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黄陂区胡兴咀康养农场建设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1-12-29 02:12明俊霖梁国兴邢雨璐
南方农机 2021年24期
关键词:康养农场程度

徐 佳 , 明俊霖 , 梁国兴 , 邢雨璐

(湖北经济学院法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00)

1 前言

1.1 调研背景及意义

1.1.1 调研背景

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加快农业现代化,让广大农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1]。

2019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意见》,全文就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提出意见。今年是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的第5年,也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华诞。在这重要时间节点上,党中央、国务院为有效应对各种风险挑战赢得主动,为确保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为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和深化农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坚持走乡村振兴发展战略,以解决“三农”问题为核心,遵循乡村发展规律,坚持以实干促振兴,扎实推动乡村建设[2-3]。

基于此,本研究立足于乡村振兴战略下湖北省武汉市胡兴咀康养农场的建设现状,在对其康养农场建设的满意度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指出其康养农场建设存在的不足之处,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为更好地促进康养农场建设提供参考。

1.1.2 意义

加快胡兴咀农机小镇经济发展,促进当地“农旅、康养、研学”一体化发展,进而促进“双进双出”的模式,使农产品出村进城,城市人出城进村,从而为当地农民提供就业岗位,促进在外打工人员返乡就业。依托当地特色文化和传统农耕文化资源,将文化元素注入建筑、娱乐、产业等项目中,促进当地特色文化的发展,保留中国传统农耕文化,推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小镇美丽乡村建设项目的发展有利于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发展,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4-6]。

1.2 调研方法及内容

1.2.1 调研方法

实地调研法、问卷访谈法和文献调研法等方法。

1.2.2 调研内容

1)胡兴咀人口基本状况:胡兴咀2021年常住人口数量、本年新增人口数量和流失人口数量。

2)胡兴咀康养农场建设的资金使用现状:2018—2021年胡兴咀康养农场建设资金分配情况。

3)胡兴咀康养农场建设发展现状:2021年7月,在调研团队实地调研情况下,了解的胡兴咀康养农场建设发展现状。

4)胡兴咀现行条件下康养农场建设模式:投资运营管理服务下的农业旅游模式、市场开发管理服务下的健康疗养模式、集体公共资源管理服务下的研究学习模式。

5)影响康养农场建设满意程度的因素:年龄、环境卫生改善程度、宣传力度、政府政策全面程度、收入提高程度、配套设施完善程度、耕地利用程度、管理水平。

1.3 调研思路

本次调研项目的基本步骤及调研思路,如图1所示。

图1 项目调研的基本步骤及思路

1.4 调查对象

1.4.1 胡兴咀人口基本情况

胡兴咀在行政区域上隶属于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玉枝店村,地理位置位于湖北省北部,是武汉市通往黄冈市的北部通道,人员鼎盛时期,乡村人口有1 000多人。目前,胡兴咀人口135户,约300人,其中乡村常住人口约100人(多为中老年人和儿童),进城务工人员约200人。

1.4.2 胡兴咀美丽乡村建设的政府资金支持力度

2018—2021年胡兴咀美丽乡村建设资金投入状况,如表1所示。从表1中能够看出:乡村振兴战略下的美丽乡村康养农场建设是以政府组织领导为主、企业投资为辅的一种农村经济良性发展方式。政府在投入主要力量解决“三农”问题的同时,也向企业招标建设康养农场的联动设施,共同助力乡村振兴。

表1 2018—2021年胡兴咀美丽乡村建设资金投入状况

1.4.3 胡兴咀康养农场建设的发展现状

2019年,玉枝店村成功申报胡兴咀为全市美丽乡村建设项目,使胡兴咀村湾生态化,生态产业化。2021年1月,玉枝店村入选湖北省2021年度美丽乡村建设试点村名单。自此,由村湾到乡村的整体升华,进一步推动了湖北省乡村振兴下的康养农场建设。

胡兴咀拥有不同的休闲娱乐场地,但各场地分布零散,不易寻找。土地资源开发主要为共享菜园、村民田地、农企承包土地。其中,村民田地因人口流出严重而闲置较多,大多通过外包给农企进行统一经营,共享菜园受游客量影响,数量有限。

胡兴咀美丽乡村一期工程建成后,村湾内部卫生环境整体提高,但村湾外围环境无明显变化。该建设对村湾教育、医疗等产业的投入微乎其微。宣传方面,主要通过黄陂区文旅局和农企管理层相关资源等进行对外推广,但宣传效益较小;流量方面,游客量受自然和人文建设等因素影响大,该村湾缺少独特的景区特色且无法在同一时间段容纳较多游客居住观光(本质还是村湾)。

