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2—1934年间中央苏区卫生防疫运动探究

2021-12-28 01:35徐桂裕
兰台世界 2021年3期
关键词:卫生防疫工农中央苏区

徐桂裕

2020年,新冠肺炎肆虐全球,人员死亡数量达,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中国共产党面对这次疫情,凝聚全国人民的力量,用令人惊叹的中国速度、中国规模和中国效率,成功阻击了疫情的传播。疫情防控是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高难度挑战,这次的防控成绩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应对大规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的担当与实力,也展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中国共产党能在这次疫情中有如此优秀的表现,是因为从其创立的初期,就极度重视防疫卫生工作。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为了苏区人民的卫生健康,在被围困的情况下,就曾组织动员群众开展卫生防疫工作,同时又组织人员为工农群众诊治疾病。

一、中央苏区的防疫运动

1932年,经历了数次与反动军阀的战争后,中央苏区尤其是江西地区的山野死尸较多。1931年江西南部,蒋介石的南京国民政府举兵30万围攻中央苏区,战事极为激烈,战败的国民党军四处溃逃,生活卫生全不讲究,病死者较多。国民党军队败退时,故意将病死者的尸体抛置或掩埋在工农群众的住宅里,让死尸腐烂后产生瘟疫,进一步危害苏区工农群众的生命和革命势力[1]。以江西富田镇为例,1932年初,“富田一带,传染病非常厉害,甚至一天死60人左右,受传染的人发寒热、抽筋、吐泻,不到一二天,厉害的不到几个钟点,就可以把生命送掉”[2]。此外,因敌人频繁进攻、骚扰,1931年江西地区就出现痢疾、疟疾等传染病,且染病者众多。再加上闽西地区又出现天花疫情,且中央苏区缺乏药物,一旦各种疫情大规模传播开来,治疗非常困难,因此临时中央政府开展防疫工作刻不容缓。

1.为了保障工农群众的健康,党中央领导层积极宣传动员防疫工作。1932年1月,项英在《红色中华》上发表社论:“临时中央政府已开会作了一个讨论,拟定了许多具体防疫办法,并决定在中央区举行一个防疫的卫生运动。”防疫卫生运动的具体方法是[3]:(1)每地规定每月举行一次卫生运动,发动男女大小,有组织的分组来打扫和清洗房屋及其周围。(2)凡是一些不洁净的肮脏东西,将它焚烧干净,一切臭水沟汁,要将它清洗干净。(3)用石灰水洒在污秽的地方。(4)一切腐烂的东西不要吃。(5)过去战争区域掩埋死尸的地方,用土加盖厚些,未掩埋的腐尸,赶快的掩埋,放过死尸的地方,都用石灰水清洗。(6)发现瘟疫的地方,病人吃的东西和用的物件,不要共吃共用,将病人很快地送到附近的医院。

1932年2月10日,依据福建四都红十二军后方总医院的建议,中央机关报刊上又刊登较为科学的卫生防疫方法,内容较前文更加翔实细致,预防工作有七项[4]:(1)痘疮预防方法,种牛痘苗;虎列拉(霍乱)预防方法,注虎列拉血清。各种传染病,都可先注射传染病的血清(如白喉、伤寒、鼠疫),已患传染病的人迅速送入医院,若距离太远,在家调养,必须远居,每天只可指定一人招呼,所用器具、被服、碗箸不能与常人共用,房内注意清洁消毒,用石灰水。(2)公众卫生,十天或半月举行大扫除一次。疏通沟坑,不可注藏在湖沼里,龌龊东西或烧或埋均可。(3)饮食方面,水用砂滤法,瓦缸底下凿几个小孔,孔上铺清洁的砂砾,厚约五寸,石砾上再铺小石细砂,砂上铺碎木炭,厚约五寸,炭上继续铺小石细砂,砂上又铺石砾。这样水从细砂木炭中滤过,水中混合泥砂物被细砂阻隔,水内溶解的有机毒物也被木碳吸收,故此,滤过的水较为清洁,才可以用;菜蔬事物,新鲜洁净的,不能贪求口味,腐败的、未煮熟的不能乱吃。(4)居住地方,每日打扫一次,没有消毒水,可用石灰水消毒。纸烟、烟筒、手帕等不能共用。(5)市场所卖猪肉、牛肉、菜蔬、食品等经政府检查,有病的、腐败的不准卖,送去埋。(6)衣服、手帕、鞋袜等洗洁净后,用高热消毒,才可晒干穿着。(7)深埋死尸。一般死尸要深埋五尺以下,传染病人的死尸要深埋到一丈以下,或可在距离村乡五里外进行焚烧。

