞留,在雨季做好排水工作,减少花生患病和扩散病菌的几率。

2.1.5 花生病毒病。花生的病毒病除了普通叶病、芽枯病等,其余的病害都是经由种子和蚜虫传播的。并且染病时期不同,导致发病情况和传染率也存在一定差异。通常发病较早的花生植株,说明种子的传播率更高。另外,种子本身的病菌与种子的尺寸有关,个头较大的种子携带病菌的可能性会更低。蚜虫是带翅的蚜虫,大多数的时间活跃于田间,将病毒带给花生。在花生苗期如果就发生了病毒病,很容易导致花生大量的减产;在雨季少,气候干燥的时候,也非常容易导致蚜虫活动,将病毒带给花生。

防治的方法需要在选种的时候,优选无毒的种子,避免种子携带病菌;种植时使用地膜覆盖技术,可以有效的去除蚜虫。在进行田间管理的时候,及时清理杂草,降低蚜虫数量;在播种的时候也可以采用高效低毒的药剂进行喷洒;在花生苗期的时候,需要使用化学药剂对苗进行喷洒,降低蚜虫传播病毒的可能性。

2.2 花生虫害

2.2.1 地老虎、蛴螬。地老虎和蛴螬是孵化于夏季的害虫,主要是针对花生的幼果,导致花生缺苗,影响最后的产量,也是花生虫害中最主要的害虫。对于这种害虫要如何防治,首先可以采用农业的方式进行防治,对种植地进行合理的轮作和翻耕。施肥的时候避免使用未熟的肥料,及时处理田间的杂草。对于虫害较为严重的地区,可以在秋冬季节对土地进行翻地工作,将害虫的幼虫翻到表面,冬季天气严寒,幼虫无法挺过冬天,会冻死或者死于天敌之口。此外,还可以采用化学方式对土壤进行处理,用水稀释辛硫磷乳油,对土地进行喷洒[3]。或者使用毒饵,或者将饵料与化学药剂混合,撒于种沟中。

2.2.2 蚜虫。蚜虫是危害花生生长的主要害虫,因为蚜虫不但会吸取花生的营养,还将病毒传染给花生。蚜虫吸取花生的汁液后会导致花生植株变得矮小,影响最后的花生产量。针对于目前来说,防治蚜虫可以利用其天敌进行防治,当天敌数量较少的时候,可以采用化学药剂的方式来应对蚜虫。使用乐果粉或者敌百虫粉与沙土混合,制作毒土,将毒土撒在花生植株上,有良好的杀虫效果。

3 结语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为了提高花生的收益,还在不断地扩大。并且花生市场未来的发展空间也在不断扩大,高产花生有助于提升农户的经济水平,为农业领域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花生生长期间不可避免的会遭到病虫害的侵袭,导致最终的产量减产。对此,应该对种植期间的管理技术和栽培技术进行完善,采取有效的措施预防病虫害的发生,防治病虫害对花生造成威胁,增强花生抵御病虫害的能力,推动高产花生种植目标实现。

猜你喜欢
蚜虫病菌花生
蚜虫婆婆
出生十天就当“外婆”的蚜虫
出生十天就当“外婆”的蚜虫
爱吃蚜虫的“花大姐”
冬天用围巾包住口鼻为什么不好
多少堆花生
苍蝇为何不会被病毒感染?
到底埋在哪棵树下
花生去哪儿了
病菌的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