2 胡兴咀现行条件下康养农场建设模式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宏观背景下,胡兴咀通过康养农场建设,应积极发展乡村农旅一体化,它是实现一、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新手段。开发者在利用乡村现有的土地、农业、产业功能的基础上,更好地建设整体服务品质较高的农业旅游休闲聚集区,并推动农业旅游投资运营在建设的乡村及周边区域的开展。

近年来,随着中老年人数量的增加,良好的乡村环境成为人们居住和短期旅游的优先选择,“康养农场”应运而生。“康养农场”将健康、养老、休闲等多元化因素融为一体,通过合理开发村湾土地资源和旅游资源,将乡村打造成生态环境较好的特色农村小镇。

融入研学是促进我国乡村振兴战略下康养农场建设的必由之路。高校通过研究性学习与实践体验相结合,与农村产业相融合,形成农业农村产学研一体化发展,既促进了高校对农业现状的了解,也推动了农村产业科技化,使得农村产业发展更为迅速有效,而农旅一体化和康养农场的建设也离不开研学为其提供发达的科学技术和不竭的人才动力。

最终形成农旅、康养、研学三点核心循环促进的完整产业链条,而三点循环并进的产业链条与胡兴咀康养农场现行条件下的投资运营管理服务下的农业旅游模式、市场开发管理服务下的健康疗养模式、集体公共资源管理服务下的研究学习模式相契合,可以更为有效地推动康养农场建设,助力乡村振兴。

2.1 投资运营管理服务下的农业旅游模式

2.1.1 实施方案

1)充分利用当地自然资源。胡兴咀地势平坦且闲置农田较多,有足够的土地资源可以被承包,可以用来建设体验式农庄、共享菜园,也可对农作物集中开展机械化作业等;村庄靠近优质水源地,有河道流经,引水修塘既可以养鱼,也可以灌溉农田。

2)合理规划小镇布局。胡兴咀空置民房较多,可以合理开发利用,装修改造成具有湖北地域文化特色的休闲民宿,并集中区域发展餐饮民宿,形成一定的集群效应;康养农场建成后的道路质量较好,相关部门有进行初步的统一规划。

3)适当引入企业力量。胡兴咀农业合作社起步早,发展基础好,有丰富的农业开发经验;小镇与相关农产业公司和美丽乡村规划建设公司等进行合作,共同推动胡兴咀康养农场的农业旅游发展。

2.1.2 项目成果

胡兴咀目前已承包出租土地2 000余亩,主要用于胡兴咀农企集中经营管理,种植农作物主要为本地的特色“翻芽米”;现有条件下,胡兴咀有为游客提供农业旅游体验项目的共享菜园40余亩和特色菜园10亩;现已修建特色农村民宿8户;村湾道路重新修整,并修建了数个村湾公立厕所,环境卫生得以改善。

2.2 市场开发管理服务下的健康疗养模式

2.2.1 实施方案

1)充分借助周边优越环境。周边国家级景区较多,同周边众多景点合作,结合小镇自身住宿优势,形成有一定规模的集群效应,提供休闲养生等服务。

2)合理建设休闲娱乐场所。根据康养农场民宿不同特点,建设室内和室外多样化的休闲娱乐设施,满足不同群体的各种需求。

2.2.2 项目成果

胡兴咀康养农场有一定的康养休闲设施,比如建成的垂钓鱼塘,有固定的钓位和工作人员帮忙捕捞等;胡兴咀有篮球场、乒乓球场地和文娱广场等休闲娱乐场所,既为当地村民提供了农忙后的休息场所,也为外来游客提供了融入当地生活的休闲娱乐方式。

2.3 集体公共资源管理服务下的研究学习模式

2.3.1 实施方案

1)合理汲取高校建议。在小镇农旅一体化发展建设中,积极与高校展开合作,听取高校对小镇康养农场建设的合理化建议。

2)充分融入传统文化。小镇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到建筑、体验式项目等环节中去。

2.3.2 项目成果

2018年,胡兴咀与武汉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高校合作,高校为第一期美丽乡村建设中的康养农场规划设计、农业种植等产业提出合理化建议;在文化传承方面,胡兴咀重修了胡氏祠堂,在一定程度上抚慰了村民安土重迁的念想;在重要传统节日时进行相关民俗文化活动及具备当地特色的文化体验项目。

3 胡兴咀康养农场建设的影响因素分析

为了了解康养农场建设是否让村民满意以及影响康养农场建设的因素有哪些,调研团队在对武汉市黄陂区王家河镇玉枝店村胡兴咀农机小镇走访的基础上,对玉枝店村其他6个自然湾也进行了走访。全村7个自然湾,共14个村民小组,408户,户籍总人口1 457人。在当地村干部的允许下,调研团队在7个湾进行了实地走访调研,试图从微观层面探寻影响康养农场建设满意度的因素并给出相应的建议,共实地采访130名村民,收回有效数据130份,回收率100%,并对收回数据进行SPSS建模分析。