此外,党和政府又让卫生防疫知识走入课堂,如1934年3月,瑞金九堡区彭杨学校政治部和卫生所就进入列宁小学宣讲,大大提高小学生们参加大扫除和卫生工作的积极性[5]。同时,1934年3月16日至22日,党中央决定在疫区,如黄安、云集、黄柏等地,开展防疫运动周,工作内容有[6]:(1)存在疫病的区域,在防疫运动周内,暂时停止群众大会和演剧,严防传染。(2)各地群众和各机关中发生疫情,立刻上报防疫委员会,以便派医护人员医救,凡经过该会检查,认定是传染者,须将该员送至委员会的隔离所。(3)在防疫期间,各地务必进行大扫除一次,洗通沟壑,封塞鼠洞,打扫内外住地。(4)掩埋死尸,死者必须立死立埋,不要存柩,原先没有埋好的,必须加盖泥土至六七尺厚。(5)开通或疏通吃水井,不要喝塘水,死尸及其污秽物件,不得丢弃河中,以免影响大众卫生。

广泛而又多样性的卫生防疫宣传,打破了苏区群众的迷信观念,保障了工农群众的生命健康,从而提高了苏区工农生产积极性与前方红军战士的士气。

2.除了报刊上的积极宣传,党中央高度注意防疫工作,将相关内容写入宣传手册与条令中去。1933年1月31日,人民委员会第三十一、三十二次常会上讨论、决议了八项议案,其中第二项就是:为保障工农群众的健康,议决责成内务部举行大规模的防疫运动[7]。

1933年2月,湘赣省军医处医务科翻印了名为《防疫简则》的宣传手册,向红军战士和工农群众发放[8]。手册内容分三块:(1)介绍几种常见传染病,包括天花、痢疾、疥疮等,并提出隔离、消毒等对策;(2)宣传个人与公共卫生知识,包括厕所清洁、污水集中处理以及个人每日洗漱注意饮食等;(3)传染病出现时,主动迅速地向上级机关汇报,红军军医处会立刻派员诊治,指导疫情的处理,同时划定疫病区隔离消毒。手册简单易懂,科学地普及了传染病知识,增强了红军战士与苏区群众预防疾病的意识。

1933年10月27日,由红军总卫生部拟定,经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审批,中革军委代主席王稼祥、副主席朱德签署通过了《暂定传染病预防条例》,各苏区随即开始翻印并发放到红军战士手中[9]。该《预防条例》同样分为三部分:(1)介绍虎列拉(霍乱)、天花、伤寒、鼠疫、流行性脑膜炎、白喉等共计九种常见传染病的主要症状、基本卫生常识和应采取的预防应对措施。(2)各级部队的卫生机关认定有防疫必要时,可调动派遣红军战士按照红军总卫生部公布的消毒程序,进行消毒和清洁。(3)各级卫生机关认定必须进行传染病预防时,向上级首长汇报可实行部分或全部的防疫事项,包括对红军战士健康诊断和检查尸体;禁止或限制演习与集会;隔离部队全部或部分与外部交通;凡是能传播病毒的一切用品及食物停止或限制共同使用或舍弃。

3.防疫工作中,最重要的是医护人员与管理协调机制。为了解决中央苏区医护人员短缺问题,及时诊治灾区群众与指导群众卫生工作,1932年1月,临时中央政府内务人员委员会决定在福建长汀开办一所看护学校,于2月1日开学。学习时长两个月,主要学习科目为普通内外科的诊断和治疗,及绑带、救急、看护常识与卫生常识等,学生名额60人,江西、闽西各30人,入学要求为五项:愿为社会服务,工作积极;身体强健,没有暗病或恶劣传染病;思想活泼,性情不糙,能识字;年龄17岁以上24岁以下;男女不限[10]。

