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公害优质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应用研究

2021-12-26 07:05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1年1期
关键词:幼苗病虫害水稻

王 杰

(湖南粮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湖南邵阳 422000)

0 引言

无公害水稻种植技术也被称为绿色零污染水稻种植技术。现阶段,随着中国对食品卫生和安全的日益重视,无污染的优质水稻种植技术已经得到了基本的市场推广,但是土壤层,环境湿度和温度是影响水稻种植的主要条件。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的自然地理,气候和温度特征。因此,无公害水稻增产种植技术应与实际种植区域特点紧密结合起来。将技术使用进行市场推广和开发设计。本文对无公害水稻种植技术的开发、设计和应用进行了研究,期望为水稻种植提供一定的服务支持。

1 我国无公害优质水稻栽培技术的发展现状

在我国水稻种植总面积相较于建国以前只提高了1/5,但水稻的生产量提升了2.93倍,能获得如此的成就,离不了全国各地劳动者及相关专家很多年的勤奋努力。伴随着在我国生产条件的改进及科技的进步,促使水稻种植技术持续获得开创性进展,这大大推动了在我国水稻生产量的增加。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水稻的要求也愈来愈高,这促使无公害优质水稻种植技术愈来愈被广泛关注。无公害农产品就是指农作物的原产地自然环境、农作物的加工生产过程及农作物的质量都可以做到我国的相关规定标准,而且需经验证达标得到产品认证证书的沒有被生产加工或是经过初步加工的农产品,这类农产品可以用无公害农产品标识。

无公害水稻就是指各类指标值均符合我国相关规范,而且水稻的种植自然环境优越,周边无污染物,具备可持续性生产能力等。

2 当前存在的技术难题

在当下,在一些农用机械设备设施很少的地域,与水稻相关的一些种植技术仍留有特别多的难以攻克的难题:

第一,相对较高的生产量一般会重视水稻种类的栽种和试验,但由于并没有获得足够的重视,尤其是在种植高品质水稻的过程中,该技术仍未得到提升。

第二,在我国对稻米技术的科研掌握比较盲目,限制了水稻种植技术的发展趋势。水稻种植沒有一套详尽、科学、合理的管理体系,目前,有许多水稻的经营者仍在坚持不懈地选用过去的栽种技术,使提高稻米生产量和质量的几率愈来愈小,也难以开展推广营销、应用新的技术。

第三,许多地域在水稻种植全过程中,难以保证水稻的品种质量、种植匀称度等,阻碍了水稻所有产业链的发展趋势。

3 水稻培育历史

3.1 矮杆水稻培育技术

从技术层面上来讲,栽种矮杆水稻解决了水稻容易倒苗的难题。矮杆水稻的种植技术是由黄耀祥科学院院士及其他的科技人员联合研制的。该技术的出现能够进一步提高水稻的生产量。

3.2 杂交水稻培育技术

1972年在中国,大家开始了运用水稻杂种的自身优势对其进行相关科研,找寻不育症细胞核源的提升方法,以及回交转育细胞质和核相互作用无菌系以制备釉面杂交水稻的关键方法首先在我国取得了杰出成功。随后,杂交水稻的鼻祖即水稻之父成功地培养了以冷水浇灌的两系混种水稻技术。此项技术的出现使全球觉得诧异,并为解决全世界粮食危机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3.3 超级水稻培育技术

超级水稻是两系法、三系法及其基本栽培方法的综合。在此之外,先进的生物技术早已经被用于改善稻米品质上。在许多的种植示范基地内,水稻表现出了巨大的高产潜在力,这是我国现阶段水稻生产的普遍方式。

3.4 转基因水稻及分子育种技术

分子结构育种技术是应对疾病和对水稻种植的其他有害影响的问题。转基因技术是基于出色生物技术的应用而获得的高质量的遗传基因,进一步培育出水稻新品种。当然,由于存在技术限制的困难,我国当下使用的只能使一个或几个遗传基因稳定地发展。如今,水稻的全基因组测序有利于分子标记育种的完成。分子育种技术有助于将水稻的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提高,进而为粮食的安全问题做了强有力的基本保障。

4 优质高产水稻栽培技术要点

4.1 精细整地

在水稻进行机插秧的全过程当中,大多数是选择中小型的秧苗对其进行种植。为了能够更好地保证种苗的成活率,必须要提高耕地的质量。确保床土平整,以防止污物损害幼苗的生长和发育。进行表土层的耕作,以确保土层坚固稳定,不易过度松散,以使土层保持在适当的硬度水平。确保土壤层通常在1~3天内沉降,以使幼苗具有更好的种植条件。

