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家杖子矿推行爱国公约运动与发展生产

2021-12-28 00:49辽宁省档案馆辽宁省工业文化发展中心由林鹏
兰台世界 2021年1期
关键词:公约矿区爱国

□ 辽宁省档案馆(辽宁省工业文化发展中心) 由林鹏

爱国公约是人民群众在抗美援朝运动中创造出来的,用以表示爱国决心和爱国行动的一种方法[1]。这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创举,具有深刻的革命意义,它使全国人民通过爱国行动更进一步地团结起来,从而支持抗美援朝运动并加速推进社会主义建设。杨家杖子矿积极响应号召。为了支援在朝鲜战场上作战的志愿军指战员,杨家杖子矿务局于1951 年7 月结合发展生产推行爱国公约运动。杨家杖子矿务局全体职工纷纷订立了增产节约计划和爱国公约,并以饱满的劳动热情投入生产建设中,通过实际行动支援抗美援朝。

一、杨家杖子矿以爱国公约运动支援抗美援朝

1951 年,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开展爱国公约和捐献武器运动的指示》[2],普遍发动全国人民订立爱国公约,并认真地加紧贯彻实施,这是抗美援朝时期深入和扩大抗美援朝爱国运动的重要环节。6 月1 日,全国抗美援朝总会向全国发出关于推行爱国公约、捐献飞机大炮和优待烈属军属的号召[3],提出全国各地各界人民普遍推行爱国公约运动,这是当时全社会人民共同支持抗美援朝的重要形式。杨家杖子矿是抗美援朝运动支援前线的重要战场。杨家杖子矿位于渤海辽东湾北岸附近,阴山山系的最东部,松岭山脉之南的葫芦岛市连山区西北方向,矿区距离京沈铁路较近,矿区内铺有柏油、水泥公路和5 公里铁路专用线,公路与葫芦岛相通。杨家杖子矿始建于光绪二十五年(1899),占地面积577.97 万平方米,生产用地16.59 万平方米。杨家杖子矿有着丰富的钼矿资源,在我国稀有金属矿山(钼、铅等采选方面)占有重要位置,是我国重要有色金属矿山之一。1950 年4 月7 日成立杨家杖子矿务局,全称为东北行政委员会工业部有色金属管理局杨家杖子矿务局[4]。杨家杖子矿深入和扩大爱国公约运动,使时事政治教育经常化,巩固和提高矿区职工的政治觉悟,并积极地引导广大职工干部把爱国的热情和力量发挥到矿区具体的生产工作中去,将强大的精神力量转化成实践的工作干劲,从实际工作中增强爱国主义教育。杨家杖子矿将推行爱国公约视为矿区的主要职责之一,并着力发动广大职工干部普遍订立爱国公约,以促进生产的发展。

二、杨家杖子矿推行爱国公约的主要措施

杨家杖子矿将广大职工干部的爱国热情与革命斗志以爱国公约的形式予以巩固,并结合生产实际,制订爱国公约纲领和生产实施计划,使广大职工干部人人按照公约执行,确保在一定的时期范围内完成定额的生产任务,从而为抗美援朝运动作贡献。

1.杨家杖子矿加强推行爱国公约的宣传。1951 年6月中旬,杨家杖子矿就开始酝酿宣传推行爱国公约与捐献运动。7 月,杨家杖子矿宣传部发动矿区行政部门、工会、青年团、宣传团、职工代表等各种团体进行宣传动员,有针对性地提出宣传口号:“响应抗美援朝总会号召,提高效率,作好质量检查工作,安全生产完成任务,增产捐献,为争取一架飞机而奋斗。”杨家杖子矿宣传部召开了推行爱国公约与捐献运动动员大会,工会召开职工代表会,青年团召开了青工会,党团组织召开了党员、团员大会,进行爱国公约宣传动员,并组织座谈讨论。党组织、工会、青年团等宣教部门都以爱国公约宣传为中心,深入坑口与车间进行形式多样的宣传。经过一系列的宣传活动,截至1951 年9 月,杨家杖子矿已经有150 个小组参加爱国公约运动,人数占全矿区职工总数的95%以上。

2.杨家杖子矿充分发展民主订立爱国公约。杨家杖子矿要求爱国公约的订立事先要经过充分酝酿讨论,事后要加以郑重公布。订立爱国公约事先进行由上而下的号召和动员,说明订立爱国公约的意义和方法,然后必须由订约者进行民主讨论和决定,保证广大职工自觉自愿地执行。有的开展生产小组讨论,修改或制订爱国公约,使全体职工经过参与这一讨论过程,对抗美援朝增产捐献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纷纷提出各自的较小的奋斗目标。有的小组保证完成超过定额任务5%至10%的任务额,节省原材料10%,所有奖励拿出一部分进行捐献。有的小组切实做到安全生产明确分工、各负专责,严格执行交班制。这样制定切实可行的爱国公约生产计划,使爱国公约的内容切实、具体、简明,不抽象,也不繁杂,使得人人都能记住,条条都可做到。

