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探索

2021-12-28 08:41马远翔
农村.农业.农民 2021年6期
关键词:城乡农民农业

马远翔

对于乡村振兴战略来讲,所涉及的内容较多,注重“三农”问题,针对不同时期的乡村战略思想,融合了其中的关键内容。 我国在现代化转型升级中,会经过很多个阶段, 其中乡村振兴是必不可少的, 在乡村振兴方面,一些欧美国家有着充足的经验,可适当进行借鉴,有着一定的参考价值。

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时代的必然

(一)攻克农村发展难题的战略选择

近年来,在农业农村发展方面,我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进行了历史性的改革,随之促使农业地位得到明显提高,有效保障农业发展质量;伴随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推动大多数农村发生较大变化;在农村农业发展方面,国家颁布多项政策,给予更大的优惠力度,得到广大农民群众的高度认可,是发展“三农”的关键时期。 在新时代背景下,发展不平衡、没有充分满足人们的美好需求,已成为主要的矛盾,在农村农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可以更好体现这一问题。 在实现全面现代化的过程中, 乡村一直以来都是短板, 对于乡村现代化水平而言,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着我国的现代化水平,加强对农业农村的发展,有助于实现全面现代化。 对于乡村振兴的实现,需要正确认识乡村的价值,并不断寻找更多的价值。

(二)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突破口

现如今,在国内农业农村发展中,需要处理的问题有很多。 新时代背景下,社会的主要矛盾在这一方面表现更为明显,也就是城乡发展的不平衡。 从不平衡的层面分析,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无论是收入差距,还是城乡发展状况,都存在不平衡的现象。 根据有关统计数据得知, 我国城乡居民两者之间的收入差距比例大概为2.7:1,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较,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 对于城乡设施建设的不平衡、 公共服务的不均衡,体现在很多方面,譬如教育方面、水电方面等;乡村区域发展不均衡,在国内东部沿海地区的农村,存在着部分百亿村,然而在中西部地区的一些农村,存在着部分极度贫困村。 乡村发展不充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乡村资源没有得到充分使用,农业发展基础并不是很强;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存在不充分的现象;其他方面的不充分,譬如乡村公共服务。

对于多数农民的增收,主要源于两个方面的收入,也就是工资与经营收入,无论是转移性收入还是财产性收入,所占的比例并不高。 多数农民在增收方面,面临着极大的困难, 在国内西部地区还有着不少的贫困人口, 影响增收不充分的因素有很多, 这是非常突出的。 除此以外,在农业生产方式上,虽然得到一定的转变,但是仍然会出现供给不足的现象。 在生产总值中,农业所占的比例并不大,无论是乡村还是农民,都呈现出减少的趋势。 然而,根据有关机构统计,国内农村人口大概有6 亿人, 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没有动摇,农民仍然是最需要关注的群体,在实现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农村始终是短板。 要彻底消除贫困,把我国建设成现代化强国, 降低城乡之间的差距是非常重要的。 伴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很大程度上能推动农村更好地发展, 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注入强大的动力。

二、乡村振兴的对策及建议

(一)以科学规划引导乡村振兴

从整体发展态势来科学合理地进行规划,思考整个乡村的产业分布情况、人们居住情况、公共资源分配问题,以及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土地的综合利用等,从而建立一套符合乡村振兴发展的整体设计方案。 在考虑产业布局的同时, 我们应该以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以及文化特色和公共设施为主,重点规划乡村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使它们能够协调发展,从而更好地保障农业的顺利发展和乡村原有的生态结构以及建筑结构,进而促进乡村配套设施的完善, 强化规划的指导性以及目的性。 在建立乡村区域发展规划时,我们应该加强对当地历史以及传统地质风貌的保护和重视,注重人和自然的协调关系。 在此基础上,有关部门设计时也应重视当地的环境承载力,尽量减少碳的排放量、节约能源、减少污染等。 与此同时,乡村的规划设计尽可能让更多的农民群众参与进来,这样能够极大地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与热情,从而减少在实际推进时可能产生的障碍,进而确保乡村规划的顺利开展,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

(二)基于城乡融合发展,完善体制机制及政策体系

为进一步实现城乡的配套发展,我们应当以城乡的土地管理制度、户籍管理情况、公共设施现状以及政府的政策管理等为主,在这些方面进行重点发展,从而最大限度地保障农民的财产权以及发展权,进而实现城乡地位均等、 城乡互惠互利以及城乡结合发展的新态势。 与此同时,政府还应积极地促进城市的资金、技术以及人才等因素,与乡村充足的资源以及物力相融合,正确引导城市居民到农村消费,从而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努力推动乡村向城镇化发展的同时也要保证乡村的绿色与生态发展。

(三)健全基础设施建设

健全的基础设施以及优秀的生活条件才是乡村振兴发展的根本,因此这就要求有关部门应该大力发展乡村的基础设施构建。 首要任务是加强乡村公路、电力以及水利等基础设施的构建。 努力做到生态宜居,促进农村建设更好发展,进一步加快城乡一体化进度。 无论是乡村公共服务,还是基础设施的建设,都应当进一步深化。 譬如进行新一轮的电改,这主要由于在用电负荷方面,农村呈现增长的趋势;在宽带进村方面,应当加快进程,以便能够满足农村发展的需求;现如今,在农村道路上出现更多的车辆,由此需要强化对乡村道路的养护,适当进行拓宽。 值得一提的是,要以科学合理的方式来布局规划国土空间,以乡村具体情况为着手点,尽可能不要砍伐树木,不要盲目撤乡并村;在城镇化改造方面,以合理的方式维护好农村固有的特色。 与此同时,在一些较为重要的方面,譬如教育与社保方面,采取行之有效的手段,尽可能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

(四)以富裕农民为目标推动乡村振兴

到现在为止,我国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正在逐渐拉近,农村收入低的群体收入也在快速增长,但是农民进一步提高收入水平的难度也在不断加大。 着力提高我国农村低收入群体的收入,这是进行收入分配的重要因素。 在将来,可能会依靠乡村发展来实现市场机制的复兴,进一步强化人力资源、健全农村产权制度等方面的变革,为农民收入增加营造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在此基础上,有关部门应当大力促进一、二、三产业的融合,从而提高农民的就业率,激发他们创业的激情,完善农产品的价格价值, 改变工资性收入以及经营性收入机制, 从而使农民获得稳定的收入渠道。 与此同时,政府还应当大力建设农家乐以及民宿产业,推动当地旅游业的创新发展,进而为农民增收开拓一条绿色通道,实现农民收入新的增长趋势,以达到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目的。

三、结 语

通过以上分析得知,为更好执行乡村振兴战略,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以科学规划引导乡村振兴;基于城乡融合发展,完善体制机制及政策体系;健全基础设施建设;以富裕农民为目标推动乡村振兴等。 这将有助于乡村实现生态宜居的目标,推动农村农业更好发展。

猜你喜欢
城乡农民农业
国内农业
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促进城乡融合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在城乡互动融合中推进乡村振兴
让城乡学子同享一片蓝天
品质提升 让城乡风貌各具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