4.2 水稻灌溉

在机械插秧完成之后,为了能够更好地保证苗木尽快的生根,必须给其浇水。及时观察各环节的生长发育趋势。育苗初期,稻田中的水应为苗高的1/2。在炎热和干旱的天气中,必须立即对稻田进行加湿。水不超过水稻幼苗的地下茎,以防止土壤水分由于极热而溢出并损坏水稻幼苗的地下茎。在雨天,无需进行补水和保湿工作。播种3天后,为防止水稻幼苗因为长期浸水而根部腐烂,有必要减小水稻田中水的深度,制定薄层管理方法。幼苗经过施肥阶段后,必须减少水分,水深度应低于3.33 cm。稻田中的水自然挥发后,停止浇水1~2天。这时是促进其根茎向土壤层扩展的关键。

4.3 合理施肥

在进行施肥时,应根据水稻对各种各样养分的需要,确定种植区土层的养分含量和有机质状况,选择有机肥和农家肥的组合。根据土壤有机质,施用产品有机肥1 500~3 000 kg/hm2,46%尿素溶液120~155 kg/hm2,12%磷肥350~605 kg/hm2,60%氯化钾40~60 kg/hm2;或施用产品有机肥料1 500~3 000 kg/hm2,高浓度配方肥料300~455 kg/hm2,46%尿素溶液60~90 kg/hm2,在开展机插前埋入土壤。播种后15天,在155 kg/hm2的46%尿素溶液中施用,并在225 kg/hm2的秸秆综合利用领域施用。在间隔10~15天后,结合幼苗的生长和发育状况,并以0~10 kg/hm2的比例施用46%的尿素溶液来控制田间种群,以确保幼苗成为穗。

4.4 品种选择

为了更好地提高水稻质量和产量,有必要保证合理的选择品种。因为不同的水稻品种会对稻米的品质产生一定的影响,其中品种的特性将会直接的影响到水稻的种植。通常,应选择质量、产量、口感和抗病性更高的水稻品种。在选择水稻的品种时,不仅仅要观察稻米的外观特征,还要适当对其内在的特性进行分析,比如蛋白质的含量、凝胶稠度等。

4.5 科学育苗技术

当幼苗开始发芽的时候,必须要保证床土的质量是好的,能够促进盆栽植物的种植。床土的密度不宜过密,以免造成土层将被压的过实,影响水分很好的入渗、种子生长发育和排水。在选种前期,应提前2天将种子弄干燥,这样可以增强种子中的酶反应,并遵循盐水选种的方法。用500 kg水和12.5 kg氧化钠制备2.5%盐水把挑选的种子洗两遍,用育苗剂保护种子,然后等种子发芽。2~3天后,将种子混合到水中。在此期间,温度应为11~12℃,大约7~9天后会出芽。

4.6 病虫害防治

在水稻种植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各式各样的病虫害难题,这就必须严苛做好水稻病虫害防治工作,使水稻处在健康、平稳的生长发育环境中。为合理防治水稻病虫害,必须深入了解水稻病虫害的产生特性和趋势,有利于在水稻出现病害难题时能够立即采取措施开展解决。例如,出现水稻纹枯病的情况下,必须立即对苗床土壤层的酸碱度开展检验,根据调酸化肥对其开展控制,并将稀释后的敌克松匀称地喷撒到苗床。次之,必须按时除草,以此降低水稻病虫害的发生概率。最后,当水稻病虫害问题得到控制的时候,必须坚持预防为主、整治辅助的根本原则,使水稻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实际效果获得提升,为水稻建造一个健康、平稳的生长环境。

5 结语

在人口多,土地少的国家,无公害优质水稻的生产是必不可少的。每个人都必须追求完美的食物口感。但是,如果要生产无公害优质的水稻,则必须高度重视水稻生产的每个阶段,包括当地田间基础设施的健全,水稻种前收获、浸种育种、种植,选择合理有效的相对种植密度,适时适量的施肥,科学的浇水和科学方法用于预防疾病。只有这样才确保有可能无公害优质水稻的高产。

猜你喜欢
幼苗病虫害水稻
春季葡萄苗病虫害咋样防治
种玉米要用“锌” 幼苗不得花白病
水稻种植60天就能收获啦
油菜可以像水稻一样实现机插
夏季玉米主要病虫害有哪些
三招搞定花卉病虫害
一季水稻
水稻花
默默真爱暖幼苗
“五老”倾注心血 呵护“幼苗”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