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烟叶可持续发展道路思考

2021-12-28 04:03谭召彦刘玉伟姜鹏超孙希东
南方农业 2021年11期
关键词:烟区烟农潍坊市

高 阳,谭召彦,王 琪,王 川,刘玉伟,姜鹏超,孙希东

(山东潍坊烟草有限公司,山东潍坊 262100)

潍坊市位于山东半岛中部,多为低地及低山丘陵,气候属北温带季风区,年平均气温12.0~14.0 ℃,无霜期200 d 左右,植烟土壤多为棕壤、砂壤与褐土,烟田主要分布在丘陵、平原地带,山区少量种植,其生态环境符合优质烤烟的种植与生产。同时,潍坊市也是我国烟叶种植历史最早的主产区之一,1913 年英美烟草公司在潍坊坊子成功种植烤烟[2]。当前,如何生产高效、优质的烟叶,突出烟叶特色,提高经济效益与稳定烟叶面积,促进潍烟市原料可持续发展,是值得探索与思考的问题。

1 潍坊市烟叶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烟叶质量品质不优,烟叶特色弱化,质量缺陷明显

烟叶是烟草行业发展的基础,也是烟草产业链条上最为薄弱的环节[3]。与其他省份的优质烟叶相比,潍坊烟叶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烟叶成熟度不够,组织结构僵硬,物理厚度较高,手摸无柔润感,香气质量不理想,地方性杂气较为突出,碱性气息明显,刺激性大;烟叶的耐烤性与易烤性不协调,存在大量挂灰、僵硬、浮青、光滑等现象,内在化学成分不协调,蛋白质含量高、钾含量较低[4]。

1.2 烟叶生产水平年际间波动大,管理与生产不协调,烟叶种植效益不明显

整体来讲,技术限制与环境限制是影响稳定生产、提质增效的主要问题,先进实用的技术成果落地速度较慢、契合实用度不高,类似移栽、中耕植保等劳动力大量投入的环节缺乏有效的先进机械支撑,机械化普及程度仍然偏低,相对于普通经济作物,烟叶生产环节多、工序复杂、投入高,烟叶种植的经济效益已经逐年下降,对烟农吸引力也逐年降低,烟叶复种率(即烟叶种植户搁置后复种的现象)不高。

1.3 烟农、烟技员双队伍结构老化,烟区劳动力流失严重

目前,整个烟叶基层年龄结构不尽合理,在职多为年龄偏大职工,年轻的本科、大专院校人才引进较少,并不利于先进技术的普及与革新。同时,随着社会城镇化的进一步普及,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少之又少,部分劳动环节基本上全靠老年劳动力或少部分中年妇女完成,烟农与劳动力的老龄化现象已经尤为突出,烟农队伍稳定性不足。

1.4 烟叶种植竞争机制弱,计划买卖观念根深蒂固

烟叶作为一种商品,其核心本质在于利润,烟农要有利润,商业公司、地方政府都要利润。而基层烟叶人员仍存在保守的计划经济观念,收来的烟叶一定有人要,种出来的烟叶一定有地方收,新形势下用老办法的现象依然存在。从商业到烟农主动性发挥不够,各方协调不力,规范经营落实不到,市场意识单薄,只沿袭了小农烟草的保守性,却不能接受市场经济的先进性与竞争性,从而使烟叶种植与工业需求对接困难,对烟叶长期可持续发展造成阻碍。

2 淮坊市烟叶可持续发展对策

2.1 合理布局,多元模式,推进烟叶产业化发展

2.1.1 探索烟叶种植农场新模式

通过种植的不同主体,可以将种植主体分为两种:1)商业公司为唯一主体,种植管理烟叶生产;2)由商业公司与个人作为共同主体,商业公司出资,个人参股进行烟叶种植管理。目前潍坊市整体农业的新形势下,应因地制宜地探索烟叶规模化与专业化的经营新模式,稳定烟叶的可持续发展规模与原料的稳定持续输出。

2.1.2 合理规划烟田种植模式

2)采用EDEM离散元软件建立除尘截割头仿真模型,进行工作过程仿真模拟,其中孔径为25 mm的方案3除尘效果最佳,除尘率为90%,由此确定最佳吸尘效果的孔径尺寸为25 mm。

通过近几年的烟叶农场发展,个体户种植面积在稳定了种植规模的前提下,管理粗放,劳动力紧缺,导致烟叶产量质量双下滑的现象客观存在。因此,合理规划要在保证烟叶规模稳定与统一布局的前提下,适当发展新的种植农户分担大户种植面积,以更好的人力、物力、财力及管理投入,达到优质、高效的目的。

2.1.3 重视土地流转与轮作,优化种植布局

坚持烟田轮作,基层单位要与当地政府及村委加强合作,循序渐进地消化掉种植年限过久的烟田,轮作养地,建立烟田的长期保护制度,提高烟地的综合利用率,减轻病虫害、氮肥过大等对烟叶品质的不良影响。