3.杨家杖子矿制定执行爱国公约的办法。杨家杖子矿与职工订立爱国公约,深入到基层职工中去,领导他们以各种较小单位为范围订立爱国公约,尽可能做到参加公约的每位职工都能得到具体任务和做法,发动他们以工作组为单位,以小单位为范围订立爱国公约。杨家杖子矿通过与小组和职工制订小组爱国公约和个人保证计划,确保任务的落实。这样做就避免了内容空泛、无法检查的弊端。杨家杖子矿提高效率、提高质量、降低成本、安全生产作为生产目标。为了实现这些目标,就要在订立爱国公约中明确个人计划,要完成爱国公约任务,每一名订约的职工就必须加强责任心,消除安全事故隐患,自觉遵守规章制度,这样就在保证完成个人计划的基础上,实现爱国公约所保证的前提条件,从而使小组的爱国公约任务得以完成,进而完成增产增量的任务。杨家杖子矿为了保障爱国公约的执行,还制订了增产重点奖励细则,确保爱国公约的执行落到实处。

三、杨家杖子矿通过生产竞赛推行爱国公约

杨家杖子矿订立爱国公约,要求作好小组计划,通过制定切实可行的办法,以保证爱国公约的执行。生产竞赛就是为了保证爱国公约的实现而开展的。为此,杨家杖子矿组织了内容丰富的生产竞赛活动。通过开展群众性的合理化建议,争当先进生产者,搞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创造新纪录等不同形式的生产竞赛活动,挖掘企业潜力,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确保安全生产。在这一过程中,带来了技术创新与制度完善,广大职工创造了快速掘进法、复式凿岩法、快速浮选法等新工艺、新技术,极大地提高了生产能力。杨家杖子矿开展的生产竞赛形式多样,包括小指标竞赛、攻关赛、短线距离赛、同行业赛、同工种赛、同业务赛、班组创优赛、超标赛、厂际赛等。在生产竞赛中,为了解决水淹导火线影响爆破的问题,钱仲举创造了利用羊肠子装炮捻子的办法,并在全矿进行推广。他还创造了开井吊盘法,由原小班进尺0.9 米提高到7.5 米,提高效率7 倍多,他创造了天井月掘进120 米的全国纪录。索道车间工人周振声,成功地创造了钢丝绳快速换绳法。在开展生产竞赛的同时,杨家杖子矿的工友们还加强团结,提出“以老带新”的方式,把帮助新工友完成任务作为爱国公约的重要内容之一,这样使得完成生产任务得到了技术上的保证。通过生产竞赛将爱国公约与生产紧密地结合起来,极大地发展了生产,支持了抗美援朝运动。

1951 年9 月10 日,中共辽西省委宣传部将杨家杖子矿结合生产推行爱国公约与捐献运动的经验通报全省各地,成为学习的典范。订立爱国公约、生产竞赛、爱国捐献等活动的深入开展,极大地激发了杨家杖子矿区广大职工的爱国热情。随着杨家杖子矿爱国公约的推行,矿区生产得到了极大的发展。1951 年,中国东北有色金属管理局批准了杨家杖子矿务局第一次扩大生产的34 项工程,其中包括新建尾矿输送系统及沉淀池[4]。到1951年秋,杨家杖子矿开始生产扩建工程项目,主要有:展鱼沟大型尾矿沉淀池一座;尾矿输送泵站及管道两条;调整平衡各个生产环节;扩建选矿浮选厂房,增加浮选机110槽;改建、扩大莲花山水源;增大变、配电能力等工程。扩建后,选矿厂日处理矿石能力达到了3000 吨[5]。杨家杖子矿通过开展爱国公约运动,将刚刚恢复生产的矿区运营迅速地推进了快车道,为杨家杖子矿日后的迅速发展奠定了基础。通过推行爱国公约运动,杨家杖子矿区广大职工的意志和情感,同在朝鲜战场上作战的志愿军指战员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后方的人民以更加饱满的劳动热情投入生产和建设;前方的战士感受到后方人民的有力支援,作战更加英勇顽强。这也是杨家杖子矿推行爱国公约支持抗美援朝运动的意义所在。

由林鹏,辽宁省档案馆(辽宁省工业文化发展中心),副研究馆员,研究方向为档案编研与工业文化研究。

猜你喜欢
公约矿区爱国
美准备将矿区转变为清洁能源中心
煤炭矿区耕地土壤有机质无人机高光谱遥感估测
图书借阅公约
感爱国事,承爱国志
了解《生物多样性公约》
制定《图书借阅公约》
爱国学·晒佳作
制定《图书借阅公约》
爱国学·晒佳作
我国矿区旅游资源开发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