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

2021-12-27 00:46董春梅
甘肃教育 2021年20期
关键词:算理笔算口算

董春梅

【摘要】在数学学习中,计算能力是学生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能力,是低段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本文从算理掌握、计算习惯、口算和笔算训练、错题分析、分层教学等方面探讨和研究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方法,培养和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做好学生学习的指导工作。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能力;口算;笔算;算理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0463(2021)20—0096—03

计算是学生学好数学的基础,贯穿于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在教学过程中发展学生的计算能力,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对学生学习数学及其它科目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学生计算的速度和质量直接影响学生未来学习的难易程度和学习质量。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和端正的学习态度。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从以下几方面探讨和研究。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重要性

(一)小学数学教材内容大部分是计算

从教材角度看,小学数学教材的绝大部分试题都和计算相关,计算占比高达70%以上。这直接反映出计算在数学学习中的重要性,学生只有掌握了计算能力,才能拥有进入数学大门的钥匙,学好数学课程。

(二)计算能力是数学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成绩测评的角度看,数学试卷中每一道题都涉及计算,倘若学生总是算错,势必不会有好成绩[1]。如果学生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计算任务,甚至保证结果正确,就不会浪费时间,将更多时间用于试卷检查,利于提高数学考试成绩。所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保障学生数学成绩的基本途径。

(三)计算能力是影响学生學习效率的重要因素

从学生角度看,部分低段学生在数学学习上总要花费很长时间,这和缺乏计算能力有很大关系。低段教材内容以计算为主,而学生又没有足够强的计算能力,自然要花费很长时间学习计算,学习效率偏低。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有效措施

(一)强化算理认识

掌握算理,是提升学生计算能力的基础。因此,算理教学是低段数学教学的主要内容。在教学中,循序渐进地渗透算理,使学生正确理解、掌握算理,并有效使用算理,从而提高计算能力。

首先,教师指导学生掌握算法,让学生熟记、熟练使用加、减、乘、除法等计算法则,为学生掌握算理奠定基础。比如,教师要求学生背诵各种计算法则,并以习题为载体训练学生,让学生熟练掌握此运算法则,在练习中懂得算法的应用[2]。

其次,教师引导学生发现计算规律,感悟算理。除了常规练习题,教师设计一些含有计算规律的习题,让学生计算并总结计算规律。当学生进行了一定数量的计算后,就会积累基本的计算规律。除了这些,教师还引导学生掌握常用的计算方法,如凑十法、破十法、口诀求商等,形成正确的计算思维,保证计算正确,提升计算能力。

最后,教师要求学生多做笔记,整理归纳常见的计算方法和数字规律,不定期翻阅查看,做到温故而知新,把算理逐渐转变为自己的计算思维。

(二)培养计算习惯

低段学生还没有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如,不使用草稿纸、不检查等,导致计算失误。俗话说:“良好的习惯是成功的一半。”为此,教师注重纠正学生的不良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助推学生提升计算能力。

首先,教师明确告诉学生计算习惯的重要性,使学生深刻认识到拥有好的计算习惯可以避免计算错误,提高数学成绩。

其次,教师指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计算习惯。第一,规范书写,保持字迹工整、书面整洁;第二,使用草稿纸,用草稿纸计算和验算;第三,认真审题,清楚理解题目内容,看清问题,切忌马虎大意;第四,认真检查,全面校对。检查书写的数字、符号、标号等,避免识别错误;第五,注重计算反思,静坐常反己错,避免重复犯错。教师严格要求,使学生在日常计算中保持正确的计算习惯,从而保障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最后,教师指出学生的不良计算习惯,使学生正视自身问题,并加以调整,以便学生形成良好的计算习惯。比如,教师经常查阅学生的习题、作业、试卷等,分析学生计算能力差的原因,及时指出学生不良的计算习惯,如,字迹不清、笔误等,给予学生针对性的指导,使学生改正不良习惯。

(三)加强口算和笔算训练

口算、笔算是小学数学教学阶段比较重要的计算方法,学生具备了基本的口算、笔算能力,才会提升计算能力[3]。因此,低段数学教学中,教师注重口算、笔算教学,通过有效方法训练学生的口算、笔算能力,发展学生的计算能力。