2.2 创新支撑,落实技术,提升烟叶质量与特色

2.2.1 引进培育优质品种,因地制宜调整品种布局

品种是形成优质烟叶最重要的载体,潍坊市烟区通过几年的探索与研究,在烟叶品种方面虽进一步,但并未有明显成效。因此,在试验验证的基础上,基层公司应适度扩大优质,抗病新品种种植及配套技术的研究。同时,多与科研机构进行合作,根据潍坊市烟区的生态环境,种植条件来培育、引起优质适合的新品种,解决品种单一,或单一品种规模过大的问题。

2.2.2 进一步完善采收、烘烤及分级技术的落实及监督

在采收标准、鲜烟分类、烘烤工艺日趋成熟的前提下,应对这些技术环节的标准进行更加深入、切合实际的审定,如鲜烟分类技术的可行性及优化标准、烘烤工艺的有效落实及烘烤指导责任的划分,通过关键环节技术的再创新,不断修订工艺标准,提高配套技术的实用性、推广性。

2.2.3 加大创新激励,鼓励创新多元化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在烟叶生产中劳动力不足,生产环节繁杂、创新增效成为了关键环节。应适当增加创新投入,鼓励基层人员进行机械、用工流程的创新改革。同时,应鼓励以市县公司为单位,进行适当小规模的品种布局、植烟土壤改良等科学试验的项目承担,针对各地区的生态特色,因地制宜进行科技创新,技术创新,提高生产效率与烟叶质量。

2.3 重视管理,强化队伍,稳定烟叶生产规模

2.3.1 重视基层烟技员队伍的培养与建设

上级公司应通过合理的人员分配、促进烟叶队伍年轻化,招录大专学历以上年轻人员,注入新鲜血液,打造一支有活力、有思想、能学习的烟叶队伍。同时,要进一步开展业务技能培训,烟技员作为承上启下的关键载体,其自身对每个生产环节的技术标准规范于心,方能指导烟农和大田管理人员进行有效操作,因此,公司需要进行实用性、关键性的基础技术培训,进一步提高烟技员队伍的技术能力。

2.3.2 建立烟叶风险保障体系,稳定烟农队伍

种植规模的稳定,对于原料的供应、质量的产出都是关键的核心,烟农作为种植面积的落实者、参与者,烟草公司应遵循“保障为先,深化服务”的理念,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利惠烟农,建立烟田保产与烟农安全的双重风险保障,形成公司、烟农、商业保险三者共同参与的多向保障体系,从而在烟叶因特殊天气灾害、烟农因劳动出现人身受损时,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经济补偿,让烟农有归属感与安全感,从而稳定烟农队伍。

2.4 清源开流,工商合作,深入稳定产销关系

2.4.1 定位特色,开展工商联办烟叶农场

发展现代烟草农业必须消除思想顾虑,敢于大胆创新,进行生产组织模式的改革[5]。在全国烟叶形势收紧、调结构、清库存的大环境下,烟叶销售主体应及时树立市场竞争意识,由以前的走进来,积极变为走出去,联合工业公司进行小规模的工商样品试验试点,按照工业需求,进行烟叶提质的种植试验,达到或尽量满足工业需求后,结合地区实际进行倒推普及,中和工业需求与商业需要的平衡点,有效解决产出的烟叶不好用、好用的烟叶产量低这一矛盾。

2.4.2 建立地区品牌特色卷烟,稳定卷烟原料供应

规范品种、生产配套技术后,按照潍坊地区的烟叶特色,挑选优质原料,联合工业公司,进行地区品牌的特色卷烟培育,选用潍坊市自产的优质烟叶原料为主体烟叶,联合工业技术中心,推出满足自身需求的品牌,可以有效地推广潍坊市烟区烟叶,增加了工商互动,有助于树立烟区品牌,促使潍坊市烟叶更好地走出去,稳定烟叶生产规模。

3 结语

潍坊市烟叶的种植与发展,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着眼目前,其发展核心在于烟叶质量与市场的契合性。要市场就要保质量,保规模就要尊重市场,对此,从大局出发,探索并发展多元化烟叶种植模式,稳定种植规模。加大科学技术的投入,提高生产效率与烟叶质量。明确自身烟叶特色定位,吸引工业企业眼光,打造属于潍坊市烟区自身特色烟叶的烟叶发展目标。因此,潍坊市烟区烟叶从业人员也应保有极大的工作热忱,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为潍坊市烟叶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助力,真正实现潍坊市烟叶的大进步、大跨越。

猜你喜欢
烟区烟农潍坊市
数字化转型中烟农社区平台的建设
——以韶关市为例
影响巫溪县烟农队伍稳定的因素分析
松桂镇烟农结构变化与对策分析
打顶调控对烟叶碳氮代谢主要产物的影响
宝鸡市植烟土壤养分状况研究
上杭县烟区土壤肥力现状分析
宝鸡烟区气候条件对烤烟生长的影响
潍坊全市会展统计培训会议召开
赤峰地区烟业专业合作社发展中职业烟农的培育
全力打造服务经济社会的主力银行——潍坊市联社转型发展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