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视域下安徽省中小微企业法律风险防范体系构建研究*

2021-12-29 02:12邓欣倩
南方农机 2021年24期
关键词:安徽省知识产权法律

邓欣倩

(安徽新华学院,安徽 合肥 230088)

0 引言

乡村振兴战略是习近平主席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1]。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正式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决策部署,扎实推进法治乡村建设,为乡村振兴提供法律服务和法治保障,司法部自2021年开始在全国开展“乡村振兴 法治同行”活动。活动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精神,着眼于促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按照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以保障乡村群众基本公共法律服务需求为重点,完善相关政策。由此可见,法律服务对于保障乡村振兴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中小微企业起到了提供就业岗位、促进经济增长、增加税收、推动科技创新等作用,对乡村振兴、社会和谐稳定等具有重要意义。安徽省出台了一系列乡村振兴支持政策和《安徽省实施〈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办法》。这些政策降低了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融资成本上的要求,给安徽省中小微企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大多数安徽省中小微企业起步资金薄弱,抵御风险能力不足。尤其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发挥中坚力量的中小微企业,如果遇到相关的法律风险问题,重则可能导致破产困境。相关研究表明,中国中小微企业绝大多数为民营企业,而民营企业的平均生存时间仅为2.9年,而其他发达国家如日本、美国的企业平均生存时间为30年、40年。法律意识淡薄或忽视法律风险的防范是导致企业生存时间相对较短的重要原因之一[2]。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乡村振兴与“三农”发展结合研究,乡村振兴与农村电商结合研究或者企业法律风险单独视角研究等已有一些成果,但乡村振兴与中小微企业法律风险防范结合的研究几乎没有。邓晓、倪震、何康[3]认为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与法律风险挂钩,企业的生存发展几乎都受到法律法规的保障。以设有董事会的中小企业为对象,分析中小企业法律风险现状,探寻留守董事制度的本质及将其有效应用于中小企业人事法律风险防范的方法和措施。李茂春[4]提出我国中小企业的法律风险种类较多,给企业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分析总结出中小企业法律风险防范工作中的诸多问题,并提出了健全我国中小微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机制的建议和对策。蔡一帆[5]从管理理念、管理人才、管理体制三个方面切入,分析出我国中小企业存在的风险主要有公司设立法律风险、合同履行法律风险、人力资源管理法律风险以及知识产权法律风险,并综合法学、经管知识,根据中小企业实际情况,构建我国中小企业法律风险管理机制。许仁龙[6]认为新常态下法律风险管理是企业有效防范风险、控制风险、解决风险的一种能力;企业要重视且意识到,加强企业法律风险防范,

有利于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是适应国际国内经济环境变化的必要措施。学者们大多是针对乡村振兴战略与其他方面结合研究或者是企业法律风险的孤立研究,存在研究空白。因此,在乡村振兴视域下研究安徽省中小微企业法律风险防范体系构建,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 中小微企业和法律风险的界定

1.1 中小微企业的界定

我国对中小微企业的认定标准有过多次修改,2011年和2017年统计局分别发布了《关于印发统计上大中小微型企业划分方法的通知》和《关于印发〈统计上大中小微型企业划分方法(2017)〉的通知》,对各行业中小微企业的认定标准作出了规定,共划分为16个行业。中小微企业具体划分标准如表1所示。通过表1统计中小微企业划分标准可以看出,我国对中小微企业认定标准根据企业从业人员、营业收入、资产总额等指标,结合不同行业的特点进行界定,划分细致。该划分标准适用于中国境内的法人企业或单位,个体工商户参照划分。

表1 统计上中小微企业划分标准

续表

1.2 企业法律风险的界定

“企业法律风险”的概念最早出现在2004年国资委颁布的《国有企业法律顾问管理办法》上,这也是我国第一次正式提出该概念。“企业法律风险”是指在法律实施过程中,企业自身缺乏相关法律法规知识,行为人错误的作为或者国家政策等客观情况的变化,导致与企业自身预期利益不同,从而给企业带来不利的法律责任的可能性。

