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坡地红芪的栽培方法研究

2021-12-26 07:05王妍彤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1年1期
关键词:田间管理植株栽培

王妍彤

(陇南市武都区中药材服务中心,甘肃陇南 746000)

0 引言

红芪是我国的一种中药材,具有一定的功效,可以有效起到固表止汗、补气利尿等的一系列作用,适用于气虚乏力的人,能够具有良好的效果。因此,我国不断对红芪的种植方法进行有效研究,通过对山坡地红芪的种植现状分析,根据相应的问题,采取有关栽培的具体方法,完善栽培的有关流程,加强对山坡地红芪的田间管理,有效提高红芪的质量,进一步促进其良好的发展。

1 红芪的种植条件

红芪通常也指多序岩黄蓍,是我国较为常见的中药材,属于草本植物,该植物的高度大约在110 cm,其根部较粗,大约为1.5 cm,该植物的外部呈现暗红色,其枝条较为坚硬,叶长在7 cm左右,当该植物成熟之后,会形成相应的花瓣,其花期大约在7月份,结果期大概在8月份。同时,由于红芪的种植较为特殊,对于地区有着较高的要求,其适合生长在山坡地、灌丛以及林缘等,有利于红芪的生长。并且适合种植在土壤肥沃的地区,具有良好的光合作用,在种植过程中,还应该采用相应的栽培技术,根据不同的地区环境选择不同技术,可以有效使红芪更加健康的生长,提高红芪的质量以及相关产量。相关种植人员通过对红芪种植条件的分析,采用相应的栽培方法,有利于提高种植人员的经济效益,加大对红芪在栽培的研究,从而促进其更好的发展。

2 山坡地红芪栽培的现状

现阶段,在我国红芪大部分种植在山坡地中,有利于红芪更好的生长,相关种植人员为了提高红芪的质量以及产量,不断加强对红芪栽培的研究。但是在山坡地红芪的栽培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较多的问题,不利于红芪的有效生长。

首先,种植红芪需要选择合理的区域,但是目前,相关种植人员在选择区域的问题上还是不够合理,使得红芪的种子无法与区域相适应,从而使得红芪的质量不断下降,并且产量也在逐渐减少,促使红芪的销量降低,不利于种植人员的经济发展。同时种植人员在栽培的过程中,缺乏相应的工序,有关的流程还不够完善,栽培方法不够合理,种植人员没有进行大量的实验对比,使其无法栽培优质的红芪。

其次,相关人员在种子的选择上也不科学,缺少相应的检测设备,难以对种子进行有效的区分,无法选择优质的种子进行栽培,使其存活率逐渐降低,不利于红芪的生长,并且在栽培过程中对种子的播种时间也不够合理,阻碍了种子的正常生长[1]。

最后,在山坡地红芪的种植过程中,田间管理也是较为重要的一部分,然而我国在种植红芪的中,缺乏相应的田间管理,使红芪在生长的过程中,容易受到病虫害的破坏,不利于其高效生长,同时由于管理的不完善,使得红芪的生长速度较慢,阻碍其良好的发展。

3 山坡地红芪栽培的具体方法

在了解山坡地红芪栽培现状基础上,为了逐步提高其产量与质量,实践中应关注以下要点。

3.1 选择合理的种植区域

在山坡地中,种植红芪需要选择合理的区域,不同区域种植的效果也是不同的,因此,相关种植人员应该提前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对于种植的地区进行详细调查,了解该地区土质以及土壤的性质,并且掌握该地区的气候条件以及周围环境。然后通过对调查的结果进行有效分析,选择合理的种植区域。同时,种植人员需要注意风向以及坡向的选择,应该选择背风的山坡地,以此有效防止阳光对种子的直射,造成相应的影响。并且在种植之前需要进行整地,在土壤中先施加相关的肥料,提高土壤中的营养物质,其中可以施加大约80 g的尿素、12 kg的草炭、14 kg的粪便等,起到良好作用,提高红芪的生长速度,促进其充分的生长。

3.2 完善作床及搭棚工序

红芪在实际的种植过程中,相关种植人员应该不断完善相应的流程,加强其作床以及搭棚的栽培方法。在作床的过程中,种植人员可以选择其宽度为1.48 m,高度为25 cm,在山坡地中搭建相应的棚架,设置其宽度约为9 cm,长度为2.8 m,将棚架搭建完成之后,可以采用相应的塑料板进行遮盖,然后在加入相应的棚膜,有利于起到良好的保温效果。在搭建棚架的过程中,还需加入大概3 m左右的木杆,将其进行加固,有利于增加棚架的稳定性,完善作床以及搭棚的相关工序,促使红芪顺利生长。此外,在冬季时,需要在红芪的种子上覆盖小麦或者稻草,并且加上相应薄膜,提高内部的温度,达到良好的保温效果,使其生长的更加快速,有助于提高红芪的产量,逐渐增加经济收益。

