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化香葱甜菜夜蛾的发生特点与防治对策

2021-12-26 07:05吴达粉周金鑫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1年1期
关键词:香葱管内甜菜

吴达粉,周金鑫

(兴化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植保站,江苏兴化 225700)

0 引言

兴化香葱周年繁殖,采取分株繁殖,一年四季均可栽培,但以春秋两季为主,春葱上年11—12月移栽,4月初~5月中下旬采收,伏葱5—6月移栽,8—9月份上市,主要作越夏保种用于秋季种苗,秋葱8月中旬~9月中下旬移栽,10月中下旬~翌年1月初陆续上市,冬葱由于气温低,香葱生长缓慢,一般生产上采用晚秋葱延迟采收的方法供应节日市场。由于我市香葱四季种植,甜菜夜蛾又喜食香葱,香葱已成甜菜夜蛾食物链中最重要的寄主之一,我市秋葱田块发生率达100%,平均减产10%左右,为害严重的减产达50%,部分田块甚至绝收。甜菜夜蛾已成为制约我市香葱生产的主要“瓶颈”之一,对我市香葱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很大威胁,为更好地指导防治甜菜夜蛾,确保我市香葱稳产、高产,现将甜菜夜蛾在香葱上的主要生物学特性,重发原因及防治技术介绍如下。

1 为害特点

甜菜夜蛾以幼虫取食葱叶,初孵幼虫多在叶尖处啃食葱叶,啃穿葱管后钻入葱管内藏匿,并取食叶肉,仅残留白色的外表皮,4龄以后进入暴食期,可将完整的叶片食害至仅剩外表皮,也有的幼虫在葱管表面取食,可将葱管啃食成缺刻,并引起葱管倒折,虫口密度大时,可造成严重减产甚至绝收。

2 生活习性

2.1 成虫

在我市一年发生五代,越冬代成虫在5月中下旬始见,第一代发生期在6月下旬~7月下旬,第二代在7月下旬~8月中旬,8月中旬~9月中旬的第三代和9月中旬~10月上旬的第四代是主害代,第五代在10月上旬~10月下旬,田间由于甜菜夜蛾食性杂,虫源面广,世代间隔不明显,重叠严重。成虫有较强的趋光趋化性。

2.2 卵

我市田间一般7月中旬查见,甜菜夜蛾卵多产在葱叶中上部,距叶尖大约7~9 cm处,成块状,每块卵一般有卵30~40粒,高的达百粒,卵块上覆有灰白色鳞毛,初产卵乳白色,后变淡黄色,近孵化时呈灰黑色。

2.3 幼虫

卵的孵化多在晴天早晨6:00~8:00,孵化后幼虫2~3 min后即开始扩散,至12 min扩散结束,初孵幼虫爬到葱管顶端叶尖处取食为害,有部分则爬或吊丝下垂借风飘到另一条葱管上取食,初孵幼虫咬食葱管叶肉,食量小,全部暴露取食,在葱管表面取食时间为2天左右,3龄以上幼虫在距叶尖1~4 cm处蛀孔钻入葱管内,在葱管内取食的幼虫由上往下取食为害,葱管被害后仅留下白色的外表皮,粪便留在葱管内,4~5龄幼虫由于辗转为害的需要,有部分转到葱管外取食,老熟幼虫全部从葱管内爬出钻入泥土2~5 cm深处吐丝作蛹室化蛹。

3 重发原因

3.1 生物学特性决定

一是能生,生殖能力旺盛,田间虫源世代重叠,幼虫龄期参差不齐;二是能吃,寄主多,食性杂;三是能躲,幼虫昼伏夜出,且有假死性,药剂防治难以打到它;四是能抗,幼虫尤其是高龄幼虫表皮具几丁质层和蜡层,不利于药剂渗透发挥药效,且易产生抗药性。

3.2 气候条件有利

甜菜夜蛾在夏秋高温干旱年份发生重。适宜甜菜夜蛾生长发育温度范围为15~42℃,最适环境温度为25~35℃,相对湿度80%~90%,土壤含水量20%~30%,若当年7—9月炎热少雨,则甜菜夜蛾发生严重,这是由于炎热少雨,不利于甜菜夜蛾的天敌病原菌的生长繁殖,相反对甜菜夜蛾的生长发育繁殖极为有利,造成暴发为害。