乡村振兴视域下安徽省中小微企业法律风险,概括来说,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是人力资源管理法律风险。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法规对用人单位有着较高的要求,主要是为了保障劳动者权益,都制约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合法性。中小微企业如果不与时俱进,不实行新的管理方法,极容易诱发法律风险,陷入劳资纠纷,不利于企业发展。二是合同法律风险。该风险在中小微企业经营中比较常见,因为企业经营活动基本是以签订合同的形式开展,而且合同贯穿于企业各个部门。如果企业签订合同程序不规范、审查合同内容不够详细缜密、没有合同管理法律意识,企业各个部门可能都会面临合同法律风险。三是知识产权法律风险。知识产权管理具有专业性,中小微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如果缺少对中小微企业专利和企业商标等一些相关知识产权管理保护的专业人员,甚至没有专门知识产权管理的部门机构,引发知识产权风险的概率极大。除了上述比较常见的法律风险,中小微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还存在如融资、金融、偷税漏税、不正当竞争等原因造成的法律风险。

2 乡村振兴视域下安徽省中小微企业法律风险防范存在的问题

目前,安徽省制定了乡村振兴的一系列政策,以及《安徽省民营企业法治体检指引》等制度。在促进乡村振兴和安徽省中小微企业发展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在乡村振兴视域下安徽省中小微企业的法律风险防范仍存在较多的局限和困难。基于此,笔者对乡村振兴视域下安徽省中小微企业法律风险防范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如下。

2.1 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意识待提高

1978年、1979年曾有人天真地认为只要有了法律,就是走上了法治的道路,而实践证明,真正缺乏的是法治精神和法治理念[7]。好的法律体系,更需要相应的法律意识去遵守,法律才能真正发挥作用。企业负责人的法律意识直接影响工作人员依法工作的态度。目前,为推进村(居)法律顾问服务标准化建设,提高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安徽省发布了《村(居)法律顾问服务指南》,但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个别村(居)法律顾问落实不到位,大部分安徽省中小微企业对法律顾问参与企业运营的重视度不高。部分中小微企业经常会卷入法律纠纷,中小微企业因为普遍把大部分精力放在侵权和被侵权的事后纠纷上,而缺乏事先的风险防范和事中的风险控制意识。在事后维权、保存证据等方面非常被动,代价较高。

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意识不足,主要原因如下:首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地区一般地理位置偏僻,经济不发达,整体的法治环境不良。部分中小微企业负责人是当地农户,年龄偏大,受教育程度不高,加上政府普法宣传、教育不到位,普遍法律意识有待提高。其次,企业是以营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安徽省个别中小微企业管理者往往以为实现乡村振兴只需要快速追求企业经济效益,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淡薄。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销售假冒伪劣产品、以次充好,无视企业法律风险防范,以至于错误决策,可能给企业和乡村振兴带来不利后果。

2.2 企业管理制度不规范

2.2.1 合同管理制度不规范

安徽省部分中小微企业缺少对合同管理的事前审查,没有调查对方有无资格、信用情况,造成合同瑕疵风险。在合同生效后,如果合同双方发生矛盾和纠纷,合同相对方可能不履行,甚至可能陷入骗局。安徽省部分中小微企业合同订立程序和形式不合法,未按照法律规定签订书面合同或者登记等,导致合同不成立甚至是无效,影响企业经营活动,给企业造成损失。如抵押合同未按法律规定进行登记公示等。另外,安徽省部分中小微企业对公司的公章、空白合同等缺乏保管制度,以至于出现被他人盗用以及假冒签订合同的情况。同时,安徽省部分中小微企业合同从订立要约阶段到履行、交付再到跟进收款等一系列过程中,缺乏动态管理,存在潜在的法律风险。

2.2.2 人力资源管理存在不合法行为

劳动合同贯穿人力资源管理始终,是一种复杂并且相对特殊的合同,企业绝大部分人力资源管理纠纷与劳动合同相关。如果没有事先防范和及时处理好,直接影响劳动者的工作积极性,对企业的经营发展不利。在劳动关系中,劳动法相关法律法规赋予企业更多的责任,更倾向于保护劳动者权益。安徽省大部分中小微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管理存在诸多不合法行为,如错误地认为不签订劳动合同没关系甚至觉得对企业发展有利,认为“兼职人员”不必签订劳动合同以及常常在员工转正后才签订劳动合同等;在签订劳动合同时扣押劳动者身份、学历等证件以及收取押金等;在劳动者辞职后,拒绝给予劳动者办理档案转接手续等。上述行为均违法,严重侵犯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另外,乡村振兴过程中,企业劳动者绝大多数是农民工或者农村留守人员,年龄偏大,文化程度较低,法律意识缺失,识别被企业侵权的意识和能力不足,无疑增加了企业违法用工的概率。或者即使知道自身权益受损,也不知如何维权。因此,上述违法行为是安徽省大部分中小微企业在助力乡村振兴过程中,人力资源管理方面亟待解决的不合法现象。