3.1 指标选择与数据说明

3.1.1 指标选择

选择康养农场建设满意度作为因变量,选取年龄、环境卫生改善程度、宣传力度、政府政策全面程度、收入提高程度、配套设施完善程度、耕地利用程度以及管理水平8个自变量,与因变量进行相关性分析,最后确定了环境卫生改善程度、宣传力度、政府政策全面程度、收入提高程度、配套设施完善程度、耕地利用程度以及管理水平7个变量作为自变量(年龄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其余7个变量均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如表2所示。

表2 相关性分析

3.1.2 数据说明

变量名称及变量赋值表,如表3所示。

表3 变量名称及变量赋值表

3.2 模型建立与回归分析

由于引入的自变量较多,为了更加直观地探索影响康养农场建设满意度的主要因素,本研究采用逐步回归法。

为了得到上式中的回归系数,运用SPSS统计软件对原始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具体如表4、表5、表6所示。

表4 描述性统计量

表5 模型摘要f

续表

表6 系数a

SPSS在逐步回归过程中拟合了5个模型,最先引入模型的自变量为配套设施完善程度,其次为环境卫生改善程度……并且,在引入新的变量后,原来模型的自变量均保持有统计学意义,因而宣传力度和耕地利用程度被剔除出模型。从表5、表6可以得出,引入新变量后,R方在逐步增加,且显著性小于0.05,因此,选择模型5。

根据表6可得:β0=-0.086,β5=0.679,β1=0.257,β4=0.248,β7=-0.298,β3=0.191。

因此Y对5个自变量的线性回归方程为:

1)回归方程的拟合优度检验。分析表5可知,模型的决定系数R方为0.750,调整后的R方为0.740,回归方程拟合程度接近于1,表明回归方程拟合效果很好。

2)回归系数的t检验。回归系数t检验结果见表6,表6中β为自变量的回归系数,t为对β的显著性结果;显著性是根据t值计算的概率,显著性越小模型可靠度越高。通过t检验可以看出,模型中自变量对应的回归系数显著性均小于0.05,说明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模型的各参数均在统计上显著。

3)回归方程的F检验。表7中显著性检验的F值为74.348,伴随概率明显小于0.05。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无法拒绝零假设,即模型的假设是有效的,所以从总体上来说,康养农场建设满意度对其他5个自变量的线性关系成立,也就是说Y可由其他5个变量回归得到。

表7 方差分析a

4)回归方程多重共线性诊断。5个自变量之间不存在多重共线性,VIF全部小于5,意味着本次的运算结果准确可靠。

5)系数分析。模型5中包含配套设施完善程度、环境卫生改善程度、收入提高程度、管理水平、政府政策全面程度这5个变量,意味着这5个变量是最终可以影响“康养农场建设满意度”的自变量。例如,“配套设施完善程度”的回归系数为0.679>0,意味着“配套设施完善程度”提高1可以使“康养农场建设满意度”提升0.679。

6)提取主要成分。使用KMO统计量和Bartlett球形检验判定各自变量是否适合做主成分分析,如表8所示。

表8 KMO和巴特利特检验

表8的KMO检验和Bartlett球形检验的结果:KMO值为0.848,大于0.5,且在0.8~0.9之间,说明选取的5个解释变量适合做主成分分析;Bartlett球形检验的原假设为相关系数矩阵的非对角线元素为0,即变量间不存在相关性,由于伴随P值很小(0.000),故拒绝原假设,这也说明了所选取的5个变量适合做主成分分析。

表9相关系数矩阵的特征值输出了5个特征值,其中,第1个特征值的方差百分比为69.183%,其贡献率为69.183%。表明5个变量反映的信息可由1个主成分反映69.183%,并且从图2碎石图可以看出,只有前一个成分的特征值大于1。因此,调研团队选取1个主成分进行主成分回归分析,如表10所示。

表9 总方差解释

图2 碎石图

表10 成分矩阵a

由表10成分矩阵可得:

7)主成分回归。现在用康养农场建设的满意度Y对Factor1进行回归分析,回归结果如表11、表12、表13所示,可以得到回归方程:

表11 回归系数表

表12 模型摘要b

表13 方差分析a

由表12可知,模型决定系数R方为0.663,校正决定系数即调整后的R方为0.661,由此可知康养农场建设满意度的66.1%可由Factorl解释。表13中的F值为252.183,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下,回归方程整体显著。再从回归系数表中得到常数项和Factorl的回归参数所对应的t值均较大,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均为0。并且Factorl的VIF值均小于5,此时的回归方程已不存在多重共线性,因此还原后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为:

其中:Y=康养农场建设满意度,X1=环境卫生改善程度,X3=政府政策全面程度,X4=收入提高程度,X5=配套设施完善程度,X7=管理水平。

综上所述,回归方程表明了康养农场建设满意度与环境卫生改善程度、政府政策全面程度、收入提高程度、配套设施完善程度以及管理水平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与宣传力度、耕地利用程度间不存在明显的相关性关系。

4 问题分析

4.1 产业链不完善

胡兴咀是2019年申报成功的美丽乡村项目,成立时间较短。小镇的康养农场项目建设现处于一期工程,二期工程处于在建阶段。目前,小镇除了已获得绿色认证的特色大米“翻芽米”、生态养殖和特色民宿以外,暂无其他产业。小镇一、二、三产业之间联系不强,相互推动力不足,产业链不完善。

4.2 耕地利用率不高

从实地走访调查中得知,小镇村民的耕地大多数已经承包给胡兴咀美丽乡村项目部,项目部将其统一规划为共享菜园、规模化农业等。但受季节、游客量分期、管理等因素的影响,持续期较短,目前耕地已经处于闲置状态,前期计划未充分实现,耕地并未得到充分利用。

4.3 集群效应不高

小镇的康养民宿较为零散、不整齐,实行的是单户式,且小镇内民宿数量较少,并未高度统一达到片区式规模。此外,小镇未充分利用周边国家级景区的客源优势和周边自然湾的特色优势,将景区与小镇、小镇与自然湾紧密联系在一起打造康养农场,所以集群效应较低。

4.4 娱乐项目短缺

小镇现有的娱乐项目仅限于观赏田园风光、参观住宅原貌、自然风光中修养身心和少部分农业体验式项目,小镇和民宿内娱乐、健身项目形式较为单一,项目较为缺乏。同时,受季节、游客少、缺乏特色等因素的影响,娱乐项目会出现中断现象,使得游客的旅游持续期较短。

4.5 宣传力度不足

现阶段,小镇通过自媒体和当地媒体进行宣传,宣传渠道和方式较为单一,宣传渠道和方式未充分利用。小镇的特色未被充分宣传,导致小镇现在名声较小,吸引度小,很少人知晓武汉市黄陂区有一个特色小镇可供游玩。

5 对策建议

5.1 完善产业链,建立多产业“造血、输血”模式

小镇自身拥有优越的自然、农业和人文资源。改善村落环境形成“造血”模式,利用其资源打造以康养为主、研学和农旅为辅的产业链。与医疗机构、高校、企业等进行合作,建设养老和养生的康养农场,在农场中也可以进行研学活动和农旅项目,从而促进一、二、三产业相互推动的“输血”过程。

5.2 线上线下结合,提高耕地利用率

当今是大数据时代,互联网将所有人和物都联系在一起。小镇可以采取“云上耕种”和线下规模化耕种的形式,通过在线上开设认领模式,客人认领土地或果树,村民帮忙种菜或管理果树,收获期自己来采收或者配送到家。线下开设规模化模式,打造规模化农业,运用大机械耕种,从而提高耕地利用率。

5.3 利用资源优势,增强集群效应

小镇可利用周边景区资源,开通景区与小镇间的大巴专线,与周边景区形成“食住玩”一条龙服务,增加客源量。将小镇民宿统一规划,形成片区式规模,提高小镇客容量。再进一步与周边自然湾携手打造美丽乡村下的康养农场,带动周边自然湾的发展,形成辐射效应,从而提高集群效应。

5.4 增添特色娱乐项目,实现项目多样化

小镇可以利用自身资源,增加民宿和小镇的娱乐、建设项目。在民宿中增加乒乓球桌、健身器材、桌游等娱乐器材,满足游客在民宿中休闲娱乐的需要;在小镇中开设种菜、体验传统耕作器具、做手工制品、学习传统耕作遵循的24节气等农业体验式研学项目,满足游客体验式旅游的需求。

5.5 打造亮点,提高宣传力度

运用多种宣传渠道或方式,结合乡村振兴战略,根据当地文化和传统文化,将特有的豆丝、农耕、原住宅等文化元素,融入到小镇的文化游玩项目,形成教学式、体验式、实践式的特色文化活动,打造亮点,加大宣传力度,将小镇的特色充分发挥出来,提高小镇的知名度。

猜你喜欢
康养农场程度
农场假期
山水禅心 康养五莲
精致和严谨程度让人惊叹 Sonus Faber(意大利势霸)PALLADIO(帕拉迪奥)PW-562/PC-562
男女身高受欢迎程度表
农场
康养太极:太极康养教学教研实践创新初探
一号农场
丰收的农场
将内燃机摩擦减小到最低程度
幸福的程度