3.3 充足的营养食源

我市香葱种植已形成产业,连年成片种植葱类作物,为甜菜夜蛾提供了充足的营养食源,连年积累,虫源基数高,导致发生重,部分葱田管理粗放,杂草密度大,也为甜菜夜蛾产卵繁殖提供了桥梁寄主。

3.4 抗药性上升

香葱叶基生、线形、中空,甜菜夜蛾幼虫躲在葱管内为害,又由于葱管壁附有蜡粉,较光滑,药剂不易附在上面,造成防治难度大,防治效果差,葱农为了保证香葱产量,常常加大用药剂量,从而导致甜菜夜蛾对多种药剂产生较强的抗药性,这样不仅不能防治甜菜夜蛾,还造成生产成本上升和香葱农药残留超标。

4 防治对策

4.1 农业防治

4.1.1 摘除卵块、虫块。葱叶卵块上面覆盖有灰白色鳞毛,较易识别,可结合田间管理,摘除卵块及初孵幼虫群集食害葱叶带出田外,集中销毁,可消灭大量卵块和幼虫。

4.1.2 清洁田园,中耕除草。收获后应及时清除残枝落叶,减少残留在落叶内的幼虫,降低田间虫口密度。清除沟边、田间、地头杂草,减少甜菜夜蛾产卵场所及转移寄主。早春和秋后进行中耕,可消灭越冬虫蛹。

4.2 物理防治

4.2.1 对于夏季种植的伏葱(种葱),可以使用30目防虫网覆盖阻止甜菜夜蛾成虫飞入田间产卵,降低落卵量,减少秋葱田的扩散为害。

4.2.2 灯光诱。利用成虫具有较强的趋光性,可设置黑光灯或频振式杀虫灯诱杀成虫,每3.3~5.5 hm2放一盏,诱杀成虫,减少产卵量,以减少下一代的虫口基数。

4.3 生物防治

4.3.1 性诱剂诱杀。在葱田集中地块利用性诱剂诱杀雄虫,导致雌虫无法完成交配产卵,不仅可以减少田间落卵量,同时还可根据性诱成虫数量的变化,开展预测预报,为适时开展药剂防治提供科学依据。一般每667m2可设置甜菜夜蛾专用诱捕器一台。

4.3.2 甜菜夜蛾的天敌资源丰富,分为捕食性天敌(蜘蛛、蝽象、草蛉、蛙类、鸟类等),寄生性天敌(赤眼蜂、寄生蝇等)和致病微生物(真菌、病毒、寄生线虫等)三类,白僵菌和核型多角体病毒则是甜菜夜蛾主要病原微生物,化学防治时应注意选择低毒、高效农药,减少对天敌的损伤,生产上大力推广运用白僵菌、核型多角体病毒等微生物制剂防治甜菜夜蛾。

4.4 化学防治

宜采用“治早、治小”策略,兴化香葱主要种植春葱和秋葱,春葱4—5月份采收,不需用药防治,秋葱是甜菜夜蛾为害的主要对象,由于初孵幼虫在葱管外的时间只有1~2天,而且一旦幼虫进入3龄以后,其耐药、抗药能力增强,常用的药剂加大剂量防治效果也较差,因此防治适期为卵孵盛期至一二龄幼虫高峰期,错过该时期幼虫钻入葱管内就会增加防治难度,药剂可选用1.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乳油1 500倍液,20%虫酰肼悬浮剂400倍液,25%多杀菌素悬浮剂1 000倍液,5%氟啶脲乳油1 000倍液等,为延缓抗药性,药剂要合理轮换交替使用,用药时选择在晴天清晨或傍晚,阴天全天都可施药,喷药时,药液应充分雾化,以使葱叶上粘附足够的药液,同时要注意田间虫源世代重叠,药后要加强田间观察,隔7~10天视虫情再喷一次。

猜你喜欢
香葱管内甜菜
甜菜种植与成本收益调查分析
濮阳县细香葱高产栽培技术
香 葱
辣椒甜菜,各有所爱
当食物成为艺术创作的燃料
管内单相流强迫对流湍流传热关联式研究
我与香葱宝宝共成长
甜菜丰收
自然对流对吸热管内熔盐对流传热的影响
鱼沉浮与水面升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