2.2.3 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不健全

知识产权管理具有较强的专业性,目前知识产权法律风险发生率较小,但是随着全社会科技创新比例逐渐增加,知识产权法律风险有扩大的趋势[8]。乡村振兴过程中,安徽省中小微企业管理者水平不够高,缺少对知识产权的保护理念,对专利和商标等没有专门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如,技术、商业秘密未健全保密制度等,容易给其他企业仿冒、造假的机会,对企业品牌、商誉不利。另外,乡村振兴过程中,处于起步发展阶段的安徽省中小微企业,经验不足,创新创造能力没有大型企业高,缺乏健全的知识产权申请体系,如企业商标、专利等未能及时申报注册与续展等,容易失去申请和保护知识产权的机会。

2.3 企业法律风险防范缺少专业人才

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安徽省中小微企业发展历史短,企业负责人以及工作人员多数是当地农民,文化程度较低,法律意识不足,法律知识缺乏,学习的兴趣和法律风险防范能力较低。而企业又缺乏熟悉法律知识的专业机构和人员,及时科学预警企业法律风险的能力较弱,常常存在以习惯和人情行事的情况。甚至有些企业工作人员连诉讼时效规定都不了解,从而丧失胜诉权。因此,导致企业经营的各个部门都有可能面临企业法律风险。

按国际惯例,企业法律事务方面的开支一般占销售收入的1%。而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安徽省大多数中小微企业受经营规模和管理经验所限,极少能达到该标准,甚至是零投入,未设立专门的法务部门。即便设置法务岗位,也大多是编制进其他行政或客服部门。但由于法务岗位不直接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在企业中大都作为辅助角色存在,企业很少投入培训费用及给予升职加薪。最终可能导致法务人员分流到企业主营业务岗位或者流失。由于缺乏专门的法律人员和法务机构,很难做到及时全面资信调查、保全证据等,导致企业纠纷发生率、诉讼败诉率相对较高,给企业造成损失,影响企业发展。

3 构建乡村振兴视域下安徽省中小微企业法律风险防范体系

防范中小微企业法律风险的关键是提出可操作的策略、管理方法、制度等以提高企业防范法律风险的能力,避免企业陷入法律诉讼。针对前文所述,建议在以下几方面构建中小微企业法律风险防范体系。整个防范体系如图1所示。

图1 乡村振兴视域下安徽省中小微企业法律风险防范体系

3.1 树立科学的法律风险防范理念

乡村振兴过程中,安徽省中小微企业负责人法律意识普遍淡薄,但法律风险给企业带来的危害极大。因此,务必认识到企业法律风险防范理念对企业发展以及乡村振兴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要加强对法律风险防范的关注,提高法律风险防范力度。如果企业整体道德意识、法律意识淡薄,使用不正当手段获利或违法签订合同等,可能会产生法律纠纷。企业经营法律风险没有被事前防范,必然会产生事后纠纷和诉讼,增加企业的时间、资金成本,减小商业优势,影响企业商誉,不利于市场竞争,甚至会导致企业面临破产风险。构建合理有效的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机制,能够减小法律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同时,企业文化具有统一思想、宣传教育的功能,企业需要塑造优秀的法律风险防范文化,来宣传、普及企业法律风险防范理念。企业管理者应树立符合企业实际的科学的法律风险防范理念,再用喜闻乐见的方式传达给企业劳动者,渗透到企业上下,让全体员工内化到行为中去,企业自上而下形成积极有效的法律风险防范文化,从而帮助整个企业树立科学的法律风险防范理念。

3.2 建立适合中小微企业的管理模式

3.2.1 加强合同风险控制管理

按照2019年安徽省律师协会制定的《安徽省民营企业法治体检指引》,企业法务部门要加强法治体检,加强合同的动态管理和风险控制管理。合同管理包括合同的准备、审查、签订、履行、交货和查收等阶段。在合同签订准备阶段,“作必要的资信调查,特别是对合同相对方的资质、信用等情况进行审查,另特别注意合同条款是否存在不完备或无效情形”[9]。合同相对方要保障履约能力,才能与之签订合同。在合同签订时,应当按照法定的程序和形式签订,如登记、公证等。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对合同履约情况进行跟踪并实行风险控制管理,预防合同相对方违约。建立完善的合同审批流程,规范公司印章管理。在合同查收阶段,注意应收账款催收,尤其注意对诉讼时效、抗辩条件等的管控[10]。每个阶段必须建立合同动态台账,做到科学留痕管理,能有效防范合同法律风险。

