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大豆营销现状及对策探索

2021-12-28 04:03马思齐
南方农业 2021年11期
关键词:大豆油转基因东北

马思齐

(山东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山东泰安 271000)

1 东北大豆市场发展现状

1.1 东北大豆存在获利少、竞争激烈的问题

获利问题决定了种植户的种植意愿和种植面积。东北大豆每667 m2产量稳定在120~130 kg,而稻谷、玉米和小麦每667 m2产量则达380~370 kg。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 年豆类每667 m2产量132 kg,比2019年增加3.2 kg,增长2.5%。其中,大豆每667 m2产量132 kg,比2019 年增加3.0 kg,增长2.3%[1]。从市场价格看,每吨大豆的价格仅为稻谷的1.2 倍,是小麦和玉米的2 倍。2019 年,下发了关于大豆振兴计划的一号文件后,明确提出了激励政策和补贴明细,大豆种植户的利益得到保障,由此保证了国产大豆的种植。对于竞争激烈这个问题,巴西、美国的转基因大豆是东北大豆强有力的竞争对手。转基因大豆每667 m2产量为非转基因大豆的1.7 倍,品质均匀,质优价廉。我国对于转基因食品的要求严格,转基因食品必须在包装上注明,且转基因大豆不能用于非榨油、工业原料等方面的生产。利用政策区别打开自身优势,成为了东北大豆破局的关键。

1.2 东北大豆与国外大豆竞争激烈

长期以来,国产大豆都是重要的粮食出口产品,但随着非转基因大豆的发明推广,入世后,我国取消了进口配额制度,不限制进口大豆及相关产品的数量。进口大豆挤占了国产大豆的地位。巴西、美国等国种植的大豆为转基因大豆,抗病虫害、抗除草剂能力强,品质优良,籽粒均匀,具有竞争优势,迅速挤占了我国的豆粕、豆油市场。

国外转基因大豆生产成本是国产大豆成本的2/3,产量比国产大豆高出近1/3,出油率还比国产大豆高出15%,因此国内外油企大多选用进口大豆作为原料。而国产非转基因大豆由于价格高,出油率低,主要用于食品。作为大豆消费的主力军,榨油厂出于成本考虑大量使用进口大豆,进而造成国产大豆遇冷[2]。转基因大豆与国产大豆不同,二代性状退化严重,通常不能留种,必须每年采购良种,目前转基因大豆风险尚不明确,在我国不被用于除榨油外的食品生产。

2 东北大豆的营销分析

2.1 渠道分析

东北大豆营销要想破局,先要对营销渠道中的各个角色作出充分分析,包括生产者、经销商、代理商、消费者。生产者即种植户,目前存在的问题是种植面积扩大后产量提升带来的粮价下跌。作为产豆大省的黑龙江省发布了《黑龙江省2019 年玉米、大豆和稻谷生产者补帖工作实施方案》,方案规定了2019 年黑龙江省大豆每667 m2补贴255 元,玉米每667 m2补贴30 元,由此吸引了大批农户由玉米改种大豆,大豆产量提高,使得闲散耕地的承包价上升,有的甚至高出100 多元。市场价格下降、成本上升,大豆补贴的作用显得微乎其微。

经销商和代理商,也就是中间商,在疫情初期和春节的双重影响下,大量囤货,上市后价格可观,但在之后随着新大豆的上市,产量提高,市场价降低,就应考虑拓宽营销渠道之法。在保证原有老渠道的同时,发展网上分销、进入期市场买入卖出平衡风险、综合市场信息,寻求新销路。

东北大豆作为一种需求弹性低的产品,消费者对于大豆的消费有限,生产新产品增大需求必须尽快进行。目前,消费者对于大豆的用途,一方面是消费加工成的豆粕等作为牲畜饲料,另一方面是直接食用的豆油、豆制品、加工制成品。豆制品和豆油,是大众消费品,价格较为稳定。大豆是高蛋白产品,营养丰富,可以生产成“低脂低卡”零食、减肥食品进行销售,小众产品避免了市场价格的竞争,消费者愿意为其特别买单。