3.3 加强红芪种子的处理

种植人员在对红芪的种植过程中,在种子的选择上也是较为重要的部分之一,相关人员需要选择优质的种子进行播种。因此,相关部门可以引进相应的技术设备,加强对种子的检测力度,在播种之前,应用有关设备对种子进行充分的检查,将质量较差的种子筛选出去,留下优质的种子进行播种,有效提高种子的存活率,增加红芪的产量[2]。同时,选择优质的种子之后,将其浸泡在乙醇中,并且采用专门的设备将种子外皮划开,并且碾磨大约8 min,再将其放入清水中泡3 h左右,然后再进行播种,有利于种子的快速发芽。同时,当种子破皮之后可以更好的吸收土壤中营养物质,提高红芪的质量,通过采用先进的技术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生产效果,使栽培方法得到更好的应用。

3.4 选择适宜的播种时机

在播种时,种植人员需要掌握好适宜的种植时间,并且做好相应的播种工作,在播种前,相关人员需要对土壤喷洒一定量的水,使得土壤更加湿润,可以和种子更加融合。并且在播种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种子之间的间距,每平方米适宜播种大约为76 kg,避免在以后生长过程中由于植株之间的相互拥挤,阻碍红芪的有效生长。同时,种植人员还需要将其播种在深度大约为0.8 cm的位置,以此使根部更加的稳定,防止在红芪生长过程中植株倾斜,无法正常生长。在播种完成之后,需要再进行一次浇水,让种子融入到土壤中,使其更好地吸收土壤中的肥料,再将小麦以及秸秆覆盖在种子上面,有利于提高种子的发芽速度,加快生长周期。

3.5 提高红芪的田间管理

在山坡地种植红芪的过程中,种植人员还需要提高对红芪的田间管理,完善红芪的种植方法,增强管理效率,有利于提高红芪的质量。实践中应落实如下管理要点:

首先,在种子出苗之后,应该使其保持良好的通风效果,使植株可以和空气充分的接触,提高生长的速度,并且能够生长的更加旺盛。同时,在植株生长的过程中,种植人员还需要定期对其除草,为植株营造良好的生长环境,避免杂草影响植株,造成严重的损失。

其次,在植株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定期的为其施肥,使植株保持充足的营养,有效的提高生长速度。但是在追肥的过程中,种植人员需要注意肥料的用量,不能使用过多或者过少的施肥,不利于植株的发展。

最后,种植人员还需要定期为其浇水,使其具有充足的水分,同样对于浇水量也需进行有效的控制,当该地区的降雨量较多时,禁止为其浇水,当该地区的气候较为干燥时,需要相关人员为其补充水分,使其更好的健康生长。有效的加强田间管理,采用有关的栽培方法,继而可以充分提高红芪的生产效率[3]。

3.6 加大病虫害防治力度

在山坡地红芪的栽培过程中,除了加强田间管理之外,还需要有关种植人员加大对病虫害的防治力度。红芪在生长中,经常会受到病虫害的侵袭,使得其质量不断下降,并且存活率降低,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不利于红芪的发展以及应用。因此,相关人员需要根据相应的病虫害进行详细研究,了解侵害红芪的害虫以及容易发生的相应疾病,通过有关研究结果,制定相应的策略,采用有效的办法,加大对病虫害的防治。在防治过程中,需要相关人员控制对氮肥的使用,确保红芪的基本需求,并且可以定期喷洒适合的药剂,同样种植人员需要控制好药剂的用量,防止剂量过高对植株产生不同程度的破坏,不利于红芪的生长。同时,还可以为其注射有关药剂,提高植株的免疫力,有效避免其发生相应的疾病。此外,相关人员还需要采用监测设备对植株进行实时监测,了解植株的生长情况,对于出现疾病的植株进行及时治疗,并且对于重病株充分的拔除,避免其他植株受到影响,有效提高植株的存活率,从而增加红芪的产量[4]。

4 结语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于红芪的栽培要求也在不断增加,通过采用相关技术,对其生长条件进行有效的研究,得出了科学、高效的栽培方法。同时,种植人员根据目前栽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制定了有关的解决策略,加强了对区域以及种子的合理选择,完善了红芪的种植方法,强化了植株的田间管理,并且做好了有关病虫害的防护工作,有利于进一步提高红芪的质量以及产量,增加种植人员的经济效益。

猜你喜欢
田间管理植株栽培
无花果田间管理
植物抗冷性分子生物学相关研究进展
夏季中药材田间管理做好这五点
初夏马铃薯 田间管理抓哪些
圣女果高产栽培六步曲
油菜田间管理抓『四防』
夏秋栽培番茄 要防早衰
油麦菜栽培要点
哈密葡萄黄化病的发生情况及补救措施
长匐茎与块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