3.2.2 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合法性

企业招聘作为中小微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决定企业的发展。乡村振兴过程中的企业劳动者多为当地农民,文化程度和法律意识较低。企业在用工过程中,应当遵守《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法规规定,不得收取应聘者押金,不得扣押身份证件等。企业应当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企业在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时,必须明确与员工签订合同中的工资、社会保险、加班费用、工作时间等规定,合同法定必备条款完备,不存在违反法律规定、无效等情形。企业依法定程序制定各项规章制度,特别在竞业限制、商业秘密保护、解除劳动合同等方面应严格依法律规定行使权利。合法用工以及管理,不仅保障了企业劳动者的权益,也能减少企业劳动用工风险和劳资纠纷。

3.2.3 完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

知识产权管理具有专业性和技术性,乡村振兴过程中安徽省中小微企业属于知识产权保护的弱者。企业需要建立和完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首先,在知识产权的研发、申请和保护阶段,加强管理。其次,及时办理企业使用、转让、许可的商标、专利、著作权登记、变更、缴费等手续,对商业秘密广泛采取保密措施,实现知识产权对企业发展的价值。再次,企业应当注重建立知识产权档案,并且在一定的时间开展企业知识产权风险监控。企业可以通过购买数据库来检索信息,防止企业的知识产权被侵犯,同时,也排查侵犯他人未经许可使用的知识产权或者商业秘密的法律风险。

3.3 培育法律风险防范专业人才

3.3.1 加强培养内部人才

第一,开展企业内部培养。安徽省中小微企业需要熟知法律风险防范的法律专业人员,同时也需要全体员工知法、守法。针对企业现存的法律风险防范问题,制定培训计划,对企业内部各个部门和机构,加强相关法律知识培训,提高企业劳动者的专业知识水平和综合能力。第二,加强普法宣传。在推进法治乡村建设与乡村振兴过程中,普法宣传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民法典》涉及群众方方面面的切身利益,首先,在对乡村基层干部和中小微企业负责人培训中把《民法典》纳入培训内容,培养其知法、守法和法律风险防范意识。其次,抓好《民法典》在广大人民群众中的宣传普及,增强其法律意识以及自我保护能力。同时,可以向广东省学习先进经验,实施农村“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用喜闻乐见的方式,发挥身边人口口相传的带动作用,畅通法治乡村建设的“最后一公里”。

3.3.2 组建法律风险防范团队

第一,设立专业法务部门。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安徽省中小微企业应该建立专业的法务部门,负责合同的制定、修改、审核,配合律师处理法律事务,及时提出预防措施,提供咨询和法务意见书,制订各类法律文件等。建议法务部门草拟企业法律风险防范体系,审核其他部门法律风险防范职责,提高企业法律风险防范能力。另外,安徽省中小微企业可以向外省优秀的大型企业借鉴先进的经验,学习大型企业法务机构的运作模式。第二,发挥法律顾问的作用。律师是专业的法律人才,同时是法律顾问团队必不可少的部分。安徽省中小微企业应突出法律顾问在企业经营过程中的作用,配备专业律师,以事前防范法律风险和事中法律控制为主、事后法律补救为辅。另外,安徽省已逐步实现法律顾问覆盖到村(居),在全国率先制定《村(居)法律顾问服务指南》地方标准,推进村(居)法律顾问服务标准化建设。建议针对乡村振兴重点产业项目,组织村(居) 法律顾问、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等为乡村企业进行“法治体检”。同时,对企业负责人和工作人员开展法律培训,指导企业依法合规经营,帮助企业防范化解法律风险。建立动态帮扶机制,优化乡村企业营商环境,跑好法治乡村建设“第一棒”,助推乡村振兴。

4 结语

在乡村振兴视域下,安徽省中小微企业的发展可以带动就业、增加税收、促进经济增长、推动科技创新等,但目前在意识、管理、人才三个要素方面仍存在问题。因此,建议构建树立科学的法律风险防范理念、建立适合中小微企业的管理模式、培育法律风险防范专业人才等防范体系,进一步提升安徽省中小微企业经营管理能力和水平,促进安徽省中小微企业又好又快发展,让乡村振兴与法治同行。

猜你喜欢
安徽省知识产权法律
《种子法》修改 聚焦种业知识产权保护
成长相册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法律解释与自然法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法律讲堂之——管住自己的馋嘴巴
关于知识产权请求权内容构建的思考
重庆五大举措打造知识产权强市
让人死亡的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