1.口算训练。口算是笔算的基础,是训练敏捷性思维的良好手段。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应归纳一些常见的口算方法,熟记常用的数字计算规律,开展形式多样的练习,如,在每节新课开始前抽出几分钟时间以视算、听算、抢答、游戏的形式训练,勤训练,反复训练,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就会强化记忆,巩固知识,养成良好的口算习惯。例如,通过“列车接力”游戏训练学生的口算能力,教授“10以内加减法”时,教师先出示一道口算题“2+3=?”,由第一排右侧第一名学生率先回答,该名学生回答后,下一位学生接下一道题,以此类推,循环下去,直至全部学生回答结束。这样的训练方式既有趣又有效,可增加学生的参与兴趣,提升学生的数字敏感度。

2.笔算训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笔算所占的比重大,许多概念的引入,算理算法的理解,几何图形的周长、面积、体积的求解,解简易方程都离不开笔算。可以说,学生笔算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学生的数学成绩,甚至影响学生后期的数学学习和其他学科的学习。所以,作为小学数学教师,除了坚持不懈地训练口算外,应通过游戏、竞赛等多种方式让学生熟练加、减、乘、除及四则混合运算,为笔算的准确性打好基础。然后,培养学生的检查意识,强调学生每做一步“回头看看”,做到不抄错题,数字、符号不错不漏,提高准确率。再次,坚持有错必改,强化纠错意识。教师引导学生形成错题本,归纳经常出错的原因,常常警惕,避免再犯。最后,严格要求,规范学生的书写,以防错写、漏写数字或运算符号。“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提高笔算能力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教师和学生坚持不懈地训练才能收到成效。

(四)强化错题分析

教师利用学生的错题引导学生分析,使学生在发现错误和纠正错误的过程中明白错误原因,从而规避这些错误,提高计算正确率[4]。或者,教师故意设置错题,引导学生分析错题并用正确方式计算,培养学生的观察意识、计算思维,既能助力学生提升计算能力,又能让学生在分析与计算中获得巨大的成就感,增加计算兴趣。比如,学习“四则混合运算”时,教师先通过多媒体展示学生经常出现的错题,再让学生以小组合作方式寻找错误之处,分析错误原因。经分析和讨论,学生发现笔误、计算方式不正确是最突出的原因。如此一来,学生就能加深错题印象,谨记错题原因,在以后计算中避免发生同样的错误,进一步培育学生的计算思维,增強学生的计算能力。

(五)实施分层教学

低段学生虽然同时接触数学,学生之间的接受能力、知识掌握程度等依然有着很大差别[5]。新课改要求课堂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因此,教师实施分层教学,对不同的学生设置不同难度的计算题,布置不同的学习要求,让所有学生都能参与课堂。这样,学生有了适合自己情况的习题,就容易完成计算任务,获得成就感,乐于接受计算训练,提升计算能力。例如,教师把全班学生分层,针对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布置不同难度的计算习题。其中,接受能力好的学生计算难度最高,再依次降低难度。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了与之能力相适应的计算习题,自然不会出现“吃不饱、吃不下”的情况,都能在练习过程中提升计算能力,获得成功的乐趣。

总之,计算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是小学低段数学教学的基本内容,教师要给予足够重视,着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这是低段数学教学的基础和根本。基于此,教师引导学生掌握计算方法及算理,培养学生正确的计算习惯,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从而取得良好的数学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廖翔.小学数学合情推理要素分析及优化[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6(05):64-66.

[2]张平奎.算理理解:计算教学的重中之重[J].教学与管理,2019(05):30-32.

[3]王岚.小学生计算差错的类型及应对[J].教学与管理,2018(32):47-48.

[4]刘丽琴.四年级学生数学计算典型错误及教学溯源[J].教学与管理,2017(20):51-52.

[5]黄红成.数学练习应注重训练与习得[J].教学与管理,2017(02):31-32.

编辑:徐春霞

猜你喜欢
算理笔算口算
由“知识本位”到“能力习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不进位)”教学实践与思考
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部级优课)
“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的教学实践与反思
从“法”到“理”悟本质——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的实践与思考
口算 笔算 估算
我会口算100减几了
智趣
浅论高中数学运算能力的培养
小学高段学生数学计算能力培养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