2.2 策略分析

采用STP 战略对东北大豆的市场营销进行分析。STP 战略包括市场细分策略、选择目标市场策略、市场定位策略。

市场细分策略,是将东北大豆所面临的消费群体按照不同的特性分为若干个市场,包括饲料豆粕市场、豆油市场、豆制品市场和加工食品市场。饲料豆粕主要是由进口的巴西、美国大豆加工而成,豆粕同时也是我国流通领域重要的生产资料,价格受到高度关注,目前市场由进口大豆充斥,国产大豆机会不大。豆油市场目前分为转基因大豆油市场和非转基因大豆油市场,非转基因大豆油主要由居民家庭使用,价格较转基因大豆油高10~20 元。我国消费者在家庭食用对转基因食品“谈之色变”,调研显示超过95%的消费者对于转基因食品非常排斥,认为会损害身体健康,有不可估计的潜在危险。东北作为世界五大黑土地之一,生产的非转基因大豆是品质最好的大豆。因此,东北大豆应抓住消费者的心理,对非转基因、无公害的特点大力宣传,并拓宽海外豆油市场。豆制品市场由于政策规定,转基因大豆不得用于生产豆制品,因此完全是东北大豆的市场,应保持市场份额,保证好食品安全,保持消费者正常消费即可。加工食品市场是新兴市场,传统的大豆零食价格较低,定价为低端产品,利润较低,可以生产新型零食,采用“低卡健康”“高蛋白”的宣传点,吸引消费群体。

选择目标市场策略,非转基因大豆油市场、豆制品市场、加工食品市场都是目标市场,其中非转基因大豆油市场和加工食品市场有较大的发展前景,可以选择差异性目标市场策略。例如,将非转基因大豆油区分出不同品质,将高品质豆油出口到国外,吸引追求健康、品质的消费者。而对于豆制品市场,销售方式则以菜市场散装零售为主,是同质性产品,多数没有包装,采用无差异性目标市场策略,不对该市场细分[3]。

市场定位策略,东北大豆在世界范围内是品质较高的非转基因大豆,比国内华北地区、南方地区种植的大豆品质更好,因此应瞄准中高层次市场,定价更高。在国际上品质也不输于同为黑土地的乌克兰大豆。

3 东北大豆发展新思路

3.1 与进口大豆形成“两种体系”

东北大豆与外国进口大豆同为大豆但属于不同的品种,限于政策,用处也不相同,可以将其视为不同的商品,分别统计、分别定价。为二者的应用限定更明晰的范围,譬如在大豆油市场将转基因的标志标注在更醒目位置,在食品成分中标注是否含有转基因成分。而在豆粕市场,更多采用进口大豆,以降低饲料成本。目前,国产大豆和进口大豆存在激烈竞争,气候影响的丰产和减产都会对两种大豆价格产生波动,完全可以形成两种体系的格局降低竞争。

3.2 申请地理标志,鼓励国产品牌

目前,我国建立了地理标志商标体系,用来宣传各地区的知名农产品,均为品质高、品种多或拥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农产品。普通商标的使用年限是10 年,而这类商标与普通商标相比,是永久的,一旦申请,即可一直使用,省去续展的步骤。东北大豆品质较高,与南方大豆相比蛋白质、脂质含量更高,在消费者心中的地位更高,有较好口碑。若建成像“五常大米”“延安小米”的地理标志商标,意味着在国内外的展览会上将作为名产展示,将产品推向国外。目前,我国农产品知名的国产品牌不多,粮食产业外资掌控现象严重,因此应鼓励国产品牌的发展,建立起完整的国产粮食产业体系。

3.3 落实大豆振兴计划

2019 年末,黑龙江省出台的补助计划虽吸引了众多农民改种大豆,但在疫情和补贴的共同影响下,土地承包价疯涨,比2019 年平均高出100 多元,收益没有预期高。不少农户还在担心大豆产量上升市场价降低,加之进口大豆的排挤,是否收益会下降。因此,对于大豆产业的扶持,应下大力气,长久扶持。各级政府应出台灵活的政策,适时调整,不能一味鼓励生产而不调控价格,产量应稳步上升而不是迅速猛增,否则便会带来更大的排斥。

4 结语

大豆产业是我国农业生产的弱势产业,在外长期受国外大豆排挤,在内不受农民重视。寻求发展之道,可从“两种价格、两种体系”、鼓励国产品牌发展、落实大豆振兴计划入手,振兴产业不是易事,需要个人、政府、社会的共同努力。

猜你喜欢
大豆油转基因东北
探秘转基因
东北铁锅炖
转基因,你吃了吗?
Make ’Em Laugh
每到冬天,东北就变成了“冻”北
大豆油会影响小鼠神经系统(2020.1.22 科技日报)
大东北的春节
我国大豆油进口需求的决定因素分析
菜籽油中主要脂肪酸成分的检测分析
天然的转基因天然的转基因“工程师”及其对转基因食品的意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