为扩大医生队伍,中央政府在一期军医班学生陆续派往各卫生机关后,1933年3月10日,江西兴国开始考试招收第三期军医学生,要求18岁以上23岁以下,由各卫生机关选送或地方政府介绍[11]。

医护团队的壮大是保障防疫工作成功的基础,而管理协调机制的作用是指引成功的方向。1934年3月10日,中央防疫委员会正式成立,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卫生部部长贺诚担任主任,辖宣传、疗养、隔离所、总务科等部门[12]。随后,中央苏区乡村、城市、地方、中央机关、部队各级防疫卫生机制陆续建立健全,如瑞金地区,乡有卫生委员会,村设卫生小组,又组织卫生宣传队、消毒队、掩埋队等,挨家挨户宣传普及卫生防疫知识[13]。

二、中央苏区的防疫运动的特点

结合上文,土地革命时期中央苏区应对疫情的工作内容可归纳为三点:预防为主、及时汇报、严格隔离。在党中央的领导下,苏区开展卫生防疫工作时,严格遵照这三点执行,所以能取得较大成效,未让疫情扩散,还让工农群众的卫生观念得到加强。另外,防疫的成功也展现了土地革命时期中央苏区卫生防疫工作的几个特点。

1.以人为本。中央政府要求“加紧注意卫生,防止疾病传染,保护苏区内每一个工农劳苦群众的健康,在目前与敌人作生死决斗的紧要关头是十分重要的,这是增加和健强革命的力量”[14],不放弃任何一名工农群众,这与2020年武汉抗疫过程中,党中央提出“应收尽收、应治尽治”[15]的要求是相同的。可见,将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是中国共产党百年来一以贯之的思想。

2.科学防治。中央政府宣传防疫与执行防疫工作时,时刻要求不瞒报、早上报,都遵循着医护人员的科学指导,如上文中提及的红十二军后方总医院、湘赣省军医处、红军总卫生部,及中央防疫委员会等,在必要时,卫生机关可以调动红军战士进行消毒与清洁工作,甚至在汇报首长后可以限制军队演练进行隔离,这足以体现在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即使在困难的情况下,也始终相信科学、依靠科学、尊重科学。

3.防疫运动群众化。中央苏区的卫生防疫宣传工作中,要求在广大群众中将每个人都动员起来,积极、自觉地参加卫生防疫运动,要使这一运动成为极广泛的群众运动,无论小孩子还是老年人都吸收进来参加,同时进行对公共卫生和个人卫生的社会督促,要使每一个工农群众都能随时随地注意到卫生与清洁,注意到自己的同时督促别人。通过宣传必要的卫生常识,解释各种传染病的来源和预防方法,让每个群众都能自我管理,养成他们的卫生习惯。2020年疫情期间,全国各地群众都自发地不出门、少出门,积极配合党和国家的抗疫斗争,这也属于群众性的防疫运动,抗疫的最终成功离不开每一名群众的付出。

4.宣传工作多样化。中央政府要求中央机关报与苏区的一切小报在防疫宣传运动中要起到积极引导的作用,向群众普及相关知识。同时又组建宣传鼓动队,通过散发防疫卫生的传单和编排相关的话剧、戏剧,来普遍进行防疫的宣传[16]。在有传染病的地区,党、团、工会全部动员起来,组织检查卫生和清洁的突击队,对注意到个人卫生与公共卫生的同志予以表扬。此外,还组织各地卫生所将卫生宣传带进学校,培育下一代的卫生意识。

如今,井冈山上那段开展卫生防疫运动的故事已过去了八十多年,八十多年后的今天,中国共产党又一次面对疫情,仍然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依靠科学的方法,投入到抗疫战斗中去,严防死守,拼死救援,最终取得抗击疫情的胜利。

猜你喜欢
卫生防疫工农中央苏区
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促进城乡融合
赣州市审计局组织干部职工参观《中央苏区青年运动史》图文展
奶牛场卫生防疫工作要点
湖南省第一次工农代表大会何时何地召开
广东原中央苏区参照西部政策的来由
做好革命老区中央苏区脱贫奔小康工作
朱德:“抚育部曲亲如子,接遇工农蔼如风”
梭镖
一种新型卫生防疫车结构设计
切实做好新形势下的卫生防疫档案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